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超越二元對立——如何達至理解~寬恕~無生忍(薦)

(2011-01-10 11:53:40) 下一個




超越二元對立——如何達至理解~寬恕~無生忍(薦)



不僅解決“忍”的問題,此文其實在致力於解決我們日常中所有常遇的負麵情緒問題。

此文源自於與一位學佛的朋友的交流分享。朋友給我分享了幾段關於為什麽要忍辱以及忍辱之巨大功德利益的經文(此經文附於文後),認為忍辱雖然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與靈性修行中十分之重要,卻又是我們極難做到的一項,所謂:“難忍能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故請問我的心得。

我也認為,這確是值得大書一筆的一個話題,故而作了較為詳盡的回覆。朋友閱後認為很好,告訴我說她希望轉發給她另外兩位朋友,其中一位老菩薩正有這個關口過不去,而她作為朋友隻懂告訴她“那是在幫你消業障,要忍”,自己覺著說了等於沒說;看了我的分享,相信對她會有很大幫助。

記得以前看過在一個研究輪回的個案中,有個婦女長年推著她那已經成年但沒有生活能力的智障孩子,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麽因緣造成的。原來這個婦女前生是個老法師,對一個小沙彌非常凶,動則大罵;小和尚感到深受傷害。這輩子他們卻成了這樣艱難的母子關係,以完成這個課題。




想一想,這確實是人生功課中的一個大關。我們不少人學佛、學禪或靈修了一輩子都搞不定這個問題,結果還得輪回解決。於是,我又再花了點時間對這篇文稿作了更為係統的整理,其中增加了一些內容,並以麵向無論有或無宗教信仰的各位,與您共同來探討。






首先,開場白引用“新時代”體係的一段話:“真正的靈性煉金是引入一種‘第三種能量’,一種能夠通過愛與理解來包容這些兩極(諸如美好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等等)的意識。你旅途的真義不是用光明戰勝黑暗,而是要超越這些兩極之上,創造出一種新的意識,這種意識能夠在光明與黑暗都存在時保持一種合一。


如果單說“忍辱”,很容易讓人誤會是要憋著一肚子氣“死忍”。





殊不知這僅僅是隱藏癥狀,治標不治本的錯誤方法;因為雖然“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在多數情況下或可避免事態往壞裏發展,但其實卻仍對身心健康有著負麵的影響。因為憋的氣越憋越多,終有一日如若氣球爆炸,就會造成更大的負麵事件,或者在身體或心理上中形成相應的疾病,所謂“抑鬱成疾”。在身心靈研究中,這不但被證實真實不虛,而且情緒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力,比人們想像的還要巨大得多。(注1)





一.達至“無生法忍”的三個簡單步驟



那麼,當應如何“忍辱”才是正確的呢?答案就是“無生法忍”。這不但是忍辱的最高階,而且若能每次練習“無生法忍”。也是最徹底,能達到轉識成智的極有效修行方法。

那麼,要如何能做到“無生法忍”呢?開悟的聖者,了知無我,了知我與對方,我與萬物為一體,那當然很容易就能做到“無生法忍”——既然沒有“我”,又有誰在“忍”?既然我與對方,我與一切都是一體的,那還要忍什麽?

但是,對於我們這些還在根(感官)、塵(外境)、識(意識)中打轉的人來說,就需要用到更為“人性化”的方法了。答案是什麽呢?答案就是——練習“寬恕”。

如何達至“寬恕”?答案就是“理解”。

唯有理解,能達至寬恕。
寬恕,自然就無需要忍。


好吧。當負麵情緒來臨的時候,具體的步驟應是這樣:

1 承認情緒。(例如,問自己:“我怎麼了?”“我很生氣/怨憤。。。”)
2 覺察情緒。就像有另外一個自己(高我),在看著產生情緒的自己(小我)。
3 尋出最深的根源。瞭解 → 理解 → 寬恕了,情緒就會淡出。靈魂就籍此事件獲得了提升。

這三個步驟並不全是我所創,理念完善自“深層溝通”技術——一套新時代極為高效的身心靈療愈技術。(當然,該“深層溝通”技術所囊括之應用範圍很廣,遠不僅於此。注2.)

這個步驟中的第一點“承認情緒”,很容易做得到。但很重要!
假如不承認自己的情緒存在,對之壓抑,那並不會令情緒消失去,而隻會把情緒壓進意識深層(潛意識),猶如火藥一點一點地累積,終有一日釀成後患。

這個步驟中的第二點“覺察情緒”,隻要稍經練習,也算容易做得到。而且,更加重要!
因為假若你不能如此地跳出圈外覺察,那麼你就隻能一直地當一個沉溺在情緒中的俗子凡夫,而不能從中獲得一點進步了。以下的第三點,也必須要建立在此一點之上。

而這個步驟中的第三點“追尋出最深的根源。瞭解 → 理解 → 寬恕”,則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一點,而且需要點努力與恒心,方能做得到。
如何達至瞭解 → 理解 → 寬恕呢?以下就得詳細講講了。







二.如何達至“瞭解 → 理解 → 寬恕”



1. 初階:瞭解——期待值的設定




A. 案例


我看到這樣一篇文章,雖然是關於強迫癥的,但很值得參考:一名身心靈療愈專家,發現強迫癥的其中一種典型心理成因是個案對所遇人、事的難以忍受。換言之,不能做到寬恕。他在博文中提到:

“強迫是因為我們在看到、聽到等等事件時,就有討厭和喜歡。這種心理習慣強到一定程度,就會在某個地方暴發,形成強迫症。如同我們從四麵去擠壓一個氣球,在某個薄弱地方鼓起來。先在症狀以外的地方練習,以後在症狀上要做到順應自然,就要容易得多。

“雖然內觀是可以治療強迫症,但是一般的人直接修內觀往往效果不佳。原因就在於我們養成了一種,遇事就升起強烈的討厭和喜歡,的心理習慣。一般病人對此把握不好,需要有老師特別強化訓練。”





於是,他教個案持續地練習說“它就是如此”。吩咐個案在日常中盡可能高頻率、高密度的說這句話。

“她大概精進了三天,她說“我第一天練習下來,晚上做夢夢到對女兒發火,本能地一念‘它就是如此’就醒了,發不下去,一共四次。第二天去學開車,在路上老熄火,後麵的車就猛按喇叭催,我心理焦躁不安,一念‘它就是如此’情緒便平靜下來。還有一天晚上做噩夢,在夢中一念‘它就是如此’雖然沒有醒,但是對情緒沒受影響。”她自己說方法我已經掌握,就是精進不上去。雖是這樣大約半年社恐也好了,她說“當煩惱來時我一念‘它就是如此’,人一下子就輕鬆下來。”


請看,當個案對一切所遇的人、事都開始用這種平常心看待。“他就是如此”;“她就是如此”;“這樣的事情,本就是如此”。慢慢的,折磨她的心理層麵癥狀就逐漸好轉。

(詳見原文:佛教內觀在強迫症治療中的應用

此案例成功的關鍵其實在哪裡呢?就在於,我把我對他/她/它的期待值降低甚至去掉——我接受他/她/它的不完美(瞭解Ta就是如此),我不再期待他/她/它變成完美,於是,我自然就不再因為達成不了我的願望而生氣了。






B. 瞭解——關於“期待值”與“幸福度”之關係


其實單單這個“期待值”之關鍵性,就值得另起一篇詳述了。簡言之,期待值,恰恰是生命中一切負麵信念和情緒的根源!

