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閑話春節(2)

(2007-02-12 09:54:59) 下一個
閑話春節----春節習俗


說起過年,我們的傳統不折不扣的是源遠流長。相傳堯舜時期,中國就有了過年的習俗。準確地說,過年應該是農業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慶祝豐收的活動。

殷商甲骨卜辭中,已有關於年的記載。中國以農業立國,早期產生的節日大都與農業有關。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實豐收的象形,上半部是個禾字,下半部是個人字,是個人背莊稼的圖形。莊稼馱在人的背上和大麻袋的糧食塞滿拖拉機和大卡車表示豐收是一個意思。

因此,“年”字與農作物豐收有著密切關係。莊稼收成好,一年一度慶祝豐收,企盼豐收,是農業社會人們的普遍願望。

過年定於正月初一,即歲首,比較方便廣大農民群眾。這時候在中國文明發祥地的黃河流域正好是豐收之後的農閑季節,有吃有喝,又有時間,把年定在此時是有道理的。

自漢武帝改“顓頊曆”做《太初曆》之前,由於曆法不一致,哪天過年不是很一致;但是,在這之後,中國民間大都以夏曆為準,正月初一即為新年。因此,這個固定下來的節日至少也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

兩千多年的文化傳統,想用行政命令給禁了,恐怕不是輕而易舉能辦到的。文化大革命大革文化命的時候,紅衛兵小將們“破四舊,立四新”,也沒聽誰說要把春節給廢了,撐死了也就是嚷著過個革命化的春節。那時候,整個神州大地都革命化了,全國山河一片紅了,您就是不想過個革命化的春節也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怎麽說,在過年這件事上,您可以小打小鬧地做些改良,卻很難從根本上實行製度性的革命。

列寧同誌不是說過嘛,傳統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您就說過年放爆竹的事吧。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為了安全起見,頒布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法律,咯噔一下子,過年放爆竹這個傳統被法律禁止了。沒了爆竹,過年的熱鬧勁兒就差多了。好多人不適應,這哪還叫過年呀。年還得過,響兒還照樣聽。有車的開車跑到野外去放,沒車的老百姓怎麽辦?踩氣球聽響兒。抱怨啊,罵娘啊,這也叫過年?這就是傳統的力量。還好,北京市政府順應民意,去年取消了不準燃放煙花爆竹的禁令。

過年對於中國人來說,就像歐美人過聖誕節,都是中是一年之中頭等重要的節日。

中國人過年的曆史源遠流長,流傳下來的過年習俗也豐富多彩。

中國老百姓也有另一種為什麽要過年的說法。據說“年”是一種能給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怪獸。“年”一來,民生凋蔽,百草不長;“年”一過,萬象更新,五穀豐登。怎樣才能讓年過去呢?有人發明了用鞭炮轟的方法,因而就有了過年放鞭炮的習俗。

中國人是太喜歡過年了,大多數人都會想方設法地盡情享受過年時的喜悅,變著法兒地找樂兒。

宋朝剛剛發明出火藥來,有人就將火藥往竹筒子裏塞,做成“爆竹”,在歡度新年之際,家家戶戶都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創造出“爆竹聲中一歲除”的特有的喜慶氣氛。不像歐洲人,學會了做火藥,就造槍造炮,拿去打家劫舍。要不然,中國的鞭炮怎麽能至今享譽世界呢?美國國慶節燃放的鞭炮幾乎百分之百產自中國。

中國人好熱鬧,這一點在過年的時候表現得最為充分。打從進入臘月,貼春聯,辦年貨,人們就開始過年了。喝臘八粥,吃糖瓜,祭灶王爺,這都是過年這部大戲的前奏。高潮當然是大年三十和初一。

記得孔尚任老先生有一首描述過年的詩,叫作《甲午元旦》。那時候的元旦就是春節,所以,這首詩描述的是當時過年的情景: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老先生本來想坐下來寫劇本,周遭這麽熱鬧,您寫得下去?歇歇吧,您呐。過年,是中國人的狂歡節,小孩子們的嘉年華盛會。

除夕夜,包餃子,放鞭炮,給小孩兒發壓歲錢,大年初一,滿世界拜年,閑下來逛廟會,一項一項的節目,大家都知道,無庸贅述。

這股熱鬧勁兒忒持久,過了初一還有十五,不來一個正月十五“鬧元宵” 算沒完。在這一個多月喜慶氣氛中,您要是往常有點抑鬱症什麽的,保險不用吃藥就會好。要不說中國人都喜歡過年呢。

我特別懷念在中國過年,喜歡那種文化氛圍。兩千多年來中國人創造出多種多樣的過年風俗,一點一滴地融入中國文化傳統,這一長期的文化積累也造就了中國過年民俗的豐富多彩。

要說西方的聖誕節也相當於中國的春節,夠熱鬧的吧?聖誕節前後, 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火樹銀花。也不知為什麽,總覺得同在中國過年沒法比。如果說,聖誕節是咖啡和甜點, 春節就好像是豆漿加油條。不管怎麽著,它對胃口。

