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閑話春節聯歡晚會

(2006-02-12 20:08:09) 下一個

中央電視台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從八三年開播以來,一晃兒二十多年了。剛有春晚那幾年,感覺真不錯,大年三十包餃子,一邊包一邊看,多了個聊天的話題,豐富了過年的內容,還增加了節日的文化含量。

 

剛來美國那幾年,沒能年年跟著瞧。那時候海外沒有央視的實況轉播,過後借錄像帶?且輪不上你呢!那時候,中國使領館也不富裕,和資產階級爭奪青少年的事兒,就沒條件抓。

 

再說,咱當時也沒這份閑心。雖然長期自覺堅持通讀《人民日報海外版》,但還是經常把過春節的事兒忘得一幹二淨。等拿到一星期送一次的海外版時,國內都準備過元宵節了。所以,上學那幾年,春晚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看。等閑下來開始在家寫論文了,這才又接茬兒看春晚。

 

才幾年的功夫,不少老演員倒是還在,呼啦啦一茬子新演員登台亮相,沒一個臉兒熟。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啊。好在咱沒追星的毛病,台上愛誰誰,誰演得好咱給誰鼓掌叫好兒。

 

工作以後,學校裏有個中國同事,非常喜歡春晚,場場不落,全錄下來了。受她影響,咱對春晚又多了一層好感。把錄像帶借齊了,有工夫就看看,曆年的春晚節目 也就看了個八九不離十。

 

看了這麽多場春晚,好節目看了不少,什麽陳佩斯表演的吃麵條,王景愚的啞劇吃雞,馬季的宇宙牌香煙,趙麗蓉滿嘴寶坻話的小品,黃宏的打撲克,趙本山的忽悠,。。。還有些歌舞,雜技和魔術節目,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每年過春節,咱都惦記著看看春晚的節目。

 

今年除夕正好趕上星期六,起了個大早,為的就是看看春晚的實況轉播。

 

今年的春晚一如往年,形式上沒什麽變化,就像美國的連鎖快餐店,賣的就是那幾樣東西,什麽味道不用嚐,您都猜得出來。

 

自從黃一鶴導演戰戰兢兢地在央視推出春晚節目以來,春晚這種大眾娛樂形式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其成功標誌就是為長期營養不良的國人適時地提供了一套文化快餐。

 

但是,多年之後,在人們的口味發生變化之後,春晚導演好像依然非常滿足自己提供的文化快餐的壟斷地位。麵對人們不斷要求央視推出更多特色菜的呼聲,央視始終堅持老菜譜,要變,也就是把飯館的門麵裝修得漂亮點兒,讓人們在富麗堂皇的環境中享受文化快餐。

 

其實,對於這種文化快餐類的娛樂形式,實在不應該寄予太高的期望。但是,近年來,這種文化快餐不知什麽原因,竟然也變味兒。盡管人們仍然普遍關注春晚,叫罵聲卻此起彼伏。

 

由於春晚已然納入當今國人過年的新傳統,人們對春晚的關注也順理成章地遠遠超過了這種娛樂形式的本身。當然,主辦單位基於商業目的的自我炒作,也使春晚成為人們過年前後議論的焦點。

 

今年春晚的特色就是沒特色,一脈相承地延續了過去幾年來的優良傳統,徹底打消了一些人期待春晚推陳出新的願望。

 

一場春晚看完了,給咱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多,鬧騰,說得好聽點兒,那是營造過年的熱鬧氣氛。

 

按說,央視新樓春晚演出的舞台夠大的了吧,再配上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燈光音響等現代化設備,絕對體麵。可是,很多時候您都會覺得那個舞台忒小,呼啦啦一大幫人上去又蹦又跳的,老讓人耽心哪個演員不留神跌下來,每逢這時候,看著舞台就眼暈。

 

中國人多,演員也多,這是事實,但是,非要在春晚的舞台上顯示咱娛樂界兵多將廣,讓人把舞台當成王府井,有這個必要嗎?

 

反過來替導演想想,也許人家導演時刻不忘宣傳計劃生育這一重大國策,不動聲色地就把這點兒意思表現出來了,用這種高明的方式宣傳國家政策,咱咋就體會不到呢?

 

八十年代初的歌星,歌兒唱得都好,人長得一般都不如她們的歌兒。那時候主要是聽歌兒,看人是次要的。現在整個大一調個兒:唱歌的人長得都挺漂亮,歌唱得沒幾個好的。

 

春晚舞台上的歌星,除了幾個大腕兒,很難叫人分清誰是誰。好好的一首歌剁成幾段,分開讓好幾個歌手唱,一人一句,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工分得也忒細了不是?給人的感覺就像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逮著個窩頭好幾個人分,至於嗎?您叫人家唱完了,誰唱得好,誰唱得不好,觀眾心裏有譜兒。您就是真把歌星當服裝模特,也應該叫她們多露會兒臉不是?

