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全麵有力的考證:早期被帝王刪修前的基督教奉行“素食”

(2011-12-27 18:54:49) 下一個





全麵有力的考證:早期被帝王刪修前的基督教奉行“素食”



(編注:無論您是否基督教徒,假如您認同本文,同時您也認為素食對於人類、對於地球生態乃至對於動物都更有益的話,請幫忙轉發吧。尤其是基督教論壇。感謝!!)



有些人相信,現行的《聖經》版本是一早就被認定沒有異議並且也從來沒有被刪改過。但這其實隻是一廂情願的天真想法。

《聖經》成書過程中的揀選紛爭以及一直延續下來在觀點上的意見分歧,這裏就略去不說了。單提一下比較重要的,君士坦丁大帝對現行《聖經》版本成書的影響。

(順帶提一下,羅馬的“皇帝”一詞其實是後來的中國曆史學家的稱呼,中文翻譯成“皇帝”並不準確。羅馬帝國從來沒有東方意義上的“皇帝”,隻有封為“終身執政官”的元首,他們被稱為“凱撒”、“第一公民”或“奧古都斯”而不是皇帝(King)。這些特點,與東方的“絕對君主製度”完全不同。雖然也很獨裁,但至少名義上非世襲,也沒有“天授”、“神聖”的意味,也就是在民眾的思想上並沒有宗教性的絕對統治地位。

然而,自屋大維時代開始,羅馬統治者就在不斷地強化和神化其皇權,到了君士坦丁,他在統一羅馬帝國之後,更致力於加強皇帝本人的獨裁權力。例如廢除了四帝共治製,分封他的子侄統治各地;廢除了近衛軍,改用皇帝直接控製的宮廷親衛隊來代替它,並降低邊疆駐軍的實力;同時進一步神化皇帝本人。皇權的發展在君士坦丁時代終於達到了它的頂峰。)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古羅馬中心地帶


假如您尚不清楚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 Magnus,272—337),這個在基督教發展史上響當當的人物,那麽我在這裏稍微提一下。而在說君士坦丁大帝之前,又得先交待一下從耶穌升天到君士坦丁大帝就任的這三百多年裏基督教的境況——不妙,非常不妙。



一. 君士坦丁時代前的基督教狀況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耶穌被釘十字架( Crucifixion)》,(意)曼帖那,安德列阿 (Mantegna, Andrea;1413-1506)Museum du Louvre, 巴黎


從耶穌基督的殉難並複活升天開始,直到公元四世紀,這三百多年內,多代羅馬皇帝用盡各種方法想要除滅聖經,並且把讀聖經的人一一搜查出來,加以殘酷殺害。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聖詹姆斯前赴刑場途中﹝St James on the way to his execution﹞》1455,(意)曼帖那,伊雷米塔尼教堂,帕度亞﹝Padua﹞,巴黎 (原畫與教堂一起已被毀於二戰戰火)

聖詹姆斯剛剛被押送走出的那座城門是一座羅馬凱旋門,(畫家專門研究了古典時期的遺跡。押解他的兵士都身著古羅馬軍隊的服裝和甲胄,跟我們在古典文化時期的真實遺物中看到的一樣。)押送聖詹姆斯的隊伍停了一下,因為一個迫害聖徒的人已經懺悔了,跪倒在聖徒的腳下請他賜福。聖徒平靜地轉過身來為這個人祝願。羅馬士兵站在旁邊看著,一個漠然處之,另一個生動地舉起手來,好像他也有所感動。圍觀的人群正被衛士推回去。



這些迫害中,包括了對基督徒曾進行的十次大逼迫大屠殺,數之不盡的基督徒喜樂地為主殉道。(以下數段比較血腥,害怕者及18歲以下者請自行跳過。)



古羅馬地區 遠處為角鬥場遺址


例如一世紀羅馬曆史學家塔西佗(參約瑟福斯條)告訴我們:“當殘酷的尼祿皇帝夜晚在他的花園中舉行宴會時,最大的娛樂竟以野獸肆虐,或釘十字架,或將人當作燃燒的火炬來殘酷迫害基督徒。”

尼祿皇帝常常混在群眾中,有時還喬裝成別人在一旁看熱鬧。許多觀眾為這些基督徒感到難過,知道這血的狂歡“不是為了群眾的好處,而是為了滿足一個人的狂熱”。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尼祿的火炬(Nero's torches)》,西米爾拉德斯基(Henryk Siemiradzki,1843-1902),波蘭畫家,描述羅馬皇帝尼祿(公元37-68年)用火刑迫害基督徒的情景。


統治者們施行了許多種可怕的酷刑和處決方法,包括被野牛拖死、釘十字架、四馬分屍、車輪刑、炮烙、扒皮等等等等。



聖阿加莎

聖阿加莎一直是已婚婦女心目中的英雄,尤其是那些母乳喂養自己孩子的女人。年輕的阿加莎,家境良好,美麗善良,可是當她拒絕了一位元老院議員的求婚後,她遭到了各種各樣的嚴酷的折磨,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將它的乳房割去,但她以堅強的基督教信仰堅持了下來。據傳,後來,阿加莎得到了聖彼得的幫助,治愈了傷痛。可是,那個惡心的愛慕者竟想將她活活燙死在火刑柱上,上帝憐憫,她逃過一劫。然而,酷刑加疊,最終,她死在了獄中。


有一次,有15萬基督徒被殺,他們把基督徒關在一間房裏,外麵堆滿木柴,就點火把他們活活燒死;也有的是把基督徒每50個一捆,丟到海裏。



教皇聖克萊蒙特殉教

教皇聖克萊蒙特是聖彼得的第三任繼承者。他感化了大批人們信仰基督教,最後被統治者綁在錨上,推入大海



當時還有許多基督徒被投進競技場中,在群眾的歡呼和嘲笑聲中,被野獸殘害或吃掉。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曾有作家這樣描寫:“競技場中使用的動物有獅子、老虎、豹、熊、野牛等,羅馬兵以燒紅的鐵棒來驅趕它們,好使它們去攻擊那些手無寸鐵的基督徒。”





古羅馬角鬥場遺址 仿佛仍飄蕩著當年的腥風血雨


到了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前任戴克裏先,迫害基督徒更達到了空前。但奇怪的是,這樣屠殺基督徒,他們還是不怕死,甚至出現“殉道熱潮”。在刑場上,他們這樣喜樂的死吸引了許多人圍觀,許許多多圍觀的人不但沒有被嚇住,反而後來都決誌信了耶穌,以致信耶穌的人越來越多。(這讓我想起了舊時對革命烈士就義時的描述:“一個人倒下去了,千萬個人站起來了。”)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聖女尤拉莉婭(Saint Eulalia)》,(英)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49-1917)

聖女尤拉莉婭(公元290-303年),死時年僅13歲,“這個處女是一個非常真誠的基督教徒,始終堅持她的信仰”,“她受到13種死刑刑罰,包括滾過刀筒,割去乳房,釘上十字架,掛在鉤子上經受火刑等,最後被砍去頭顱”,“她死去時,突然天降大雪,蓋住了她的裸體”。(這個場景實在痛心得感人。)

這個故事在西方也很著名,她的墓地成為聖地。很多地名、街名和教堂以她的名字命名。



還有聖伊內斯,是羅馬已信仰基督教的貴族家庭成員,在東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公元304年1月21日,她12歲時遭受了極刑,但她早已從女仆那裏了解到了耶穌和聖經的知識。phocus,羅馬地方長官的兒子,愛慕伊內斯已久,但伊內斯拒絕了他。

遭到拒絕的phocus後得知伊內斯信仰基督教,並向父親高發伊內斯,伊內斯拒絕與異教徒妥協,死刑也嚇不倒她,於是那個長官以女孩的貞節威脅她,將赤裸的她,沿著街道,拖到了妓院。


聖伊內斯

傳聞說,耶穌被她感動,她的頭發奇異地長長,遮住了身體裸露的部分,她得以保全了名譽。後來,火刑失敗,官員決定將她處以砍頭。這位堅毅少女被處斬的血腥場麵,震撼了很多人。她的死,也感化了許多人去信仰基督教。



更為人感動的是,那些羅馬軍官和士兵們,他們在長期迫害基督門人的經驗中認清了眾基督徒的信仰真諦,結果由統領將軍到十夫長、千夫長,都慢慢地成為了基督徒。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當羅馬最高通知當局命令這些基督化的軍人執行屠殺基督徒的命令時,當時的場麵就是,這些將軍和這些士兵主動交出自己的護身證件,站到了那些被屠殺的基督徒行列中就戳。


Martyre de saint Maurice, El Greco, (1541-1614), 1580-1581, huile sur toile,

例如著名的“摩力士”將軍(Saint Maurice)的事跡。就常久地流傳在人間各處,發生的地點就在今日的瑞士境內。



聖塞巴斯蒂安 (Saint Sebastian), Andrea Mantegna﹝1431-1506),1456-1459 巴黎羅浮宮

另一位聖塞巴斯蒂安,是古羅馬帝國軍隊長官,護衛隊隊長,在戴克裏仙國王對基督教進行迫害時期,塞巴斯蒂安利用自己的職位感化了許多士兵和一名長官皈依基督教。此行為被揭露後,國王將他判以死刑。但他幸存了,康複之後,開始勸說戴克裏仙,再次被判以死刑,最後他死於公元288年,是曆史上唯一經曆過兩次酷刑的殉教者。



(那個時代的殉教故事以及相關題材的名畫還有很多,這裏就不再枚舉了。害怕者及18歲以下者可以回來了。)



二. 君士坦丁對基督教的政策及教義影響,以及對他本人信主狀況的考據



1. 君士坦丁大帝對基督教之地位的政策影響



在君士坦丁大帝登位之後,估計他想到,這些殺之不盡的基督徒這樣勇敢,而且有著這樣強大的感召力。如果全國的人都信了耶穌,並歸於統轄,那麽,不但曆代統治者都解決不了的這個大難題得以解決,而且還可以令國家變得更強大不是嗎?!

