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我們很多人最先享受到的不是空氣,而是平權,不僅僅是享受讓我們看不上的老黑奮鬥得來的平權的成果,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平權的思想和理念。理念的接受會影響幾代人,而不僅僅是一個入學、一份工作、一次提薪。過去二十年,Globalization 給海外華人讀書人這個智商起點高、個人努力程度起點高的群體,帶來了很明顯的變化,特別是經濟實力方麵。但是我覺得社會影響力並沒有太多的改變,部分原因我覺得是華人對社會的投入不夠。稅收這個東西,除非好好地做定量的分析,不然很難斷言貢獻如何大,更何況我覺得紐約的幾十萬黑戶華人就 offset 紐約華人白領多交的稅了。稅收是在相對暗處,明處是在社區的出人出力出錢,公益活動的出人出力出錢,有蠻多數據顯示華人的各種捐助對比收入差蠻多的。這些顯眼的東西,我們看得到,人家也看得到。我們的社會影響力會大幅提高,才怪呢。東南亞的前車之鑒,埋頭掙錢,不爭取政治力量,一旦社會動蕩,隻會招禍。
東亞民族(包括日本韓國)是公認的 xenophobia 的族群,盡管在國外生活,但是對非我族類的還是抵製的。近代曆史是白人占據主導地位的曆史,人都有勢利的一麵,就像以前的東南亞表現出的“認你白人為一等,我們就在二等好了,剩下的三四等”。在很多地方,這種潛意識的劃分,是以種族膚色分的,而在華夏大地盛行的,並影響到很多華人,這個等級劃分是以階級分的。論壇上看到的各種對老黑老墨的極端鄙視,對老印的不屑一顧,這些年也多了很多對白人窮人的看不起,大有“大爺我現在有錢了,你們都給我趴著”的架勢。居然不少次看到受過教育的華人振振有詞,為什麽受過高等教育的和沒讀過什麽書的人都是一人一票,還有人高舉美國獨立前英國人的“不交稅沒有投票權”的旗幟, What The …??
考試出來的尖子們,衝破千軍萬馬(北京上海的相對容易得多),我們當時從不覺得福建江西之類的地方考分比我們高很多,但是進的學校專業還不如我們,有什麽不公平。就是那些省份出來的高材生們,也沒有義憤填膺,他們自己的能力與努力讓他們在不公平的條件下,還是成功了。現在,二代亞裔在各個好學校占了1/3以上後,AA開始讓別的族裔的以比華人低的分數入學,讓老留學生們不爽了,覺得不公平了。首先,我覺得這個平權理念、公平理念的接受並應用,是個很好的事情。但是我們看事情公平與否,不應該是看結果,而是更應該看過程。同樣的老留,會不會支持中國全國範圍,所有大學都以統一分數線對待各地考生?我敢說北京上海的七大姑八大姨一定和你斷絕關係J 朱元璋當年也對北地和江南的考生分別對待,不然的話,整個朝廷都說著吳儂軟語,真還不是好事。很久很久以前,德國的所有香煙都是5個馬克一盒,有個同學回國一趟,帶了好幾條煙,在學生宿舍賣4馬克一盒,我也去買了兩條。有同學(不是一個,而是好幾個,有男有女)好心,真的好心,問我,你知道他多少錢買的嗎?他賺得好多呀,你怎麽還買?我覺得很自然,比外麵便宜20%啊,我還是劃算的,人家還要路費,還有風險,賺多少是人家的事情啊。
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與貢獻,更不要隻盯著人家得到了什麽,而是多看看自己得到什麽,想要什麽。人家得到利益 != 對我不公平。
社會現狀讓人滿意嗎?當然不滿,工薪族(包括高智商高收入高大上華人)被擠榨得太厲害了,不然的話三德子和床鋪就不會有那麽多的支持者了。但是不能 mix goals and means, 變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覺得出於 practical的考慮,民主黨八年該換換,或者考慮最高法院的平衡等等,都是有道理並且現實的。但是如果你是更讚同共和黨理念的,你要看看共和黨的候選人本身是不是接近那些理念,不然的話豈不是對自己不負責?
不同意不滿意,就用各種合法手段努力抗爭,這是非常好的事。但是要分析可行性,也要看看方式方法,打種族牌尤其是公然歧視,不但不會成功,而且是害了自己。身為少數族裔,因為某一眼前利益(就這利益也是畫餅)而覺得可以和白人至上團體聯合,說目光短淺是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