為什麽要期待呢?
正因為感覺缺乏、不足;不滿意當下的處境。。。才有期待。

為何會感到缺乏、不足、不滿意?





因為有比較——

當我們比較的對象比自己現狀更糟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會變的比較好。





但當我們比較的對象,比自己的現狀更好的時候,我們就會嚮往,期待獲得一個更好的(自我、關係、物質、條件、處境。。。)。

以前述個案為例,對他人的憤怒,那是對這個關係的不滿意和期待。
對車子路上熄火的憤怒,那是對物質、對處境的不滿意和期待。。。

當期待值越高,個人的滿足感、幸福感就越低。
反之期待值越低,乃至不期待,那麼個人的滿足感、幸福感就越高。






有次午餐閒聊時,一位同事跟我們講:“最近專家們對四類人:未婚女性、未婚男性、已婚女性、已婚男性作了一項調查——調查他們的幸福感程度。你猜這4類人哪一類幸福感最高?哪一類幸福感最低?”

在看下麵答案前,你何不自己先猜一猜?

結果,當時我們沒有一個人全都答對。
答案是,已婚男性幸福感最高;已婚女性幸福感最低。

為什麽會是這樣的答案?
當時同事說,專家認為,這和期待值有關。
對啊,大家恍然,就是這個期待值。

因為,女性們在少女時代大多對愛情充滿著幻想(還愛看愛情影片、愛情小說。。。),加之一旦有了男朋友時,立刻就被捧成了小公主。於是她們潛意識裏期望著每一個童話的既定結局:“從此,公主和王子永遠地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直至結婚之後,她們才從天上掉回了人間。

相反的,男性總是更多的渴望保留個人時間和空間的自由自在。早在婚前,諸如“婚姻乃愛情的墳墓”、“婚姻如圍城”這類來自過來人“充滿辛酸血淚”的諄諄教訓,就早已讓他們對婚姻抱著深深的疑慮。。。





直至婚後他們才發現,咦?原來婚後也並不如以前想的那麼糟嘛。。。

看到區別了嗎?女性的期待是:婚後將比現在更好!而男性的期待則是:婚後隻要能讓我不至於失去太多(個人自由空間)就已經阿彌陀佛了!結果誰更容易達成?誰對婚後狀況更加知足?當然是男性了。






C. 解決“比較 → 期待”的一個方法




假如你要問,這世界上到處都是供比較的人、事、物。要做到“不比較”談何容易?那這裡給你提供一個竅門,就是——換一個角度想,或者換一個比較的對象。

多年前的某一天晚上,在一個治安並不好的街區,我發現我那停在街上的老車子有一邊窗玻璃居然被人打碎了,裏麵被拿走了僅有的幾個硬幣。“怎麼會這樣?!”在生氣的當下,忽然一個念頭跳出了我的腦海:“好在,是我的車窗被人砸碎,而不是我去砸碎別人的車窗”,這是多麽值得慶倖的事呀不是嗎?當這個念頭跳出來,我居然自顧自笑起來。





這就是換了一個角度——比起車窗被人打破這點小事,我更在乎的是,我自身的能力、修為,比起傷害我車子的那個人看來要好很多。單憑這點,難道我不應該感到富足嗎?

這也是換了一個比較對象——當初生氣的原因,是把我那被打破的車,跟“沒被打破的車”這個對象比較。然而,當我把此對象換成了“沒車”這個對象。於是,這就變成了:我擁有車,雖然車窗破了,但比起那些連車都買不起的人,或者比起我沒有車的狀態,難道不是已經很富足了嗎?





再舉些例子,工作辛苦錢賺得少嗎?
那想想那些身體殘疾的人們。。。
真慶倖自己還有自理和工作的能力。。。

今天的飯真難吃嗎?
那想想這世界上每天因飢餓而死的人們。。。
真慶倖自己還吃得上飯。。。

排水管又塞了嗎?
那想想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
真慶倖自己還有個像樣的家。。。。。。





剛才車子在路上熄火的那位,還可以慶倖車子居然能重新啟動。


好了,既然已經感到慶倖,感到了自身的富足,那自然就沒有了負麵情緒,那又何需要“寬恕”呢?一切都非常好,所以,沒有什麽是需要去寬恕的了。






D. 更徹底地拋棄“期待”


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講,最希望達成的是什麽?彩票中頭獎,一夜之間獲得巨額財富是不是?然而,專家對彩票中大獎者作過追蹤調查研究發現,一個人哪怕中了彩票頭獎,這份喜樂的感覺也隻能維持平均一年半左右;隨著時間的消逝,這個人的心情又都逐漸基本回復到他們中獎前的狀態了!(報導中看到,甚至有彩票頭獎中獎者,僅僅在五年之後就已經把獎金通過揮霍和失敗投資而全部掏空,在大起大落後變得怨天尤人,一腔憤恨,滿懷沮喪的抱怨中獎害了他一生!)

其實再想想看,即便影片中那些身家有如天天中大獎的富翁們,他們看起來也不見得比一個哼著歌兒的山野村夫更快樂無憂對吧?





我們很容易幻想,假如我獲得多少財富,假如我獲得什麽名譽,我就會很幸福,很知足了。然而卻總是忘記了我們在新聞中,會看到名成利就的明星自殺,會看到富家千金自殺,會看到大學生自殺,甚至會看到博士、教授自殺。。。可見財富、名譽、地位。。一切外在的東西,都並不見得真的能讓一個人持久地浸潤在快樂幸福之中。





事實上,每一次通過外在物質、財富、名譽、環境。。。的滿足來獲得的短暫喜樂感,和通過吸食毒品所獲得的短暫喜樂,在本質上並沒有多少不同。(這在生物學上,通過觀測頭腦的分泌物已經獲得了很多的證據)。



(攝影作品——“大丈夫”)


吸毒的人,通過經常性的吸毒來獲得短暫的快樂,並對之上癮。
同樣的,喜歡購物的人(以女性為多吧?),通過每一次的購物來獲得短暫的滿足感,並對之上癮。
喜歡大吃大喝的人,通過一次次的大快朵頤來獲得暫時性的滿足,並對之上癮(通常直至吃成了大胖子仍然戒不掉這把癮)。。。。。。(註3)





童話《漁夫和金魚》 裏麵那位永不知足的老太太,其實正是人性的真實寫照。
要想通過對慾望的滿足來獲得持久的幸福感,那不過是緣木求魚而已。





曾看過一個小故事:
有位詩人,一直在抱怨著為什麽自己這麼的不快樂,他向神祈求給他幸福和富足。

結果你猜神是怎樣響應的?

