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著

我知道我做不了什麽大事業,隻想真真實實地為自己活著。

本博客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個人資料
我生活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海外華人的優越感還剩多少

(2025-06-24 08:04:55) 下一個

還記得20多年前拋棄國內的一切初來英國時的感受,這裏盡是紅磚小屋,每一扇窗戶都沒有防盜網,向外人展示主人的自信和社會的安全;小區的公園裏,樹木蔥蔥,鳥語花香,人和大自然是那麽的友好和諧;給孩子聯係學校,就近入學,不用找關係,不用繳學費,每天還有免費的水果、牛奶,於是便覺得,我們一家到了一個美好的國度,這裏沒有緊張的人際關係,孩子可以輕鬆愉快地上學,大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實力本本份份、認真地工作、生活。

2000年那時的中國,還處在大開發、大建設的混亂時期,法製不健全,官場腐敗嚴重,社會風氣惡化,小偷小摸,黑惡勢力猖獗,大家都趁亂悶聲發大財。那個時期,我在國內曾經被飛車賊當街搶過包,在公交車上被小偷合夥擠著偷錢包,放在樓下的摩托車、單車,一轉眼就被偷走;在單位上班,也常被領導穿小鞋。在大環境和小環境都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決定放棄公職,帶著孩子來英國與老公團聚。

那時,我在深圳的工資和各種補貼每月大概有5000元左右,在國內城市中是比較高的,但那時國內大件進口的東西都很貴,比如空調、電視、洗衣機、手機、電腦等等,特別是汽車,很少人能買得起私家車,因為那時中國的生產力還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對物質的需求。

那時,英鎊對人民幣是15:1,我老公拿著人民幣換成英鎊交學費,隻好邊讀書邊打工賺生活費。我去外賣店做前台,一個月能賺1000英鎊,換成人民幣是15000元,對比深圳的工資5000元,心裏還是滿足的,而且,一個月的工資就可以買一輛二手的汽車,輕輕鬆鬆就實現了有車族的願望。

20多年前,生活在國外真的比生活在國內有優勢,工資高,就業機會多,大件的東西便宜,信用卡支付方便。那時,在國內,普通人沒有信用卡,要買國際機票都難。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才過了20多年,再來比較一下,生活在國外的華人還剩那些優勢呢?

從這段時間我在國內生活的體驗來總結一下:
 

1.自然環境。這些年國內搞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效很大,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河水是清澈的,到處都能聽到鳥叫聲。特別是深圳這個城市,綠化麵積大,到處是公園綠道,鮮花盛開,鳥語花香,早晨,我是被鳥叫聲吵醒的。優美的自然環境,直接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20多年前,深圳的這些河流是臭水溝,現在是大人和孩子夏天避暑、嬉戲的地方

2.社會治安。現在因為國內到處都是攝像頭,再加上智能支付,個人身上沒有什麽現金,所以國內的社會治安比國外的大部分國家都要好。我去歐洲旅行的時候,不敢背好包,要經常防備被偷;現在在國內出行,反而可以不設防,這種社會安全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安全感。

3.電子支付。現在在國內出行,一個手機可以搞掂一切,比國外還要方便快捷,而且沒有手續費。想起20多年前,我因為沒有信用卡,買一張國際機票,還要找國外的朋友幫忙支付。這一比較,才知道社會的發展太快了。在國內網站買東西,買火車票,不合適,馬上退,退款原路返還。我去年在國外的網站Gotogate買了回國的機票,後來因故沒有搭乘,要求退款,這家公司同意退款,但到現在快一年的時間了,還在追討之中。

4.個人收入。現在國外的平均薪資水平還是比國內的高,但差距在縮小,20多年前,在國外隨便一份餐館工作,收入都比國內的白領要高,為此,很多留學生都去餐館打工。現在的小留學生基本上不會去打工,因為他們國內的父母收入高,可以支付他們的費用。再加上,現在人民幣值錢了,英鎊對人民幣是9.6:1,20多年前是15:1,所以,現在福建人也很少偷渡來英國打工了。

