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土耳其紀行(3)

(2022-05-15 20:31:42) 下一個

卡帕多西亞 

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是土耳其旅遊的金字招牌。這裏鬼斧神工般的地質地貌和廣為人知的基督教曆史遺跡,以及聞名於世的熱氣球,吸引了全世界大量遊客前來觀光。 

從地中海濱的安塔利亞到卡帕多西亞是一段較長的路程,大巴穿行在崇山峻嶺之間,零零散散的村落一掠而過。忽然來到一座小鎮,鎮中心的一座古代建築顯得鶴立雞群。原來,這是一座古代驛站卡拉萬薩瑞(Caravanserai)。

古絲綢之路從中國長安直通歐洲,在土耳其這一段又被稱為國王之路(King's Road)。絲路對當時土耳其的商貿活動產生了相當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當地蘇丹為了貿易的繁榮,每30-35英裏就修建一座驛站,以方便來往的客商。 

我們參觀的這座驛站,是經過翻修的。這裏的驛站在功能上更像是現代高速公路上的服務站,服務設施齊全。驛站呈四方型庭院,中心有一座小清真寺,遊客可以在那裏朝拜。周圍有客棧、商鋪、藥房、倉庫和設備維修等提供服務的房間。為了保護商人們的安全,當地政府還派兵擔任警衛;為了鼓勵商貿,還實行前三天免費住宿的政策。正是由於政府的大力支持,驛站在小亞細亞的絲路上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為促進當地商貿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傍晚時分抵達卡帕多西亞,入住旅館後,立即前往附近的一座原始驛站,觀看了著名的 “旋轉苦行僧”教派(Whirling Dervishes)的表演。在半個多小時的儀式和表演中,四個身穿白衣白裙的僧人伴隨著沉悶悠長的音樂曲調,旋轉起舞,且越轉越快,直至觀看者都感到眩暈。 

“旋轉苦行僧”教派(Whirling Dervishes),是十三世紀宗教大師,波斯詩人魯米以及他的信徒和追隨者建立的一個神秘主義教派,即莫拉維.蘇菲教派(Mevlevi Order)。 

蘇菲派與正統伊斯蘭教派和其他大多數宗教的一個顯著的不同是:他們認為,真主是人的本源,也是人的終極歸宿,所以對待真主不但不需要畏懼,反而值得愛慕、眷戀和追求。他們相信,人可以透過精神與肉體上的修煉,直觀性地參透“存在是一”的道理,並達成與真主合一的境界。因此,他們發展出一種特有的宗教儀式(Sema),頭戴高帽,身穿白袍,雙手平伸,以右腳為軸,不停地旋轉,以達到他們所追求的與真主合一的崇高境界。 

2007年,為紀念魯米誕辰800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該年為國際魯米年。這種旋轉舞也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了伊斯坦布爾,土耳其最吸引人的地方無疑是卡帕多西亞。卡帕多西亞有遠古時代火山噴發而產生的熔岩構成的石窟群,麵積近4000平方公裏。放眼望去,懸崖深穀,一望無際,遍地怪石嶙峋,岩洞數不勝數。這裏的地質地貌和獨特的曆史文化遺產,以及聞名於世的熱氣球,使她成為全世界驢友心目中的聖地。 

到達卡帕多西亞的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起來準備好乘熱氣球觀看卡帕多西亞日出那美妙瞬間。然而,黎明前的夜空霧氣蒙蒙,連個星星都看不見,老天給我們乘坐熱氣球的熱情澆了盆涼水。為了安全,熱氣球公司要我們耐心等待,等天氣變好後隨時待命出發。等了一個多時辰,天氣也為見好轉,於是,這天的熱氣球升空活動便被迫取消。沒轍,隻好回到房間再補個回籠覺。 

盡管未能如願乘坐熱氣球觀賞卡帕多西亞童話般的地貌,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前往參觀當地的格雷梅山穀的露天博物館,即早期的基督教教堂。 

土耳其在奧斯曼帝國解體後才成為一個世俗國家,但絕大多數土耳其人信奉伊斯蘭教。然而,在基督教發展的早期曆史中,土耳其卻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基督教受到嚴厲打壓,卡帕多西亞曾經成為一些基督徒逃避迫害的避難之所。從公元一世紀起,以著名使徒聖保羅為代表的耶穌基督的第一批信徒離開耶路撒冷,便來到卡帕多西亞,建立了小亞細亞的第一個基督教區。他們不僅在地下挖掘,同時也在地上修建洞穴教堂。 