神奪去了他的家庭。。。
奪去了他的財產。。。
奪去了他的健康。。。
最後,他變成了躺在街頭呻吟著的一個一無所有的流浪漢。。。。。。





正當他沉浸在近乎絕望似的憂傷中時,恍如大夢咋醒一般,神把他原先所擁有過的一切,又都全部還給了他。
這時候的他,欣喜若狂得恨不得放聲高呼:“我是多麽的幸福和富足啊~!”


(有一部電影叫做 《神奇遙控器》,推薦你看看,從中你能領會很多。)

(曾幾何時,我們也會作些噩夢。直至一覺醒來:“謝天謝地~!原來那一切都隻是夢而已!”)





嗬嗬不是嗎?最幸福滿足的時候,往往就是我們從噩夢中醒來,發現剛才的經歷原來都不是真的,發現當下實際的情況比剛才夢中時好了不知多少的時候。

為什麽神讓那位詩人獲得幸福快樂的感覺的方法,反而是剝奪了他所擁有的一切呢?
這是因為,當一個人的意識焦點,是慣常地放在自己所“缺乏”之上時,這個人實際上是永遠都不可能獲得那種“富足”的幸福感的。





正如《漁夫和金魚》裏麵那個老太太,就算神也不可能讓Ta滿足。要讓Ta滿足的唯一方法,是引導Ta,把自己的意識焦點放在自己的“所擁有”之上。
隻有當你的意識焦點,是放在“我擁有”的時候,你才會感到富足。不然,門兒都沒有。

當杯子裏隻有半杯水的時候,你會遺憾隻剩半杯?還是感恩擁有半杯?

為何“知足常樂”?
就因為知足者不認為自己有所缺乏,而是聚焦在自己的“擁有”上,認同自己的狀況已經是足夠好了(人真的需要那麼多嗎?不就三餐一宿而已)。


誠然,我們知道,要克服一種心理慣性,是需要點恒心的。好吧,一旦你發現自己又掉進了負麵的心情裏麵,認為一切都不夠好時,那請點擊這段來自力克(Nick Vujicic)的輕鬆小短片看看。






或者,假如你碰巧有點兒空的話,那就點擊這段來自力克的輕鬆小長片看看吧。你將深切的體認到,擁有著健全的身體的你,已經是多麽多麽的富足。而假如這樣我們居然還沒有力克那麽陽光、朝氣、快樂。。。試問,我們說得過去嗎?





回過頭來說,當我們把意識聚焦在我們的擁有,感恩和滿足的感覺就已經獲得了。
於是我們就不會因感覺有所缺乏而去期待。
當我們不去“期待”,就不會有因為得不到而來的自卑、憤怒、憂傷、不安全感。。。等等一切的負麵情緒了。(註4)


聖者們說的沒錯:幸福,隻能向內尋求。





(為免離題,不再向此方向擴展話題。而至於非為自我,而是悲天憫人、“路見不平”式的憤怒,解決方法因涉及更深遠,此處也暫不詳述,但以下你將有所啟發。)

總結一下,基於不瞭解,我們才會期待。
一旦我們充分地瞭解,就會感覺富足因而接納(當下的狀況)。
接納,就不再期待。
不再期待,因為期望不到而來的負麵情緒就消失了。(註5)






來吧!請你時常地想起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這句語錄:“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笑容,我們還需要什麽呢?



2. 中階:達成“理解”


A. 理解的基礎:期待值設在“這個地球上不存在‘完美’”


上麵所述,若單以“寬恕”這個課題而言,其實還僅達成真正深層的“寬恕”的基礎、前奏而已。

因為,當你消掉了“期待”,你才消掉了憤怒。
當你消掉了憤怒,你才不再對對方抗拒。
當你不再對對方抗拒,你才能真正的進入對方的內心,達成“理解 → 寬恕”。






那麼接下來,談談如何通過理解,從而達到更深度的寬恕呢?

首先,我們還是要先設定一個期待值。那就是,要建立一個概念——這個世界上,包括我自己,沒有一個人是絕對完美,也沒有一個人,是絕對邪惡的。
(所以,就連我自己都不完美,我不期待對方完美,不期待對方如我所願。)


有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結果:
當某一個路人甲,在看到別人需要幫助,而周邊又沒有其他人在場可以幫忙的時候,這個人去幫助了他。
但換了另一個情景,當有人需要幫助而周邊也有其他的人在場,卻沒有人伸出援手時,這個甲居然也走過算了。





而另一個路人乙,在看到有人需要幫助,周邊又沒有其他人在場可以幫忙的時候,這個乙也視而不見地走過了。
然而到了另一個情境下,又有人需要幫忙,周邊有其他的人在場卻沒有人伸出援手時,這個乙卻走過去提供了幫助。





試想一下,若我們單看甲跟乙所遇到的單獨一件事情,我們很容易判定這個人一定是個樂於助人的好人,又或者很自私,全然不理會他人的人。然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
透過單獨的一件事情,或者一種事情去看一個人,僅僅能看到這個人的其中一個麵向而已,而非完整的Ta。

真相是,每個人都有著極其複雜的、眾多的麵向——所謂天使和魔鬼的複合體。
瞭解這個,有助於我們對佛所說“人人皆有佛性”作更深度的認知。





試想想我們所認識的每個人,他們每一個人無不都有著一些缺點或弱點,同時又具備著讓我們欣賞的優秀特質不是嗎?

記得很多年前,有一位曾與我產生過較激烈矛盾的朋友。與他交惡時,我及一些朋友都覺得他的個性很難長期相處:小氣、狹隘、自我、暴躁、算計。然而事實上,我又欣賞他的直腸子,以及他內心隱藏的一份善。我永遠記得閒聊時他曾說過的一句話:“如果我有大把錢,我的願望是開一所老人院。老人家很孤獨,很需要照顧。”



 


這話題若要說到深處,他的那些所謂難相處的特質,其實都不是真正的他——那都不過是來自於他可能(這個“可能”也可換成“必然”,對於每個人“心中的小孩”而言(註8))曾經遭受過的一些傷害經曆而來的自卑和自我保護(心理防禦機製)罷了。而且事實上,他同時又是個非常可愛、善良、樂於助人的人,他甚至還是大家喜歡的開心果呢。

 


B. 瞭解、警醒及改變我們設期待值的習慣


多年前,我曾為一位朋友啟發寬恕的時候,我跟她講過這麼個小寓言:

有一個老師,在一張白紙上畫了一個黑點。問大家,你們看到了什麽?

大家說:“看到了一個黑點。”
老師說:“你們就隻看到一個黑點,就沒有看到這一大片白色嗎?”





是啊,我們總是很容易忘記小明借了10次橡皮擦給我,但就會因為他第十一次沒有借而懷恨在心,覺得他不好!我們看朋友和身邊的人,總是疏忽了他們的好。因為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為何我們不能感謝他們和讚美他們的每一點好呢?

