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96)
生活即文章
——讀《生活在英國》有感(文/武冰)
我利用國慶假期,拜讀了彭小玲老師的文集《生活在英國》。
彭小玲老師在文集中敘述了親情,友情,家庭生活以及在異國他鄉的經曆、見聞和感受。全文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沒有宏大的曆史背景。但讀起來樸實、親切和真誠。感覺不像是讀文章,而像是和一個熟人聊聊天,敘敘舊。
我作為同齡人,在相同的時代中長大,所以有很多相似的生活經曆。而且同樣為人女,人母,人妻,碰巧也為人師。所以更加感同身受,讀起來格外親切自然。同時也受到了一些啟發,比如在孩子教育方麵,我深受啟發。因為我也有個差不多大小的兒子。
文章應該寫什麽?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我認為隻要一個人願意寫,也能寫的話,至少有以下內容可寫:童年往事、上學經曆、父母家人、故鄉見聞、家庭瑣事、兒女成長、工作經曆……這是大多數人的共同經曆,就像命題作文一樣,應該都有話可說。我認為生活即文章。例如《紅樓夢》裏描寫的大多數也是吃吃喝喝玩玩等,但絲毫不影響它成為經典之作。所以,生活是文章最好的素材。
當然寫親情、友情、愛情的作品很多,但真正寫成膾炙人口的巔峰之作卻並不容易。把生活中的點滴,變成成熟的文字,首先應是一個有心人。例如周圍的花鳥蟲魚,我們很多人熟視無睹。隻有心思細膩且勤奮的人,才有可能把獨特的感受和體會,變成優美的文字。作者就是一個有心且勤奮的人。
作者身處異國他鄉,自然多了一份不一樣的經曆和感悟。在“英國生活”和“生活隨感”部分,作者用平實樸素的筆調,記錄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讀起來樸實無華。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文字即心境,文風即性格。
人生不過匆匆數10年,我們能留下的東西很有限,但文字記錄卻是一個例外。文字是個人和時代的見證,是留給自己和後人最珍貴、最長久的禮物。這也是寫作的意義之一。
願彭老師筆耕不止,寫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書評作者簡介:武冰,筆名武家三淑。教育碩士,黨員,高級教師,自媒體撰稿人。熱愛寫作,在多家刊物和網絡平台發表多篇文章,創作約20萬字。獲過全國寫作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