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飛揚的物價,窮人的歎息

(2006-12-20 10:23:25) 下一個
飛揚的物價,沉重如山

隻聽到下崗的同事在抱怨物價又漲了,但因最近一段時間家中很少做飯,故也不知道肉菜米油都已有了較大的漲幅。早幾天收到一筆稿費,加之家中米、油將盡,我這才知道事關百姓生計的米、麵、油、肉均已有了較大的漲幅。從來不囤積食物的我,趕緊購回一袋米,二瓶調和油。這些夠我吃二個月了,這年頭GDP漲了,官員的工資漲了,水價漲了,電價漲了,液化氣漲了,汽油漲了,電視收視費漲了,公園的門票漲了,如今米、麵、油、肉、菜價也開始瘋漲了,嘿嘿,但咱下崗工人的脾氣沒漲,咱二百來元的下崗工資也十年沒漲。

幾天沒上網的我,趕緊到互聯網上查看專家學者的解說,一些專家拋出了“恢複性漲價”、“結構性調整”、“價格合理回歸”等觀點,斷言漲價“對居民影響不大”。但此番漲價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影響,隻有普通工薪階層和城市弱勢群體才最有發言權。但這發言權卻隻能局限於街坊巷議,隻能出現在窮人餐桌邊的歎息之中,官員和專家學者的耳中卻無法聽到窮人的歎息!

“百姓可以承受”這樣的結論,沒有一次是由老百姓自己提出的,米麵油等食品價格和公共產品及服務價格的上漲,對於富有者而言,也許是九牛一毛。但對於那些低收入階層而言,就很可能意味著必須節衣縮食,必須降低生活質量甚至降低生活尊嚴以彌補漲價帶來的支出。

以長沙目前的物價水平計算,原本每餐買把蔬菜2元左右,現在購買同樣份量的蔬菜卻要3元多錢,原本1.20元/斤的大米,如今漲到了1.50元/斤。咱在保證每月不吃肉,不置衣,不生病,不去公園遊玩、不考慮兒子學費的前提下,按我個人每天吃二餐的生活習慣,按每天7兩米,一兩油的標準計算。每月需要大米 21斤,30元。購買蔬菜180元,油3斤,15元,鹽及調料5元,液化氣半瓶50元,兒子在學校的生活費300元,我和兒子每月用於吃喝必須的開支為 580元。

另外,每月水電費100元,上網及電話費150元,,抽煙120元,電視收視費20元,此類開支合計390元。

根據以上計算,為保證我和兒子的最低生活水準,我必須保證每月有970元的收入。扣除230元/月的下崗工資,還有740元的差額必須靠我弄點“違法收入”才能糊口活命。這就是專家學者斷言漲價“對居民影響不大”謊言後麵的真實。當然,對旱澇保收,個人月收入數千元的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而言,米麵油氣漲價的確“影響不大”。

我這人對吃穿住用要求不高,近幾年雖貧困潦倒,但隻要給在大學讀書的兒子寄出了生活費後,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卻也使我沒有太多的心理負擔。但對與我年齡相近,文憑不高,打工無人要,兒女在讀書的下崗工人而言,漲價將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

一邊是大量國營、集體企業的相繼倒閉,私營企業的大量減少,就業壓力的增大,國內低迷的內需,這些都在凸顯宏觀經濟在通縮。但物價的快速上漲,則顯示出通貨膨脹在百姓生活中已投下陰影。潛在的宏觀經濟通縮和現實的通貨膨脹。這兩種矛盾的同時出現,其實凸顯的正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兩難困境。一旦漲價由點而麵擴散開來,通縮和通脹的慘烈夾擊便會讓貧富更加懸殊。百姓更加心驚膽戰。

漲價是可怕的,因為老百姓的工資沒漲。一些下崗職工、無業居民、困難企業工人等城市弱勢群體,更感到雪上加霜,生活維艱。過去,水漲價了,電漲價了,氣漲價了,教育收費高得離譜,醫療支出貴得無邊,現在又遭遇食品漲價,可憐的工資或低保金,無法麵對物價的飛漲。麵對柴米油鹽“七扯八拽”,任你拆了東牆也難補西牆。此番糧油食品漲價,觸痛了老百姓敏感的神經,給低收入人群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緊張和恐慌,而且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有人說,這是一個讓富人亢奮的時代,這也是一個讓窮人憂心的年代;這是一個讓官員自豪的年代,但也是一個讓失業者自卑的年代;這是一個物欲橫流的年代,但也是一個缺失誠信的“騙子時代”。在這個時代,有人高坐象牙塔內享受“繁華盛世”的瓊漿玉液,有人則在凜冽寒風中抱怨物價漲了又漲!

城市貧民和下崗工人就像一匹負重的病駱駝,一根稻草,也許沒有什麽分量。但如果把無數的稻草繼續往駱駝的背上碼放,最終總有一根稻草將會壓垮這負重的病駱駝。壓垮駱駝的元凶,當然不是那最後的一根稻草,但再小的分量積累起來,也可以沉重如山。更何況,物價的輪番上漲,並非是一根輕巧的稻草,在低收入人群的心中,它沉重如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