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來中國房價持續大幅上漲。目前平均智商應該在世界排第一的中國人,不少人麵對高房價,和脫胎於農業社會的“有家必有房”的陳腐觀念,已經連1加1是不是等於幾都不知道了。
有以下幾個非典型反而教材:
1、不少人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買房,住哪兒?
這難道需要腦筋急轉彎嗎?(這裏出個腦筋急轉彎的題:一斤平果2元,一斤梨3元,問一斤香蕉多少錢?答案在本文最後。)沒有自己的房,就不會租房嗎?全世界大量的人都在租房。而且在中國房改之前,其實中國是沒有什麽產權房的,現在四五十歲的人,當年住的都是單位所有的分配給他們使用(而不是給付產權)的房子。難道他們得癌症或是高血壓的比例明顯高於目前住在自己擁有產權的房子裏的人嗎?毛澤東在長沙、上海、北京的時候,有買過房嗎?看過兩個版本的《毛澤東傳》,不記得偉人曾經買過房。孫中山在廣東、北京、日本、南美的時候,曾買過房嗎?魯迅在仙台、廈門、上海、北京的時候,曾買過房嗎?孫中山革命失敗,應該不是因為沒有產權房的緣故吧?魯迅一生有800萬字的著作,應該不是為了掙足夠的錢,去買聯體別墅吧?
買過一本《卡耐基成功之道大全》,提到一個故事,有個作家,住在旅館裏,點的是煤氣燈,發生的聲音讓他無法忍受。後來幾個朋友邀請他一起去野營,大家一起做在篝火前,他感覺心情非常好。突然他發現,篝火燃燒的聲音,和煤氣燈發生的聲音其實是非常相似的。再想想在煤氣燈旁邊是多麽煩惱,坐在篝火卻喜悅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從此以後,他不再為煤氣燈而煩惱。難道同樣一套房子,業主住在那裏不用空調也可以冬暖夏涼,出租後,該房子就會產生專門針對於租房人的核輻射?
錯誤的觀念害死人。大量悲哀的中國人,主要是中老人年,一生省吃儉用,沒掙過什麽大錢(現在的中老年人,在他們年青的時候,是沒有什麽高薪職位的。),好不容易省下一筆錢,卻要交給兒子、女兒、女婿、兒媳去做首付。另一些悲哀的中國人,主要是青年人,奮不顧身,跳到高房價的火坑裏,玩一種每月被按在地上被揭去一層皮的遊戲(按揭),買入抵押給銀行的房子。
難道沒有房子,可以租房解決居住問題,這需要腦筋急轉彎才能想到嗎?
2、有一次,有個網友雖然認同我房價會跌,買房不如租房的觀點,可是仍認為,雖然買房會比租房會付出額外代價,不過隻要這個代價在10萬元以下,他願意化這個錢,買住在自己房子裏的優良感覺。
估計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觀點,隻要知道1加1等於2的人,應該都能發現租房成本小於買房,可為了“那種感覺”,寧願付出損失。
想不到,一種感覺也可以值10萬元。因為不同的人,這種感覺的價值是不同的,假如全中國平均水平是2萬元,那麽全中國所有的人都出賣這種感覺,應該可以換回26萬億人民幣。要是把這個感覺賣給美國人、日本人,都中國可以發一筆小財了。這筆錢要相當於約7年的財政收入了。可是顯然,美國人也好,日本人也好,雖然人家智商不如中國人,可是人家卻最實事求是,不會為不值得的東西付出代價。連比爾.蓋次這位世界首富,在一次停車時,得知停車費是25美元/小時,認為太高了,就把車開走,另找停車位。可笑的是一些中國人,一輩子也不會掙錢太多,卻寧願為一種感覺化10萬元。我還聽廣播得知,上海有個女職員,月薪3000元,用3000元買張票去看F1賽車。
3、有家一定要有房與無債一身輕的衝突。
擁有自己的房子,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根深蒂固。可中國人另有一種傳統習慣,就是無債一身輕,不借債的習慣。那為什麽中國人普遍選擇了借款去買房呢?主要原因是,擁有房子的快樂是立見影的,而還債的壓力卻是未來的事。當然,那個不知哪個birdman胡編亂造的,美國死老太太和中國過世老太太在天堂裏的對話也有相當的蠱惑作用。(其實中國的神亂傳說中,人死了一律下地獄,隻不過是一層地獄,還是十八層地獄的區別。而信仰基督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的西方人,死了以後才會一個坐火箭上天,一個坐挖土機鑽地的。)中國人的這個選擇,也是明顯的短視。因為中國人根本沒有時間去適應每月要還債,並且要還最長三十年的壓力。現在的年青人,從小到大,是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生活日益好轉的時候,有過麵對這個壓力的時候嗎?於是這個報道就一點也不奇怪了:有98%背負房貸的人,精神有壓力。心裏谘詢的人當中,有房貸的人,占到十分之一。
