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著

我知道我做不了什麽大事業,隻想真真實實地為自己活著。

本博客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個人資料
我生活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國生活:如願以償後,逃回英國了

(2025-06-18 12:11:53) 下一個

事事順心,如願以償應該是人生的理想狀態吧。在我不想幹了,就退休了;想逃避英國寒冷的冬天,於是,回深圳過冬天;受不了深圳悶熱的夏天,於是,逃回英國過涼爽的夏天。

這次回國的最大願望就是要等到6月吃荔枝,現在荔枝吃過了,酷暑也來了,天天被蚊子咬,於是,逃回英國避暑了。

在英國20多年,偶爾在華人超市買過一小盒荔枝解解饞,但因為不新鮮,後來,碰見了,也不會再買。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吃荔枝的時候,不喜歡一進口的那個氣味,像一種農藥水,但經不住荔枝外表鮮紅、圓潤、飽滿、可愛的誘惑,慢慢地忘掉了那個氣味,隻記得荔枝入口時的清甜、多汁、嫩滑,還有留在唇齒間的清香、馥鬱和滿足。

為了舌尖上的快樂,我們可以忍耐深圳夏天的酷暑和蚊子的叮咬。5月31日星期六,剛好是端午節,連著放假3天,老公的二嫂邀請我們去她的娘家高州摘荔枝。這是很讓人興奮的事,雖然深圳周邊到處都是荔枝樹,但我還沒有親身去荔枝樹下嚐荔枝,摘荔枝。

高州位於廣東的西南部,從深圳出發,現在因為有深中通道,方便了很多,但因為那天是端午節,塞車很嚴重。高州地處低緯度地區,陽光充足、熱量豐富,春季升溫快,能較早滿足荔枝生長所需的積溫,促使荔枝更早開花結果。相比之下,深圳在春季升溫相對較慢,荔枝生長的熱量條件積累時間較長,所以深圳的荔枝節通常在7月初。

我們在高州的那兩天,剛好是高州荔枝鄉根子鎮最繁忙的節日,荔枝節剛過,又到了端午節,小鎮上車水馬龍,路邊停滿了冷鏈運輸荔枝的各種車輛,有的荔枝農肩挑荔枝去回收站,有的開摩托車送,有的開三輪車送,到處一堆堆小山似的荔枝,一派豐收的喜悅。我們去荔枝博物館的路上還塞車了,為此有更深的體驗,感受荔枝鄉豐收的快樂。

我們剛到根子鎮的那天下午,就到了二嫂同學家的荔枝園吃了白糖罌和妃子笑,在此之前,二嫂已經叫她的同學給我郵寄了10斤的白糖罌,所以,站在荔枝樹下,我對吃荔枝已經沒那麽迫切了,是邊看邊吃,專摘最紅最熟的,還可以隨地丟荔枝皮,這才是在樹下吃荔枝的自由和快樂。



                           農村的房子也很氣派,2個兒子,每人1棟

第二天,我們去參觀了荔枝鄉的博物館,荔枝的曆史源遠流長,荔枝的種植地也越來越廣,品種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優。原來一騎紅塵中的妃子笑,是從高州送出的,當時皇帝給妃子們分荔枝隻能按一人多少粒來算。現在可不同了,物流非常快,廣東省內,當天發貨,第二天就能收到,跨省的時間要多1~2天。

為了分享荔枝鄉人豐收的喜悅,我給自己的哥哥姐姐每人都快遞了20斤的荔枝。在這裏,荔枝太便宜了,那幾天的價格白糖罌6塊錢/斤,妃子笑3塊/斤,廣東省內的運費1.5/斤。二嫂更誇張、大方,給她的親家快遞了100斤的荔枝。



第三天早餐後,我們去二嫂弟弟家的荔枝園摘夠自己帶回家的荔枝後,趁端午節後返城的高峰期還沒有到來之前,我們回深圳了,這是一次如願以償的荔枝鄉之行。



這次回國的心願達成了,不單吃夠了荔枝,還吃了好幾個榴蓮,離開深圳的前一天,還吃了對門鄰居送的楊梅。楊梅也是我年輕時喜歡吃的水果,現在不年輕了,牙齒怕酸,所以,在超市裏看著烏黑發亮的楊梅,沒有勇氣買。鄰居送來了,隻好試試,沒想到還挺好吃,酸甜可口、汁水豐盈,但還是擔心酸到牙齒,我跟吃榴蓮一樣的方式,用前門牙齒輕咬著,用舌尖慢慢地,細細地吮吸,體驗味蕾的快樂。





