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陶冬:中國經濟現狀及分析

(2006-12-05 09:55:05) 下一個
  中國用20多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以購買力評價來計算,中國GDP實際上已經名列世界第二。中國需求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火車頭。工資優勢、資本成本低、基礎設施改善和“以GDP為中心”的政治文化是中國經濟崛起的四種原因。

  中國經濟現狀及分析

  中國經濟在過去20年中,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今天中國經濟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GDP總值是2.2兆美元。若以PPP(購買力評價)來計算,中國GDP實際上已經名列世界第二。到2013年,我們認為,中國經濟以美元計算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今天中國股市在世界排21位,但到2013年,中國股市應該是世界上三大股市之一。

  但中國經濟又麵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銀行體係盡管得到國家大量注資,不良資產比例出現明顯下降,但是銀行體係的商業運作模式還沒有達到世界標準。中國至少還有2億人處於失業或就業不足狀態,就業壓力會在今後相當一段時期持續下去。人民的收入差距在急劇擴大。今天的中國人缺乏社會保障體係,進入老年後,指望的不是國家福利而是自己的錢包和子女的錢包。

  但是今天的中國,已經不再是12年前的中國。

  為什麽會發生這種變化?今天的中國經濟總量,不過是美國經濟的20%;但換個角度看,去年世界經濟的增長為4.9%,其中1.4%來自中國,美國的貢獻為0.7%,日本的貢獻僅為0.2%。換句話說,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牽引力,超過了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牽引力的總和。中國的城鎮化勢頭,在以每年建造兩個波士頓城的速度進行;世界上每年生產鋼鐵的40%和每年生產水泥的60%,被使用於中國這片土地上。中國需求是刺激德國、日本經濟複蘇的主要拉動點。可見,中國需求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火車頭。

  中國變化的四大原因

  第一個,中國神話中講得最多的是工資。中國製造業的工資,大約是馬來西亞的1/3,而馬來西亞是日本的1/10;中國工資是墨西哥的1/3,而墨西哥是美國的1/10。換句話說,中國製造業工資與世界一流發達國家的差距,大約是1∶30。

  第二個原因很少被人提出,那就是中國的資本成本非常低。中國的利率水平很低,我們今天放在銀行的儲蓄隻拿百分之二點幾的利息。除去通貨膨脹和利息稅,錢幾乎是白白地放在銀行裏。換句話說,中國的資本成本非常低,中國的工業化道路基本上是“儲蓄人資助投資人”的過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工業上的過度投資、產能過剩才從一個產業向另一個產業、再向下一個產業轉移。資金過度便宜,是中國工業化快速前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個原因是基礎設施的變化。在過去幾年原材料價格大漲,但中國出口商的出口價格漲得有限。當然中間有一部分是出口商用自己的利潤頂替掉了,但相當一部分是通過基礎設施的增加、通過生產力的提高來解決的。五年以前,在東莞一批貨從出廠到裝上前往美國西海岸的貨輪,整個過程需要12~15天的時間,而現在隻需要3~5天時間。我認為,基礎設施的大幅度改善,道路、港口、電力供應效率的提高對中國生產力的提升、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第四個原因是,中國有一個非常濃厚的“以GDP為中心”的政治文化。地方官員如此注重GDP,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幾乎是看不到的。GDP本位的考核製度下,地方政府的官員們就非常有興趣、有積極性去發展GDP。上述這4個因素,都是中國經濟過去20年發展的重要貢獻因素。

  三個大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農村的發展。今天中國城鄉之間的差別,對經濟發展來講,猶如一條長腿、一條短腿一樣,已經開始拖中國經濟整體發展的後腿。

  第二,資產升值在中國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在過去20年,經濟的增長和生產力的提高在資產價格上沒有完全體現出來,但在今後10年,資產價格會出現噴泉式的上升。

  第三,金融改革進入一個全麵攻關的階段。今後5年,銀行的改革、資本市場的發展、匯率改革、資本項目的開放,應該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也是經濟長期繁榮穩定的關鍵。

  根據我們的研究,從以美元計算收入分配來看, 1999年時,中國人均收入大概有10%在1200美元左右。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中國的人均收入大概就有4000美元左右。

  從消費來看,今天美國占世界消費的32%,中國僅占3%;而到了2014年,美國占世界總消費的28%,而中國能占到11%。換句話說,美國基本維持了一個相對強勁的增長,但是由於中國需求的逐步擴大,尤其是個人消費的增長,中國會成為世界總消費的第二大國。如果從當年的增長來看, 預計2014年~2015年世界的訂單中有22%是來自中國。到時候跨國集團所收到的訂單中,有5000多億美元來自中國,美國大概是2600多億。到2014~2015年時,中國不僅是世界的生產大國,同時也成為世界消費大國。

  近期政策分析

  中國人民銀行幾次加息,對銀行儲備金率的調高,以及對銀行貸款的行政幹預。這些措施對中國經濟、對中國房地產會有什麽影響呢?