5.價值、信仰。二三十年前離開中國到國外留學、工作發展的人,初心是懷抱著對西方普世價值的信仰嗎?我相信很多人的動機是為了追求更富有的物質生活,當然,也希望生活在更寬鬆、自由的政治、社會環境裏。維基百科對普世價值的闡述是:普遍尊重人權和人的尊嚴法治正義平等和不歧視的世界;一個尊重種族族裔文化多樣性的世界......一個公正公平寬容、開放和具有社會包容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最弱勢群體的需求得到滿足。從字麵上去理解,普世價值真是個好東西,值得世界人民去追隨,但是這些年,美國的表現,美國對世界各國的幹預,特別是特朗普上台後,對烏克蘭總統的羞辱,對盟友的嘲笑,對俄羅斯的示好,以及對世界發起的關稅戰,朝令夕改的政策和謊言,還有對以伊戰和俄烏戰的態度和做法,讓世界人民看清了,美國所代表的並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一切都是霸權、利益和算計。


所以,現在的國人不再盲目崇拜西方社會,甚至敢平視西方了。我這次回英國搭的是海南航空,從深圳起飛到北京的飛機餐,感覺特別好吃,而從北京轉機到英國的飛機餐,感覺質量差多了,因為飛機上有過半的旅客是外國人。要是在20多年前,中國政府為了麵子,肯定優先考慮讓外國人吃好。現在,用不著了,反正外國人也吃不出中餐的好與壞。

6.通脹、通縮。這幾年,因為戰爭、脫鉤、斷鏈、關稅戰等因素的影響,國外出現通脹現象,物價飆升,生活成本激增。我在英國每月的水費是100英鎊,電氣費是140英鎊,水電氣每月相當於人民幣2300元;在深圳每月的水費是33元,電費是70元,氣費是60元,水電氣一起每月大概是160元。回來英國的第二天,去華人超市買菜,一小包芥蘭12根要£4.94,相當於人民幣45元,在深圳,這幾根芥蘭大概也就4塊左右。所以,還是國內的生活成本低。通脹和通縮,對國家、企業和個人都不是好事,對有穩定工作和收入的個人來說,通縮的日子比通脹要好過。



         

習慣了國內新鮮的蔬菜、水果,再進英國的超市,真的沒有買東西的欲望。但要給孩子吃到媽媽的味道,還是要買的。

通過上麵的梳理、對照,我們生活在海外的華人除了言論自由,孩子上學、工作相對輕鬆之外,還剩什麽優勢呢?噢,還有一點特別重要,就是政府對失業和窮困家庭和老人的基本生活和醫療保障,但,我想大部分華人不需要依靠政府的福利吧?對窮人的關照,國外比國內做得好很多,這個優勢是明顯的,不容懷疑。

這次從北京轉機到英國,入座率幾乎滿員,有一半以上是來中國旅遊的外國人,其中,年輕人比較多。前兩天,在BBC的頻道上看英國人談中國遊的看法,“現代”這個詞,使用最多。中國免簽的政策,讓更多的外國人去了解中國,而且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直播,中國的形象不再是呆板、落後的樣子了。



                     

                                                門前的月季開得喜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0)
評論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都是大實話,寫得挺客觀
筆名老忘06 回複 悄悄話 你說的很對啊,很現實。現在網上一大堆人裝清高,沒有優越感了,就不談優越感了。八十年代末來美國留學,當然覺得有優越感。現在還有一份很不錯收入的工作,相比之下,也仍然有優勢。
杜鵑盛開 回複 悄悄話 好久不見生活,問好。你養的月季真好,這種紅色特正,我的月季也是這種顏色,可是從來沒有這樣茂密的開過花,總是三朵五朵的零零星星。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羨慕你的麻婆豆腐,更羨慕你的點擊率啊(*^_^*)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博主的回複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中國雖然仍然落後,但是在不斷進步。我們海外華人看到中國的進步應該感到高興。看到中國落後的地方,沒有必要去說。
xyz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玫瑰本來是玫瑰' 的評論 : +1

Couldn’t agree more.

