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中部六省經濟地位下降

(2006-12-28 14:12:47) 下一個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的報道/中國改革開放是由東部沿海省份開始的,作為中國內陸的中部省份,近年來在中國的經濟地位出現下降趨勢,經濟增長水平遠遠低於東部地區省份。(chinesenewsnet.com)

中國沒有海岸線的中部省份包括: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六省。湖北省社科院最近發布了一份中國中部地區發展報告指出,中部六省在全中國的經濟地位呈下降趨勢。報告透露,2005年中部六省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為百分之十五,低於環渤海區域GDP增長百分之二十二,以及珠江三角洲GDP增長百分之三十五的水平。(chinesenewsnet.com)

報告還表示,中國中部地區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的同時,與中國西部的差距也在縮小,有些方麵甚至落後於中國西部的發展。美國首都華盛頓某經濟顧問公司的丁立博士分析說,這和中國經濟發展主要由外貿和投資帶動的特點有很大關係。“中國經濟主要問題就是‘兩高一低’。高外貿、高投資、低消費。外貿主要集中在中國東部省份;投資很多都是外國來中國的投資,集中在中國的東部省份。在西部的省份就沒有得到足夠的資金。”(chinesenewsnet.com)

丁立表示,中國執行開發西部的政策,對西部的投資有很大增加,相比之下,中部省份獲得中央政府的政策扶助和資金幫助較少。(chinesenewsnet.com)

湖北社科院的報告認為,製約中國中部省份經濟發展的因素包括:政策驅動力不夠,缺乏資本,產業結構水平低,外貿依存低於全國水平,城市化程度低,以及三農問題非常突出等。(chinesenewsnet.com)

旅居美國的中國經濟學家程曉農表示,中國中部省份幾乎都是農業大省。在中國,農業大省意味著貧困大省,這和中國整體製度有很大關係。“農業省當然沒有工業省發展得那麽快。中央政府一直把一個龐大的農村官僚隊伍強加給農民,要他們來負擔。這實際是官僚剝奪農民,農民成為多重被盤剝的對象,負擔很重。農產品價格很低,政府對農業沒有任何扶持,同時,政府還斷了農民在農村貸款從事經濟活動的可能性。所以整個政府的政策是‘城市偏向的政策’。在這種狀態下,農村是不可能發展的。所以農業大省就是貧困大省。這就是製度和政策必然導致的結果。”(chinesenewsnet.com)

另一方麵,程曉農指出,中國經濟的畸形發展,導致許多中西部的官方和民間資金蜂擁進入東部地區的大城市。中西部的資金外流,也是中部省份經濟發展不夠快的原因。(chinesenewsnet.com)

程曉農認為,中國中部省份的工業主要以國有大型企業為主,與東部民營及外資企業為主的特征形成對照,所以中部經濟發展的緩慢,實際上是國有企業改革失敗的結果。“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西部地區不可能象沿海地區那樣吸引那麽多外資,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本國的企業同樣發展不起來。不光中部如此,西部也如此。中西部地區的問題其實是全國性的問題,並不是中部地區才麵臨的。中國自己的企業發展不起來,主要原因就是企業製度,中國原來以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製企業為主,這種企業製度到現在為止,在改革當中基本上是失敗的。企業改革到現在沒有產生一種能夠讓企業能夠擺脫原來的舊製度的那些束縛,然後產生一種積極的動力。實際上全國的國有企業出了一小部分壟斷企業現在還靠壟斷地位維持以外,處於競爭性狀態的企業多數狀況不良,這並不隻是東部地區的問題。”(chinesenewsnet.com)

不過,丁立博士認為,經濟發展有一個梯次擴張的過程,中國東部率先發展之後,資本和技術會逐漸向中部和西部轉移,所以目前中部省份的落後是正常現象。程曉農則認為,目前中國中西部的困境,更多的是製度原因造成的,如果沒有製度上的根本改革,東部積累的資本,未必會進入中國的內陸地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