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年後中國戰略資源將耗盡

(2007-03-20 10:35:46) 下一個

在中國,很多稀有金屬以占世界20%的儲量供應著全球80%的消耗。照此速度,20年之後,一些具有戰略意義和關係到國防安全的稀有金屬將在中國消失。
  
    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稀有金屬及製品出口100多種,累計出口額為40.7億美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的統計顯示,包括銦在內,中國稀有金屬年出口增速近20%。
  
    有分析人士稱,照目前的開采速度,再有30年,世界上最大稀土礦的包頭白雲鄂博礦藏就將消失;再有20年,江西稀土資源礦將消失;再有14年,世界儲量最大的中國鎢礦資源也將消失。
  
  
  中國稀土儲量、產量、出口量和應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出口仍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出口地也從最早的日本和美國激增到73個國家和地區。但是,與1990年相比,中國稀土出口量翻了九倍,價格卻下降了一半以上。

  內蒙古包頭市世界最大的稀土產區。包頭稀土開發區的一位官員說,除了能夠生產稀土原料和部分低端產品外,號稱“擁有科研開發機構上百個,集中了全國1/3稀土科研人員”的包頭,在高精尖稀土的具體應用上乏善可陳。稀土電池的開發,幾年來一直在實驗室和生產線之間徘徊不前。

  包頭市一度試圖通過建設稀土高新區,吸引外資換取技術,然而事與願違。在包頭稀土高新區注冊的45家稀土核心企業中,合資公司超過10家,其中包括日本昭和、三德和美國OEC等世界稀土加工業的巨頭。但這些合資企業在包頭往往隻做整個稀土流程的前段,深加工是將半成品出口到國外的母工廠完成的,再次返回來的已經是價格奇高的製成品了。
  
    “法國的企業還好一點,他們會給你一點初級技術;而日本的企業,根本就不會放一點技術給我們”,上述包頭稀土開發區官員說。

  全球銦礦的需求量每年增長30%,是世界各國激烈爭奪的新型戰略資源。廣西南丹礦難之後,南丹礦山被封,中國最大的銦礦資源才得以保留。
  
    中國2/3的銦礦資源集中於廣西。銦礦價格最高每噸超過1000萬元。這使得眾多小煉廠蜂擁而上,銦礦開采量直線上升,價格卻直線下降,目前每噸價格不過380萬元。廣西南丹吉朗銦業公司總經理譚永仁說:“這個價格已經接近成本,很多銦廠都不生產了”。
  
    中國銦礦80%出口日本和韓國,日本對銦的消費量占到全球的70%。在中國企業紛紛上馬產量大增之時,日本買家卻宣布取消大單定購,不再從中國進口。然而,他們暗中通過散戶和小經銷商、貿易商壓價,各個擊破,業內人士說,由於沒有統一銷售和商會組織,“內耗很厲害”。
  
  目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已經建立起戰略資源儲備製度。日本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製定了儲備稀有金屬的相關法律,規定國家和部分企業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釩、錳、鈷、鎳、鉬、鎢、鉻等稀有金屬,並要求儲備足夠3個月到半年左右的消耗量。
  
    前些年,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大量進口中國稀土礦加以囤積,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部分擁有稀土礦的國家限製或停止開發本國的稀土礦,轉而從中國進口進行戰略儲備,日本也宣布將銦、鉑及稀土三種資源列入儲備對象,擴大了稀有金屬品種的儲備範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