正如樓下一些網友指出,博主可以盡情抒發自己的自豪感,優越感,whatever 什麽什麽感,都是個人觀感,但請不要“順便代表了”幾千萬的海外華人。

BTW,經常選擇性地“報道”,估計贏不了多少 credibility.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閱讀網友留言,發現某人攻擊他人的留言被刪除,真正感覺到維護討論氛圍和淨化論壇的必要性。對此,表示讚賞,並致謝意。
我生活著 回複 悄悄話 聲明一下:評論區的一些留言不是我刪的,我從來不刪網友的留言。
玫瑰本來是玫瑰 回複 悄悄話 確實西方社會在白左紛紛誤國,組織化貪腐,非法移民之亂的情形下,表麵每況日下,和以前不能比。但是博主這個認知,一來是你對西方已經熟悉,那是你的日常生活,久而久之當然既覺平常又覺自然,你回到中國是做客,看到基建狂魔(貪腐金礦)表麵錚亮簇新的一切,你的心態感覺都在表麵,你把自己做客的方便當作全體中國的條件,這大錯特錯。你忽略了生活的實質,假設別人都和你一樣的條件,這種感覺非常虛偽和虛假。要知道同樣在牆內,這真實生活的百姓可是不易,且不說空氣食品安全,看病難教育難,卷到不能再卷。單看看如今的外賣小哥裏本科已經超過60%,碩士過30%,農民每月養老錢不到200,農民老人那驚人的自殺率,孩子被消失被失蹤,老人跌倒無人扶,醫生為了錢財給好人做化療,董那黃等一個個既得利益者的新聞都瞧不見麽?這是個舒服的環境嗎?你住在西方的房子裏享受著該有的東西,以做客者的便利就來否定並沒有你這個條件的真實生活者的苦難的人們,非常畸形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engzc1971' 的評論 : 哈哈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博主的表達非常中肯。海外華人當年就是國內最優秀的一批人,當然有優越感了。
不隻當年有,現在還有,與從事什麽工作無關。
我看到有些網友的評論,結合他們其他的評論,覺得這些網友很雙標。在這個地方攻擊別人有優越感不對,但其他的地方攻擊國內的人連自由說話的權利都沒有。這些人總是很矛盾的。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沒有優越感。不過我對國內的體會和你差不多
東方華夏 回複 悄悄話 這問題首先是大陸人提出的,十幾年前就有大陸人這樣想。現在有海外華人這樣想,說明國內有實實在在的進步。但是現在仍有這麽多人來美留學,這麽多人走線來美。大陸能吸引到多少美國人留學?有多少美國人願意並能留在中國?所以從哪來的人有優越感現而易見。自己願意去並成功呆下去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就是固有的優越感。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生活說的是實情、實感、實話呢,讚!
不被注視 回複 悄悄話 這個文章現在有八千多的點擊量了,在文學城,算大熱帖,說明這個標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但是文章的問題,也顯而易見。博主,你可以說你自己二十年來,優越感少了很多,但你代表不了海外華人。這個群體現在有幾千萬,我們大部分對於海內海外的生活,都是有第一手認知的。你分享你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沒毛病。但你要根據你的一己感受,來替整個海外華人群體做總結,就很不科學了。你的標題可以改為:“移民英國二十年,我的優越感還剩多少?”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sysyphe: 你要是看不懂漢語的話,可以去查一下詞典再來說話。免費給你掃個盲吧,大學和中小學是不一樣的。ytwadk的帖子裏,他說他兒子念大學免費,你卻在說18歲之前上中學免費,那挨不著的
大河邊的人 回複 悄悄話 南方人到北方定居,如果保持南方的習慣和文化圈,最後當然是回到南方好。這和移民國外保持原來的習慣和關注點一樣,老了適應性下降,肯定是會回到祖先的地方去,這和宇航員太空旅行一樣,和優越感無關。除非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不要太同意樓下了 !!! 妥妥的凡爾賽,哈哈哈

