純屬個人視角

除了血壓高,什麽Q都不高
個人資料
正文

視頻比“CNN效應”更加強勁

(2007-02-25 17:16:25) 下一個
YouTube,這個隻成立一年多的視頻共享網站,在2006年10月9日被互聯網搜索引擎龍頭老大Google天價收購,書寫出新的網絡神話之後,You又被《時代》周刊評為2006年年度風雲人物,而YouTube則是把這個互聯網使用者群體You推上風雲人物的“幕後推手”。(chinesenewsnet.com)

Google收購YouTube,已掀起一場在線視頻革命的風暴。有專家說,視頻時代下的互聯網最有草根潛質;也有媒體和專家預言,顛覆傳統媒體的視頻已經到來。(chinesenewsnet.com)

多維媒體集團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何頻認為,具有大眾化優勢的視頻,對傳統媒體而言具有真正的顛覆性,視頻是網絡傳播的最大亮點,也將成為未來電視的主要傳播形式。(chinesenewsnet.com)

何頻介紹說,多維媒體七年來一直以網絡為核心,擁有多家網站、報紙、雜誌,2007年的重心之一是發展多維電視。多維電視將逐漸展示新一代媒體“三動”特質:“流動”、“互動”、“自動”。(chinesenewsnet.com)

何頻指出,所謂“流動”:將通過電腦、手機、多媒體播放器、IPTV、傳統電視等多種手段進行傳播,觀眾可以無限量、可以隨時、可以隨地收看節目。(chinesenewsnet.com)

多維電視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的“互動”。何頻說,新一代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根本性挑戰就是,大眾廣泛可以參與製作與傳播,媒體不隻是大眾媒體而是大眾的媒體,未來的多維電視將會以多種形式與觀眾形成互動。(chinesenewsnet.com)

何頻說,多維電視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自動”,根據觀眾自己的選擇,自動將特定的節目發送至觀眾的電腦、電視機、手機、多媒體播放器上。(chinesenewsnet.com)

近日,美國主流媒體對視頻時代的來臨已給予熱情擁抱,其擁抱對象就是創造出2006年互聯網神話的YouTube。對數千萬注冊網民來說,風光無限的YouTube豐富了他們的自娛自樂;對互聯網業而言,風頭正勁的YouTube正引領著IT行業的新崛起;但在媒體和專家來看,風風火火的YouTube正製造著它自己獨有“YouTube效應”,而這個效應要比二十五前風靡全球的“CNN效應”更加強勁,更有威力。(chinesenewsnet.com)

因為,這家當初毫不起眼的視頻共享網站,現在可以讓每一個手拿照相機或攝像機的普通人,立即變成一位“享有獨家報導權”的新聞記者。(chinesenewsnet.com)

由於博客、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社交網站MySpace等互聯網用戶自創內容的爆炸性增長和影響力,互聯網使用者集體分享了《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這一殊榮。在《時代》周刊推出的“年度人物”專題中,詹姆斯.波尼沃澤克(James Poniewozik)在其題為《億眼之獸》》(The Beast With a Billion Eyes)的文章中指出,在互聯網上,任何擁有數碼相機的人都擁有改變曆史的能力。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主編摩西.納伊姆(Moises Naim)在其最新撰寫的文章中強調說,YouTube網站正在把每一個普通人變成新聞記者,並正在讓“YouTube新聞主義”(YouTube Journalism)成型。YouTube的轟動效應,其實早已超過當年首創二十四小時播報滾動新聞的美國有線新聞網所製造的“CNN效應”。(chinesenewsnet.com)

納伊姆在文章中列舉了一個對海外華人來說不算陌生的實例,用其來進一步解釋“YouTube效應”。這段曾出現在YouTube網站的視頻畫麵顯示,一群人在大雪覆蓋的山路上爬行著,突然傳出了槍聲,前排第一個人便倒下了。這時,畫外音說,“他們象殺狗一樣地殺人。”這時,又響了第二槍,另一人應聲倒下。一名中國士兵又開了一槍,隨後一群士兵開始檢查屍體。(chinesenewsnet.com)

這些畫麵是由一名攀登喜馬拉雅山的外國探險隊員拍攝的,此人聲稱目睹了中國士兵槍殺逃亡的西藏人。這段錄像最先由羅馬尼亞的一家電視台對外播放,但卻沒有多大反應,在其被貼到YouTube網站後,立即在全球範圍內引起轟動和關注。納伊姆說,如果你還沒有看到這段錄像的話,可以在YouTube的檢索欄內鍵入Tibet、ProTV、China,便可查到。(chinesenewsnet.com)