我還想起了另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女孩跟媽媽鬧彆扭了,跑到街上來生悶氣。
這時候,街坊的小吃店老闆請小女孩吃了碗麵條。小女孩很感激,說:“伯伯您真好,比我媽媽好多了!”
老闆說:“我才請你吃了一萬麵條,你就說我好了。你媽媽每天都給你做飯,難道她還沒我對你更好嗎?”
小女孩聽後才幡然醒悟,跑回家去跟媽媽道歉去了。

是呀,因為習慣了,因為“理所當然”,我們總是疏忽了那一大片的白色呀~!

那麼,為何我們總是那麼容易專注於所遭遇的人、事上負麵的特性;換言之,特別容易對對方待自己不好的地方耿耿於懷呢?
這也是因為上述的“期待值”——我們總是偏向於把它設得過高!我們總是期待對方不會違反我們的意願!






C. “理解 → 寬恕”的終極性好榜樣


好了,我們已經基本瞭解了“期待值的設定”是個關鍵,以及我們有誌於改變我們對期待值的設定。現在,我們來找個關於“理解 → 寬恕”的終極性好榜樣:

在薩蘇所著《東方特工在行動》一書中,引用了《江陵文史資料》中一位名叫“舒賽”的二十多歲新四軍美麗女特工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日軍的構成也發生了一定變化。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參戰日軍多為現役官兵,此後最初征兵補充的人員,也是預備役官兵或退役老兵,長期接受軍事訓練,受軍國主義影響較深,對侵略戰爭有著狂熱的支持。但是,到了1943年,日軍征兵已經大多來自原來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普通市民和農民。因此,軍事素質下降,對軍國主義的狂熱不及以前。在一部分日軍中,也存在反戰、苦悶、思索等情緒。





“舒賽1941年在從事抗日活動中被捕,曾撞鐵爐自殺。毆打過舒賽的日軍紛紛到衛兵室來看這個不屈的中國女子。舒賽趁機用筆談的方式向日兵宣傳,寫道:‘我們恨日本軍閥,但同情日本人民,更同情你們這些離開家鄉和親人到中國來當炮灰的士兵。”日軍士兵感動地說:‘姑娘,你的頂好頂好,死了死了的不行。’”


在我們大多數中國人的心目中,抗日戰爭期間的日本兵,和魔鬼無異。然而,這樣一位堅強卻博大的年輕女性,卻把“魔鬼”還原為了“人”。

她憑的是什麽?
憑的就是“理解”。

因為理解,她居然得以從魔鬼的手中獲得生還——因為她的理解,魔鬼就不再是魔鬼。(注6)


(忽然想起《大話西遊》裏麵唐僧的經典臺詞:“人和妖都有阿媽生。人有人他媽,妖有妖他媽。妖有了人性,就不再叫做妖。。。。。。)




理 解 萬 歲 !




假如你說,我們總不能期望魔鬼都變成人吧,這位女英雄那次實在是太走運了。那麼我告訴你,《東方特工在行動》一書中再轉引(日本)森金千秋所著《常德作戰》(日本圖書出版社,1983)裏提到,在1943年間,舒賽曾化名祝玲瑛,喬裝再次進入虎穴,拜見了當時一位駐防的日本警備隊隊長千田薰少尉。

在會晤中,這位老練的日本少尉其實已經逐漸從嫌疑到基本識破了眼前年輕女子的特工身份。書中說:“但是,他又不願意逮捕這樣一個風采令他折服的女子。而這種帶有久違的‘人間’感覺的聚會,又讓他無法萌動邪念。”

正如千田對《常德作戰》的作者森金千秋講道:“這不是和藝伎或者粗俗的女人同席,這是和真正高貴的女性一起吃飯啊,就算是師團長,也不容易有這樣相談的機會吧。”

千田回憶自己之所以沒有點破祝玲瑛的身份,是因為他覺得用逮捕這樣一個令他心折的女性來換取功績,是卑劣的行為。(注7)



服了嗎你?單憑文字,我也深深的折服了!


如果你疑問,這位女英雄的故事,旨在說明“理解”,可是裏麵好像並沒有涉及“寬恕”啊?
我要說,事實上,“理解”其實正代表著“寬恕”。
因為理解的裏麵,是同理心。

就舉這位女英雄來說,她寬恕了什麽?
她寬恕了日本兵對她的折磨——因為我理解了你們也是迫不得已的;我理解你們心中原暗藏的痛苦。
她不僅認同了侵略者是“人”而不是“魔鬼”;她甚至對侵略者以朋友那樣予以的尊重。(這和基於害怕而對侵略者所表達的尊敬,是截然不同的。)





寬恕的終極是尊重。

更終極,是愛——大愛。



現在,我們來個關於“寬恕”的更終極性的好榜樣。


我們知道佛陀的過往生在遭哥利王宰割身體時,不生嗔恨,反而發願將來第一個渡他。
為什麽佛陀居然能做到這樣呢?
當時的他是怎麼想的?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聖者——耶穌,看看這一個著名的,心理素質比較成熟的,想事情想通了的聰明人,他是怎麽對待害他的人的。

耶穌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是不知疲倦的幫助人。他每天帶著他的門徒們到不同的地方去給人們治病,向人們宣揚大愛,對人們不斷無償地付出。然而到了最後,他卻被盲目的人們呼嘯著要求,要把他釘死在十字架!

在他受盡了無情的鞭打,戴著荊棘做的頭冠,滿身血跡的拖著沉重的十字架走到刑場。
在他被用這種最痛苦殘酷的方式折磨將死的時候,他說了句什麽?

他居然對於這些把他釘上十字架的人們,沒有一點怨恨!
他說:“父啊!請原諒他們吧!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做了什麽~。”

是的,在他看來,人們之所以要把他釘上十字架,那是因為他們無知,他們不成熟,他們沒有受到正確的指導和教育,以至他們的心理產生了偏差。
他們是可憐的而不是可恨的。
可憐的人,需要的是原諒和給予更多的愛和教育、關懷,而不是怨恨啊~!





我們有比耶穌更愛人嗎?
我們沒有。

我們有比他更加身體力行的去幫助別人嗎?
我們沒有。

我們有受到比他更冤屈的遭遇嗎?
我們沒有。

我們有因為幫助別人而反而受到比他更殘酷更痛苦的對待嗎?
我們更加沒有!

然而,難道我們就不能夠學到一點他的寬恕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屈辱磨難,無論如何也不至於到上述聖者。
所以,事實上我們是應該可以很容易體諒而寬恕對方的。
我們需要的,僅僅是放下自己的情緒感覺,轉而進入對方去理解對方。

例如一次,朋友因為被好友欺騙而傷心、憤怒。我啟發她道:

。。。但是欺騙的後麵,隱藏著對方怎樣的感情呢?
我們是否就一定要恨一個欺騙你的人呢?
一個人當需要欺騙別人的時候,他的動機來源,還是對自己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
一個自信、幸福的人,是不會欺騙的。
欺騙你的人,其實很可憐。 因為他需要掩飾,需要隱藏。他沒有自信,缺乏勇氣,不敢麵對。
他實在是一個內心充滿著掙紮和矛盾的,沒有安全感的人。
當他麵對你的時候,你可以留意他的眼神,那是恍惚不定的,不敢正視你的眼睛的,甚至不敢觸碰你的。
你能感受得到他內心的不安嗎?