  簡單的答案是:零。

  中國今天的資金流動性處於一個極其寬鬆的環境。利率水平、貨幣環境基本維持在4年前抗通縮的水平,但是經濟情況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從一個極度寬鬆的環境,拉回到一個中性環境,需要時間。通過加息來調整目前這個經濟周期,就像從一個滿溢的水池裏舀出兩勺子水而已。對於整體的貨幣環境的改善,並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其實政府的很多措施都是三心二意的。如果你站在政府的立場上看,目前通貨膨脹並不明顯。所謂的過度投資,也不像兩年前工業投資遍地開花、鋼廠和水泥廠到處都是。今天的過度投資,基本集中在兩個領域:基礎設施和房地產。

  不過,基礎設施投資是一個好的投資,中國的基礎設施不是太多而是不夠。基礎設施的投資對於提高中國生產效率,對於把增長從城市移向農村、從東部沿海移向內陸地區極其重要。我認為,即使是投資出現反彈,北京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麵不會有太大的打壓。

  唯一需要下壓的是房地產,而政府對房地產的態度也是左右為難:一方麵政府不希望房價漲得太快;但另一方麵又必須要有這麽一個經濟增長的動力。房地產是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也是地方財稅的主要源泉。國務院的六項房地產措施,好像是在晴空中打了一個雷,但是雷後下不下雨,下多長的雨,目前並不清晰。

  解決房地產靠加稅

  中國的真實情況是:把錢存銀行,不過2%的利息,除掉了通貨膨脹,除掉了利息稅,等於白白把錢存在銀行裏;如果把這些錢放到房地產中,至少你的租金回報有4%~6%。如此貨幣環境下,炒樓是正常的——別怪地產商,也別怪什麽炒民,問題出在人民銀行上。隻要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上不出現一個重大轉變,我認為過度流動資金帶來的熱錢、炒作隻會加速,不會減速。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相信政府在這個問題上隻會小打小鬧地搞一下。全中國的房地產在今後18個月會出現一次相當迅猛的上漲。到時候政府又將麵臨一個新的煩惱: 2008年奧運會在即,政府總不能在奧運會以前把經濟打壓下去。所以,最有可能出現的現象是,這兒貼一塊膏藥,那兒貼一塊膏藥,直到奧運會結束為止。

  真正解決房地產的問題,不在於加息,不在於提高首付比率,甚至不在於政府的信貸政策。我認為解決房地產問題的關鍵,是加稅。一年以前稅收手段,曾在兩個月內將上海的房地產從沸點降到冰點,其定點殺傷力非常明顯。

  人民幣升值對美國不利

  至於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北京和華盛頓聯合一起演了一場雙簧戲。中國政府並不希望人民幣大升,這個大家都知道,我也沒必要多解釋。“人民幣如果升值20%,可能對墨西哥有利,可能對馬來西亞有利,但幫不上美國的中西部。”道理很簡單——美國今天的生產成本和中國的生產成本差得太大,那麽中國的人民幣升值隻能夠把美國對中國的訂單推向墨西哥、馬來西亞以及其他國家,卻未必真正能幫到美國的就業。

  今天80%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與美國的企業有著直接的關聯,訂單來自戴爾、摩托羅拉、沃爾瑪、玩具反鬥城。一個芭比娃娃在美國的零售價格是19.99美元,可是中國製造商隻賺到50美分,剩下的利潤全部在美國人的兜裏。這些人絕對不會在電視前麵說,我們把就業機會移到中國去了。但在幕後,在國會山的遊說上,他們的實力非常強勁。我把布什在人民幣問題上所做的事情,叫做“光叫不咬”。他是行政當局,他必須維護美國的利益,他一定要叫,而且一定要被選民看到他在叫。但是如果真的 “咬”下去,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