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路邊的水稻田----寫在上山下鄉30周年 (二. 響應號召)

(2006-11-21 20:58:36) 下一個
二.  響應號召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相信45歲以上的人都能背下這段語錄。在北京叫插隊,插隊知青,知青點。在遼寧地區就叫下鄉,下鄉青年,青年點。那時候不稱農民為農民,當麵叫貧下中農,背後就稱人家老農。
    遼寧省的知青插隊地點在省內居多,積極響應號召的中學畢業生插隊走的遠一點:內蒙古昭烏達盟(現在為遼寧省赤峰市),也有回鄉插隊的。而且,大多與當地農民混雜在一起生活勞動。從1968年到1978年,上山下鄉前後跨越了11個年頭。據說以前幾年也有中學畢業下鄉的,但那時可完全是抱著積極支援農村的態度自願去的,真正大規模下鄉是68年開始的。雖然這12年都叫上山下鄉,但是實際操作情況前後還是有很大區別的。68年的時候,66,67,68三屆中學畢業生(稱為老三屆)作為第一批青年,大多高高興興的響應號召下鄉去了,以後每年一批。時間一長,插隊知青的許多問題反饋了回來,熱情之火就被小道消息和實際問題給徹底撲滅,上山下鄉也由最初的革命運動變成中學畢業後的例行公事了。而城裏的機關工廠畢竟還是要代謝發展,有一些農村貧下中農認為表現好的知青被抽調回城市當工人。當時規定,插隊兩年以上的知青有被抽調回城的資格。
    鞍山在當時就已是具有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了,由於這是當時全國最大規模的鋼鐵公司所在地,所以每年的招工機會還是比較多的,這無疑給插隊的鞍山知青帶來了極大的企盼,也是其他象沈陽大連營口等城市知青不能比擬的。經曆過大躍進時期,那年代城裏人家也是家家子女頗多,沒有幾家不與插隊知青有關聯,有的人家甚至兄妹多人插隊。下鄉插隊,努力幹活,搞好和貧下中農的關係,奮鬥目標就是早日抽調回城。這在當時是千家萬戶有或者將要有插隊知青家庭的共同話題,許許多多的故事也是圍繞著這一條線展開。
    自1974年起,插隊的組織管理形式發生了變化,由學校街道組織轉為機關單位組織。鞍山的情況是這樣:各機關單位紛紛成立知青辦公室簡稱知青辦,由單位聯係插隊的農村地點,該單位每年的應屆畢業子女就到關係公社大隊插隊。每年派若幹職工到相關公社大隊蹲點,被派遣者叫做派帶隊幹部,由其管理該單位的插隊知青子女,處理好與當地公社大隊的關係。在當時必須上山下鄉的大前提下,這種單位與公社大隊掛鉤的聯帶關係實際上對知識青年的管理起了很大積極作用。哪個知青出問題,單位便要找你爹媽協助解決。雖然孩子大了不由娘,但還是減少許多問題。當時單位的招工可以在本單位職工子女的知青中抽調。這種插隊管理抽調一條龍的形式便於管理運作,可以部分解決本單位職工子女的就業問題,也使得帶隊幹部實際上具有了決定知青前途命運的一定權力。除了勞動和貧下中農評價之外,與帶隊幹部搞好關係也成了每個知青和家長的重要課題。也導致後來出現了很多全家多人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情況。那真是一榮俱榮一辱俱辱,到後來單位一倒閉就全家失業。雖然各單位成立知青辦的目的是一樣的,但運作情況五花八門。應該說後期的上山下鄉比前期還是規範了許多。先去的知青打下了一定基礎,後去的知青就沒有那麽艱苦了。反之,先去知青留下的一些問題也留給了後去的知青。
     當然,並不是所有應屆畢業生都一定會插隊的。符合以下幾種情況的應屆畢業生可以留城:有病殘者。獨生子女。家裏其他孩子已經插隊,剩下最後的孩子。那年頭也興走後門,但也隻能在上述條件上打主意,最多的是找關係弄個病殘證明逃避插隊,否則多大官兒的子女也要插隊。還有就是參軍,能參軍在當時可是最令人羨慕了,3年複員後國家肯定包工作,那是極少數有背景的人才可能有的機會。
     柱子是家中老大,兄弟姊妹甚多,平時在鄰裏街坊眼裏淘氣的冒煙,想裝病也沒人相信。想參軍?柱子爹媽沒那本事。看來逃避插隊是不可能的。就這樣華山隻有一條路,明知山有虎隻能虎山行。這時候的柱子隻好死心塌地的準備在廣闊天地裏大有作為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