君士坦丁在寫給羅馬駐非洲總督的信中說“輕視這種宗教,將會給我們的公共事業造成極大的威脅,而如果承認其合法性並保護它,則將會給羅馬帶來最大的繁榮,給全人類的事業以特殊的命運。”



君士坦丁大帝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在米蘭(今意大利境內)下了一道詔書,即《米蘭敕令》,此詔書並未定基督教為羅馬的國教,也沒有禁止信仰異教,但宣布停止對基督徒的逼迫,並宣告良心的絕對自由,允許基督徒在羅馬帝國內與其它宗教徒一樣,可享受法律前平等的地位。《米蘭敕令》奠定了基督教勝過異教的裏程碑。

公元315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廢除十字架酷刑。從此在羅馬帝國內停止對教會的迫害,基督徒聚會由地下轉為地上,並可在任何公開場合傳福音,真正達到了信仰自由,全國幾乎人人都爭先恐後地信基督教。君士坦丁大帝又在公元321年定星期日為聖日,禁止百姓在星期日工作。(但君士坦丁大帝定周日休息,乃是基於其所信仰的“太陽神教”,並非為基督教而定。基督教的“安息日”是周六。詳見文末注1。)

有位神學家說:“凱撒(即羅馬皇帝)與基督在競技場相遇,基督勝利了。”君士坦丁使受壓迫的基督教變為歐洲占絕對地位的宗教。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在尼西亞(今土耳其的伊茲尼克)召開有史以來第一次世界性基督教會議,即教會史上非常有名的“尼西亞大會議”,他自任主席。這進一步為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宗教地位奠定了基礎(但請注意,此時仍未定基督教為羅馬的國教。而且更關鍵的是——統治者開始以政治介入基督教本身,並讓基督教逐步歸於政治統轄)。



2. 對君士坦丁大帝本人信主狀況的考據



接下來另一個看似不顯眼但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君士坦丁大帝到底是什麽時候受洗的呢?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於,假如他在一生中基本上還不是一個基督徒,那麽他為了統治的目的而刪改《聖經》的可能性,就不能被排除了。

很遺憾的是,事實上,君士坦丁大帝是在公元337年,在他臨終時,才接受了洗禮。

至於說他的臨終受洗是否心甘情願,則眾說紛紜。例如牛津學者 David L. Edwards,基督教倫敦 Southwark Cathedral 教堂的教官的《基督教2000年》裏,和其他基督教學者,都公開懷疑君士坦丁的改教是否真誠。


這裏插一段可能基督網友會提到的疑問:難道不是著名的“米爾維安橋戰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君士坦丁大帝因為獲得了神助而戰勝了敵方,然後就已經開始信仰基督教了嗎?



今天的米爾維安大橋


唉,真是這樣的嗎?其實這種故事我們中國人很熟悉喲——好像很多靠武力奪取天下的皇帝,都有類似的傳奇。例如明太祖出生時“紅光滿室”。例如漢高祖的母親劉媼懷上他前“嚐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高祖之父)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後來劉邦年輕時還有“赤帝子斬白蛇”這類膾炙人口的典故。諸如此類,以示“天命所歸”嘛。盡管都出於正史,但我們都不真的相信,因為曆史都是勝利者寫的。(其實隻要是造反,聰明的都得來個“神兆”,例如“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之類,嗬嗬。因為所謂“天意”、“神助”,對於造反時的軍心士氣的提升,乃至勝利後的民心所歸,其作用在那個時代往往是無可比擬的。)

不過上述旨在說明偽造的可能性,但不能證明其是真是假。

以下,我還是按照史載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假如那“神兆”是真事,那其實也不見得和基督教有什麽關係。對這段曆史考證沒興趣的網友可跳過不讀(但這段故事配以眾多名畫,非常精彩,不看就可惜咯。。):

公元312年的“米爾維安橋戰役”是君士坦丁在爭奪帝位時最後決定性的一戰。基督教史上的說法是在行軍途中君士坦丁看到一輪光圈環繞著太陽,旁邊是一行希臘文“Εν Το?τ? Ν?κα”。用拉丁語翻譯過來就是“in hoc signo vinces(你必以此而勝)”。

一開始,君士坦丁還不清楚這異兆的含義。到了這天晚上,他夢見了基督或者天使。



《君士坦丁大帝之夢》濕壁畫局部,創於約1460年 皮耶羅·德拉·弗蘭切斯卡 藏於 Church of S.Francesco, Arezzo
(畫的左上角是天使正降臨)


在夢裏,天使解釋給他說:“你應當在和敵人作戰時使用這個標誌”。

關於這個標誌的描述,史學上有兩種說法。但兩種描述並不一致。一種是上麵的盡頭環繞著一個P形圖案的拉丁十字;另一種則是後來比較通行的“拉布蘭十字”:



拉布蘭十字


但不管哪種描述,根據教會文獻,當時持此兩種說法的拉克坦修斯或是優西比烏,都承認這個標誌並不容易令人聯想到基督教。或許可以換句話說,這個標誌是在後來,才變成和基督教有關的標誌的。

接著原故事說,君士坦丁大帝跟他的將士們講述了他的所見以及夢兆之後,就下令軍隊把這標誌塗在盾牌上。

然後,第二天就鬥誌昂揚地與對手馬克森提烏斯的大軍列陣交鋒。

按史載,當時雙方軍事力量其實是旗鼓相當的:君士坦丁軍隊約為10萬人;對方馬克森提烏斯軍則是7.5~12萬,雙方都有步兵和騎兵,並沒有明顯的差距。

真正的差距在哪裏呢?在軍心。

如果說君士坦丁所述的“神助”,對士氣起到了極大的正麵影響的話,他的對手馬克森提烏斯則正好可以充當一次絕佳的反麵教材。

別亂猜,馬克森提烏斯並沒有胡說什麽。
他僅僅是作了一個決定——一個錯誤的軍事決定。

馬克森提烏斯所守的羅馬城高大雄偉,固若金湯,不但易守難攻而且還儲備著充足的糧草,充足到可以把敵軍累垮拖垮。
可是,他卻偏偏要出城來跟敵軍當麵對決過把癮。


這讓我想起了三國末期時,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


四川綿竹“諸葛雙忠祠”,與成都武侯祠遙遙相對,紀念諸葛一門“三世忠貞”

在敵國入侵,孤軍深入時,諸葛瞻扼守著祖國最後的屏障——綿竹鹿頭山(即今白馬關所在)。本來隻要憑險固守,等待薑維的軍隊回援,前後夾擊就必能大勝。可惜他氣盛易怒,看來並沒學到一星半點兒他老爸的IQ和EQ,沉不住氣就去出戰了;結果大敗而亡。雖是英勇捐軀,但他老爸若然泉下有知,必定得氣得又捶胸又跺腳了。


《魂壯綿竹關》紀念諸葛瞻與其子——隨後英勇戰死的諸葛尚



回頭來說馬克森提烏斯也想要打野戰。打野戰就打野戰吧,可是他不選擇在猶如天塹的台伯河後列陣,卻偏偏拉大隊過橋跑到河的這邊來列陣,而且還距離河流太近,即所謂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卻留下一座撤退的大橋,以及一道臨時搭建的,承受不了太大重量的浮橋或木橋。

我打賭馬克森提烏斯這家夥不大懂兵法,也沒有看過項羽的傳記,還從不學習中國成語。他不知道“背水一戰”乃是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險勝之計,也就是豁出去玩命兒的一招。並且關鍵是,“背水一戰”必定得搭配“破釜沉舟”才能成功——即隻有不留下任何退路,將士才能擁有“視死如歸”的勇氣與力量嘛。現在你背著大河,然後留下兩座不夠所有人及時撤退的橋,用來玩搶橋遊戲用嗎?試問將士們心裏想的會是“不勇進則死”呢?還是“擠不上大橋則死”呢?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attle of Constantine against Maxentius(米爾維安橋之戰)》,(1520–24) Giulio Romano,拉斐爾徒弟,在拉斐爾去世後,根據拉斐爾的設計所畫


兩軍短兵相接,進入酣戰。帶著這樣的軍心,馬克森提烏斯的騎兵很快就被君士坦丁勇猛的騎兵衝亂,而君士坦丁的步兵緊接著逼近,一步步地把他們推向台伯河。

馬克森提烏斯這時候決定撤退回城,以便依仗堅城負隅頑抗了。
當主帥一聲下令“撤退”之後,將士們就蜂擁上橋爭奪最後的生機。



另一個版本的畫作《米爾維安橋之戰》


但很快,當中臨時的那座木橋承受不了這麽多人的重壓,倒塌了。
還留在北岸的軍隊不是被俘虜就是被殺死。

馬克森提烏斯的禁衛軍抵抗到了最後一刻。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attle of Constantine against Maxentius(米爾維安橋之戰)》,(局部)


馬克森提烏斯極度絕望地試圖橫渡過河時淹死;有的說法說他是被他的坐騎掀到河中淹死的。

拉克坦修斯以這樣的詞句描述馬克森提烏斯之死:“他身後的大橋倒塌了,戰局變得更加火熱。上帝之手(指君士坦丁)取得了勝利,馬克森提烏斯軍已經崩潰,馬克森提烏斯倉皇逃向那座崩潰的大橋;但擁擠的人群推搡著他,他被擠著跌入了台伯河。”



另一個版本的畫作《米爾維安橋之戰》,浮橋塌陷,馬克森提烏斯自己也被擠掉下河淹死了。


這段史載後來演變成為一直流行到現在的版本

君士坦丁大帝在戰前的一天晚上,看到天上有一具閃光的十字架,銘刻著“執此標記,征戰凱旋”。

於是他找到學識淵博的人來問那是什麽標誌。(根據不同的演變分支版本,或是在夢中被告訴,或是所看到的十字架也是在夢中看的)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十字架幻影(Vision of the Cross)》,(1520-1524)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藏於梵蒂岡教皇宮君士坦丁廳