直到公元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並定基督教為國教,卡帕多西亞成為傳播與研究基督教教義的一個中心。大批教堂、修道院和其他宗教設施在山岩洞穴中修建。同時,不少為“接近上帝”而追求苦行生活的修士也來到這裏,形成鬆散的宗教社會。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集中了眾多的岩窟教堂。這裏的每座岩峰幾乎都被挖空,每一座山峰都有教堂,修士們在這裏修建的教堂幾乎到了見縫插針的程度。 但是,這裏的教堂大都相當簡陋。有些教堂內還保留著一些年代久遠而裝飾精美的壁畫,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例如其中的藍色教堂,當年豔麗的色彩和相對完整的形象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在這個怪石如林的荒蠻之地,洞穴酒店亦頗有盛名,與“洞穴教堂”同樣的令人叫絕。我們雖無緣住進這裏的洞穴酒店,但卻有幸參觀了一個就住在洞穴的普通人家。男主人是當地的石匠,妻子在家賣些旅遊紀念品,也算是不錯的生意。 

下午參觀卡伊馬克勒地下城。這座地下城最早由什麽人挖掘至今仍是個迷。據說,從公元一世紀第一批基督教徒逃難至此,地下城就已存在,並在不斷擴展之中。曆史上,每一次遭遇危險,基督們都逃亡到這裏,因而,教徒人數變得愈來愈多,地下城就也就發展得愈來愈大。 

如今我們看到的地下城,大得令人不可思議,有八層之多,縱橫交錯,可容納一萬多人。地下城有很多出入口,很難被發現。地下城的房舍按用途規劃為臥室,作坊、廚房、武器庫、儲物室、水井、會議室、教堂、葡萄酒釀造地和墓地等。 每一層的出入口都設“機關”,洞口上方放置一個大圓石輪,若有敵情,啟動開關,石輪會滾到洞口,堵住敵人的進退通道。各層還有梯子相連,並挖了數十條豎洞和外逃的秘密出口。與高家莊馬家河子的地道相比,其堅固程度和生活功能,似乎更勝一籌。 

離開卡帕多西亞那天早晨,朦朦細雨,乘坐熱氣球已絕無可能。於是,不得不就此別過,前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安卡拉 

安卡拉是土耳其的政治中心。這座有著五百萬人口的城市看起來非常現代,市區高樓林立,街上交通擁擠。中午時分,輾轉來到安卡拉市中心,在貌似CBD的地界兒發現了一家中餐館,大家迫不及待地來到這家餐館慰藉有些饑渴的中國胃。餐館內部裝修極其講究,但員工沒有一個講中文的。嚐了一碗酸辣湯,說有點走味兒,是輕描淡寫,說實在的,味道真像打鹵麵的鹵汁兒。 

午飯後,參觀土耳其共和國創始人兼第一任總統凱末爾·阿塔圖爾克的陵墓(Kemal Ataturk)。陵墓於1944年動工,1953年落成。陵墓位於市區的一塊高地上,雄偉壯觀。鬱鬱蔥蔥的園林、恢弘遼闊的庭院和莊嚴肅穆的紀念堂,使這個建築群成為土耳其政治中心的象征。 

到達陵墓的時候,正好趕上什麽重要人物前來向這位土耳其國父獻花,紀念堂實施戒嚴,但陵墓的其他部分照樣開放。於是,我們便沿著庭院中的走廊參觀照相。一陣音樂響起,看到那個重要人物從紀念堂走了出來,戒嚴便隨之取消。恰在此時,我們正轉到了紀念堂跟前,和那個重要人物打了個照麵。在這裏,對重要人物的安全保衛工作,看來忒稀鬆平常。 

凱末爾紀念堂是座寬57米,深42米,高17米的長方體建築,簡潔莊重。紀念堂內擺放著凱末爾象征性的大理石棺槨,重達四十噸。凱末爾本人則埋在下麵的地下室。紀念堂的對麵,是凱末爾的親密戰友,副手兼繼承人,土耳其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伊諾努( Ismet Inonu)之墓。 

