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
先前去台北,逛誠品,恰好見一個有關茶藝的講座。正趕上主講人開腔。便若駐 若行地閑聽了幾分鍾。
主講人介紹了些茶藝的要素,並不令我十分驚奇,倒是他兀自加的一句評論,吸引了我的注意。他說對於品茶的氛圍的感知,是一種文化的累積,而這就是“我們強於大陸的地方”。這種比較的自覺,本身固然折射出大陸的影響強大,已然不容忽視。但同時卻也道出了某種實情。累積不隻是當下的頃刻的擴充,累積甚至也不僅是時間的推延。
想起前幾日去本地一間新開的川菜館子,裝潢雅致,尤其是杯盤碗碟,桌椅板凳,都真材實料,古意盎然。菜色也不可謂不美;女服務生的年紀也不可謂不大,唯在打包食物時,見那阿姨盡力將兩樣食品擠進同一個白泡沫塑膠盒子,臨了,見難以關上,索性直接動手, 按摩指壓,直令人瞠目。所以,不由感歎,累積需要有從容的心態,而從容也恰恰得由累積而來。
在台北的時候,沾朋友的光,免費去聽了一場音樂會。是德國樂團演出韓德爾的《彌賽亞》,與我同去的還有我7歲的女兒。她信誓旦旦保證說她絕對可以正正經經欣賞2小時。結果開演才5分鍾,我便擔心到中場休息前該如何捱。因為,在我聽來,如天籟之聲的男生合唱剛開口,小丫頭就湊過來跟我竊竊地壞笑,說這些男孩子聲音怎麽那麽像女的啊。接下來的男低音更慘,小丫頭開始悉悉索索在褲子兜裏尋糖果。我隻好小幅度搖頭製止她;還算聽話,小妞不吃糖了,又湊過來唧唧咕咕,“那個長裙美美的漂亮阿姨什麽時候才唱啊”,不幸,那位女高音隻唱了幾句,又坐下了,換了一個裙子不美的女中音。壞了,我焦急地看著小丫頭開始在狹窄的椅子上,東歪西扭,嚐試著不同的姿勢---顯然是要找個最舒服的來睡覺了。我趕快又皺眉眨眼搖頭來製止。但也無效,小丫頭最終還是窩在那兒可憐巴巴地睡著了----我其實是鬆了口氣,總算可以靜下來,在台北頂級音樂廳,聆聽美妙的音樂了。誰知,剛欣賞了沒幾分鍾,中場休息到了,可憐的小家夥,被雷鳴般的掌聲吵醒。我當機立斷,趕忙拉起她就往出奔。在出口的地方,正好碰見同來的朋友。她問我感覺如何,我如實答說,音樂和歌聲實在都很美,很動人。不料比我小上十歲朋友,觀感卻與我女兒有幾分相近。我心下感慨,這也是歲月的累積所致了。記得以前寫過一篇《十年一文》,說十年之後,才讀懂我二哥的美文。的確,十年中發生過多少事,經過了多少喜怒哀樂,才獲得的對生活的共鳴,實在與高雅與否無關,關係的其實是耐性,耐心地去累積生活的體驗,同時也累積出耐心,去欣賞和體會生活。
隨著從容和耐心地累積,以及累積而得的從容與耐性,“可長可久”的信心也便慢慢生長起來,日漸茁壯。
也正籍了這幾樣,我們至今還可以用優美的漢字,說動聽的漢語,還可以不管是不是身在炎夏永晝的熱帶小島,而繼續興味盎然地過冬至,吃餃子吃湯圓。也籍著這幾樣,我們會寧願割舍曾經的稍縱即逝的,偶爾想起仍會懷念的那如天堂般日子的銷魂蝕骨的極樂,而甘心守在不離不棄的家園裏,在一飲一啄,一鼎一鑊的人間煙火裏,在一個會心的眼神,一抹欣然的微笑裏,去體會“安”靜流淌的的幸福,從我們的此刻流到下一代,又下一代,再下一代 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