次日,他讓將士們不僅把十字塗在盾牌上,還都佩戴繪有十字架的袖章,並高舉著十字架出戰。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十字架幻影(Vision of the Cross)》(局部)


在神助下,君士坦丁的部隊以少勝多,以步兵全殲敵人馬軍,獲得勝利。之後,君士坦丁大帝就洗禮成為了基督教徒。

由上可見,史載的“神兆”,和流行的“基督神助”有著多大的差別。

(十字記號被印在軍旗、盔甲上,即所謂“十字軍”,那是後世的事情了——也就是在基督教成為國教,該傳說也成為經典之後的事情了;並不是從君士坦丁大帝開始的)。

如果您仍然相信沒有差別的話,那我再告訴你,君士坦丁大帝自己是怎樣認為的——請看以下曆史常識:

宗教史上有意忽略了一點:君士坦丁大帝在大獲全勝進城之後,立刻率隊參拜了卡皮托山的朱庇特神廟。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朱庇特大神的廟宇遺址 殘存的石柱


就在朱庇特神廟中,君士坦丁依照慣例仍舉行了獻祭。請問,這證明了什麽?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君士坦丁凱旋門


還有,君士坦丁大帝為紀念此輝煌戰役所建造的那大名鼎鼎的凱旋門,史學家居然找不到一丁點兒和基督教有關的內容。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上繪製的描繪這場戰役的圖畫。在該圖的下方繪有君士坦丁的騎兵將馬克森提烏斯軍逐入河中的場景


而且就在他戰勝後的第二年(公元313年)所鑄造的金幣,還把君士坦丁描述為太陽神之伴侶。可見,他所說的“神兆”,就真的是基督教的神嗎?



公元313年的金幣上,君士坦丁與太陽神


不僅君士坦丁大帝這一生中基本都是異教徒,而且與此同時,他還一直保留著羅馬傳統“太陽神教”的最高祭司長(pontifex maximus)的頭銜,他仍是所謂異教徒的最高統治者。而他的繼任者將這種做法一直保持到公元382年。

最後再重複一句,君士坦丁大帝是在臨終才接受的基督教洗禮,而非在米爾維安橋戰役之後,這是無可置疑的史實。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聖索菲亞大教堂 公元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為供奉(異教)智慧之神索非亞而首建。532年查士丁尼一世續建。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占領,被改建成為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現為博物館。這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廟改建為教堂、並由教堂改為清真寺的聖索菲大清真寺。由此可以看到,哪怕到了君士坦丁大帝臨終前2年為止,他仍在崇拜異教,乃至為異教神祇建造大教堂。


而基督教被定為羅馬的國教,也並不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時期——而是在狄奧多西大帝(Théodose)時代(他於公元379年至公元395年間統治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死後約五十年)。狄奧多西大帝把基督教定為帝國惟一認可的宗教。



3. 君士坦丁大帝對基督教《聖經》之刪改考據



正如以催眠回溯療法著名,著有《前世今生》係列著作的布萊恩.魏斯醫生就講過,他僅把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念“比較宗教”時的教科書拿出來看,就已經發現,《舊約》和《新約》都曾提到過輪回的觀念。他在書中說:“而在公元三二五年,羅馬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和他的母親海倫娜,將新約中關於輪回轉世的內容刪去了。”

資料顯示,在君士坦丁會議領導的基督教草創期,一些很出名的教會神父例如奧利金(Origen)、亞力山大的克裏蒙(Clement of Alexandria)、聖哲羅姆(St.Jerome)等,都相信輪回轉世說。

那為何聖經在經君士坦丁大帝重新編纂、推廣時,將早期經典中的一些耶穌教理予以排除或修改呢(這些教理尚存於一些古猶太苦修教派中)?魏斯說:“很明顯地,君士坦丁大帝覺得這種轉世觀念,會危害帝國的存在,因為相信可能有另一世的國民,比起相信有審判日的人,更不服從命令或遵守法令。”
(關於《聖經》裏有關輪回的證據,另文詳述)

那麼難道,同樣是君士坦丁大帝,把早期基督教的“素食主義”也刪去了嗎?我們找到的證據是頗為可觀的。而若站在一位帝王的統治角度來講,既然要提升、推廣一個全國性的宗教並加以係統控製,那麽,把入教的要求降低(例如舍棄素食主義),必然可以獲得更大量的民眾走進這個宗教係統之中。



君士坦丁大帝


【題外話:局勢的發展正如君士坦丁大帝的預期。到了第四世紀末葉,羅馬帝國境內的基督徒幾乎都相信教會在帝國體製之外是無法存在的,因為那時的教會組織和帝國的行政係統已搭配有序,身為主教就是帝國的高級官員,而且教會的大公會議由皇帝出麵召開。四世紀的政教配合為以後的政教合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後終於促成了所謂歐洲中世紀(約公元476年~1453年)的“黑暗時代”。】


如果您要問,難道當時的基督教會,就任由君士坦丁大帝刪改嗎?嗬嗬如果您是當時代的教會領導層,您敢反對嗎?帝王已經把基督教提升到這份上了,難道您還想不識抬舉地激怒他,然後回到之前的被踐踏被壓迫的狀態?要知道,身經百戰的君士坦丁大帝可不是個慈眉善目的小綿羊,他不僅精明能幹,而且也有著相當暴虐的一麵。

在那個時代,印刷術尚未發明,一字一句都是手抄。而在公元四世紀之前,教團又一直在官方的血腥鎮壓之中,民間聖經一經發現,都被燒毀(收藏者當然也會被處以極刑);所以民間的原始手抄本非常稀罕,彌足珍貴。直至四世紀之後,才終於有了官方的發行本出現並逐漸普及——可惜,這已經不是原來教徒們逝死保護的那些聖經了。

此後基督教那些被刪去的原始教義,在尚未完全被主流教團遺忘、消失之前,本來仍然是有機會反正的,可惜的是到了公元六世紀,即公元五五三年在君士坦丁堡的第二次議會上,教團更特別支持了當年君士坦丁大帝的做法,例如規定凡公開倡導輪回轉世者,皆屬異教徒,輪回觀念作為異端邪說,等等。當時,教會也和君士坦丁大帝一樣,害怕前世的觀念減弱教徒的決心和信心,不再在當下就開始找尋救贖之道。他們同意,審判日的鞭策是必要的,才能確保信徒的信仰態度和行為。對於輪回的問題尚且如此,素食就更不在話下了——放棄素食不僅可以降低基督教的門檻,更大量地獲得新徒眾,而且,這裏恐怕還有著教眾們(包括主流教會領導層)本身已經對肉食上癮的自身原因。(此後發展到十二世紀時,資料顯示部分意大利和法國南部的基督教徒,因為相信輪回而被殘酷處置。)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好了,上麵是在講述君士坦丁大帝對基督教在曆史發展中的轉折性影響,以及其刪改《聖經》的可能性和證據。接下來,我們轉而從聖經及基督教的本身,去探討基督教的“素食主義”。



三. 從基督教本身去探討其“素食”的原始教義



0. 開場白,包括一些明顯的佐證



依據史蒂芬?羅森(Steven Rosen)所著的《靈魂的食物》(Food for the Spirit)一書中指出,《十誡》的第六誡與佛教的第一條戒律都是「不殺生」,戒律寫得很明確,它並不是說「不可殺人」。他也指出:幾乎所有的神聖經典中,都有「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你就應該這樣待人。」這條「金科玉律」,事實上它所指的對象也包括動物在內,因為它們和人類一樣都有生命、會呼吸,也有它們的想法,它們也表現出愛、恐懼與憤怒等種種情緒。

基督教徒與猶太教徒都遵從聖經的前四本書,猶太教徒稱這四本書為「教律」。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介紹上帝最初的大計劃。從開天辟地以來,人類就應該是吃素的,種子化育成各種水果與蔬菜,這些都是人類的食物。上帝也讓人類統治魚類、鳥類和其他動物。然而,很多人卻誤解「統治動物」的意思,認為人類可以任意對待所有的動物,包括殺害它們、將它們當作食物。

在舊約《但以理書》中,有一個例子也說明了持素的人如何得到上帝的恩典。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但以理在以色列遭俘虜後,被送到巴比倫去,受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的控製。但以理的天分獲得賞識後,他得以接受巴比倫最好的教育。當王宮用上好的酒肉招待但以理和他的叁位猶太人同伴時,他們婉拒了「但以理卻立誌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汙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汙自己。」(但1:8),並請求讓他們隻吃素菜和喝白開水,經過十天後再來判定結果。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過了十天,見他們的麵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於是委辦撤去他們用的膳、飲的酒,給他們素菜吃。」(但1:15-16)

不久,但以理成為國王的預言師與解夢師。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但以理為國王解夢


在尼布甲尼撒之後,但以理又侍奉了兩位國王,後來因為他崇拜自己的上帝,遭到第叁位國王大利烏(Darius)判刑,被丟到獅子坑裏,坑口又被封起來。





隔天早晨,大利烏來到獅子坑時,但以理告訴大利烏說:「上帝已派遣天使來將獅子的口封住了。」羅森在書中寫道:「很可能是因為那隻獅子感受到這位茹素聖人的大慈悲心,所以對他沒有任何敵意。」最後但以理毫發無傷地離開了。

史蒂芬?羅森在書中告訴我們:「早期的基督教神父均奉行素食…許多早期的基督教團體也支持素食生活方式。事實上,由早期教會的著作顯示,肉食直到四世紀才得到官方的許可。

「當時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將個人的觀點加入基督教教義中,並作為大家統一的版本,聖經中有關肉食的詮釋因而變成羅馬帝國官方的信條。而茹素的基督徒則必須秘密修行,否則就得冒著被視為異端而處死的危險。據說君士坦丁慣於將燒熔的鉛倒入這些被逮捕者的喉嚨裏。」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君士坦丁大帝


以下,我們主要分成四個部份來列出佐證:

1. 現行版本(即被刪改後的版本)尚存的一些關於戒肉、素食的蛛絲馬跡。

2. 由權威翻譯大師們所舉出,基於在很多通行版本其翻譯上的草率謬誤,導致的“吃肉”誤解例證。

3. 舉出一些在君士坦丁大帝當權之後,轉入“地下”堅持素食主義的原始基督教派。

4. 舉出例如《死海古卷》這類新發現的文獻證據;還原君士坦丁大帝前的《聖經》真麵目。

5. 一些著名的素食主義基督徒例子及語錄。




1. 現行版本(即被刪改後的版本)尚存的一些關於戒肉、素食的蛛絲馬跡。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學者認為,在古代,人們對於區別動物和植物沒有嚴格的科學概念,如果一個個點名道姓,恐怕會有所遺漏。如果你說不要吃豬,那麽有些人可能會去吃牛和羊,而如果你說,不要吃豬,也不要吃牛和羊,那麽還有人會去吃魚和鳥。所以古人有時概括地稱動物的肉為"含血之物"。這在很多宗教的經典(包括各種語言的)中都有類似的記載。但是,由於不了解本意或者翻譯的疏忽,有些人將其理解為"不能吃帶血的肉",即“不能吃血,而可以吃肉”,認為“隻要讓動物的血流幹後就可以…”,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實際上,肉中的血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幹。

盡管現行的《聖經》的內容已經被統治者出於政治與私人喜好的理由被刻意刪改過,不過仍有不少章節其實可以體現其“素食主義”的(大約因其基於翻譯的方式而並太明顯,所以反而有幸逃過了被刪改的命運。又或者,這經已是被修改後的委婉表達方式?)。

以下是取自英王《欽定版聖經》(King James Version)的一些例子: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創造亞當》——米開朗基羅名作


「看啊!我給了你們每一種草本的種子,散布在大地的表麵,所有樹木,上麵的果實,即是你們的食物!」(創1:29) 在緊接著的詩節中,神進一步指出,這種食物是好的,而有肉的飲食,僅是滿足他們的貪欲。

「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他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創1:29-30)

「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惟獨肉帶著血,那就是他的生命,你們不可吃。流你們的血,害你們命的,無論是獸是人,我必討他的罪,就是向各人的兄弟也是一樣。」(創9:3-5)

「在你們一切的住處,脂油和血都不可以吃,這要成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利未3:17)

「(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凡地上的動物,是可憎的,都不可吃。凡用肚子行走的,和用四足行走的,或是許多足的,就是一切爬在地上的,你們都不可吃,因為是可憎的,也不可因這些使自己不潔淨,以致染了汙穢。」(利未11:41-42節)飛禽走獸、野味昆蟲亦不出此例。

「若吃甚麼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利未17:10)血源於被殺害的動物,其意義不言自明。

「你們不可吃帶血的物;不可用法術,也不可觀兆。」(利未19:26)

「你要告訴他們,我—至高的上主這樣說:你們吃帶血的肉,拜偶像,殺人,你們憑甚麽還敢說這塊土地是你們的呢?」(以結33:25)

「(鵪鶉的)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民數:11:33),可見神不喜歡他們吃肉。

「耶和華說,你們所獻的許多祭物,與我何益呢?公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經夠(不喜歡)了。公牛的血、羔羊的血、公羊的血,我都不喜悅。。你們舉手禱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們多多地祈禱,我也不聽,你們的手都沾滿了殺人的血。」(以賽亞1:11-15)可見上帝不主張殺生祭祀。



《薔薇花叢中的聖母瑪利亞》(布格羅 1825--1905)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同在之意)。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和蜂蜜。」(以賽亞7:14-15)預言了耶穌基督將是個素食者。教徒喜歡引用這一詩節的前一部分,以證明耶穌是救世主,卻很少引用後一部分,而它卻預言了耶穌將是個素食者。

「假冒為善的宰牛,好像殺人。」(以賽亞66:3)說明宰牛和殺人,二者被視為無有別。

「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設筵滿屋,彼此相爭;不如有塊幹餅,大家相安。」( 箴言15:17;17:1)

「好飲酒的、好吃肉的,不要與他們來往。」(箴言23:20)


值得一提的是,《聖經》中也有一些地方,看起來似乎是讚成食肉的,尤體現在挪亞方舟之後的情況。這裏請各位想一想為什麽?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這種情況,其實與佛教宣揚吃素,但西藏佛教卻被允許吃肉是一樣的道理——古時生產力低下,在西藏這類不適於種植糧食的地方,允許吃肉乃是權宜之策。

所以同理,我們也可以理解挪亞在特殊情況下(洪水泛濫之後,所有的蔬菜都被淹死或衝走,食物極其匱乏),被允許使用權宜的食譜也是相當合理的。

又例如,摩西頒布的《十戒》,則允許人們吃符合一堆條件的,及比較幹淨的肉,這個情形就好像佛教允許俗家信徒們吃“三淨肉”(即非親眼看、親耳聽到該動物的被殺,及並非為自己而被殺)是一樣的道理。即,當人們的心性還不太成熟,相對來說覺得戒律太難以遵守的時候,必然會令人們生起畏難、退卻的心,這既不利於教團的發展,也不利於更多的人獲得循循善誘。所以,適度放寬戒律,以利於更多人循序漸進也是一種因地製宜的策略性方案。

不過時到今天,時與俱變,難道我們不應當食用一種更有價值,更能體現神意的食物嗎?那就是主在創世紀1:29中所指出的——素食。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有多少崇拜者從教堂回到家中,坐下品嚐從那個曾不可一視的動物身上切下來的肉,而無視他們剛剛首肯的訓令呢?



「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柔弱的,隻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因為神已經收納他了。」(羅14:2-3)這裏所講蒙上帝收納的“他”,當然是指“柔弱的、隻吃蔬菜”的人。基督徒信仰上帝、追隨耶穌的目的就是要求得上帝的悅納,既然上帝悅納“柔弱的、隻吃蔬菜的人。”那基督徒該怎麽做就已經很清楚了。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羅14:15)這裏食物一詞指的是靈性食物。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隻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14:17)這裏指出一個事實,神的國不是物質的。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無論是吃肉,是喝酒,是什麽別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羅14:20-21)

「所以,最好不吃肉,不喝酒,不做任何使你弟兄失足的事。(現代譯本)」或「無論是吃肉,是喝酒,或是什麽使你的弟兄跌倒的事,一律不要作才好。(新譯本)」或「更好是不吃肉,不喝酒,不作什麽能使你的弟兄跌倒的事。(思高譯本)」(羅14:21)

「肉是為了肚腹,肚腹是為裝肉,上帝要將這兩樣都消滅。」(林前6:13)

「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林前8:8)這一詩節不是說我們吃不吃沒關係,請對照原文前後,這是說吃這一行為不影響我們跟神的係。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馬太福音 9:13&12:7)



「他們正喜得不敢信,並且希奇,耶穌就說:『你們這裏有什麽吃的沒有?』他們便給他一片燒魚和一塊蜜房,他接了它過來,在他們麵前吃了。」(路加 24:41-43)注意單詞『它』是單數。給耶穌的是燒魚和蜜房,他隻接受了其中的一樣。從以前述賽亞書7:15來看,我們可想而知他接受的是哪個了。


一些《聖經》學者堅持認為耶穌吃動物的肉,但這很明顯是摻雜了個人喜好的論調。請嚐試拋開個人喜好,客觀地重新審閱神與耶穌的話語,你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2. 由權威翻譯大師們所舉出,基於在很多通行版本其翻譯上的草率謬誤,導致關於“吃肉”的誤解例證。



「不可殺人(殺生)。」(出埃及20:13)這句的猶太原文是“lo tirtzach”,它實際上被譯成“你們不可以殺”。二十世紀最著名的猶英語言學者之一,Reuben Alcalay 博士《猶英詞典大全》一書中指出,“tirtzach”指的是「任意種類的殺害,無論殺的是甚麼」。而“lo”一詞指「不可以」,所以這句應譯成「不要殺害生命」。

「這(施洗)約翰身穿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刺槐果)、野蜜。」(馬太福音3:4)注意“locust”一詞被譯為「蝗蟲」,但約翰怎可能吃昆蟲?其實“locust”有兩個詞義,一是蝗蟲,另一是刺槐,這裏指的是刺槐樹上的果兒,故相信後者才是約翰的食物。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施洗約翰


受人敬仰的《聖經》學者 Rev·V·A Holmes—Gore 研究了在《新約》四福音書中使用頻率較多的“肉”一詞。他把“肉”一詞的意思追溯到希臘文原文。他的這一發現首次發表在1947年出版的《秋天的世界方場》一書中。他指出,希臘文版《新約》四福音書中,被英文版《新約聖經》翻譯者輕率地統統譯成「肉」的19個詞,都是不對的。應當更準確地譯為這樣:

希臘文-----談到次數---意思
Broma--------4-------食物
Brosis-------4-------吃食物的行為
Phago--------3-------吃
Brosimos-----1-------可吃的東西
Trophe-------6-------營養
Prosphagon---1-------任何可吃的東西

因此,約翰福音21:5的權威譯文:“你們有肉嗎?”是不對的。它應當譯成:“你們有吃的嗎?”。

其他因上述原因被錯誤翻譯為“肉”的地方,以下舉幾例應為: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她的靈魂便回來,她就立刻起來了。耶穌吩咐給她東西吃。”(路加8:55)部份版本的《聖經》譯成「吃(的東西)」是對的,但有些版本的《聖經》將“Phago”一詞譯為「肉」是錯誤的!

「並且都吃了一樣的食物。」(林前10:3)

「你們有吃的沒有?」(約翰21:5)這種翻譯是對的,但有些版本的《聖經》譯成:「你們有肉嗎?」是錯誤的!

