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24歲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係博士霍華德金森對121名自稱非常幸福的人進行調查,
得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
二十年後,他回訪了這121人,結果卻讓他陷入了深思.....
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麽?
——哥大教授20年後的愧疚
1988年4月,霍華德金森24歲,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係博士。他畢業論文的課題是《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麽》。為了完成這一課題,他向市民隨機派發出了一萬份問卷。問卷中,有詳細的個人資料登記,還有五個選項:A 非常幸福。B 幸福。C 一般。D 痛苦。E 非常痛苦。曆時兩個多月,他最終收回了五千二百餘張有效問卷。經過統計,僅僅隻有121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
接下來,霍華德金森對這121人做了詳細地調查分析。他發現,這121人當中有50人,是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們的幸福感主要來源於事業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婦,有的是賣菜的農民,有的是公司裏的小職員,還有的甚至是領取救濟金的流浪漢。這些職業平凡生涯黯淡的人,為什麽也會擁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通過與這些人的多次接觸交流,霍華德金森發現,這些人雖然職業多樣性格迥然,但是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對物質沒有太多的要求。他們平淡自守,安貧樂道,很能享受柴米油鹽的尋常生活。
這樣的調查結果讓霍華德金森很受啟發。於是,他得出了這樣的論文總結: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過修煉內心、減少欲望來獲得幸福。如果你是傑出者,你可以通過進取拚搏,獲得事業的成功,進而,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
他的導師看了他的論文後,十分讚賞,給了他一個極高的評分!
畢業後,霍華德金森留校任教。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霍華德金森也由當年的意氣青年成長為美國一位知名終身教授。2009年6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又翻出了當年的那篇畢業論文。他很好奇,當年那121名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現在怎麽樣呢?他們的幸福感還像當年那麽強烈嗎?
他把那121人的聯係方式又找了出來,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對他們又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反饋回來了。當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兩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調查表。這些年來,這69人的生活雖然發生了許多變化(他們有的已經躋身於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於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據。)但是他們的選項都沒變,仍然覺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的選項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僅有9人事業一帆風順,仍然覺得“非常幸福”。其他有23人勾選了“一般”;有16人因為事業受挫,或破產或降職,勾選了“痛苦”。剩餘的2人勾選了“非常痛苦”。
看著這樣的調查結果,霍華德金森陷入了深思,一連數日,霍華德金森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
兩周後,霍華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碼》為題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論文中,霍華德金森詳細敘述了這兩次問卷調查的過程與結果。論文結尾,他總結說:“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隻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無數讀者讀了這篇論文之後,都紛紛驚呼:“霍華德金森破譯了幸福的密碼!”這篇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華盛頓郵報》一天之內加印了六次!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霍華德金森一臉愧疚:“20多年前,我太過年輕,誤解了“幸福”的真正內涵。而且,我還把這種不正確的幸福觀傳達給了我的許多學生。在此,我真誠地向我的這些學生致歉,向‘幸福’致歉!”
上文來自於網絡。
一些關於幸福感和財富的資料摘錄:
******
最近有媒體報道:金融風暴的源頭,美國,老百姓的日子近來不好過。股票跌到8000多點。房子從一年多之前就開始跌落,現在差不多跌去了百分之三十左右。日常消費也大受影響,旅遊、購車、派對、晚宴等活動離美國老百姓的生活日漸稀少、漸行漸遠。但奇怪的是許多美國人的幸福感卻上升了。一位心理學家指出,目前是美國人最快樂的時候。前幾年股票猛漲,房價大增的時候,人們的貪求欲無法滿足,常常感到不幸福。股票跌到如此地步,金融全線崩潰,卻是人們幸福感上升的時候。
******
一個人的幸福感和他所擁有的財富多寡似乎關係不大。的確,無論是國際機構對全球各國幸福指數排名,還是國內的機構對國內不同城市幸福指數的排名,得到的結論都是幸福指數與該國家或城市的收入水平關係不大。
******
二十多年前,我工作不久,有機會買到了一輛鳳凰牌自行車,每次騎著這輛車都感到很拉風,這輛自行車讓我幸福了大半年。現在我也是有車一族了,但沒有幸福感,因為我居住的小區地下車庫都是好車,相比之下,我的車實在有點寒酸。自行車比機動車給我帶來了更大的幸福,為什麽?
