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外企“虧損”多,家家有本“逃稅”經

(2007-04-12 10:17:17) 下一個

亞洲時報 - 自中國在1970年代末期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海外資本一直源源不斷地注入大陸市場,每年落戶中國的外資企業數以千計。那麽在華外資企業的盈利情況究竟如何呢?

令人頗為奇怪的是,近年中國國營企業、合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盈利率都顯著提高,反觀外資企業,卻有近半在虧損。據官方統計,截止至2005年底,在中國注冊的外資企業約有50萬家,其中33萬家已經開始運營。已運營的外資公司中,有55%表示從2001到2004年出現虧損。到2005年,這一比例下降至42.96%。

然而,即使外資企業持續虧損,大陸所吸引的外來直接投資卻不減反增。2006年中國吸收外來直接投資累計630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600億美元。早在2003年,中國就以535億美元的數字,成為吸收外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

中國國家統計局針對自稱虧損的外資企業,做了一份研究報告,而根據報告,被調查的企業中有2/3麵臨“嚴重虧損”。但中方官員都相信,許多外資企業其實是在利用轉移定價等手段,掩蓋實際收益、逃避納稅。早前就有官員曾指出,跨國公司的逃稅行為,導致中國每年損失稅收300億元人民幣(約38.8億美元)。在華外資企業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中外合資股份企業和外資獨資企業。部分合資企業之所以虧損,是因為外資一方不老實。

以某合資汽車製造公司為例,外資方可以從自己在國外的母公司,大批進口汽車零件,而不選擇購買中國製造的、更加低廉的零件。這樣一來,外資方不僅可以將利潤轉移到母公司,而且還會致使合資公司虧損,最終打擊中方的合作夥伴。

一些資深會計師認為,中國稅製複雜,企業所得稅不統一,不同城市的稅收優惠也不同,這給逃稅避稅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而為了享受到稅收優惠待遇,一些國內企業還想方設法,把自己變成“外資”企業。中國為吸引外資,十幾年前開始實行雙軌製企業所得稅政策,外資企業和中資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率,分別為15%和33%。而在經濟特區和工業園區,外資企業甚至還可以享受兩年稅收全免和三年稅收部分減免的特惠待遇。抱著忿忿不平的心理,不少中資公司也到海外注冊成為外國公司,然後再回國享受外企的優惠待遇。這些公司則被統稱為“假外資公司”。一名會計師對記者說:“中資企業在海外避稅天堂注冊後,就能夠以外來投資的方式回國,享受到低至10%的企業所得稅率等優惠政策。

”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店??國美,就是一個好例子。2004年6月,國美憑藉在香港成功上市,搖身一變成為了外資企業。根據該公司的財務報告顯示,2004年下半年、2005年全年和2006年上半年,國美的企業所得稅率分別為9%、10.6%和11.2%。而2003年國美則需按照20%的企業所得稅率納稅。從2004年6月到2006年上半年,國美節省稅費累計2億元人民幣。

反觀國美的主要競爭對手蘇寧電器,其平均企業所得稅率為22%,其中位於深圳和廈門等經濟特區的分店所得稅率為15%,而其它地方的分店則需上交33%的所得稅。

隸屬商務部的中國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梅新育指出,2005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估計為724億美元,其中有1/3就是通過在海外上市而偽裝成外資的中資企業。2005年在華投資最多的國家或地區前10名,包括香港、英屬維珍群島和開曼群島(位於加勒比海的維珍群島隻有2.2萬人口,注冊公司卻超過40萬間)。若將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的實際利用外資加起來,其總額高達240億美元,遠遠超過來自美國、日本和南韓等發達國家的投資。

不過,中國政府最擔心的,不是假外資公司鑽避稅漏洞,而是擔心它們通過第三方國家,將利潤轉移至海外。不少在海外設有附屬公司的外資企業,則利用“先出再進”的手段來避稅,即先將資金轉移到海外、再以外來投資的形式進入中國。它們可以假稱,其投資資金是來自海外附屬公司的高息貸款,這樣便可以達到逃稅、甚至是洗錢的目的。當經濟特區為期五年的稅收優惠期過後,部分外資企業便開始通過高價進口原材料、低價出口成品等轉移定價手段,將利潤轉移到國外,規避中國的稅收。

據中國國家稅務局的相關部門介紹,轉移定價是外資企業最常用的逃稅手段,占所有逃稅案例的60%左右。外資公司一方麵誇大生產設備、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另一方麵則低報產品出口價格,從而將大部分利潤和納稅義務,轉移給那些能夠在別國享受更低稅率的兄弟公司。這種行為不僅能為在華外資公司製造表麵虧損的假像,而且還使得歐美國家對中國發起的反傾銷訴訟案件不斷增多。資深會計師認為,轉移定價已成為跨國企業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的普遍操作。

“由於跨國公司在多個國家或地區都有業務經營,所以它們可以谘詢會計公司,從而利用轉移定價實現總體稅負最小化。”據大陸媒體報道,從1990到2004年,在華外資企業轉移到國外的收入接近2506億美元。對此,有人評論員道,“難怪占中國工業總產出1/3的外資企業,隻貢獻了總稅收的1/5。”諷刺的是,盡管外資企業的非法逃稅行為在近年來引起了廣泛爭議,但是2005年中國公安部門查處的十大逃稅案件,卻無一牽涉到外資企業。

上述資深會計師指出,中國現行稅法存在許多漏洞,例如沒有明確界定逃稅和避稅的定義。這些漏洞卻令稅務官員,無法調查涉案的海外銀行賬戶和“空殼公司”。此外,由於缺乏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和信息係統落後,中國的強製繳稅執行機製也十分鬆懈。

有人認為,今年3月由全國人大通過的、將於明年元旦生效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將為中資和外資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平?。不過,上海經濟評論員馬洪漫先生卻表示,該法對外資企業的影響十分有限。他對記者說,不論《企業所得稅法》做出了什麽改變,大部分外資企業,特別是那些自稱虧損的企業,都不會受到影響。“另外,跨國企業的非法逃稅行為,不僅會給中央政府的稅收造成巨大損失,而且還會造成國內企業和跨國公司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因為跨國公司可以利用轉移到國外的利潤,來提高自身競爭力和搶占市場,”他說。

馬洪漫先生認為,中國海關部門其實有能力辨識出外資企業的逃稅手段,包括轉移定價;逃稅問題如此猖獗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姑息縱容。他說:“很多地方政府都用吸引外資和外資企業規模,作為考核公務員績效的主要標準,試問誰願意去查逃稅的問題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