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印度人勾畫的理想境界“龍象共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06-11-30 09:09:11) 下一個
一個新創造的詞語“Chindia”,正飛快地在全球媒體中流傳,它是“中國加印度”(China+India)的合成詞,表達的是一種中印合作、“龍象共舞”的時髦概念。

印度人勾畫的理想境界

多維社編譯報道,“Chindia”這個詞,是印度商務國務部長吉拉姆·拉馬什(Jairam Ramesh)創造的。印度的中國問題專家、譚中把它的中文意思詮釋為“中印大同”。印度媒體也紛紛加入推崇“Chindia”概念的行列。

裏昂證券(CLSA)公司就以這個詞為題目,剛剛完成了一份研究報告:《Chindia:2020年的世界經濟新秩序》(Chindia: The new economic world order by 2020)。該報告指出,過去20年裏,中國保持著每年9.5%的經濟增長,印度則為6%。許多經濟學家預測,這兩個人口總和占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還將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保持7%~8%的經濟增長率。該報告預測,中國和印度在2020年的GDP總額,將達到16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從現在的7%增加到17%,兩國的商品需求將占到全球總需求的40%~60%。

對中國與印度兩個古老國家的崛起的意義,用美國《商業周刊》的報導說:“中國和印度的崛起,在全球範圍內也許隻有美國大陸在19世紀的崛起可以相提並論。”因為它根本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

被外界評論為“兩個亞洲巨人跨越喜馬拉雅山的握手”的胡錦濤印度之行,被認為具有全球性意義,引起世界媒體給予高度關注。媒體幾乎都注意到,這是中國國家元首10年來首次訪印,也是中印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後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印,因此,曆史意義不一般。此次訪問將“給這兩個亞洲巨人的外交關係和貿易聯係注入新的動力”。還有些媒體雖然仍不斷重複中印間的領土糾紛和政治上“若隱若現的不信任”,但也不得不承認“近年來這兩個國家的關係變得暖了好多”。

據新華社的報道,胡錦濤主席與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舉行會談期間,雙方同意在2010年前把雙邊貿易額增加到400億美元,並加快討論兩國之間的邊界爭議。雙方還就發展中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達成重要共識,並一致認為,中印關係已遠遠超出雙邊範疇。

曆史傷痕和現實障礙

《時代周刊》(亞洲版)記者西蒙·羅賓遜(Simon Robinson)的報導說,胡錦濤訪印前後,雖然從官方管道上聽不到,但是,顯然北京和新德裏之間的敵意和緊張關係仍然殘留。

BBC的報導說,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但是兩大鄰國長期以來處於互不信任的狀態。直到不久前,兩大鄰國之間幾乎還沒有陸路通道;貿易主要通過海運。

兩國的緊張關係近期至少在三個方麵表現出來:領土爭端、投資設障和中巴關係。

《時代周刊》的報導說,前不久,中國駐印度大使孫玉璽在電視上重申印度東部的阿拉那契佩拉德(Arunachal Pradesh)屬於中國領土的聲明。他指出,該區域屬於“中國領土”,而且,中國方麵稱“整個”省份都屬於中方,應該被稱為南西藏。他的發言馬上激起印度官方的憤怒否認。第二天,印度幾乎所有報紙都在顯著位置報道了“中印邊界爭端”的話題。。

另外,中方還對印度政府以國防理由禁止一家與中國軍方有聯係的公司競標利潤豐厚的空運合同的決定表示不滿。北京譴責德裏附加給在印度的中國公司的種種來自政府的規章限製,對中國投資者設置不公平競爭環境的政策。最新一期的英國雜誌經濟學家報導說,在經濟領域,中印兩國存在明顯的猜忌。中國人在印度開辦企業,但是來自中國的投資在印度要經過更多的審批程序,另外,中國人去印度申請簽證的時間也特別長。印度的軟件公司在中國企業得到的商業合同大多是在中國的外資企業的合同,得不到多少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合同。BBC的報導也說,中國企業界指責德裏對中方投資項目重重設障,特別是在港口、電訊等項目的投資商,印度方麵往往以安全理由拒絕中國資金流入。盡管印度官方否認對中國公司實行歧視政策,但是一項最近由印度國家安全部門撰寫出籠的政府內部報告,繼續將中國列為威脅印度國家安全的國家之一。

《時代周刊》的報導還說,此外,中國仍然與印度的天敵,巴基斯坦保持親密的關係,特別是軍事關係密切,一直使印度決策層惴惴不安。本次胡錦濤結束印度行後,就訪問巴基斯坦,與巴國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在伊斯蘭堡會晤,加深兩國的關係,中國的這種平衡戰略也使印度憂慮,特別是中國對巴基斯坦核項目的支持。

與此同時,新德裏向美國的靠攏也引起了北京的顧慮。路透社的報道稱,對中國而言,擔心和不安全感很大程度上來自印度與美國的日益接近、印度傳統上對“西藏流亡者”的支持以及印度在印度洋上不斷增長的海軍實力。

德國之聲的報導說,北京並沒有忘記。印度最後一次進行核試驗的理由是來自核大國中國的威脅。印度年紀大一些的人還仍然記得1962年中印之間爆發的邊境戰爭最終以印度失敗而告終。現在,兩國經濟發展速度相當,在全球原材料以及市場的爭奪上又是競爭對手。中印這兩個核大國都擁有龐大的軍隊,兩國之間矛盾重重,任何形式的危機都可能發生。