回英國前,我們去逛了家附近的沃爾瑪,看見泰國金枕榴蓮才19塊多/斤,我們買了一個大的,120多塊。想起之前在路邊買的,差不多的大小,攤主的標價也是19塊多,我們卻花了260多塊。這一比較,我才知道路邊攤坑人有多狠。

我前麵寫過一篇文章,批判路邊攤主缺斤少兩的不誠實行為,認為這種沒有誠信的人隻配永遠待在底層,這引起了網友熱烈的爭論,有些網友認為我過於較真了,看不起底層人,認為路邊攤主就是靠缺斤少兩來維持生計賺錢的。

在這裏,我要說明我的觀點,首先,我也是來自農村的底層人,也是靠做外買低端的生意實現提前退休的,所以,我深有體會,做生意一定要誠實守信、保質保量、童叟無欺,才能把生意做穩、做大。我向那位攤主買1斤的荔枝,他敢少我2兩,我生氣的原因是覺得這攤主太不會做生意啦,明目張膽砸自己的牌子。

過後,我再次路過的時候,還去跟攤主較真了,我盯著他問:“你還記得我嗎?那天晚上我在你這裏買了1斤的荔枝,11塊錢,你才給了我8兩。”

攤主不敢看我,低著頭小聲地說:“是嗎?不可能。都是足秤的。”

看見他不敢承認錯誤的樣子,我不願意再多說一個字,馬上離開。因為在蘇州旅行的時候,我在一家夫妻店吃過一頓晚飯,菜不新鮮,來吃飯的遊客很少。買完單後,我向老板娘提了建議,希望她把生意做好,但她根本不接受。所以,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思維方式,不在同一頻道的人,很難溝通。

其次,沒想到很多網友默認缺斤少兩是社會的正常現象,應該同情、包容,這很讓我吃驚。20多年前,我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時候,我知道去菜市場買菜,缺斤少兩是普遍現象,那時候大家都缺錢,都鑽進錢眼裏了,市場也缺少監管,後來,每個市場的出口都有公稱,缺斤少兩的事少一些。我想,現在20多年過去了,大家都解決了溫飽問題,再加上超市,連鎖店開遍大街小巷,路邊攤的生存之道,除了價廉物美,還能怎樣呢?因為路邊攤占用公共資源,還不用交稅,不用交店租,價廉也是應該的。

居於這些認識,所以回到國內生活的這些日子,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路邊攤會缺斤少兩,而且,現在使用的都是電子稱。每次買路邊攤的東西,攤主說多少錢就給多少,沒有看過他的稱。那次,是因為隻買1斤荔枝,所以1斤的重量,自己心裏還是有譜的,於是,才有了懷疑。

我向來討厭不誠實守信的人,通過這次之後,我不再買路邊攤的東西。一天,在十字路口等綠燈的時候,看見一車金燦燦的榴蓮,我半開玩笑地問小年輕,“足秤嗎?我很想買,但很多人都說路邊攤缺斤少兩。”我提起一個小榴蓮,掂量了一下,叫小夥子稱一稱,看看出入有多大。

