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30年全球經濟展望

(2006-12-28 11:30:31) 下一個

25年前,也就是上世紀80年代初,幾乎沒人能夠想象,中國和印度的經濟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增長。未來25年,或許非洲亞撒哈拉地區、中東和拉美也將加入這一行列。亞洲大國的進展,將為全球帶來許多新的機遇。

2030年的時候全球經濟會是個什麽樣子?這一點沒人知道。但我們可以思考,目前的趨勢將把我們帶向何方。同樣,我們可以對一些風險和機遇進行評估。世界銀行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就起到了這種作用。

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增長

世行報告指出:“自1980年以來,全球收入已增長一倍。自1990年來,已有4.5億人口擺脫極度貧困,目前發展中國家的人均壽命為65歲。”

全球化進程也在迅速前行:1970~2004年,出口在全球經濟產出中所占的份額已增長一倍,超過25%;新技術被迅速傳播;2004年,發展中國家的私人融資總額達到了近1萬億美元。這些趨勢的持續存在引人矚目。此外,近來全球經濟令人鼓舞的特點之一,是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的增長提速,南亞增長率以及東亞地區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均有所上升。

2030年的世界這個樣

那麽,2030年的世界會是個什麽樣子呢?

首先,全球經濟的實際規模將增長一倍,而發展中國家的總產出將增長兩倍,其在全球經濟產出中所占份額從23%提高至33%(以不變市場價格計算)。其次,全球化仍是一股驅動力量:出口在全球經濟產出中所占的份額將升至34%;金融一體化趨勢將繼續,不過發展中國家仍將嚴重依賴國內儲蓄;而技術將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第三,在貧困和收入分配方麵將發生重大變化。消費低於每天1美元的貧困人口,將從目前的11億減至5.5億,而消費低於每天兩美元的貧困人口,將從目前的27億減至19億以下。

同時,貧困人口中非洲國家所占的比重將明顯上升:到2030年,東亞和南亞在全球最貧窮的10%人口中,將占30%,低於2000年的60%。而非洲亞撒哈拉地區在最貧窮的10%人口中的比例,將從30%升至55%。

此外,全球中產階級(收入介於目前巴西與意大利平均收入之間的人)中,有12億人將來自發展中國家,高於2000年的4億。

2030年可能出現的問題

哪些方麵可能出現問題?明顯的威脅來自保護主義對抗情緒、環境製約、流行性疾病或戰爭。

保護主義的源頭之一,是全球化給非熟練勞動力相對工資帶來的下行壓力。但目前還存在一些擔憂:中國和印度將逐漸主導全球高科技產品和服務的出口。

非熟練勞動力似乎在任何地方的表現都很糟糕。這一事實表明,目前作用最大的力量是技術而非貿易。同樣,中國和印度的工資水平較低,是因為兩國的平均生產力偏低。此外,這些大國的本土市場將創造新的出口機會。這些國家的工資水平也在不斷提高:1989~2004年,中國實際工資的增幅為110%。2030年,中國的人均收入將從相當於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的19%,上升至42%。

未來25年,環境製約或疾病似乎都不可能使全球經濟停頓,不過它們可能帶來局部性或暫時困難。戰爭,包括動用核武器或生物武器的非對稱性戰爭,似乎是一個更大的威脅。

亞洲大國將為全球帶來新機遇

不過,審視哪些方麵可能發展良好也頗為重要。過去25年來,全球經濟已展現出一種安然渡過金融危機、恐怖主義、戰爭和地緣政治劇變的非凡能力。此外,發展中國家的政策一直在改善,它們已認識到,需要采取什麽措施,才能使融入全球市場經濟有利於自己。

要實現這種出色表現,需要采取什麽措施呢?直接的答案是:刺激落後地區的經濟加速增長。我們的努力必須集中於以下方麵:幫助這些國家獲得其所需的安全、人力和其他資源、製度和政策。亞洲正在采取上述措施,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必須效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