互有需求好合作

胡錦濤的印度之行說明,中印雙方都認識到,曆史留下的問題一時半會兒不容易解決,但兩國領導人坐在一起,心平氣和地麵對這個問題,並盡力和平解決該問題,這個方向是對的。隻要朝著這個方向,假以時日,該問題最終會圓滿解決。

《時代周刊》的報導指出,中印兩國,擁有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同時,也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兩個大國,兩國的關係將是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如果,兩國像過去一樣,因為領土糾紛發生衝突,全球經濟成長和國際安定都會受到影響。不過,隨著兩國的經濟不斷成長,雙方的關係已經有所改善:今年的中印貿易總額預計達到或超過200億美元。

很多經濟學人認為,印中兩國經濟之間的互補性遠遠大於競爭。印度方麵富有很多中國製造業高速發展所需的原材料,例如鐵礦石、鋼鐵產品、塑料插拚等等;而中國則可以向印度提供較先進的生產管理知識和基建投資。印度蓬勃發展的IT工業,很多公司過去十年內也已在中國落腳。

目前,印度人似乎沈迷於一切中國生產的東西。印度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大陸商品,從電冰箱到衣服,到攝像機,到玩具,應有盡有。在印度國際貿易集會上,最受歡迎的就是中國商品的攤位。中國最知名的家電品牌之一"海爾"聲稱,它在印度的商業活動沒有遇到很大的困難。他們向正在迅速成長壯大的印度中產階級銷售冰箱、電視機和洗衣機。海爾稱,他們麵臨的挑戰主要來自人們的觀念--認為中國貨價格便宜但是質量差。另外一個挑戰是適應印度市場的產品本地化問題-- 在一些產品的設計中,已經出現了讓人頗感興趣的變化。

首席運營官普蘭納布。達布哈依說:"比如,將來您在此處所購買的我們的冰箱,冷凍室會在下層,而非上層。我們發現印度家庭不喜歡契剩飯,所以不可能把食物冷藏起來,第二天再契。"他補充說:"我們在印度消費者中間已經建立了信心和品牌價值。目前印度人不再把我們當作一個中國品牌,而是一個世界品牌。 "

雖然,印度政府仍然強調兩國之間的差異。印度官員指出,印度是民主製度政府,法律都是要經過討論和投票才能實施,而不是一黨專政的強權國家。但是,他們也在學習北京經濟改革的經驗,用於改革自己國家經濟上。不論如何,北京和新德裏雙方都多半需要采取一些激進的措施才能忘卻過去。新德裏的中國研究院院長莫漢蒂(Manoranjan Mohanty)說:“盡管兩國關係有所改善,但是他們之間仍然存在一種普遍不安的氣氛。曆史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抹去的。”但是,胡錦濤的訪問成功-德裏保證會以對待其他投資者同樣的態度來對待中國投資者,並保證放寬中國商家的簽證關卡,同時,兩國都宣布他們會在對方國土開放更多領事館-那麽,中印兩國可能會發現可以更容易的忽略和擱置他們過去的差異。

中印合作才有“亞洲世紀”

對於印度來說,擔心和不安全感主要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長期關係,此外印度認為中國企圖以敏感設施和投資包圍印度,以及中國在邊界爭端上不願做出讓步。路透社還引用複旦大學學者沈丁立的分析認為,胡錦濤的訪問為恢複自信的中國和印度提供了一個彼此麵對的機會,這讓雙方意識到,通過合作能取得的利益超過了對抗。

法新社的報導稱,此次訪問將加強這兩個亞洲巨人的政治和經濟聯係,拆掉兩國44年前因邊界戰爭而搭起的籬笆。法新社還說,上周,印度外交部長慕克吉在與外交官談話時清楚地表明,印度非常重視與中國的關係。他說:“我們如何處理這個關係將對這一地區乃至全球範圍的和平與穩定產生很大的影響。”印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說,印度和中國將在胡錦濤訪問之際宣布建立一條熱線,“可能是外交部長級別的”,以加深兩國的互信。他們還將簽署一個10年的協議,以“增加中印兩國間的投資”。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說,在經曆數十年的“不信任、互相懷疑和敵對”之後,這兩個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間不斷增長的貿易關係正在挑戰傳統的思維模式,並正在鼓勵雙方全麵推進關係。兩國的貿易額有望於明年達到200億美元,而在上世紀90年代,貿易額僅在2.5億美元上下徘徊。亞太地區的媒體比較關注中印接近對亞洲的意義。

《澳大利亞人報》援引中國官員的話說,隻有中、印發展起來了,我們才能說亞洲時代已經到來,中印實現合作,亞洲的穩定、團結和繁榮才有希望。

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如果兩國能在短期內消除合作障礙,達到彼此互信,那不僅意味著“亞洲世紀”的到來,而且將會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雙引擎”。

要達到“中印大同”( Chindia)的境界,雙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西東大學的楊力宇教授認為,目前所謂的中印戰略夥伴關係是形式上的。他認為:“戰略夥伴關係有兩種:一種是形式上的,一種是實質上的。我想中印所謂的戰略夥伴關係是形式上的,因為它有基本的矛盾。中印之間有合作、有競爭甚至有衝突的可能性。一方麵合作、一方麵競爭甚至鬥爭,在巴基斯坦問題上當然雙方是鬥爭的。中國不會因為跟印度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就放棄支持巴基斯坦。所以我說這兩國的關係到目前為止都是形式上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