小年輕稱了,很無奈地笑著說:“100塊給你。”但,我不敢輕易相信路邊攤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路邊攤都缺斤少兩,但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反正,以後我不會再買路邊攤的東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2)
評論
CC2022 回複 悄悄話 能在英國生活真的很幸福!羨慕…….
Melee 回複 悄悄話 文不對題,差評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看著這些荔枝芒果圖,引起我對久違的高州熱帶水果的懷念。美國的華人超市也很容易買到這些水果,隻是經過冰凍後的熱帶水果口感差遠了。底層有缺斤少兩,上層也不少坑蒙拐騙,一個社會的普遍文明基礎與意識使然。相信或者希望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會慢慢減少。有預知的了解就可以坦然接受一定的預期結果。中國現在日常吃的用的東西實在便宜,少個20% 用英磅、歐元、美元一折算實在不是個事LOL。一切皆可以“趟平”之態處之則無煩惱,哈哈哈。
灣區範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分享。今年在上海超市裏見識了一種荔枝王,大小如雞蛋,顏色是絢麗的玫瑰紅,肉厚核細水分足吃口清甜,非常可口,以前沒見過。希望國內能大力栽培,讓我們在國外也能一飽口福。
dakinglaile 回複 悄悄話 支持較真的行為。個人覺得這不是鄙視對方的社會地位,而是一個過來人人生經驗的傳輸。
阿迪2000 回複 悄悄話 支持樓主的較真行為。而且我認為國內商家裏,認真經營的是多數,不講規則缺斤少量的,想持續騙人越來越難。
隨易 回複 悄悄話 新鮮荔枝太誘人了!
我生活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謝謝京妞替我回答,說得非常好!對不同頻道的人,喜歡斷章取義的,我通常不想花時間去搭理。
河套人 回複 悄悄話 誰都知道國內農產品的食品安全問題很大,
可每個消費者都在責備謾罵農民 …
豈不知這些消費者(絕大多數是城市裏的人)
有很大責任:買黃瓜要頂花帶刺的,
葫蘆土豆地瓜不一般大就說“看相不好”!
看相不好的農產品當然就難以賣出去!
逼得種菜的農民想方設法使用高科技讓“看相好”,
高科技讓一顆蔓上結9顆南瓜,都一般兒大,
用激素授粉!
這樣的食品能安全麽?誰之過?!
河套人 回複 悄悄話 最糟糕的文章標題:“這種人隻配永遠待在底層”!
不少國人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時時處處表現了出來!

就事論事,不該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你怎麽武斷地認為那些小販就是真正的農民?!
想不到,你也農家出身!
然而你怎麽能憑一路邊攤的經曆
寫出如此貶低農民的糟糕文字?
東方華夏 回複 悄悄話 羨慕國內的美食美景。海外華人在吃上虧大發了。
我生活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twadk' 的評論 :所以像你這種認知刻板、狹隘的人隻配永遠待在底層,吃政府的福利。順便回答你之前的問題:我可以自由地想去哪裏就去哪裏,不在乎英國的免費醫療,樂意在國內自己掏錢看病,這就是我的格局,不貪、不騙、自食其力、不因為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而犧牲詩和遠方。
6ba6 回複 悄悄話 國內的小販看人賣東西的,認為年紀大的人有錢,可以多賺些
ytwadk 回複 悄悄話 不喜歡不講誠信的人卻偏偏選擇住在執政黨和這個黨控製的政府以及整個社會都不講誠信的國家,而且還連連叫好,甚至推薦大家進入股市。在中共國誰講誠信誰吃虧,誰講真話誰受罪,相信博主很有切身體驗吧,博主在英國經營後麵是廚房前麵是櫃台的那種中餐外賣那麽多年,博主自己就沒有不講誠信的時候?在用料上,在份量上難道就沒有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童叟無欺的時候?在海外的華人,特別是在中餐館打過工的人沒有誰不知道中餐館那些所謂能賺錢的貓膩。
pltc63 回複 悄悄話 在英國吃荔枝我們去Costco買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回國的時候,不一定需要呆在深圳。天氣熱了,可以去東北待一陣子。國內的物價的確是超級低,應該享受低物價帶來的快樂。
不過對於一些小商小販還是應該有防備才好。昨天我看到路邊有人賣桃子。幾個城關來了,說不能賣,讓他離開。他說賣完了就走。看到這樣的情況,我也就買了一些,感覺很便宜,10元人民幣買了一大堆。拿回家才發現,都是爛的。
燕京夜話 回複 悄悄話 缺斤少兩的小販就是缺德,認同你的觀點。
南山悠 回複 悄悄話 最後還是用腳投票,勝過前麵許多嘴票。
城頭散仙 回複 悄悄話 美國超市裡的荔枝,大多數都是從墨西哥來的,很甜,但是核太大,肉不夠厚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你的擔心是對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房子蓋得真不錯!
荔枝這裏有賣,還可以,肯定不如國內尤其新鮮的好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