所以,當你受到一個人的欺騙的時候,你恨他,倒不如憐憫他更好。因為你比他幸福,也比他成熟。你不需要欺騙,而他則自以為需要而用了這種錯誤的手段。


好吧,一旦我們能寬恕那些跟我們有“深仇大恨”的人,那麼,對於更多日常中的瑣碎小事,就更容易立刻化解,從而無所可忍了。











建議休息至少十分鐘。
起來喝杯水,上個廁所,看看遠方。。。
還可以回憶一下剛才已經探討的。










3. 把“理解 → 寬恕”運用到生活中來


好了,有了上述的了解,歸根到底我們需要的是將之運用到生活中來:



A.生活中:修正“期待值”後,作的擴展性聯想


理解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有好的一麵,也有糟糕的一麵。
雖然這一刻Ta讓我生氣了,然不排除換一個情景的話,Ta卻會是在我需要幫助時伸出友愛之手的一位。


舉個例子,假如某一天在街上或地鐵站因為不小心的碰撞,被對方破口大罵了一番。無名火起嗎?
立刻轉念想想,假如此刻不是在城市,而是在沙漠中,而我迷了路,又渴又慌之際,這個人帶著一隊駱駝走過看到了我。這時候,Ta也極有可能友善的給我遞上一壺水,然後領我走出了這沙漠。
(再後可能還會成為生死之交,按照劇情發展的話。)





我一定要發生了沙漠這件事情,才有可能寬恕Ta嗎?不!我認為不需要。
類似這樣的一種觀想,基本上可以運用到任何事件,任何對象上。
事實上,基於人性而言,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願意以舉手之勞,而去救活一條人命的;隻要他/她沒有對自身安全上的顧慮。(無論前述實驗中的路人甲或路人乙)。



B. 生活中:理解 → 同理心 → 寬恕(自己和他人)


假如即便你這樣觀想,你也確信對方不會呢?
那麼想想佛陀,想想耶穌吧。為什麽他們能?
因為他們理解,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真正的壞人。所謂的壞人,不過是缺乏愛,心智不夠成熟,比較無知,心理產生的偏差較大,需要更多愛、關懷和教育的可憐的人而已。

給你摘錄一個小故事:

     他是一個劫匪,坐過牢,之後又殺了人,窮途末路之際,他又去搶銀行.是一個很小的儲蓄所.搶劫遇到了從來沒有過的不順利,兩個女子拚命反抗,他把其中一個殺了,另一個被劫持上了車.因為有人報了警,警車越來越近了,他劫持著這個女子狂逃,把車都開飛了,撞了很多人,軋了很多小攤.

    這個剛剛21歲的女孩子才參加工作,為了這份工作,他拚命讀書,畢業後又托很多人,沒錢送禮,是她哥賣了血供她上學為她送禮,她父母雙亡,隻有一個哥哥.她想她真是命苦,剛上班沒幾天就遇到了這樣恐怖的事情,怕是沒有生還的可能了.

    終於他被警察包圍了,所有的警察讓他放下槍,不要傷害人質,他瘋狂的喊著: "我身上好幾條人命了,怎麽著也是個死,無所謂了." 說著,他用刀子在她頸上劃了一刀.她的頸上滲出血滴.她流了眼淚,她知道自己碰到了亡命徒,知道自己生還的可能性不大了. "害怕了?" 劫匪問她.她搖頭: "我隻是覺得對不起我哥."

     

    "你哥?" "是的," 他說, "我父母雙亡,是我哥把我養大,他為我賣過血,供我上學,為了我的工作送禮,他都28了,可還沒結婚呢,我看你和我哥年齡差不多呢." 劫匪的刀子在她脖子上落下來,他狠著心說: "那你可真是夠不幸的."

    圍著他的警察繼續喊話,他無動於衷,接著和她說著她哥.他身上不僅有槍,還有雷管,可以把這輛車引爆,但他忽然想和人聊聊天,因為他的身世也同樣不幸,他的父母早離了婚,他也有個妹妹,他妹妹也是他供著上了大學,但他卻不想讓他妹妹知道他是殺人犯! 她和他講著小時候的事,說她哥居然會織手套,在她13歲來月經之後曾經去找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子幫她,他一邊說一邊流淚.

    他看著前方,看著那些喊話的警察,再看著身邊講述的女孩,他忽然感覺塵世是那麽美好,但一切已經來不及了.他拿出手機,遞給她: "來,給你哥打個電話吧." 她平靜的接過來,知道這是和哥哥最後一次通話了,所以,她幾乎是笑著說: "哥,在家呢?你先吃吧,我在單位加班,不回去了." 這樣的生離死別竟然被她說得如此家常,他的妹妹也和他說過這樣的話.看著這個被自己劫持的人,聽著她和自己哥哥的對話,他伏在方向盤上哭了. "你走吧." 他說.她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快走,不要讓我後悔,也許我一分鍾之後就後悔了!"

     

    她下了車,走了幾步,居然又回頭看了他一眼.她永遠不知道,是她那個家常電話救了她,是那個電話,喚醒了劫匪心中最後僅存的善良,那僅有的一點善良,救了她的命!

    她剛走到安全地帶,便聽到一聲槍響,回過頭去,她看到他倒在方向盤上.劫匪飲彈自盡了.很多人問過她到底說了什麽讓劫匪居然放了她,然後放棄了惟一生存的機會.她平靜的說: "我隻說了幾句話,我對我哥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哥,天涼了,你多穿衣服.'" 他沒有和別人說起劫匪的眼淚,說出來別人也不相信,但她知道那幾滴眼淚,是人性的眼淚,是善良的眼淚.


    讀了此故事,讓我們想到了什麽? 那就是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相信,其實每個人在心的深處都是有一份善念的.關鍵是怎麽樣才能讓這份善念越來越多,當一個人善念充滿了他心靈的時候,那麽他一定會做個好人的.對嗎? 問題是我們應該怎麽樣去啟悟人的善念呢? 大家想過這個問題嗎?



請記得,即便是佛陀,祂告訴我們,他也並不是每一生都為德行高尚的修行人,在早期他也曾經下過地獄。
也就是說,就連佛陀,也曾經經歷過這麼一個缺乏愛,不懂得愛,比較不成熟的階段。更何況是我們自己,以及其他的人呢?