「天漸亮的時候,保羅勸眾人都吃飯,說:『你們懸望忍餓不吃甚麼,已經十四天了。所以我勸你們吃飯,這是關乎救命的事,因為你們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於損壞。』保羅說了這話,就拿著餅,在眾人麵前祝謝了上帝,擘開吃。於是他們都放下心,也就吃了。」(使徒27:33-36)有些版本的《聖經》將「trophe」譯成「肉」,但這裡明顯指的是餅。他們吃的也是餅。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上述可以看到流行版本是如何在 King·James 所翻譯的通行版《聖經》譯文中譯錯的。除了有 這些權威翻譯專家的佐證外,上述正確的譯文,其實是選自 Nestle 寫的《新約》希臘—英文譯本。

“魚”是《聖經》中另一個經常被誤譯的單詞。它的意思一般不是指“可以遊的生命形態”,而是早期的基督徒用來互相證明身份的標誌。它僅僅用在受迫害的非常時期,也就是用在官方承認基督教為國教之前的暗號。

“魚”一詞是一個神秘的標誌和交談中的暗號,它源於魚這個詞的希臘形式“ichthus”,因此,它代表的是一個離合詩句,由“Iesous Christos,Theou Vios,Soter”這句希臘語的開頭幾個字母組成。而這句希臘語的意思是“耶穌·基督,神之子,救世之主”。經常出現的“魚”一詞隻是代表耶穌的符號,跟吃魚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但是,“魚”這一標誌並沒有得到羅馬人的認可。他們更願把它說成是十字架的標誌,認為把注意力集中在耶穌的死,而非他輝煌的一生上更好。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而至於“五餅二魚”的典故,學者們估計在被君士坦丁大帝刪改之前,實應為“六條麵包與七串葡萄”,請見下文詳述。



3. 舉出一些在君士坦丁大帝當權之後,轉入“地下”堅持素食主義的原始基督教派。



事實上,早期的猶太教修行團體和基督教領袖都認為肉食是一種殘暴和代價高昂的奢侈行為。在羅馬帝國衰落後的幾個世紀裏,歐洲大部分虔誠的修行團體都禁戒肉食,例如,納左裏安派、西多會(Cistercians)。盡管今天絕大部分的基督徒都不再信奉素食主義,但是,仍然有一些西多會的教派嚴守著類似的教規,禁止食肉、魚和蛋。如特拉普教派(Trappists),一個十七世紀從西多會分離出來的反對改良運動的教派,其信徒至今仍信奉素食主義。安息日會也素食。

此外,還有例如基督教的以便尼派、諾斯替派、馬吉安派、孟他努派等,也都是著名的持素教派。他們認為,早期的基督徒都是素食者。這裏所講的早期基督徒是指跟隨耶穌基督及其親傳弟子修道的人,如彼得、雅各、保羅、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坡旅甲(polycarp)等人。早期的基督教是嚴格要求其信徒吃素的。參照《聖經》中提到的有關記載,可以清楚的看出《聖經》作者的原意:要善待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仁愛一切生命。因而吃素自然就是以仁愛為宗旨、以《聖經》作行動指南的基督徒理所應當的行為,所以遵從上帝旨意的基督徒必定是素食者。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當中,有些宣稱在靈性上傳承自古猶太苦修教派的團體,其成員們相信現今稱為《新約聖經》的27卷經書以及有些被公認為標準版的譯本,都是經過修改的,目的是為了審查像“輪回”、“女眾的神性”和“素食主義”之類的信條。(這是由於君士坦丁大帝不僅是個食肉者、男權主義者,還是個瘋子。在有關基督教的曆史書中,不但總能找到他如何將熔化的鐵水倒入持素的基督徒嘴裏之類的故事,而且發現,他甚至還把自己的妻子投進了裝著沸水的桶裏燙死。)



君士坦丁大帝的征服


(編注:這讓我想起了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對於一些帝王,我們很容易因為他們的某些曆史功績,而忽略了他們人性中凶殘暴虐的一麵。)

所以,到了公元四世紀的君士坦丁大帝時代,持素的基督徒不得不偷偷地修習。其中比較著名的持素基督教派例如以便尼派、諾斯替派、馬吉安派、孟他努派等。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乞討的貝裏塞赫》(達維德1781年創作)——作品描繪的是羅馬帝國君士坦丁王朝一位元帥的悲慘結局。貝裏塞赫(505-560年)是君士坦丁王朝的一位軍事統帥,曾屢建戰功,在他的指揮下打敗過波斯人、汪達爾人和意大利的本哥特王國,但是由於他的戰功和威望受到君士坦丁大帝的忌恨,君士坦丁大帝挖掉了他的雙目,使他淪為沿街的乞討老人。
    畫麵前景畫著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身上仍穿著戰服,赤足摟抱著一位少女,一老一少同時伸出手向過往行人求乞,一位路過的夫人正在轉身向老人施舍,背後站著一位羅馬將軍,驚異中抬舉雙手:“天啊!這不是我們的貝裏塞赫大元帥嗎?”將軍的一聲驚呼,給人們留下無限的啟示。畫家將人物置於莊嚴而神聖的古羅馬建築的柱腳下,更加顯得悲壯。從此典故,君士坦丁大帝的人格缺陷可見一斑。



回歸正題,經典用最簡潔的語言解釋最普通的道理,但對於很多被扭曲之教導所灌輸的人而言則難於理解。

這些沒有跟君士坦丁大帝的新《聖經》妥協的原始團體,有很多信念是根據《拿撒勒福音聖經》(Nazarean Bible of the Essene Way)、《死海手卷》(Dead Sea Scrolls)、《那各漢馬地古卷》(Nag Hammadhi Library)的手稿,以及其它新近才發現的福音而來。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現在我們就來談談剛才在“六條麵包七串葡萄”中提到的拿撒勒派(Nazarenes)吧。


    【愛心素食主義是基督教最原始的教義】

    依據曆史文獻及許多基督教學者的研究,耶穌基督與早期的基督徒都是素食者。

    一般相信耶穌是艾賽尼教派(Essenes,又稱古猶太苦修教派)的成員。艾賽尼教派是公元一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的三大教派之一,耶穌據信曾是集中在 Mount Carmel 的北方團體的成員。艾賽尼教派亦被認為是拿撒勒人,而拿撒勒是他們的一個據點,盡管地名是後來才有的。該教派的成員身著白衣並食素,象基督教僧侶一樣托缽乞討。由於他們戴的白色飾物而又被稱為大白兄弟會 ( White Friars )。有趣的是那些現在依然信守 Mount Carmel 時期信條的教派成員公開聲稱耶穌屬於艾賽尼教派,並興起於 Mount Carmel,而艾賽尼教聖經卻不被正統的教堂聖經所接納。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依據四世紀的教會曆史學家伊彼法尼(Epiphanius)及猶太哲學家腓羅(Philo)的研究,艾賽尼教派雖然奉行所有的猶太儀式,但對所有眾生皆持非暴力的態度,認為吃肉或把動物當作祭品是不義的。耶穌身為這個教派的一員,必定與他的弟弟雅各布(Jacob)及所有門徒一樣都是素食者。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艾賽尼教派的主要聖經是《十二門徒福音》(Gospel of the Holy Twelve),又稱為《拿撒勒福音》(Gospel of the Nazarenes),這是公元一世紀時,許多教會的詮釋者經常提到、描述及引用的福音。不過許多世紀以來,這部古老的經典一直被藏在西藏的一間僧院裏,直到1888年才被重新發現並由 Rev. Gideon Jasper Ouseley 從亞拉姆語翻譯過來。許多早期最受人崇敬的教會神父,以及今日為數可觀的學者,均稱《十二門徒福音》就是失落已久的原始福音。據說這部福音是12門徒在耶穌受難之後,立即共同撰寫而成的,而聖經中的《符類福音書》(Synoptic Gospels)便是根據這部經典衍生而成。

    這個版本的《新約聖經》(New Testament)也記述耶穌為一個嚴格素食主義者,曾有許多動物聚集在他的周圍:“鳥兒圍繞他飛翔並為他唱著頌歌,其它動物也來到他的腳邊,他喂給他們食物,動物們從他手中吃食。”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在今日的《新約聖經》中,有一則關於耶穌拿麵包和魚喂食5,000人的故事(馬可福音 6:31-44)。但是依據以下《十二門徒福音》的經文所述,那些食物隻有麵包和葡萄,並沒有魚;事實上,耶穌是以六條麵包及七串葡萄喂食了5,000人。

    《十二門徒福音》經文29, 1-8

    1. 逾越節即將到來,門徒和其它信徒在耶穌麵前集合,並告訴他所有的事情,包括他們所做的以及所教導的。他跟他們說:「你們各自前來曠野之地稍作休息。」因為許多人來來去去,他們沒空吃東西。

    2. 他們私下搭船前往曠野之地。民眾看到他們離去,許多認識他的人就從各個城市徒步趕在他們前麵,一起來到他的麵前。

    3. 耶穌現身後,看到這許多人,內心對他們充滿憐憫,因為他們就像是沒有牧人的羊群。

    4. 這時天色已晚,他的徒弟走到他身邊說:「這是一片荒野,現在時間已晚,請打發他們離開,這樣他們可以前往附近的鄉鎮,自己買食物吃,否則他們沒東西吃。」

    5. 他回答他們說:「你們給他們東西吃。」他們問道:「我們去買兩百便士的麵包給他們食用好嗎?」

    6. 他跟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麵包呢?去看看。」當他們弄清楚之後,回答:「六條麵包及七串葡萄。」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他指示他們讓所有人分成五十個一組,坐在草地上。於是眾人一排一排地坐下,每排五十人,共有一百列。

    7. 他拿起六條麵包與七串葡萄,仰望天空並加持食物,然後剝開麵包與葡萄,遞給他的徒弟,要他們放在眾人前麵,分給眾人吃。

    8. 他們每個人都吃了,也都吃飽了,然後他們拿起十二個裝滿食物殘渣的籃子。這些吃過麵包與水果的人,總共大約有5,000人,包括男人、女人與小孩,他還教導他們許多事情。