凱末爾當政期間,推行了一係列的政治、宗教和文化改革措施,在短時間內,使土耳其成功地走向現代化,脫亞入歐,將土耳其從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變成一個現代的世俗化國家。因此,他在土耳其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我們在陵墓庭院閑逛的時候,遇到一批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穿著畢業袍來此打卡。不一會兒,又一批貌似地方幹部的人員來此獻花。看來,這裏的政治地位和天安門廣場上的毛主席紀念堂有得一拚。當然,這裏的衛兵換崗儀式頗具儀式感,是值得看看的。

為了觀看換崗儀式,我們等了很長時間,終於等到了衛兵換崗,觀看了換崗的全過程。如果單從賞心悅目的角度來說,這裏的換崗儀式與希臘議會大廈前無名戰士公墓前的換崗儀式相比,希臘衛兵的服裝和動作絕對都是略勝一籌的。 

安卡拉另一個值得去的地方無疑是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Museum of Anatolian Civilizations)。這座位於安卡拉老城區的博物館創建於1921年,收集了豐富的土耳其各個時期考古文物,規模僅次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尤以古代赫梯文明的收藏而著稱於世。博物館建築的前身是奧斯曼時期的客棧和巴紮,其本身就是一座非常有曆史意義的建築。 

重返伊斯坦布爾 

為了在離開土耳其之前坐一次博斯普魯斯海峽遊船並在那裏洗一次土耳其浴,我們離開安卡拉時起了個大早,為的是準時趕回伊斯坦布爾,一了這個心願。 

伊斯坦布爾的交通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這個城市的道路蜿蜒曲折,有些街道過於狹窄,每條街上都塞滿了車。進城之後,車隻能走走停停。當然,堵車是現代大都市的通病,遇到了,誰都沒轍。不幸的是,我們剛剛進入伊斯坦布爾就遇到了堵車,其擁堵的程度與芝加哥不分伯仲。 

我們的司機開車技術絕對一流。盡管耽誤了一些時間,還是開到遊船碼頭,使我們能按計劃遊覽博斯普魯斯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把伊斯坦布爾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這裏既是交通要道,也是熱門景點。蔚藍的海峽、高聳的大橋、成群的海鷗、漫山遍野色彩繽紛的建築,把這個昔日戰火紛飛的兵家必爭之地造就成世界各地驢友們熱捧的香餑餑。 

我們在海峽亞洲一側登船,沿著海岸向北巡遊。岸上風格各異的濱海別墅爭妍鬥豔,令人目不暇接。不一會兒功夫,便穿過博斯普魯斯大橋。這座建於1968年並於1973年10月正式通車的懸索橋是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大橋。繼續向北,遊船穿過第二第三座跨海峽大橋後調頭駛向歐洲一側,南下巡遊,帶我們觀賞沿岸風光。 

歐洲沿岸的風景顯得更加親民,岸上的房子以多層住宅樓為主,岸上還有一條海濱大道供人們使用。船行至第二座跨海大橋時,一座古代城堡出現在眼前。導遊說,這座叫作魯梅利(Rumeli Fortress)的軍事城堡是在穆罕默德二世為了攻打君士坦丁堡時建造的。因為他的前任已經在海岸對麵亞洲區建了另一座軍事堡壘,在歐洲區內再建這座城堡,就能對君士坦丁堡施行完全控製,並阻攔前往援助拜占庭的其他國家的船隻。 

不一會兒功夫,遊船轉入金角灣。金角灣上也架著三座大橋,從入海口上行分別是加拉達大橋、阿塔圖爾克大橋和老加拉達大橋。這一帶海岸地處鬧市,顯得熙熙攘攘。初來伊斯坦布爾時下榻的旅店和附近的加拉達石塔都依稀可見。 

由於堵車耽誤了時間,直接預定的土耳其浴不得不取消。未能體驗一下土耳其浴是這次土耳其之旅的又一個遺憾,但也為以後再來增加了理由。 

當晚。旅行社為我們舉辦了告別宴會,會唱歌的,一展歌喉,能跳舞的,活躍氣氛。這次的土耳其之旅在歡聲笑語中結束,大家盡興而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晝夜思想 回複 悄悄話 景點的曆史淵源和特點講解很詳盡,非常感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