真相是,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這麼一些比較不懂得愛的不成熟的階段——即便你確信不是在今生,也一定曾在某些過往生中——而且相對於很多聖者而言,我們至今仍然不成熟,仍然不夠懂得愛。





假如您對上述仍存在懷疑,那麽請您留意一下“新時代”體係,高靈們告訴我們:每一個靈魂在祂的輪回初期,都是“服務自我者”,直至 N 個轉世後,祂從不斷的經驗、曆練、成長中,才逐漸發展成為“服務他人者”。(對於每個具體的靈魂,這個“N”都不同,數值可以較小,也可以較大;取決於靈魂自身的選擇。)現在,您明白為何佛說:“一切眾生都將成佛”了嗎?

再打個比方,有些高靈把那些已經走在靈修道路上的,以服務他人為己任的人們稱為“老靈魂”(意謂已經有了極為豐富的輪回經驗)。假如,您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老靈魂”了,那麽您認為應該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那些比較“年輕”(輪回經驗尚不太多)的靈魂嗎?正如,您會以一個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那些稚嫩、無知、淘氣的小孩子嗎?


所以,請寬恕眾生,就如同寬恕自己。寬恕自己,就如同寬恕眾生。
領略我們所能感受到的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接納。然後同樣地回饋給其他的眾生吧。


推薦你一部電影,假如你還沒有看過—— 劉德華、張柏芝主演的《大隻佬》(國語版名為《大塊頭有智慧》





嚐試進入主角,跟著劇情走進去。。。直到片子的最末。大多數看過這部片子的人,並不能真的理解劉德華所扮演的主角,在最後為何能那樣做。但是領會了這篇文章的你,我相信你能——當電影走到最後那一刻,你仍然在劉德華的角色裏麵,你仍能完完全全理解角色心內的感受,完完全全融入角色雙方的情緒,你昇華了!在這個世界上,你不會再有敵人。






C. 生活中:綜合性運用


而對於我們熟悉的人,例如上司、同事、朋友、親人呢?

我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漫畫:
男人在公司裏低著頭受了一番老闆的責駡,回到家裡就借故把老婆大罵了一番出氣。
老婆受了冤屈轉而把兒子當作了出氣筒。
兒子心裡冤呀,轉而把火氣向院子裏的狗大大發洩了一番。
狗被罵完了心情也不好,屈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看到院門外有人經過就狂吠發洩!
這個無辜辜被“惡狗”吠了一通的人呢原來就是男人的老闆。
他被狗嚇了一大跳心裡有火,回到公司又藉故罵那男人。。。。。。

人世間充滿的莫不是這樣一類惡性循環。
一切的不平都因為錯誤的處理方法而來。





而且從此笑話我們還可以發現,對於比較親近的人(包括寵物),往往地,不但更不容易包容、體諒,而且還更容易成為我們負麵情緒的發洩對象。這不僅是因為基於我們所設更高的“期待”,還因為於自己來講,選親人或下屬當出氣筒感覺比較安全。



(攝影作品——“自古英雄怕老婆”)


然同樣地,要對親人達成理解,其實也應更加地容易,不是嗎?因為我們更瞭解對方。
這裡一個達成寬恕的訣竅是:在覺察著自己的憤怒情緒的同時,回憶一下對方的好、對方的一些優良的特質。。。。正如剛才白紙黑點的小故事裏麵,在看到自己為那一個小黑點憤怒的同時,何不也向外體驗一下更廣闊的一片白色?
於是,我們就會更理解了對方——作為一個多麵、立體的,複雜的靈魂。


然後,我們對對方就不再那樣的抗拒了。我們就可以嚐試走進對方的內心。。。

以下是其中一位出色的深層溝通師(大概基於嚴格的培訓與考核製度,以我所見,每一位溝通師都非常出色),在她自我成長階段中的一段描述。我們來看看她麵對極為臭脾氣的先生的咆哮,是如何因著理解的達成,而成功的讓自己不再因此遭受負麵情緒的折磨,而跳出這個“輪回”的。

“。。。而我內心沒有一點兒不愉快!奇怪一點也沒有被先生的壞情緒影響!
這時才驚覺,自己的內心已經完全不再是以前的自己了!
而換成是從前,百分百我會有情緒出來!




而現在我看到的先生,在咆哮的先生,他怎麽了?他為什麽會這樣?
我明白了,他這段時間的工作壓力特別大!!他在釋放他白天工作上的壓力和無比的緊張!!當人很受壓力時,外界一點點小小的觸碰,就會爆炸!!!
也從他身上看到了他的父親(宜宜的爺爺)的影子,先生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父親常常會咆哮的環境,自然他也會有這樣複製的種子,糟糕的壞脾氣!!甚至他的4位兄弟姐妹都是這樣!(注8)
所以在先生生氣的那個當下並不代表他所指向的那個人就是真的不好!!而隻代表他本人那會兒心情極度不好!!!
所以呢?。。。先生在對誰生氣??他在對他自己發怒、生氣!!
當然我的心不會受絲毫影響。我還會快速穿好衣服,趕快拿浴巾過去,讓孩子出來。。。臉上還帶著微笑,我的心很同情此刻的先生!他心情不好呀!” (詳見原文:當先生咆哮時


請留意一下,這位溝通師此刻居然不需要“覺察著自己的憤怒情緒”這個步驟,因為她根本就沒有憤怒;有的隻有理解、包容和愛。
這,就是“無生忍”。佛經說達成“無生忍”,是跳出輪回的關鍵之一,一點都不錯。

當我們跳出了每一個小輪回,最後,我們就跳出了大輪回!





這裡順便提一下,在人們的心理防禦機製中,有一種叫做“隔離”的。表現為當受到他人猛烈的(言語)攻擊時,在心理上常會讓自己跟外界完全隔絕開來,把自己的思維、情緒完全屏蔽在一個與外界隔絕的空間中。這種情況在外表上看起來和上述溝通師的表現是很相像的,但本質上卻是決然不同。“隔離”並不是一種能讓自己獲得靈性提升的心理機製,相反還容易形成“退縮”的心裡慣性,長遠來看會形成一定的負麵心理效果。而後者,則是一次“轉識成智”的契機。區別在哪裡?區別在於,這位溝通師不但不設立“隔離”防禦,反而進入對方的內心去,達成了理解 → 消融。

為何她不需要“隔離”或反擊等等防禦措施呢?這是因為她此刻已經達到了“無我”的狀態。
打個比方,那好比如敵兵(對方強烈的負麵能量)攻進來,我這邊不但沒有防禦或迎擊,反而城門大開。。。然而當敵兵攻進來後,實際上是進入了一座空城。





那“我方”跑到哪去了?我方已經提升了,提升了就恍如天兵一般直接飛躍進入了對方的大後方總部——心底。在那裡,我們瞭解 → 理解了一切。


這世上一切的不平,都因為不理解。




隻要理解 → 包容,不平就能被擺平。
(“理解”擺平了自己。“理解 → 包容”則把雙方都擺平了。)

孫子兵法裏所說的兵法之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指的就是這個~~!
沒有戰爭,沒有傷害,從源頭上擺平了。





那麼,如何去“包容”呢?隻要我們本身能夠做到理性、客觀、立體性的對事對人,不把對方麵譜化;我們就能夠做得到——告訴對方自己的完全理解,讓對方感到被接納;我們甚至可以表達出我們的感恩(隻要你願意,你就總能夠找到對方一些值得你感恩的地方。)

當你首先把自己的那扇門打開,對方也將會把Ta的那扇門打開。這是真正最有效的“芝麻開門”。

為免行文太累贅,這方麵就不詳述了,不過你可以參考前述溝通師關於她在成長更早期的另外一篇博文《和先生的溝通——————-續孩子咳嗽了孩子要表達什麽?》,又一個榜樣~!