    從以上經文顯示,有關耶穌喂食大眾的故事,起初並沒有包括魚。


   


    《十二門徒福音》的經文中,有許多段落提到耶穌教導我們要愛護動物,而不要食肉,例如:

    · 有些人說:「這個人照顧所有的眾生,難道那些眾生是他的兄弟姊妹,他應該愛護他們嗎?」他對他們說:「在上帝的大家庭中,這些眾生都是你們的同伴。是的,他們是你們的兄弟姊妹,在永恒的國度中擁有相同的生命氣息。任何人照顧其中最弱小者,並在它需要時給予食物和水,就是對我做一樣的事。任何人使這些困乏的眾生受苦,並在它受虐時沒有加以保護,就是對我做一樣的惡行。你這輩子所做的事,來生會發生在你身上。」(經文34, 9-10)

    · 那人又問:「假如任何吃肉喝酒的人來找我們,我們要如何接待他們?」耶穌跟他說:「讓這樣的人在外麵庭院等候,直到他們從這些惡行中淨化自己為止。除非他們認錯悔改,否則他們不適合接收高等的神跡。」(經文91, 8)

    · 「你們不應為了自己享樂或個人利益,拿走任何眾生的生命或是折磨它。」(經文46, 10)


   


    · 「你們不應吃肉,不應喝任何被屠殺的眾生的血,也不要吃任何會危害健康或使理智失常的東西。」 (經文46, 12)

    · 「你們要珍惜並保護弱者、受壓迫者,以及所有承受不義的眾生。」(經文46, 18)

    · 「這些是你們的同伴,並同屬於上帝的大家庭。他們都有永恆的生命靈氣,也是你們的弟弟和妹妹。無論是誰給予他們那怕是很少的關愛,給予他們所需的吃的和喝的,都是對我的關愛。」

    艾賽尼教派相信所有的生命都是神聖的,都同屬一體,艾賽尼教聖經中的許多段落都提到無限地愛的原則:對上帝,對人類以及對所有生靈:“愛是最重要的事情,愛你們自己以及愛上帝的所有生靈,所有的人都應明白隻有這樣做才能算是我的門徒。



   



4. 舉出例如《死海古卷》這類新發現的文獻證據;還原君士坦丁大帝前的《聖經》真麵目。



需要指出的是,27卷本的《聖經•新約》大約是公元367年左右才最終確定的,而這時距離耶穌的時代、甚至早期教父的時代都已經很遠了。按照30年一代人來計算,這時的基督教至少已經傳承了10代人。在早期基督徒中間流行的福音書多達100多卷,而不僅僅是我們今天的人所看到的27卷,其中並沒有正典與非正典的區分。換句話說,那100多卷的福音書都是早期基督徒修行祈禱之餘的參考書籍。近代考古發現的許多聖經古卷,的確向人們展示了一個不同於現在一般人所認識的早期基督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2001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約旦沙漠中的發現》叢書(即著名的《死海古卷》全部8卷本),以及發現於埃及納克·罕瑪迪的大量的古代基督教諾斯替派的經書,其中就有許多的記述與今天人們所認識的基督教不同,其中許多看起來有著更深的靈性深度及更高的修行要求。這一點非常值得對早期基督教有興趣的人們注意、研究。





在未被列入《聖經•新約》的《安德烈行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新信主的尼哥拉回家後,把財物全分給別人,六個月皆一直吃幹麵包、喝清水,然後便死去。”由尼哥拉皈依基督教後的行為可以看出,在當時一個人信奉基督教之後必須吃素。

在聖克萊門(Clement of Alexandria ,約 AD150——215)所著的《導師》(The Tutor)一文中談到十二門徒之一的馬太的飲食時是這樣講的:“種子、堅果和蔬菜,沒有肉食。”

在有關使徒多馬的傳記《多馬行傳》(The Acts of Thomas)中談到了這位聖徒的飲食:“隻吃麵包、鹽和水。”

另外,美國學者威爾•杜蘭所著的《名人與時代——基督時代》一書中是這樣描述了使徒雅各的:“他不吃肉、不喝酒、隻穿一件衣服,很少刮胡修麵,從不理發。”

可見,耶穌的門徒不僅教導別人要吃素,而且他們自己也身體力行,都是嚴格的素食者,行為上更像是印度教、佛教的修行者。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另外一部經典《艾賽尼教派和平福音》(The Essene Gospel of Peace),是1923年在梵蒂岡的秘密檔案中發現的。以下是一篇相關的論述:


基督教的素食觀 -- 《艾賽尼和平福音》(The Essene Gospel of Peace)節選


英文版本:http://www.thenazareneway.com/essene_gospel_of_peace_book1.htm
亞蘭文翻譯:艾德蒙德·波爾多·切克裏
中文翻譯:晨鶴


導言:

《艾賽尼和平福音》發現於死海古卷,現存於梵蒂岡圖書館和皇家哈布斯堡王朝圖書館,被認為是耶穌基督的原始教義。書中包括有關戒殺、素食及天使的許多內容。所有這些內容都在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之後被從基督教教義中改變或完全刪除。該公會議由君士坦丁大帝召集,製定了強製性的統一信條(後經修訂為《尼西亞信經》)。在此過程中,許多基督教原始的靈性精髓被修改或完全刪除以服務於日漸式微的神聖羅馬帝國的世俗計劃。本文對於真誠追隨耶穌基督、想要回歸天堂的人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有關飲食的文錄:


在一條溪流的河床旁,許多病人正在禁食,與神的天使一起祈禱已達七晝夜。他們得到了極大的獎賞,因為他們遵循耶穌的教導。七天過後,所有的痛苦都從他們身上消失了。當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時,他們看見耶穌從山上向他們走來,頭上罩著初日的光芒。

“和平與你們同在。”

他們默默不語,隻是俯在他的麵前,觸碰他的衣邊,示意他們已經痊愈。

“不要感激我,應該感激你們的地母,是她把她的醫病天使遣來的。去吧,罪已消失,你們也許再也不會得病了。讓醫病天使成為你們的保護者吧。”

但他們回答他說:“無論我們去哪兒,夫子啊,您永恒生命的教導是什麽?我們必須回避的罪惡是什麽?怎樣我們才永不再生病?”

耶穌回答說:“根據你們的信念。”他坐到他們中間說:





“過去有人告訴他們,‘榮耀你的天父和地母,遵守他們的誡命,你在大地上的日子就可以長久。’之後給予了這條誡命:‘你們不可殺生,’因為是神把生命給予了一切,神已給予的,不要讓人奪走。我真實地告訴你們,大地的一切生命都來自同一位母親。因此,殺生的人,就是殺他的兄弟。地母將離開他,把她哺乳的乳房拔出。她的天使們將避開他,撒旦將進入他的身體。在他身體中,動物的肉將成為他自己的墳墓。

“我實在地告訴你們,殺生的人殺了他自己。吃被殺動物的肉,是在吃死亡之軀。因為在他的血液中,它們的每一滴血都會變成毒藥。它們的氣味使他的呼吸臭不可聞;它們的肉在他的肉中沸騰;它們的骨頭在他的骨頭中變成白堊;它們的腸子在他的腸子中腐爛;它們的眼睛在他的眼睛中變成翳障;它們的耳朵在他的耳朵中流膿。它們的死亡會變成他的死亡。隻有服務你們的天父,你們七年的債才能在七天中得到原諒。

“但是撒旦卻不會原諒你們,你必須向他付出一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烙還烙, 以傷還傷;以命償命,以死償死。’





“罪惡的報酬是死亡。不要殺生。不要吃你的無辜獵物的肉,免得你們成為撒旦的奴仆。因為那是痛苦之路,導致死亡。

“遵循神的意誌,祂的天使們會在生命之途上服務你們。因此,服從神的教導:‘看哪, 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 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 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 都有生命在裏麵,我將青草賜給它們作食物。世上一切會動的、活著的一切的奶是你們的食物,還有我給它們的青草。我把它們的奶給了你們。但使它們成長的肉和血,你們不能吃。

“‘流你們血的人,我必討他的罪,因為你們的血中有你們的靈魂;凡殺動物的,殺人的,我必討他的罪。因為我是主,是你的神,是強大、忌邪的神。恨我的, 我必追討他的罪, 自父及子, 直到三、四代。愛我, 守我誡命的, 我必向他們發慈愛, 直到千代。全心、全意、全力愛主,你的神:這是首要的和最大的誡命。’第二條這樣寫道:‘愛人如己。’沒有哪個誡命比這些更重要。”





聽到這些話後,人們默默不語,隻有一人嚷道:“夫子,如果我看到一頭野獸在森林裏撕咬我的兄弟,我該怎麽做?我應該讓我的兄弟死去,還是應該殺死那頭野獸?如果這樣,我是不是違反了誡命?”

耶穌回答說:“以前是這麽對它們說的:‘地上所有的走獸,海裏所有的遊魚,空中所有的飛禽都在你的控製之中。’我真實地告訴你們,地上所有動物,隻有人是神按照祂的形象造的。因此走獸是為人造的,不是人為走獸造的。因此,如果你為了保護你兄弟的生命而殺死了野獸,你沒有違法。我真實地告訴你們,人勝過走獸。但是如果走獸沒有攻擊行為而毫無原因地殺死走獸,或出於屠宰的貪欲,或為了它的肉,或為了它的皮,或為了它的牙,他就犯下了大罪,因為他自己變成了一頭野獸。他的命運將和野獸一樣。

接著另一個人說:“以色列最偉大的人摩西允許我們的祖先吃幹淨動物的肉,隻禁止吃不幹淨動物的肉。你為什麽禁止我們吃所有動物的肉?哪個誡命來自神?摩西的,還是你的?



