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對中國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最新軍費數字表示憂慮不足為奇。因為,隻要是關係到中國,數字似乎就顯得可怕。中國宣布2008年的防務預算增加17.6%至588億美元,去年它增加了17.8%,而中國軍隊已經有230萬人,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軍隊。美國《新聞周刊》22日就此發表評論説,於是,華盛頓就大喊"狼來了"!
美國國防部3月3日向國會提交一年一次的中國軍力報告時,闡述了這件事。
按照五角大樓的描述,中國是一個諱莫如深的社會,謀求成為超級大國,具體手段是"采購外國的先進武器""大力投資於防禦、科學和技術""提高核技術和導彈技術"並迅速實現"軍事轉型"--五角大樓指的是采用美式高技術戰爭。
報告鋪陳了中國的“網絡攻擊”活動和北京發射衛星之舉,它提醒說,雖然中國不必要地或許是有意地對其戰略目標閃爍其詞,但其軍力日益增強"所影響的不僅僅是亞太地區"。
中國國防需要大力發展現代化武器裝備來提高軍隊適應信息化戰爭能力。資料圖:中國海軍116號導彈驅逐艦
與地緣政治處境相稱 事實上,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沒有加速,而是幾十年來在逐漸減速。中國的軍事力量並不過度,而是與其地緣政治處境相稱。北京的意圖是相對清楚的。
先說它總的防務預算。北京的最新數額588億美元的確很高,但與美國5150億美元的防務預算(約占全世界軍費的一半)相比,微不足道。許多專家認為,中國的實際開支(跟美國一樣)比官方統計數字要高,但即便如此仍然遠遠落後於美國。而且,華盛頓像這樣支出軍費已經有好幾代人的時間,正因為如此,美國航空母艦和潛艇能夠一直駛向中國海岸,而中國的艦艇無法靠近美國。中國要趕上美國至少還需要幾代人的時間。
至於美國的意圖,最好的判斷方法是計算一下中國的軍費支出占國民收入的比例。今年的增加幅度也許看起來很大,但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長率約為10%、通貨膨脹率接近8%,17.7%的上升幅度隻能勉強維持防務支出所占比例不變。而且這個比例逐年下降,從文化大革命期間的6%到20世紀80年代的2.3%再到90年代的1.4%,到本世紀初已接近1%。此後它又回升了百分之零點零幾,然而即使中國的實際預算是它所說數字的兩倍,北京的支出也仍然大大低於美國,僅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
國防部報告以中國從國外采購高技術軍備為證,聲稱中國在"加快"提升武器係統的質量。但新加坡的防務分析人士理查德·比青格認為,中國的采購活動其實很平凡。他撰文稱:"別提什麽轉型或交互躍進,中國隻不過是在加緊'奮起直追'。"
過去幾年裏,中國從俄羅斯購買軍備的數量實際上下降了90%,大宗海軍采購則似乎已經停止。
中國增加軍費開支也有合理的理由,連美國國家情報總監邁克爾·麥康奈爾最近都對國會說,中國擴充軍備與其所處的客觀形勢相稱(據說他還曾試圖阻止五角大樓發布那份危言聳聽的總結報告),其他許多權威人士也持類似觀點。
戰略意圖是推動和平 此外,中國的周邊國家相當棘手。北京要對付的不僅僅是離岸不遠的美國艦隊。在中國四個擁有核武器的鄰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與朝鮮中,有兩個國家(俄羅斯和印度)的軍費開支與中國幾乎相等(沒有核武器的日本亦如此),而且至少有兩個國家(巴基斯坦和朝鮮)的局勢存在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五角大樓的報告指出,中國對其鄰國有不明意圖。然而近年來,北京在本地區的行為一直較為溫和:它解決了與六個鄰國的邊境爭端,加入或創建多邊組織,並且成為不斷壯大的亞洲貿易和投資網絡的中心。中國的戰略意圖不僅沒有什麽不確定的,而且似乎相對清晰和穩定:推動和平與繁榮。
簡言之,北京如今戰略上的首要任務是保持台灣海峽附近的導彈基地、建立一支強大的近程海軍、提高反導彈技術及尋找在發生地區衝突時製衡美國勢力的其他辦法。幾乎沒有證據可以顯示中國懷有更大的戰略野心,更不要說那些美國危言聳聽者有時警告的什麽欲奪取全球霸權了。
軍方大肆渲染有圖謀 既然如此,五角大樓的立場該做何解釋呢?前助理國防部長、曾在尼克鬆與毛澤東1972年那次劃時代的會麵中擔任譯員的查爾斯·弗裏曼指出,美國軍方大肆渲染是"為了給研究、開發與采購找理由"。
弗裏曼曾參與同中國高級軍官進行的秘密會麵,他認為,美國官員常常"責怪中方缺乏透明度(實際上)恰恰反映出我們自己思維的惰性、語言的匱乏和洋洋自得的無知"。
五角大樓含沙射影的行為可能造成雙邊關係惡化,並使華盛頓不去注意中國適度擴充軍備造成的較有限但十分切實的威脅,以及台灣危機可能不斷升級以致無法控製。布什政府在上任之初曾對北京懷有與五角大樓相似的敵意,後來大大轉變了立場,近來在與中國密切合作避免衝突。看來華盛頓幾乎所有人都已經明白過來--除了五角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