******* 缺啥就愛比啥,啥優不優越感?隻有平時愛跟別人攀比個性的人才能寫出這種東西。出國時間長久的人其實早已不在意這些了、因為心安即故鄉 ******
smeagolrocks 回複 悄悄話 有些人一邊移民到歐美享受言論自由,在壇上上天天罵西方美國,輪到別人批評中國政府了,就立刻扣帽子,真是雙標玩得爐火純青。你可以罵西方就是清醒愛國,別人提中國一點問題就是指指點點有優越感?要不是收了錢專職洗地,這種邏輯實在解釋不通。
smeagolrocks 回複 悄悄話 現在的中國人竟然‘敢平視西方’了?難道以前一直是仰視嗎?毛時代中國人窮得連飯都吃不飽,還敢說要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受難的人。其實,所謂的‘優越感’是什麽?那不過是一種喜歡攀比的人,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別人,然後決定是該羨慕別人還是看不起別人而已。海外華人有各種各樣的,有在唐人街送外賣的,也有在大學教書做研究的。自己有沒有優越感,自己說了算,不必代表所有海外華人。
我生活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lyq_007' 的評論 : 謝謝分享視頻!去看了。我寫這篇就是想讓那些天天唱衰中國的華人,他們究竟還剩多少優越感。可惜呀,這些人,你跟他談基建,他跟你談人性;你說衣不如新,他說人不如故;你說效率和速度,他說素質和態度;明明批評中國的時候,滿滿的的優越感,卻不承認自己的陰暗麵,哈哈哈。
sysyphe 回複 悄悄話 這位京工人是翻牆出來的吧?沒有在英國生活過?
英國的公立學校在18歲之前都是免費的,孩子上學不花錢,與高收入低收入無關。英國私校是花錢的,比如薄瓜瓜和那位將小姐上的那些學校
英國的全民免費社保體製是歐洲國家的鼻祖, 連大鍋飯的法國全民醫保都是跟它學的呢
不懂不要瞎咧咧,啥低收入高收入 雖說無知者無畏, 但是總這樣說話, 就讓大家夥兒有畏了

京工人 發表評論於 2025-06-24 11:08:38
ytwadk: 你申請了低收入所以看病免費,所以孩子上學不花錢,可那是我們這些納稅人交的錢呢,就這你還弄出優越感來了,害臊不害臊?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正像網友所說的,一個人在任何社會生活工作,即使用一輩子時間,也很難說對那個社會完全了解。因此,任何對兩個社會或國度的比較,都是片麵的,因而帶有偏見的。而所謂的優越感,反映了主觀上的歧見,典型的國人心態,需要時間的磨練加以克服。
Arnold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twadk' 的評論 : 你這隻螞蟻幫的螞蟻, 難道眼光很寬嗎, 不腦殘, 能信郭文貴嗎?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前段時間在油管上刷到這麽個視頻,猶豫了下,放這,看看是否會讓人氣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939Fj1Y94w
SabrinaD 回複 悄悄話 嘴硬的人好多。 事實就是大部分2000年左右出國的人是很有優越感的, 隻不過這二十幾年來這種優越感好像越來越難justify了。不少人立刻又轉換賽道, 號稱自己隻想過小日子, 對出人頭地沒興趣。 其中好多還喜歡反過來申討中國沒福利沒人權之類的。自己捫心自問, 當初考托考G聯係學校簽證是不是費了好多功夫, 比小孩子申請大學好不到哪裏去。 這麽辛苦真的是為了哪裏舒服就在哪裏生活嗎?

我承認我當時就是為了過好點的日子所以才花功夫考這考那地出國,上完學也不願回國, 因為國外的日子更好。 現在看來也不知道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否正確。 樓主總結得挺好的。 國外有國外的好處, 不好的地方也挺明顯的。國內人的日子確實比二十幾年前好了不少, 但是很多方麵的差距也的確讓人不敢直視。

moneytalks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很真實.但是天朝的食品安全問題很多
lio 回複 悄悄話

稍微有點錢的就開始頭暈的人不少。最近不少年輕國人跑到日本打工,收入也就是底層民眾,工廠一個月17、8玩日元左右,卻很得意拿到國內短視頻上去顯擺一下,他們覺得自己很牛。。。。



