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會的到來
據統計,自從2001年以來,美國的普通工人工資水平始終徘徊不前,實際收入的增長甚至不足生產率增長的一半。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出席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的高管們卻享受著貝克漢姆式的高薪。20年前,美國典型高級經理人的薪資是平均工資的40倍,並且這個倍數已經40年沒有變動過。而現在,這個倍數已經飛升到110倍了。維吉尼亞山區附近加萊克斯的傢具廠裡的粘工和木工與家得寶傢具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羅伯特納德利(Robert Nardelli)先後失業了,不過這兩種失業有著天壤之別。納德利的去職讓他得到了高達2億1千萬的解聘金的天價補償,相比之下,過剩的木工們拿到的補償簡直讓人怒髮衝冠,但這種情況卻在富裕國家裡屢屢發生。
全球化的反作用
過去的二十年正是全球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技術進步加上經濟一體化改造了整個世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過去五年全球經濟增長超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的任何時候。中國人均生產率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提高了4倍。通過融入全球勞動力市場,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擺脫了貧困,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即將脫貧。
這在整體上極大的提高了全人類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富裕國家,勞動力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已經跌到歷史低點,而利潤卻在飆升。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馬太效應正在反覆上演。
全球化的反作用的確普遍存在。根據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的統計,自2005年年初以來,美國國會共有27起針對中國的法案。德國馬歇爾基金去年發現,雖然多數都說自己傾向於自由貿易,但大半美國人麵對國外競爭時還是希望保護本地企業,即便這樣做會放慢增長速度。針對勞動力市場的反彈可能,眾議院剛剛通過了提高聯邦最低工資的法案,十年來這可是頭一遭。就連日本也出現了關於兩極分化、工資停滯以及工作流向中國的警告。歐洲則讓人困惑地要“管理”與中國的紡織品貿易。多哈回合貿易談判註定失敗了。
該如何對待這些有副作用的衍生物呢?如果全球化有賴於選民,如工人們的支持,而他們認為自己不再能夠從中獲益,那離民主力量開始為全球化下絆的時間還遠嗎?如果富人走向了社會的頂端,而其他人永遠也無法到達那裡,難道財富製造者們不會受到威脅嗎?
雖然所有的責怪一股腦地指向了全球化,但這隻是讓人擔憂的一個方麵。還有技術,這一更加讓人無法阻止的力量在自動化的旋風中席捲了白領和藍領的工作,它也是薪資分化嚴重、中產階級薪資停滯的更主要原因。技術與全球化之所以有區別,就是因為人們比較喜歡電腦而習慣於將問題歸咎於外人(無論是競爭者還是外來移民)。這種態度導致為技術辯護起來很容易。
對於經濟學家來說,到底是技術還是全球化導致了資本回報率超過勞動力報酬率的討論非常重要,這一問題很複雜,而且尚無定論。
實際上,技術進步與全球化究竟孰優孰劣難有定論,因為二者本來就是盤根錯節。拿IBM來說,該公司急速將部份服務部門轉移到了印度;還有滿足於工資隻有一點點上漲而避免工作轉移至國外的呼叫中心的員工。對於決策者來說,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問題並不重要,反正藥方總是差不多的。
和諧世界前路漫漫
社會學家包曼(Bauman Zygmunt) 把地球人分為第一世界居民和第二世界居民。第一世界居民居住在時間裡(in time),空間對他們不再重要,地球的任一角落,哪裡有優厚的利潤,他們便蜂擁而至,他們與他們的商品或服務一樣,處處受到歡迎。而對於第二世界的居民來說,時間無足輕重,在這個充滿藩籬的世界裡,他們無力地被綁在狹小的空間(in space)中。在地球村,沒有美國人、印度人、新加坡人、和中國人的區別,有的是哪裡的人才最好,哪裡的信息更發達、哪裡的資源更豐富。全球化宣告了國家保護個人時代的終結。
多數獲益於自由貿易和技術進步的人,都是把資本和勞動力轉投到更加賺錢的業務中去的。所以說,變革總會伴有陣痛;但卻能讓一個國家更加富庶。一項工作,其他地方可能做得更好,卻被牢牢的抓在自己人手上,這種政策肯定會弄巧成拙,保護主義就是如此。因為全球化帶來的困苦很難同各種其他原因分開,所以各行各業不斷設置貿易壁壘。對本國企業的普遍保護無疑會遭到其他國家的報復。即便是作為勞動者,你能夠從保護主義中獲益,但作為消費者、投資人或將來的退休者,你肯定又會受到它的傷害。而且對本國就業和薪資水平進行保護隻能是短期行為,因為這會逐漸導致公司失去競爭力,弱於在不斷創新的印度和中國的競爭對手。稅收政策同樣不能解決問題,通過再分配把錢從納德利的口袋裡分給加萊克斯的工人並不能減少社會的貧富分化;美國的經濟發展向人們證明:一個活力經濟體比一個平均主義社會更加能夠促進經濟總體繁榮。而支持自由貿易的人通過稅收體係花錢收買投票支持保護主義的人也是毫無道理的,無論如何都違背了自己的利益。
緩解全球化帶來的負麵影響同緩解其他經濟變革(包括技術影響)的方法一樣。目的在於,當比較優勢迅速從一種行業轉移到另一種行業時,幫助人們更換工作。這意味著勞動力市場條塊分割不再嚴重,規範投資的法規體係比較健全。意味著教育體係能夠將人民武裝起來,為這些在全球化過程中的失敗者提供更多的幫助和培訓,讓他們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可以“見異思遷”。意味著企業得以脫離社保工作,這樣你每次換工作就不會為企業帶來其他負擔。而對於那些不論何種原因賦閒在家的人來說,這更意味著對他們加強幫助:免費培訓伴之以積極的就業政策,幫助他們找到工作。上述措施可能都成本不菲,也將耗時數年。但是從全球化的獲利的經濟體能夠更輕鬆地為這些措施找到預算。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各國政府以及個人所麵對的挑戰,都隻是剛剛拉開序幕。麵對效率和公平不易兼得的現實,要想人助你,你先自助之或許是積極麵對挑戰,這是步向和諧世界的基本法則之一。(香港《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