幸福到底是什麽?百度一下,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
英國的經濟學家安德魯.奧斯 (Andrew Oswald)指出...人們更關注於他們的相對收入。即他們發現別人賺得比自己多時,心中立即不快樂。有時候收入即使不高,但卻高過周圍的人,也可以帶來幸福感。...大部分關於幸福感的研究工作,是在美國和歐洲進行的。結果顯示,即使過去的25年,西方人的收入大幅增加,但幸福感並沒有相應增加。
******
一項全球性的調查。......在這個調查中,幸福感被分為7個等級:1意味著對自己的生活一點也不滿意,7意味著非常滿意。
配合調查的美國億萬富翁的平均幸福分數是5.8,印度加爾各答市無家可歸的人的分數是2.9。
但是,在你認為金錢確實能買到幸福之前,考慮一下生活儉樸的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和居住條件極其簡陋的肯尼亞牧民——馬薩伊人,他們的幸福分數也是5.8。......
又怎麽解釋加爾各答貧民窟的居民呢——他們僅僅比無家可歸的人好過一點,幸福分數卻是4.6。
******
一項對特定人群幸福感的研究證明了錢可以買到幸福是謬論。二戰以來,美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兩倍。但是通過對不同人群的調查發現,人們的幸福感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美國的一篇《幸福為什麽越來越少》的文章寫道:“假如你用鉛筆和方格紙繪製一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美民眾生活變化的曲線圖,你會發現所繪製的曲線多呈向上的走勢。可以說幾乎每一項體現社會福利的客觀指數,如人均收入、實際收入水平、人均壽命、住房麵積、小汽車的人均擁有量、每年撥打的電話次數、每年旅行的次數、所獲得的最高學位、智商分數等都在提高。
“然而,當我們轉至人們的內心,幸福指數在近50年來沒有任何增長,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一直在下降,歐美人擁有的一切都在增多,隻有幸福除外。幾乎所有的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好,但人們卻沒有感到更幸福。”
在日本也是如此。鹿特丹伊拉斯馬斯大學的經濟學家瓦特·維霍恩說,戰後,日本的經濟從幾近癱瘓的狀態下恢複過來後,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得到了飛速的提高,但日本人平均幸福水平並未比戰前更高,盡管他們擁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洗衣機、汽車、照相機和其他物質,但他們的幸福感等級並沒有取得意義重大的提高,甚至呈現下降趨勢。
同樣的狀況在其他富裕國家也普遍存在。2004年一項針對150份關於財富與幸福的關係的研究表明以經濟指標來衡量社會具有弊端,雖然經濟水平在過去二十年內陡然上升,但並沒有提高人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接踵而至的卻是沮喪情緒的蔓延和信任感的缺失。
******
如果錢買不到幸福,那什麽才能創造幸福呢?我們的爺爺奶奶是對的,健康的身體,美好的心靈,珍貴的友誼,甜蜜的愛情,都是幸福的源泉,而不是金錢和物質享受。或者如黛安娜和賽利格所說的:“一旦你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滿足,幸福的差別就不是來自收入,更多的是來自家庭、社會關係和工作中的享受等。”
******
總結一下:
幸福,在於感恩於自己所擁有的那半杯水(而非缺乏的那半杯);所謂“知~足~常~樂~”。
幸福,在於享~受~當~下~!(而非憂傷過去,恐懼將來。)
幸福,在於對自己全~然~地~愛~與~接~納~!包括自己的一切優點與缺點,光明麵與陰暗麵。然後能把愛滿溢發散出去。
相關閱讀:
愛與善,是如何生生不息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cc35160100w0aj.html
我想很多國家,正如中國,再窮,家裏電視機還是會有的吧。富豪的生活是什麽樣子總不至於完全沒概念吧。在這個時代,我認為哪怕再窮,不可能一整個區域的人都沒有這個“見識”吧。
富豪的幸福度居然隻有5.8,這又怎麽解釋呢?
那就請隻關注文後所附的那些資料摘錄吧。
http://jiawangdong.lofter.com/post/edcee_4660b8
“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隻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 “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