 

再說了,唱歌就唱歌吧,弄幾個和歌詞內容有關的伴舞也合情合理。但是,甭管什麽歌,無論需不需要,非得在台上弄一大堆伴舞的,吸引觀眾眼球,大有不達喧賓奪主的目的就不罷休的架勢。真不知道這是一種藝術形式的要求呢?還是一種流行時尚。

 

記得有次在朋友家唱卡拉OK,“風煙滾滾唱英雄”的背景畫麵竟是花前月下的少女,“籬笆牆的影子”則是威尼斯水城,。。。也可能這是一種後現代藝術,像陳凱歌拍的《無極》,觀眾看得越是找不著北,越透著導演有文化。

 

今年是狗年,按照慣例,春晚無疑又要拿狗來做文章。可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狗的形象大多是負麵的,什麽狗盜雞鳴,狗仗人勢,狼心狗肺,豬狗不如,狗急跳牆,狐朋狗友,狗嘴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等等等,這就給今年春晚的編導們出了難題。文章的確不好做,可也不是不能做。要說咱春晚編導們在這方麵就處理得很好。人家不跟狗較勁,舉重若輕地安排台上台下多叫幾聲“旺旺旺”,齊活!整個一四兩撥千斤。

 

把狗甩了,弄倆熊貓。一場發動全國人民給熊貓起乳命的活動,成了今年春晚的一項重要內容。主持人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播報熊貓選名進展情況的鏡頭使我不太熟悉中國文化的女兒還誤以為今年是熊貓年呢。

 

對照台灣當局對待大陸贈送熊貓的態度,大過年的,如此大張旗鼓地拿熊貓說事兒,多少有點兒熱臉貼到冷屁股的感覺。在春晚的舞台上,您要是非來點兒政治宣傳,接茬兒播報黨和國家領導人看望過年堅守在各條戰線上的工農兵群眾,海內外炎黃子孫向全國人民拜年的電報什麽的,總比這種“剃頭挑子一頭熱”的自作多情讓人感覺舒服一些吧。

 

每年的春晚,央視都力求把最好的歌舞相聲小品節目奉獻給全國人民。但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歌舞,有人偏愛相聲小品,眾口難調。相聲作為一個老少鹹宜雅俗共賞文藝形式,無疑也成為春晚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之一。馬季,唐傑忠,薑昆,李文華等相聲演員在以往的春節聯歡會上曾經給廣大觀眾帶來無數的歡笑。

 

長期以來,咱對相聲情有獨鍾,因此,對每年春晚的相聲格外關注。

 

近年來,相聲跟中國足球一樣,觀眾期待越高就越不爭氣。盡管老百姓恨不得人人都能講幾個段子,春晚舞台上的相聲卻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馮鞏前些年的個別段子還能抖出幾個包袱,這兩年好像不擰著眉毛扯著嗓門喊,不借助肢體語言,就不會說相聲了。今年整出這段相聲劇《跟著媳婦當保姆》,怎麽看怎麽替他難過,那架勢,大有觀眾不笑我就豁出去把嗓子喊劈了也得叫您笑的勁頭,看完真替他感到累。

 

相聲沒好段子小品補。這幾年,小品大有壓倒相聲之勢,今年的小品比相聲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有時,我就納悶兒,既然觀眾愛聽相聲的人很多,就說明有市場,那麽多相聲演員咋就不能攢出幾個好段子振興振興相聲藝術呢?

 

總覺得現在的相聲演員不安分,倒不是說李金鬥同誌酒後和小姐開房的事,而是說相聲演員不好好在說學逗唱上下功夫,卻老是發展肢體語言,拚命往小品上靠。大兵,趙衛國表演相聲《誰讓你優秀》的時候,我女兒半截插進來指著坐在台階上的搗亂的大兵問,這個小品演員咋坐那啦?您瞧瞧,整個一相聲小品不分家了。

 

雖然,近年的相聲乏善可陳,但是,今年台灣相聲演員劉增鍇和朱德剛合說的相聲《新說繞口令》還是令人耳目一新,這個段子雖說簡單了點兒,但他們的說學逗等基本功讓人一聽就像那麽回事兒,味兒正。

 