注冊怎麽這麽難 回複 悄悄話 缺啥就愛比啥,啥優不優越感?隻有平時愛跟別人攀比個性的人才能寫出這種東西。出國時間長久的人其實早已不在意這些了、因為心安即故鄉
不被注視 回複 悄悄話 我家小孩,回國一趟,找到了優越感。親戚的小孩跟他一般大,天天功課到深夜,周六周日還要補課。暑假也休不幾天。基本算是全年無休。我家小孩數次感歎:幸好沒生在中國啊!
喬治的天空 回複 悄悄話 總想著優越感的人本就自卑,不論在哪裏都不免有些失落。
你也配姓趙 回複 悄悄話 一條年老的魚對一條年輕的魚說:今天水質不如從前了!年輕的魚問:水是什麽?
dengzc1971 回複 悄悄話 優越感已脫掉了棉衣,秋衣,現在剩下的背心叫民主自由,也是千瘡百孔。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思考過這個話題~~
東方華夏 回複 悄悄話 完全沒有優越為啥還有那麽多走線的?很多走線的在國內也很不錯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出個國, 真沒什麽可優越的。 尤其是現在, 就別整天對著國內的人指手畫腳,以為自己是個什麽了。
xyz66 回複 悄悄話 一直把“優越感”掛在嘴邊的人,潛意識裏多半缺乏自信,或有過經常被歧視的經曆。。。隻有花著英鎊”衣錦還鄉”時,才能找補一些“優越感”,understandable:)

如果沒有製度的保障,沒有包括”免於恐懼的自由”,再漂亮的山水也是表麵文章,所謂“幸福感”有多少是發自內心說出來的呢?

相信博主把自己大部分的財產都留在了英國,當然還有自己最看重的孩子。如此,心中真正的安全感是從何而來的呢?
東方華夏 回複 悄悄話 國內吃得好玩得好足療娛樂花樣繁多。職場競爭和下一代的競爭激烈。感覺越來越難混得好。
xiaoxiao雨 回複 悄悄話 do not make weird statement.
龍灣故事會 回複 悄悄話 俺覺得作者想說的是優越的感覺,不是優越感,是感到優越。
KMT88 回複 悄悄話 其實,作者說得也是實情, 30年前那時候能出國的國人大都是出類撥萃的,加上中美差距大,出來的人有些優越感不驚訝。國內也是一樣的,北大清華的學子就是有所謂的優越感啊?沒聽說過沒有地域歧視嗎?階層歧視嗎?歧視的根源不就是優越感在作怪嘛。
I.T.A.L.Y. 回複 悄悄話 看你自我介紹 “我知道我做不了什麽大事業,隻想真真實實地為自己活著。”
都為自己活了,還講啥優越感?
既然認定為自己活,而且覺得國內好,就海歸咯,身心合一!
舞一 回複 悄悄話 @清漪園:同意!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奇怪,我出國近40年了,從來沒有什麽優越感。文學城裏很多老留曾經在國內有高大上的職業和工作,比如今年六四我們才知道,澳大利亞的麥姐曾經在國家政策製定機構---中國國務院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工作過。出國後我們有幾個人能夠在所在國的決策機構裏工作呢,機會幾乎微乎其微,何談優越感?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中國這二三十年的發展確實很快
556517 回複 悄悄話 為什麽一定要有優越感?揮之不去的不平等意識。
6ba6 回複 悄悄話 總結的好! 收入高,物價低就感覺好,深圳的白領收入比美國大部分地區還高,幾大互聯網公司的工資都是百萬級別,那些年輕人根本就瞧不上歐美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ytwadk: 你申請了低收入所以看病免費,所以孩子上學不花錢,可那是我們這些納稅人交的錢呢,就這你還弄出優越感來了,害臊不害臊?
ytwadk 回複 悄悄話 一個在廚房裏蝸居了二十年的人,雖然人在英國,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在一個幾十平米的空間過著螞蟻般的生活,沒機會社交,沒機會旅遊,沒機會了解當地的社會及文化,甚至連見陽光的機會都不多,整天熬夜,長期這樣的生活環境一定會給有這樣的生活方式的人的健康帶來很嚴重的損害,像這樣的人還在問海外華人?你是指像你一樣經曆的華人吧。

我從不在意什麽優越感,我隻在意有沒有工作,有沒有工資,休假,旅行,交友,享受收獲,我的資產受法律保護,如果說有優越感,那就是比我同年齡的還在中共國的有優越感,至少我的孩子上大學不用花錢,我看病全部免費,而且治療所需要的藥多貴醫院都給用,隻要有效,我也不用向醫生行賄。
大宋的智慧 回複 悄悄話 為什麽會有優越感?哪裏活著舒服就在哪裏生活,不是很自然的嘛?不明白優越感從何而來?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