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簡介 (轉貼)

(2007-02-07 11:08:12) 下一個

①德特馬·多林(Detmar Doering)德國哲學博士,生於1957年,曾在德國科隆和英國倫敦攻讀哲學和曆史,現為哈耶克本人所創辦的佩勒蘭協會(Mont PerereinGesellschaft)的會員。

  弗裏德裏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先生在1944年出版了他的劃時代作品《通往奴役之路》(德文書名為《Der Weg zur Knechtschaft》②),這並非僅僅意味著他的首部暢銷書問世。這部著作不僅很快驚動了經濟學界,而且很快引發了一場迄今為止仍然令廣泛的階層感興趣的辯論。它在很大程度上也符合哈耶克的個人興趣。如果說哈耶克的老師路德維希·馮·米瑟斯所同屬其中的奧地利學派最初追求的是某種如同一種純粹的——沒有經驗因素或曆史因素也過得去的——經濟理論的東西,那麽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書中似乎想至少部分跳出這一狹窄的框框。他自己在後來也曾這樣描述過:“我對純理論有些厭倦。我寫作《資本的純理論》的四個年頭裏是非常艱苦的。”

②弗裏德裏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Friedrich Augustvon Hayek ,Der Weg zur Knechtschaft [Munchen 1991] )

  《通往奴役之路》喚醒了所有不同流派的知識分子。或者,如同哈耶克後來所說的那樣,“它關注一個瞬間,完全針對英國的社會主義知識分子,在他們的頭腦裏似乎有著一種想法,以為國家社會主義不是社會主義,而隻是某種可憎的東西。於是,我試圖對他們說:‘你們和他們一樣在走同一條道路’。”

  毫無疑問,哈耶克成功地喚醒了這些知識分子。在左派的眼裏,哈耶克很快成為頭號敵人。當丘吉爾在1945年的競選講演中引用了哈耶克的話以對他的工黨對手克萊門特·艾德禮的社會主義國有化計劃的危險提出警告的時候,左派利用這一點以圖搞壞丘吉爾的名聲。艾德禮在他的講演中始終津津有味地強調哈耶克姓名中的“馮”字稱呼,以便把對德國的仇視氣氛引向丘吉爾。這對哈耶克是不公正的,因為他是一位堅定的親英人士,國家社會主義的堅決反對者,是本應不容任何懷疑的,更因為他自己從1934年以來就生活在英國並且已經在那裏尋求避難。盡管如此,在英國仍有不少的聲音在說這些,哈耶克由此被左派打上了敵手的印記,他把丘吉爾“拖下了水”,並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丘吉爾的競選失敗。

  盡管本書在很大程度上致力於分析市場經濟的衰落,但其大部分篇幅卻是集中於一種曆史的“時代精神分析”。這一分析不僅是對當時現狀的總體描述,而且植根於一種主要針對19世紀麵貌的較長距離的曆史透視。《通往奴役之路》這一書名本身就已提示,哈耶克把這一曆史發展理解為人們在走下坡路。在此,19世紀前半葉以格拉德斯通、科布登和布賴特為代表的英國自由主義的鼎盛時期並不構成下坡路所由開始的高台。即使在自由主義的“核心國”英國,反自由主義的思想現在也成了知識分子的信條,這一事實使得1899年在維也納出生的哈耶克(1938年作為倫敦經濟學院的教授成為英國公民)感到尤其苦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