央視對春晚節目的審查據說是非常嚴格的。作為黨的宣傳機構,通過春晚舞台,以娛樂方式向全國人民進行“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教育,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央視多年來舉辦春晚的光榮傳統。有人因此說,相聲是諷刺藝術,好相聲不易通過春晚的節目審查。我看事實並非如此。就拿蔡明,郭達,嶽秀清表演的小品《馬大街外傳》來說,就郭達那麽一個自私自利,朝三暮四,腳踩兩隻船的男人,居然還能得到讚許。這個節目都能上,至少可以說明央視對節目的審查尺度實際是很寬的,寬得就差公開號召向郭達這種人學習了。

 

說到社會風氣問題,近年來,奢華虛假浮躁等社會風氣在春晚中的表現則是愈演愈烈。記得八十年代的一次春晚,主持人薑昆一嗓子:“於淑珍老師,該您唱了”。就見著名歌唱家於淑珍從座位上款款而起,隨著音樂,《泉水叮咚》的甜美歌聲流淌全場。看到那一幕,感到很溫馨。去年春節,於淑珍隨團來美國演出,看她唱歌的時候,咱還想起當時春晚那一幕。

 

現在的春晚沒這景嘍。富麗堂皇的舞台將演員與觀眾的距離逐年拉開,華麗的燈光音響,舞台裝飾,演員服裝營造出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就是離生活越來越遠了。舞台上的演員個個珠光寶氣,可能是美容化妝技術的原因,台上演員都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您能記住誰是誰嗎?

 

音響技術提高了,按說更有利於演員發揮水平吧?非也!人家給您玩兒假唱。不是說,當今社會,除了騙子不假,什麽都假嘛。憑什麽人家就不能來點兒假的?反正舞台和觀眾有很大距離,燈光一閃,真唱假唱誰能瞧出來呀?人家不就是想把自己發揮最好錄下來的最完美的歌獻給您嘛。真善美,為了突出美,隻好犧牲真和善。

 

這就是異化!這就跟當今的體育競賽是一個道理。奧林匹克競賽,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目的是好的,可是,當今的運動員吃藥的吃藥,受傷的受傷,退役以後,體質非但沒增強,反而是一身傷病。

 

當然,央視也想把演出辦得盡善盡美。去年春晚的導演還信誓旦旦說什麽春晚決不允許假唱,剛演完,就捅出假唱的報道。今年據說除了唱結束曲《難忘今宵》關牧村等人是真唱外,剩下的全是假唱。盡管局外人對此說真假難辨,但至今春晚導演不予澄清,可能還是底氣不足吧。

 

演員利用假唱欺騙觀眾,這有演員自身的問題。唱得好不好是水平問題,假唱欺騙觀眾可是道德問題嘛,這道理演員可能也都懂。但是,為什麽一再發生呢?我看,這還是需要從體製上找原因。

 

現在的春晚,商業氣息太濃。記得八十年代初央視剛辦春晚的時候,電視上的廣告也就是一張產品照片加上廠家聯絡電話,估計廣告費也不會太高。現而今,廣告成了央視的賺錢機器。由於春晚的巨大影響,據說今年春晚的廣告收入就超過4億人民幣。雖然前些年央視還聲稱春晚不做廣告,但軟硬廣告照樣插播,錢先掙到手再說。

 

如果說,八十年代初的春晚還是愛國主義煽情舞台的話,那麽,現在的春晚則是 飄蕩著銅鏽氣息的赤裸裸的商業演出。按說央視作為國家電視台,在大年三十給全國人民騰出一段沒有廣告的時間觀看春晚,應該不會造成多大財政損失吧。您幹嘛非得把廣告往節目裏塞,挺好的小品弄得像給廠商拍的廣告片。透著小家子氣!

 

平心而論,央視做廣告掙點兒錢,也是應該的。但是,非往錢眼兒裏鑽,就有點兒對不起全國觀眾了。有報道說,今年春晚搞的那個給大熊貓征集乳名活動,主持人鼓動觀眾發手機短信,積極參與,響應的還真不少。結果呢,還沒過完年,一個個收到收費賬單。交錢吧,您呐。僅這一項,據說央視就有上億元的進賬。這項活動收費,您怎不事先言語一聲?這不拿全國人民開涮嘛。

 

雖然人們對春晚褒貶不一,咱覺得春晚還應該繼續辦,畢竟春晚辦了這麽多年,已經成為全國人民過年的傳統內容之一。至於如何辦得好,還是毛主席“文藝為工農兵服務”那段話的精神,編導演員真正想著過年為全國人民服務一把,先暫時把爭名爭利的事兒撂撂,您的節目就會貼近生活,就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趙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表演的小品《說事兒》不是得了一等獎了嗎?人家那小品就是貼近生活,獲獎說明老百姓的眼睛還是雪亮的。

2006年3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