越親的人就越難做得到嗎?
那請再想想剛才白紙黑點那個例子,漫長的歲月中,親人給予自己的關愛,難道不是更多嗎?





我有個朋友,記得有次她告訴她的朋友說: “我早上吃早餐的時候對媽媽說,‘媽媽謝謝你每天都弄這麽好的早餐給我吃。因為你,我早上都吃多了很多東西’。 ^^”
朋友說: “今天是母親節嗎?為什麽要這麽說啊?”
她說:“其實, 我經常都這樣對媽媽說的。我覺得這些話,不一定要到母親節才說的,我真的很感激她每天都對我這麽的好!”

我這位朋友,真的很有福氣。因為,她總是非常感恩。





如果把“生氣”、“憤怒”等看作是線軸負性的一端。那麽“感恩”就是線軸正向的一端。
為什麽呢?因為“感恩”具備了本篇提及的幾點正向基礎:

A. 聚焦於所獲得、所擁有的,而不是執著於所缺乏,所期待的。
B. 從“自身”中解脫出來,而去理解和體會“對方”,對對方所付出予以正向的回饋——感謝。

感恩,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正向能量!
感恩,可以增長、鞏固既有的正麵關係;也可以化解一切因對立而來的負麵糾結。

讓我們經常地、經常地去感恩吧~!





事實上,無論佛學、心理學、或是“新時代”身心靈體係,都在不同層次上告訴著我們,我們所感受的外境,實來自於我們心內的投射。

聽說過「傷痕實驗」嗎?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

他們向參與其中的誌願者宣稱,該實驗旨在觀察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應,尤其是麵部有傷痕的人。

每位誌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裏,由好萊塢的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誌願者被允許用一麵小鏡子照照化妝的效果後,鏡子就被拿走了。

最後一步,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麵再塗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

然後,誌願者被派往各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麵部傷痕的反應。

規定的時間到了,返回的誌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

然而實際上,早在他們出門前,化妝師在表示要給他們的傷痕表麵塗一層防擦掉的粉末時,已經用紙巾偷偷地把“傷痕妝”抹——掉——了。






這真是一個很發人深省的實驗啊不是嗎?臉沒有任何變化,改變的是人自己的心而已。

當我們自以為有缺陷、不可愛、會受攻擊。。。那就會真的覺得,每一個人都不喜歡自己。別說有時候他人的無心之失,甚至就連別人的友好、善意,也可能被自己理解成為假惺惺或者另有圖謀,一不小心更會成為了又一次他人傷害自己的新證據。

而且更糟糕的是,當我們認為他人對自己不友好,出於心理上對自我的保護,我們也往往會以同樣的懷疑、缺乏愛心、攻擊的態度去對待他人。。。最終,導致了人們對我們真的不友好。

結果是,雖然“傷痕”本不存在,但“不友好”的惡性循環卻真實地發生了——並不是別人導致的,而是自己(心中隱蔽的傷痕)造成的。

(那麽,這“心中的傷痕”又是哪裏來的?見 註8)

是的,人的心靈就像一麵鏡子,你感知到的是什麽樣的世界,取決於你如何看待自己。

一個從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個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視的眼光。
一個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個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

有什麽樣的內心世界,就有什麽樣的外界眼光。





有一位老師要求全班同學以最快的速度,寫出他們不喜歡的人的姓名。

有些同學在30秒鍾之內,僅能想一個,有的同學甚至一個也想不出來,但是另一些同學卻能一口氣列出15個之多。

老師將紙條逐一收上來,然後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那些列出不喜歡的人數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眾人所喜歡的,而那些沒有不喜歡的人,或者不喜歡的人很少的同學,也很少有人討厭他。

大體而言,他們加諸於別人的批評,正是對他們自身的批評。

一個人若是長期抱怨自己的處境冷漠、不公、缺少陽光,那就說明,真正出問題的,正是他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他對自我的認知出了偏差。這個時候,需要改變的,正是自己的內心;而內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處境必然隨之好轉。


現在,我們對於 蘇東坡和佛印關於佛和牛屎的趣話,是不是可以有更深的理解了?





對於“投射”這種心理防禦機製,上述“傷痕實驗”所表達的隻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特征(註9)。擴展來講,同樣地,對他人的生氣,其實也正是對我們自己的生氣(例如之前講到溝通師的先生)。

再深一層看,生氣的背後,其實是對恐懼的一種防禦性表達(所謂“以攻為守”)。

基於各種原因的生氣,歸根到底都是形形色色的恐懼。

那都恐懼些什麽?
“恐懼”與“愛”是相反的兩個極端。
(“恐懼”的深層是分離的。“愛”的深層是合一的。)
所以,無論各種各樣的恐懼,其最深、最深處,歸根到底都是對“失去愛”的恐懼。

那麼,“愛”是什麽?愛裏麵最重要的屬性就是接納、包容。

所以,寬恕他人,實際上就是寬恕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更廣義來講,基本上一切的負麵情緒之最深層根源,都與“愛”在表達和接收中遭受了挫折有關(註9)。上述一套有點複雜,要詳述起來又一發不可收拾了,因此這裡暫且掠過。)但即便不理解這個也不要緊。

如果,你是有時候會生氣或出現無論何種負麵情緒的人——那麼,請你,經常地、經常地,告訴你自己:“我好愛好愛我自己。”這句話,是深層溝通技術的創始人——林顯宗老師所教導大家的,詳細請看以下簡短的視頻節錄,(也可點擊此鏈接下載:《如何自我深層溝通找到自信——林顯宗》 )。在視頻上,林老師雖是應對自信的問題而講。但事實上,這是對應一切負麵情結之最深根源的方法。

 


 


我們果真不夠愛自己嗎?
愛自己真的那麼重要嗎?