中國人重視過年,有時候重視到不顧一切的程度。年前,您要有什麽要緊事兒,麻利地辦了。要不,您再有天大的事兒,也得等到過了年再說。大家都忙著過年呢,您這點兒事兒啊,先撂撂。

打仗的事大吧,照樣得給過年讓路。六七十年代,解放軍炮擊金門,這是毛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可每到過年,人民日報總是例行發布通告:停止炮擊三天,讓蔣匪官兵好好過年。

 

文革時,好多單位都設立了牛棚,關押牛鬼蛇神。這些牛棚平常挺像回事兒的,那可是階級鬥爭的前沿陣地。可一到春節,大部分牛鬼蛇神都放假回家過年。現如今,您要是搞腐敗,年前犯事了,一般也會叫您過完年再“雙規”。

過去,有些人家裏窮,揭不開鍋了。趕上過年,街坊四鄰,就是砸鍋賣鐵,也會幫你先把年過去。雖說什麽時候都有貧賤富貴,但是,過年的時候都能各得其樂。像黃世仁大過年的找楊白勞逼債,那叫缺德!好在現在年頭變了,黃世仁們得變著法兒請楊白勞們吃飯喝酒,過年哪能提要錢的事兒呢,給人添堵?

過年過的就是人,我媽常這麽說。每逢過年,家人團聚,親朋好友,街坊四鄰,個頂個變得都忒喜興,看著叫人高興!長年在外工作的,過年說什麽也得回家跟家人團聚。春運您聽說過吧,那是當今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人口集體大遷移!幹嘛非車馬勞頓湊這份熱鬧?這就是傳統的力量。

小時候過年的時候,看到胡同裏騎自行車的把拎著水果罐頭去串門的人給撞了,玻璃罐子碎了一地。就看雙方相視一笑,自嘲一句“歲歲平安”, 走人。這要擱平常,沒準兒能打起來。這就是過年。

過年時人的心情好,情緒也好。有的人平常鬧了點別扭,見麵誰也不理誰,過年時碰到一塊兒,一句過年好,好了,相逢一笑泯恩仇了。要不葉劍英,江澤民向台灣發放示好信號都選在過年的時候呢。

對廣大人民群眾來說,過年是享受生活的大好時機。無論您平時如何奔命,過年這些天您就放心地盡情吃喝玩樂,享受生活,腐敗一把。要不然人們幹嗎總是把好日子比喻成過年呢。記得七十年代我剛工作,領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後,給我姥姥買了幾斤點心。我姥姥就說,“別老花錢買這麽貴的東西,大米白麵的吃著,這不天天過年嘛”。

六七十年代,盡管國內物資匱乏,人民政府還是想辦法讓廣大人民群眾過好個年。年前各單位都會開會叮囑不要大吃大喝,腸胃受不了。平常油水不多,過年您甩開腮幫子逮什麽招呼什麽,肚子肯定不堪重負。就這樣領導千叮嚀萬囑咐的,吃多了上醫院的也不在少數。

北京平常見不著花生瓜子,一到春節,每人憑購貨本可買到花生瓜子各半斤,那個月每人還多發半斤油票。您到誰家串門,都能見到滿地的花生皮瓜子皮,整個一節日景觀。

過年的時候連監獄都改善生活。七十年代初,我正在蹲監獄,平常吃的是減肥食品,但每逢過年,都能吃到一頓餃子。當時監獄裏流傳著一個順口溜:“常(長)吃菠菜,老吃韭菜,一年到頭吃餃子”。意思是說,菠菜長長了才吃,韭菜長老了才吃,一年到頭了,吃頓餃子。不管怎麽說,過年這頓餃子是少不了的。

毛主席他老人家死後,人們的物質生活更上一層樓。過年時花生瓜子不再是每人半斤了,管夠。過年搶購肥膘肉也漸漸成為曆史。隻要你有錢,不怕膽固醇高,過年你想吃什麽有什麽。

從八三年開始,中央電視台還給全國人民獻上一台春節聯歡會節目,家家戶戶晚上包餃子時,有多了一項在家看大戲的項目。春節聯歡會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看來又成了中國人過年的一個新傳統。

 

近年來,經濟發展了,人們的腰包鼓了,過年的法定假期也延長了。有錢又有閑,過年的花樣就更多了。隻可惜,國內再怎麽熱鬧,身在美國的華人也無法身臨其境地享受過年的樂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這一篇呢,我那時候差點成了困難戶呢?心裏在想怎麽別人都有老婆~~。那時候,跟我的窘境相差不多的同學們都在自歎,身價是一天比一天低落的,哈哈。幸好我後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