摩西 (米開朗基羅名作)


耶穌回答說:“神通過摩西頒給你們的祖先十條誡命。你們的祖先說:‘這些誡命太嚴格了。’他們無法遵守。摩西看到後,憐憫他的人民,使他的人民不致滅絕。於是他給了他們十的十倍條誡命。腳如錫安山一樣強壯的人,不需要拐杖;但羽翼顫抖的人,更加需要拐杖,這比沒有的好。摩西對神說:‘我內心充滿悲哀,因為我的人民要迷失了。因為他們沒有知識,不能明白禰的誡命。他們象孩子一樣,不能明白父親的話。神啊,我給他們其它律法,雖然他們會受苦,但這樣他們不會毀滅。如果他們不能與禰同在,神啊,但不要讓他們反對禰;他們會維持下去,時機成熟時,他們就會接受禰的話,向他們展示禰的律法。’

“為了這個原因,摩西摔碎了兩塊寫著十誡的石板,另外給了他們十的十倍條誡命,代替原來的誡命。而從這十的十倍條的誡命中,文士和法利賽人又製訂了十的一百倍條誡命。他們給了你無法忍受的重擔,而他們自己卻不承擔。誡命越接近神,我們需要的就越少;它們越遠離神,我們需要的就越多。這就是為什麽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律法數不勝數。人子的律法有七部,天使的有三部,而神的隻有一部。

“因此,我隻教導你們那些你們能夠明白的律法,你們能夠成為人,遵守人子的七部律法。然後,天父的未識天使會把他們的律法顯示給你們,神的聖靈也許會突然降臨於你們,引你們到他的律法。”

所有人都為他的智慧而感到驚詫,問他:“繼續,夫子,把所有我們能接受的律法都教給我們。”





耶穌繼續說:“神授誡給你們的祖先:‘你們不應殺生。’但是他們鐵石心腸,還是殺生。於是,摩西希望,至少他們不應該殺人,他容忍他們屠宰動物。然而,你們祖先的心腸更加冷硬,人獸齊殺。不過我要明白告訴你們,無論人或動物,乃至進入你口的食物,皆不準宰殺。假如你吃的是充滿生氣的食物,你會變得更有活力;但如果你殺害你的食物,死的食物也會使你致命。因為生命隻源於生命,而死亡總是源於死亡。任何殺害你食物的東西,也會殺害你的軀體;任何殺害你軀體的,也會殺害你的靈魂。你吃了什麽,你的身體就會變成什麽;同樣,你想什麽,你的精神也會隨之改變。

“因此,不要吃燒死、凍死、淹死之物,因為被燒的、被凍的、腐爛的食物同樣會使你們的身體被燒、被凍和腐爛。不要象愚蠢的農夫那樣,用煮熟的、冷凍的和腐爛的種子在地裏播種。秋天來到時,地裏顆粒無收。他痛不欲生。要象另外一個農夫那樣,在地裏播下活的種子,地裏結出活的麥穗,比他種下的種子多百倍。我真實地告訴你們,隻憑借生命之火而活,不要用死亡之火準備你們的食物,它會殺死你們的食物,你們的身體和你們的靈魂。”

“夫子,生命之火在哪兒?”有人問

“在你們的裏麵,在你們的血裏,在你們的身體裏。”





“死亡之火呢?”另外的問

“是在你們體外燃燒的火,比你們的血還要熱。你們用那死亡之火在家中、在地裏燒飯。我真實地告訴你們,它與毀滅你們食物和身體的火是同一種火,甚至象毀壞你們思想的怨恨之火一樣,毀壞你們的靈。因為你們的身體正是你們所吃的,你們的靈正是你們所意念的。因此,不要吃比生命之火還要強的火所殺死的食物。因此,預備和食用所有樹上的果,所有地裏的草,所有動物的奶,這些都適合食用。因為所有這些都是由生命之火所養育和成熟的。所有都是我們地母的天使們的禮物。凡是死亡之火所燒出味道的都不要食用,因為那是撒旦所為。”

“因此始終吃來自神的桌子上的食物:樹的果實,田地裏的穀物和草,動物的奶,以及蜂蜜。一切這些之外的都來自撒旦,引至罪惡之路,直到生病、死亡。但你們從神的豐盛的桌子上吃的食物給予你們的身體以力量和年輕,你們永不會得病,因為瑪土撒拉因食用了神的桌子上的食物而長壽。我真實地告訴你們,如果你們如他一般生活,生命之神就會讓你們象他那般長壽。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我真實地告訴你們,生命之神比大地上任何富人都要富,他桌子上的食物比大地上所有富人餐桌上最豐富的食物還要豐富。因此,你們一生都應該在我們的地母的桌上吃飯,你們永不會缺少食物。當你們在她的桌上吃飯時,吃光全部,就象在地母桌子上發現的一樣。不要煮,也不要把所有的東西混在一起,免得你們的腸胃成為冒氣的沼澤。我真實地告訴你們,神討厭看到這個。

“因此,小心不要讓所有的討厭之物汙染了你們身體的廟宇。兩三種食物足矣,你們可以經常在我們的地母桌上發現。不要想著把你周邊的東西都狼吞虎咽掉。我真實地告訴你們,如果你把所有的食物都混著吃進肚子裏,你們身體中的平靜就會停止,無止境的戰爭就會在你的身體裏開仗。如同分裂的家庭和王國攻擊自己,毀滅自己。因為你們的神是和平之神,從不幫助分裂。不要違背自己而惹神憤怒,免得他把你們從他桌旁趕走,免得你們被迫去撒旦的桌子旁,那裏罪惡之火,疾病之火和死亡之火將使你們的身體墮落。”



參照《聖經》中提到的有關記載以及大量的早期基督教文獻,可以清楚地看出《聖經》作者的原意:要善待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仁愛一切生命。因而吃素自然也就是以仁愛為宗旨、以《聖經》作為行動指南的早期基督徒理所應當的行為。所以,遵從上帝旨意的早期基督徒必定是素食者。早期基督徒對待飲食的態度並不像我們所了解的當代基督徒這樣,早期基督徒更像東方傳統的印度教徒、佛教徒及道教徒。他們清心寡欲,過著簡單、非暴力的生活,他們恪守不殺生的戒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巴西 裏約熱內盧的基督山



5. 一些著名的素食主義基督徒例子及語錄



《猶太百科全書》裏麵提到:道德及法律的規範判定,人類的責任是秉持著動物為上帝所創造的原則來對待它們。法律明文規定,虐待動物不但是絕對禁止的,而且上帝明確要求人類要以仁慈善良之心善待動物。在晚期的希伯來語文獻中也提到,能夠彰顯上帝對動物的慈愛和了解動物不該受苦的重要性,是偉大的表現…對待動物仁愛的原則便是…上帝怎樣對待人類,人類就該怎靡對待動物。

早期基督教對於猶太教的態度可以從《聖經•馬太福音》中耶穌基督的一段話來了解:“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 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 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耶穌基督還強調:“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可見耶穌基督的門徒不僅要遵守猶太教的誡律,而且還要認認真真、切實嚴格地遵守。

經過近2000年的傳承,今日之基督教與早期的基督教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考察古代猶太教的飲食觀,尤其是古代猶太教有關素食、不殺生以及慈悲對待動物等觀念,有助於我們理解早期基督教素食觀,有助於我們理解宗教間的傳承與興廢,進一步加深我們對宗教實質的理解。

《聖經•舊約》中的經文還清楚地顯示猶太教的先知們都是不吃肉的。這些經文按照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認識是上帝所默示的,通過先知們的口講出來。作為眾人的導師,先知們的言行是眾信徒學習的楷模。《聖經•以西結書》中有這樣的經文:“我說,哎,主耶和華啊,我素來未曾被玷汙,從幼年到如今沒有吃過自死的,或被野獸撕裂的,那可憎的肉也未曾入我的口。” 從先知以西結的話可以看出,他從小就不吃肉。因為以西結出生在一個猶太教祭司家庭,從小受到嚴格、純正的猶太教教育,古代猶太教關於飲食問題的戒律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這也說明古代猶太教徒中的確有人是嚴格的素食者。





同時從《聖經》的記載中也可以看出,素食者在猶太人中並不是很普遍,隻有少數人,大多數猶太人還是吃肉、喝酒的,多次違反上帝的教誨、受到上帝的懲罰。而且在受到懲罰的時候,還不明白為什麽受懲罰。這也許正是造成世界苦難、人生苦難的真正原因:上帝的意思隻有少數人能明白,隻有少數人能踐行。

事實上,如果研究一下早期宗教曆史,你將會發現最初的神父讚成“吃素”這一原則。你可以研究一下 Turbullian、Pling、 Origen、St·John、Chrysostom 等人的生活,那麽這也就變得很清楚了。順便提一句,這些發誓持素的早期神父們作了大量聲明,因此在各種全基督教教會會議采納它之前,我們也可在《聖經》中讀到這些內容。

聖經上還記載:遠在洪荒時代,人類隻吃五穀米、麥之類的素食,進而才吃蔬菜,慢慢地可以吃清潔的肉類。在此以前,隻吃五穀的人類壽命可活到幾百歲,而在人類開始吃清潔的肉類後,壽命慢慢地減低到八、九十歲。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基督教安息日會倡吃素 其實,基督教有些教派也提倡吃素,如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就有相當一部份教徒是素食的;該會更設立療養院,向病人提供合乎科學原則的素食餐。

羅馬天主教方麵,十七世紀成立的天主教修會中的苦修僧侶一律不準吃魚、肉和蛋。後來,羅馬教廷放寬限製,但多數苦修僧侶仍然跟隨原初教義。另外,天主教徒在「禁食日」亦是不吃肉的。

道德及法律的規範判定,人類的責任是秉持著動物為上帝所創造的原則來對待它們。法律明文規定,虐待動物不但是絕對禁止的,而且上帝明確要求人類要以仁慈善良之心善待動物。在晚期的希伯來語文獻中也提到,能夠彰顯上帝對動物的慈愛和了解動物不該受苦的重要性,是偉大的表現…對待動物仁愛的原則便是…上帝怎樣對待人類,人類就該怎麽對待動物。





