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對錯,老生常談可行性
昨晚體壇熱鬧非凡,yeah, you guessed it right, it was about Lin again. 各式車軲轆話再次登場,rinse, spin, and repeat. 論壇麽,論了才有活力。不過,我覺得兩邊都有點自說自的,而不是在對同一個題目爭論。
年紀大了容易囉嗦,reiterate for the nth time, 我們說的是小林這麽說那麽做是否可行,是否能改變他的處境,是否對他的合同有幫助,而不是他做的對不對。這個真的沒有對錯,就是看結果。So far, results are not encouraging. 小林從林旋風,到肯定的首發,再到第六人,然後到有固定時間的替補,再到給替補做替補。The only thing consistent is Lin’s big mouth (if I offend anyone here, I am NOT apologizing), his never ending “discussing” about playing style and strategy. 他是個成年人,他有任何權利說任何東西,甚至包括在媒體罵娘,so what? 誰也不能咬他,大不了罰點錢,咱小林不差錢。但是,what’s the purpose? What’s in it for Lin?
有的同學一直在糾結,小林說的團體籃球, ball movement 等等,本身絕對沒有錯。問題是做事要有目的。我自己不是聖人,也從來不對別人有過高要求,損人利己的事總是有人做的,很難避免,但是損人不利己的事,實在是莫名其妙。Challenging 教練打法這種看上去很有領袖風範的活動,是留給 elite group 跟教練鬧翻後玩的小遊戲,後果很難預料。作為角色球員,尤其是地位一直在退步,還剩最後幾十場球找個下家合同的角色球員,這種遊戲小林玩不起。他的那些有權利說的,哪怕是正確無比的話,試了幾年了, it does NOT work. 是時間改變一下了,抱著所謂的“對”,把自己的前途毀了是最大的錯。
認真的同學還在糾結老大的打法、表現、待遇。 Seriously, Kobe has earned it! 小林的7場旋風 has earned him a 3-year big contract. 沒有一定成功的打法,計劃是需要 execution 的。誰都會說,全攻全守如何,但是需要隊員來實施。當你一對一過不了任何人,一定需要有人為你做牆的時候,你就不會是全隊的 focal point. 我一直說待遇是和水平相符的。不用分析複雜數據,隻看你能不能 create own shots. 你能,你就是球星,也會有戰術圍繞你,讓你拿球更舒服,讓你更容易發揮。這是個現實的社會,教練有各種罪過,和老板,經理,球星的相處,有賽前的準備與臨場的變化,還有球隊的成績,都會被人批評杯葛,甚至於丟飯碗。但是,從來不會有教練因為“沒有完全挖掘發揮某個角色球員的潛力”,或者“對某個角色球員不夠公平”,或者“對某個角色球員說話難聽”,而需要承受任何壓力或責任。
還有老球迷在聲稱小林在fight, 或者 play office policy the right way. 我覺得現在這個境況,小林已經沒有玩政治的資格了。 Fight 不是這樣做的, do it early and do it behind closed door. 既然小林說了和教練交流,而且要 keep it between them, 那麽就在媒體把“打法”和“教練”這兩個詞從字典裏刪掉。因為 Linsanity, 因為華人,現在還有人采訪他,但是這些不能給他合同,不能給他上場時間,不能給他隊友的支持。記得在火箭的三雙嗎?隊友成全你,they can make you look good. 別跟我說對錯,give me a reason why his teammates should go extra miles to help him? For the win? It’s not like Lin has brought many wins to the team. For him being a Chinese? Yeah, right.
天助自助者,relationship 裏麵經常沒有絕對對錯,某一方退一小步,為對方做點什麽,就會很融洽,就是雙贏。教練和小林的雙贏,或者科比和小林的雙贏,對教練與科比來說,根本無足輕重,但是對小林來說就是CBA 與 NBA 的區別。圈子就這麽小,三個隊了,粉絲們還是在指責教練與老大,別的隊敢要嗎?如果他不是華人,多少人會叫他 cancer?
小林的不可預估的不穩定,是最大的問題,而且是最現成的少用甚至於不用的理由,說到天邊也說的通,更何況一個角色球員,教練根本不需要說服誰。還是那個 analogy, 分組玩球時,水平極臭,但是任勞任怨,老老實實站樁的人,會比能玩玩但是不精也不可靠,還特嬌情的人,更先得到機會。
失戀後走不出來的人,懷念留戀的往往不是那段感情,而是自己的投入,沉湎於把自己粉飾成犧牲者,對愛情忠實者的,那種“對”的道德高點。最後,安慰你的人把話說盡了,也說煩了;不忠實的人 move on 下一段感情;曾經欣賞你等你的人也不願意再等了,就剩下自怨自艾的自己,和那個人家敷衍你的“你沒錯,錯的是他們”。其實放下這個誰對誰錯,多看看怎樣對我好,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很容易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