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向高級製造業轉型

(2007-03-23 09:16:15) 下一個
中國正在運用其在從事低端製造業過程中積累的實力向高技術製造業拓展,它在這方麵表現出的能力讓人驚歎。這個為全世界生產、組裝了大量手機和電腦的國家,不久即將迎來英特爾(Intel Corp.)投資數十億美元建設的芯片廠。

中國轉向更高階段製造業的速度顯示,它追求從生產廉價商品的低工資經濟轉向生產高價值產品的高工資經濟的過程實際上可能不像人們認為的那麽困難。

中國政府上周表示,已批準英特爾提出的在中國東北海濱城市大連建造一座投資25億美元的集成電路生產廠的申請。預計英特爾下周一將宣布建廠計劃細節。

英特爾發言人查克•穆勞爾(Chuck Mulloy)說,多年來我們一直希望有機會在中國建一座芯片廠。不過目前階段我們沒有更多的東西可透露。

在中國製造業正在發生的轉變中,電子領域是其中的一個主要領域,而外資在該領域的變化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英特爾的這次建廠計劃也折射出這變化背後的推動力,那就是:在從事相對簡單、但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製造和組裝業務過程中,中國自身的實力也積累到了關鍵階段,足以使其具備吸引來更複雜的生產業務的能力。

世界各國銷售的家用電器產品有很多來自中國的裝配工廠,中國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以及高效的港口和交通設施對國際家電廠商很有誘惑。他們在中國的投資使這裏成了組裝產品的理想天堂,但產品元件的生產和設計卻大多與中國無關,而這些才是整個產品鏈上利潤最豐厚的環節。

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關鍵零部件開始在組裝廠所在國生產,製造商意識到,將零部件生產地盡量靠近最後組裝地有很大好處。現在,在中國生產的電子產品核心部件集成電路正越來越多。英特爾在中國的芯片廠計劃是該公司第一次在一個發展中國家生產芯片,此舉很可能會加速上述潮流的發展。

而中國在這方麵的積極行動也表明,它也擔心低成本的組裝和製造業務恐怕難以長期持續。經濟的迅速增長正使中國人的工資水平和生活標準越來越高。而中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將使今後的勞動力人數大大減少。因此,政府和行業人士都認識到,中國在低成本勞動力方麵的競爭優勢恐怕難以長期保持,為此,他們也在考慮發展中國在其他方麵的實力。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經濟學家王黔說,中國是有大量勞動力,但眼下有熟練技能的工人很缺乏,而且,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印度現在的勞動力成本就比中國低。他說,如果將來勞動力成本繼續上升,中國在製造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麵就沒有那麽大的優勢了。

中國正在轉變,而過去幾年來中國的投資熱推動了這種轉變的加速。較高的利潤及偏低的貸款利率促使企業紛紛建新廠、買新設備,他們不再那麽需要從發達國家進口。這種情況導致中國外貿順差加大,並加劇了中國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摩擦。在歐美,對就業崗位外流到中國的現象以及全球化的擔心已成為一個很大的政治問題。

民間團體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主席傅強恩(John Frisbie)說,中國將繼續向價值鏈上遊移動,但是,美國也不會一成不變的。

美國經濟一直在不斷創新。以前也有人說,日本會搶走我們的飯碗,但這種情況並未發生。

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半導體行業專家埃德•保薩(Ed Pausa)說,人們大多認為中國是生產半導體最便宜的地方,但這種看法並不正確。比如菲律賓可能更便宜。但他說,如果從物流方麵來看,中國的優勢還是很難忽視的。如果在中國已經有組裝筆記本電腦或手機的工廠,你可能會想讓供應環節與組裝廠盡量離得越近、越配套越好。這裏,推動半導體市場發展的唯一因素是電子產品製造業。

電子行業發生的這一切在其他行業也能見到。比如,中國鋼鐵企業最近開始生產以前需要從國外進口的優質鋼材。汽車業也從基本全部依賴進口零部件轉向大量使用國產零部件。

不過,仍存在技術上的差距。英特爾即將建設的工廠按中國標準已非常先進,但到它可以投產的時候,估計比最新技術要落後兩代。這裏不大可能生產用作中央微處理器(即CPU)的芯片。中國政府在宣布計劃時說,英特爾大連工廠將生產芯片組,這類產品是用來支持CPU在某些方麵的功能,比如圖形處理功能。

半導體行業谘詢師莫大康說,英特爾當然不會把它最先進的技術放到中國用。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剛剛起步,不過正在成長。他說,美國在高科技出口和其他方麵的限製可能還將繼續製約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工廠采用尖端技術。

英特爾決定在中國新廠采用較低端技術可能主要出於兩個考慮:一是保護商業秘密、防止其最新技術被中國競爭對手得到;二是高端技術出口不容易得到美國政府的批準。而且,在眼下美國國會反華情緒高漲的時候,這麽做也有助於減少政治上的麻煩。

美國政府近年來主要擔心的是中國在美國的投資。比如,幾年前中國一家國有石油巨頭試圖收購美國一家石油公司,但因美國國會的反對等原因最終未能成功。

英特爾的投資有本質不同,它是到美國之外去投資,而且到目前為止還未吸引政界人士的關注。不過在目前的政治氣候下,一旦計劃吸引了較大關注,那麽國會發出警報的風險總是存在的。比如,他們可能會說,中國有可能將民用技術轉為軍用,或者最終可能會導致美國企業處於長期競爭弱勢等等。

美國國會下設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成員麥克爾•威塞爾(Michael Wessel)說,要理解什麽樣的技術技能能轉讓還需要仔細推敲。

威塞爾說,關鍵問題是要看,交易從什麽方麵有助於中國的經濟和安全利益,同時,對我們自己的國家又會有什麽樣的影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