聖經中記載,當巴比倫國王奈布喀奈撒苦於病魔時,由於神的指示,乃如牛吃草般地盡量服食蔬菜而得痊愈。

上帝不允許亞當和他的妻子去殺害任何生物並食其肉,他們能吃的隻有各種綠色的藥草。
             ——羅西(聞名的猶太聖經注解者)

基督教對素食的理念很簡單:既然動物是屬於上帝的,對上帝有價值,而且是為上帝而活,那麼殘害動物的行為便有罪。總之,動物有活著的權利。
             ——安得魯.鈴繼博士(Dr. Andrew Linzey)

如果有人把上帝的創造物(包括動物)摒除在關愛及憐憫的庇護之外,那麽他也會以同樣方式來對待他的同儕。
             ——聖方濟(St.Francis of Assisi)

不要傷害我們卑微的兄弟(動物)是我們首要的責任,但是這樣仍然不夠,我們還有更崇高的任務—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為他們服務。
             ——聖方濟(St.Francis of Assisi)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造物主的原意是要人類嚴格吃素的。早期的猶太曆史記錄了人類對低等動物的人性對待…很明顯地顯示出古希伯來人當時就已經了解動物有感情、會受苦的道理,而他們也可能是第一批了解這個道理的人。
             ——賽門.葛雷澤教士(Simon Glazer)

聖經之中,人類活得最久的時候,是在他們吃素的時候。
             ——理查.史華滋《猶太教與素食主義》

是什麽觸動了我們的心弦,讓我們覺得用殘忍的方式對待牲畜是很病態的呢?我想是:首先這些牲畜完全沒有傷苦到人類;其次它們連抵抗的力量都沒有;讓它們無辜成為痛苦的受害者是懦弱且專製的行為。虐待這些從來不會傷害人類、沒有抵抗能力、完全受人類掌控的動物,是可怕的惡魔行徑。
             ——約翰.亨利.紐曼(John Henry Newman)主教





許多基督教學者歸納的結論是,素食的倫理與基督教理的精神較為一致。自耶穌時代以來,有許多基督教團體一直奉行素食主義,其中大概以基督複臨安息日會(Seventh Day Adventist)最廣為人知。基督教複臨安息日派是一個堅持素食的基督教派別,該派的懷愛倫夫人講:“五穀、水果、硬殼果和菜蔬,這是造物主為人類所選擇的食物。”“上帝賜給我們始祖的食物,乃是他預定人類當吃的食物。殺害任何受造之物的生命,乃是與上帝的計劃相反的。”“從身體方麵講,肉食是有害的;從道德方麵講,肉食之害也不遜於身體方麵的。”

猶太法典提到:亞當與他後代的許多子孫,都是嚴格的戒食肉類者。在伊甸園與天堂之中,並沒有屠殺這種事情存在。聖經上說:“動物是創造來陪伴人類的。”

可見,在某些特定時段上帝允許吃肉的條例是因為“人類心硬”,是“上帝對人類弱點和欲望的一種退讓”,是特殊情況下的一種權宜之計,並不是上帝的本意,上帝的本意是要求其信仰者吃素的。耶穌當然十分清楚上帝的意願,這就是早期基督教徒吃素的原因。可惜的是4個世紀之後,君士坦丁大帝造就了另一個不同的局麵。

不過綜觀曆史,許多基督徒經已意識到,肉食習性不僅很殘忍,而且有違基督的精神。現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基督徒成為素食者,實行更慈悲、更有愛心的生活方式了。






四. 尾聲與展望



最後,我們以舊約《以賽亞書》第11章第7節例子作為本篇的結尾:

在舊約《以賽亞書》第11章第7節,先知曾預言:日後獅子會像牛一樣吃草,並且和小牛躺在一起,這種時代將會來臨。

無獨有偶,猶太教聖典《塔木德》也有相似的說法。《塔木德》(Talmud)一書是猶太人繼《聖經》之後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又稱猶太智慧羊皮書、猶太人的第二部“聖經”。《塔木德》談到素食主義時是這樣講的:“素食主義是《聖經》的理想,讓人宰殺動物是上帝對人類弱點和欲望的一種退讓。總有一天,獅子會吃草,就跟牛一樣。”

以下請看一則關於一隻吃素的獅子的真實故事(英文資料原址:http://www.vegetarismus.ch/vegepet/tyke.htm)。

這隻叫「小淘氣」的獅子住在加州「隱密山穀大牧場」,由喬治與馬格麗特.蔚絲特柏夫婦所飼養。根據科學研究顯示,獅子如果不吃肉,就會無法存活,所以四年來,蔚絲特柏夫婦一直嚐試「小淘氣」吃肉,不過這隻母獅子卻堅持吃素,而且吃素後一直都很健壯。事實上,它和一般人所看到的獅子一樣健康。


吃素的小獅子

後來有位訪客提醒喬治:在《創世紀》第1章第30節,上帝說每種動物都以綠草為食。蔚絲特柏夫婦才終於接受「小淘氣」吃素的事實。這隻母獅子吃素後,漸漸地變得非常溫和,任何動物都可以和它躺在一起,連「最具危險性的人類」也不例外。

網路上還可以看到另一則關於一頭母獅子的真實故事(英文資料原址:http://www.freerepublic.com/focus/fr/604076/posts)。這隻獅子後來被森林管理員取名為「卡穆妮可」(受祝福的意思)。它不惜付出時間來保護一隻小羚羊,將那些虎視眈眈的鬣狗、胡狼和其他掠食動物趕跑,它對待那隻小羚羊,視如己出,並且讓小羚羊依偎在它身旁,一起躺在草地上。在肯亞的野外,母獅子撫養羚羊,是相當令人驚奇的事。羚羊和母獅子一起並肩漫步,就像聖經所說:「小羊和獅子將會躺在一起。」



請點擊以下延伸閱讀:


科學研究-人類的身體機構屬植食性動物,不適於食肉
(既然上帝造人是希望人們吃素的,又怎可能會給人類一個適於肉食而非適於素食的身體呢?嗬嗬。假如您覺得這篇博文太長沒耐性看,那麽僅僅點擊以上鏈接的短文看看,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就夠了:“假如上帝真的認為人們應該吃肉,那為何又要賜給我們不能適應動物脂肪的身體係統,並以最大的比數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呢?)”

我們究竟吃下了多少屍毒?!談談肉食屍毒!
(古經文中所記載的:“假如你吃的是充滿生氣的食物,你會變得更有活力;但如果你殺害你的食物,死的食物也會使你致命。因為生命隻源於生命,而死亡總是源於死亡。任何殺害你食物的東西,也會殺害你的軀體;任何殺害你軀體的,也會殺害你的靈魂。你吃了什麽,你的身體就會變成什麽;同樣,你想什麽,你的精神也會隨之改變。”居然和科學之發現如此吻合!

這塊牛肉讓你大吃一驚!!!請多多轉發
(神把這個地球交給我們管理,是絕不希望我們為了口欲,而弄成這個樣子的。)

比很多人更有人性——幾個感動中國的動物(圖)
(耶穌說:“要愛你的敵人”。難道,這些充滿愛心的牲畜,還不如敵人更值得你去愛嗎?






注1:關於基督教的“主日”、“安息日”

按照《聖經》,真正的“安息日”是周六(這也是為何周六也叫“周末”)。而周日實際上是每周的第一天。

最早在星期日舉行宗教儀式祭拜太陽神的國家,是古埃及、亞述、和巴比倫等國。埃及的太陽神叫拉(Ra), 巴比倫人叫他巴力(Baal), 希臘人謂之米斯拉(Mithra), 羅馬人叫他阿波羅(Apollo)。古以色列人也曾普遍接受拜太陽神的風俗(聖經裏也有記載,例如:王下23:11)。

作為羅馬傳統的“太陽神教”信徒,君士坦丁大帝於公元321年頒布《太陽日法令》,稱星期日為“可敬的太陽日。”(venerabili dei solis)

而基督教的“主日”實應指“安息日”,即周六。(例如:太12:8,賽58:13,羅2:28)

但在初世紀,基督教基於持續幾個世紀麵臨著羅馬帝國的血腥鎮壓,教會領袖惟恐被當局認出,故不敢守猶太人一貫遵守的“安息日”,卻提倡在所謂“太陽日(Sunday)”,即太陽神教的“主日”作禮拜,以迎合當時異教徒在“主日”拜太陽神的習俗。直至君士坦丁大帝下達了宗教自由令之後,此習慣仍一直沒有改回去。

沒有改回去的其中另一個原因則是,當時的教會領袖認為,廢除安息日,改守太陽日,可以爭取外邦人入教。而羅馬教父猶斯丁(Justin)則另加一個理由:“七日的頭一日是上帝造光,驅散黑暗的日子,也是救主耶穌基督從死裏複活的日子。”但,這畢竟並不是《聖經》中對“主日”、“安息日”的原旨。

“禮拜日”到底應該定在周六還是周日的意見分歧,最終導致了公元1054年東、西羅馬教會的正式決裂。東羅馬教會自命:“正統基督教”(即“東正教”)。迄今東正教對安息日的主張雖有改變,但在組織上一直未能與梵蒂岡言歸於好。這是因為,東、西教會的分歧事實上遠不止於此,“禮拜日”的問題,僅是一根導火線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youli 回複 悄悄話 耶穌的形象就是歐洲白人, 純白人。 其實原來的猶太人卻不是這個樣。

基督教有些教派說皮膚黑的是猶太人, 白的是以色列人。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夢海星的評論:

感謝轉載啊!謝謝你,海星!^_^
夢海星 回複 悄悄話
感謝懶風這篇力作!

可以轉載嗎?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iersi的評論:

感謝支持!謝謝你的資料補充啊!^_^
niersi 回複 悄悄話
寫得非常好。頂!

隻是提一點,耶穌用五餅二魚使大眾吃飽。這個二魚很可能是雙魚時代的隱喻,而不是真的吃魚, 2012是水瓶時代的開端。也是地球智慧靈性開端,新時代的理論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