人權組織稱,被槍殺的西藏難民包括僧侶、婦女和孩子。不過,中國政府辯解說,中國士兵在遭到70多名逃亡者襲擊後,開槍自衛。但YouTube上的視頻卻顯示,中國官方的解釋簡直是無稽之談。這段視頻也讓美國駐中國大使,向中國政府提交照會。(chinesenewsnet.com)

文章稱,歡迎光臨“YouTube效應”。它已成為一種經常由個人製作的視頻所製造出來的現象,一種由諸如YouTube、Google視頻等網站在全球迅速傳播的現象。YouTube每月已擁有3400多萬訪問者,每天貼出6.5萬個新視頻。雖然其絕大多數視頻是由青少年貼出的也是針對其這部分主要訪問者的輕浮的“自創作品”,但也不乏一些內容嚴肅的視頻。(chinesenewsnet.com)

YouTube的視頻來源可謂五花八門,既有恐怖分子的,也有人權保護者的,還有駐伊美軍士兵貼出來的。其中某些視頻產生一些政治影響,或提示重要趨勢,如全球氣候變溫、非法移民和腐敗問題等。還有一些視頻旨在揭露真相,也有一些視頻是在進行宣傳的或公開撒謊。(chinesenewsnet.com)

波尼沃澤克在《時代》周刊發表的文章中,對平民百姓介入新聞報導也進行了簡單的回顧,並列舉出曾經導致洛杉磯暴亂的警察打黑人事件。1991年,當一名旁觀者在洛杉磯拍攝了警察毆打羅德尼.金(Rodney King)的錄像後,這件事當時令人難以置信?D?D說其罕見,並不是指暴力本身,而是指錄像過程。試想一下,四名警察繼續毆打一名孤援無助者,而有人恰好帶了一部相機。多巧合的事情啊!(chinesenewsnet
文章說,如今在YouTube上鍵入“警察濫用暴力”之類的關鍵詞,可得到780個以上的視頻結果,其中包括發生在休斯頓、匈牙利、埃及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事件。這僅僅是YouTube及同類視頻共享網站改變信息傳遞方式的一個信號而已。世人擁有相機已有數十年曆史,實現網絡接入已有多年。視頻共享隻是很簡單的二者綜合?D?D簡捷記錄、免費發布,但這種方式已造就了YouTube的巨大影響和潛力。它不隻是一個單獨媒介,而多個合一。(chinesenewsnet.com)

YouTube也是一套監督係統。《時代》周刊的文章指出,如果你認為YouTube正為媒體帶來革命性變革,你首先得承認每家手機企業都推出了高折扣拍照手機,這使得澤普魯德(Zapruder)文化得以形成(澤普魯德曾拍攝下肯尼迪總統遇刺時頭部中彈的全過程)。當數百萬人能夠迅速、便捷把圖像發往世界任何地方時,你無疑會有全球大同之感。911事件受害者發出的手機短信已足以人令人不寒而栗,試想如果911事件發生在2006年,那麽受害者發出的視頻信息將帶來何種震撼效果。(chinesenewsnet.com)

舉例來說,邁克爾.理查茲(Michael Richards)咒罵非洲裔美國人的畫麵,隻是出自一名喜劇愛好者的拍照手機。在這類事件上,業餘和專業攝影記者的界限正日漸模糊。就像紐約大學交互式通信工程教授克萊.舍基(Clay Shirky)指出的那樣:“一位旅客拍到了倫敦火車爆炸案的現場照片後並上傳到互聯網,很難說他的作品與職業攝影記者作品存在多大差異。”(chinesenewsnet.com)

文章稱,如果YouTube使名人和記者們非常緊張的話,那正是有關政治家們的言論行動自由期。由於在一次參議院聽證會上打盹,蒙大納州參議員康拉德.彭斯(Conrad Burns)成了YouTube明星。康涅狄格州民主黨參議員喬.利伯曼(Joe Lieberman)也因受到美國總統布什頰吻而出名(彭斯在改選中失利,利伯曼則在輸掉了初選後才勝出)。(chinesenewsnet.com)

受媒體操縱的政治家們已變成了真實電視,這些政治家似乎還不清楚是什麽打中了他們。當我們看到維吉尼亞州參議員喬治.艾倫(George Allen)將其競爭對手的攝像成員稱之為“macaca”(侮辱性種族的詆毀語)時,他以極微弱劣勢輸掉選舉中可能與此有關,現在回頭看看,他似乎也很可憐,就像垂死的獅子盯著獵人的獵槍一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