回到正題,為什麽我認為中國的房東,正在給租房人發放補貼呢?上海的第一財經電視頻道,原先每周一到周五的“萬科第一地產”節目,都會根據觀眾的短信提問,回答具體的房子的市場售價及租金水平。在今年10月9日至10月13日的一星期中,在飽暖之後,未選擇思淫欲,而是選擇了吃飽了撐著,記錄了一組房子的售價與租金數據如下表:
日期 建築麵積 單價 總價 租金 位置 狀況 年租金與房價比
10.9 128 19000 243.2 9000 4.44%
10.10 69 11000 75.9 2500 虹橋路 3.95%
142 8500 120.7 3500 3.485%
10.11 143 15500 221.65 4000 虯江路 2.17%
90.21 7800 70.36 1400 寶山區 毛壞 2.39%
10.12 100 8500 85 2300 3.25%
70.6 9500 67.07 1800 龍吳路 3.22%
86.94 7000 60.86 1000 毛壞 1.97%
145 9500 137.75 3500 閔行區 3.05%
10.13 155 16000 248 6000 凱旋路 2.90%
98 10000 98 1500 中山北二路 毛壞 1..84%
148 10000 148 2500 楊浦區 普裝 2.03%
以上房租回報率算術平均數是2.89%。則假如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以該表倒數第二套房子為例,100萬元。(1)全額付款,不貸款。房東就要化100萬元。而100萬元選擇五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是每年3.4萬左右。可是房東隻得到了租金2.89萬元。100萬元的成本,而且損失每年3.4萬元的機會成本。如去年初投資於基金,能實現100萬元的收益。可見,對房東來說,這種投資是負收益。而對租房人來說,本來一次性要付出100萬元。租房省下100萬元,可以投資於事業或是股票、基金、理財產品,取得高於2.89萬元的房子並非難事。(2)首付30%,貸款70萬。則房東付出30萬,每年承擔700000*6.8%=47600元的利息,並損失30萬銀行存款利息約1萬元。即房東得到2.89萬元房租收入,是建立在把30萬元活錢變成死錢,並付出57600元成本的基礎之上的,負收益更大。同樣,租房人不用承擔貸款利息,把30萬存入銀行,都有1萬元的年收益。即隻化2萬元/年的成本,就可以居住該房。而將這30萬投資到收益更高的投資品種上,則不但可能在租房的成本為零,還有額外的收入。
可見,出租房的人,明智的選擇是賣出房子,變死錢為活錢投資到更多收益率的投資品種上去。而對租房人來說,租賃關係中,房東一直麵對負收益,或接近零收益的局麵,可是這個損失就是租房人的收益。顯然,財富在這個世界上平衡的,天上不會掉錢,錢也不會無故蒸發。有一方受到損失,就一定有人在受益。這不就是房東為租房人發放補貼嗎?如果有人一直選擇租房,則在最多70年後,自己手頭仍有買有一套房子的首付或是一套房子的全額買房款,而這套房子的土地使用權期限已經到期,要被國家收回。並且其實中國的房子設計壽命是50年,同時最近網上有報道,中國的房子壽命平均隻有30年。如果這個報道是真實的,租房人東租租,西租租,每年都在占房東的便宜。而房東,被甲租房人占便宜,被乙租房人占便宜,30年後,房子成危房了,要被拆除。而土地使用權未到期,但業主可以建房嗎?反正目前中國仍未有成功的集資建房的例子。租房隻得到有限的租金。
當然,本文的房租樣本取自於上海,中國其他城市會有所不同。另外,中國的房東顯然普遍沒有取得租金交營業稅、房產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習慣,如果這些稅收的征收嚴格起來,房東的收益會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