這是很大的一個話題,而且是那麼地重要!
可惜基於篇幅,這裡僅能精簡地提一下:

這裡所說的“愛自己”,並不是說要滿足自己的多少欲求(盡管這也沒什麽錯,隻要在不傷害到他人的前提下)。因為,這都不是治本的、真正的“愛自己”。

真正的“愛自己”是指,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一切特質——包括自己的陰暗麵、包括以往對自己的所有不滿意之處。例如:身材?個性?能力?相貌?某些難以麵對的經曆?。。。





這裡所說的“愛自己”,也並不是被動地、依賴性地愛自己;而是主動地、信任地愛自己。
換句話說,就是自信、自愛!自信、自愛,就是這樣的一種正確的“愛自己”。

而當一個人被動地、依賴性地愛自己,Ta會怎樣呢?
Ta會依賴外在的人對自己肯定、接納。也就是說,Ta會通過他人的認可,來實現自我價值之達成。是的,我們每一個人的誤區是,依賴別人對自己的愛和肯定、接納,來獲得滿足。例如希望父母愛我、伴侶愛我、子女愛我、好友愛我。。

舉個例子,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實際上是為了什麽?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獲得父母的關愛。
(這是為何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自愛,而非一味對孩子溺愛,助長孩子的不負責任和“依賴”。)





當一個常被長輩批評甚至打罵的少年,加進了一群少年小混混團體,他實際上是隻因為從這個團體裏,他才能獲得接納、認可、體現自我價值,換然之,愛!
(這是為何說,打罵並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題外話,打罵給孩子所種下的無明種,以及給孩子所套進的行為模式,則對孩子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那如果不打罵,還能怎樣教育孩子?有些人還真的不知道。兒童教育是門學問啊。基於篇幅,這裏僅舉一例作為啟發吧。

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1888-1955年,《人性的弱點》作者,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人際關係學大師和成功學大師,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小時候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小男孩,他九歲的時候,父親將繼母娶進門。

他父親向新婚妻子介紹卡內基時,如是說:“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實在令我頭痛,說不定明天早晨他還會拿石頭砸你,或做出什麽壞事呢!”

出乎卡內基預料的是,繼母微笑地走到他麵前,托著他的頭,注視著他。接著告訴丈夫:“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但還沒找到發泄熱忱地方的男孩。”

此話一出,卡內基的眼淚不聽使喚地滾滾而下。就因為這一句話,建立了卡內基和繼母之間深厚的感情,也因為這一句話,成就了他立誌向上的動力;更因為這一句話,讓他日後幫助千千萬萬的人一同步上了成功之路。




戴爾.卡耐基

嗬嗬,卡耐基繼母的成功在哪裏?她的成功在於第一,讓孩子知道,我是愛你的,你是被愛中的。第二,調動起孩子的自信——自愛。

嗬嗬,我們先不要笑孩子們總有許多幼稚、奇怪的想法和舉動,來看看這則網絡小笑話:

“今天我走進超市,看到水產部裏的一隻螃蟹,不顧身遭捆綁的處境,正在非常努力地,努力地試圖從標價¥18的箱子,往標價¥29的箱子裏爬! 我駐足凝視許久,不禁淚流滿麵。。。多麽感人的勵誌故事啊~~~!”

嗬嗬,我們絕大多數成年人,和這隻螃蟹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當我們為了穿戴上名牌服飾,為了擺場氣派的宴席(乃至氣派的葬禮),為了名譽、地位,為了親朋戚友乃至世人的“看得起”,而去拚搏奮鬥的時候,難道我們還不是在渴望著別人對自己的肯定,以此來獲得自我價值嗎?

這是為何心理學家說:越愛麵子的人,其實是越自卑的人(越不自信的人)。
自卑或自信和此人所獲得的成就無關。自卑和自信都僅僅是一種心態而已。





那麼,要達成自信、自愛那實在最終是要達成什麽?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引用一句“新時代”體係中的話:“你的目的就是要完全靠自己去感受到完整與圓滿。

人生中幾乎所有的負麵情緒,看來都來自於我們在人世間所遭遇的挫折。
而挫折,則來自於我們在有所追求的過程中。
而追求,則是因為我們感到自身的不完美、不富足。
所以,當我們足夠地自愛時,自信、完美、富足的感覺就開始進來了。

唯有足夠地、真正地愛自己,我們才開始發現這個世界的美麗,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也同時開始擁有強大的無條件愛人的能力。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都不再是自身慾望以及小我人格的奴隸。套句佛家的話說,此後所作的一切,就是基於“願”而非“慾”了。

基於“願”所作,單於“利己”方麵來說,那便是寵辱不驚、豁達泰然的灑脫人生。
而於“利他”性來說,自然而然地所作的就是“菩薩行”了。

這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以為自己是需要陽光的小草。其實我們也可以成為太陽,不僅自身就可以發光發亮,還可以照亮他人!





關於“自愛”的話題,暫且到此為止。更多一些信息,包括自愛與兩性關係,推薦閱讀以下鏈接中的文章:《新時代中的人際交往關係》


順便提一下視頻中林老師教導的第二句話,因為雖然是題外話,但很重要。

了解“我今生的目的/意義是什麽”有多重要呢?
當一個人對生命的終極意義和目的提出疑問,並開始尋求的時候;這個人,就開始走進靈性修行之路了。

修行之路是一條什麽路?就是“脫輪回”的高速公路。
同時也是走進真正灑脫、喜樂人生之路。

而反之呢?不瞭解人生的終極意義,那麼,別說我們這世上絕大多數在人生路途中渾渾噩噩、浮浮沉沉的人們,即便是灑脫豪邁如李白,正如在他的千古絕唱《將進酒》裏說的,以千金一醉那般的豪情,其實最終也不過是在為了抵銷心底裡隱藏的那“萬古愁”而已。





而對於一個走進靈性修行的人而言,我們問自己“我今生的目的/意義是什麽?”,在於幫助我們和我們的高我或指導靈連接,以便更順利地完成我們今生的課題,乃至獲得更終極的答案。


回歸本題,如果,在一個情景之下有人生氣了——那麼,請你脫離自己的角度,進入對方之內;這時候我們自然就能放下自己的負麵情緒,通過進入對方的內在而達成理解 → 寬恕包容。

詩人紀伯倫在《沙與沫》一書中提到:“一個人的真實,不在於他向你顯露的那一麵,而在他所不能向你顯露的那一麵。因此,如果你想了解他,不要去聽他說出的話,要去聽他沒有說出的話。”

當我們能敞開心輪,達到無條件的接納,那實際上就是“大愛”。







D. 生活中的自利性:可貴的修行機會!


先來摘錄一段關於曼德拉的故事:





     南非的民族鬥士曼德拉,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27年。當時盡管曼德拉已經高齡,但是白人統治者依然像對待一般的年輕犯人一樣對他進行殘酷的虐待。

     羅本島位於離開普敦西北方向7英裏的桌灣,島上布滿岩石,到處都是海豹和蛇及其他動物。






    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一個「鋅皮房」,白天打石頭,將采石場采的大石塊碎成石料。有時從冰冷的海水裏撈取海帶,還做采石灰的工作。他每天早晨排隊到采石場,然後被解開腳鐐,下到一個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鎬和鐵鍬挖掘石灰石。因為曼德拉是要犯,專門看守他的人就有3個。他們對他並不友好,總是尋找各種理由虐待他。

    但是,當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以後,曼德拉在他的總統就職典禮上的一個舉動震驚了整個世界。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來賓。他先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後他說,雖然他深感榮幸能接待這麽多尊貴的客人,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他被關在羅本島監獄時,看守他的3名前獄方人員也能到場。他邀請他們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紹給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寬宏的精神,讓南非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無地自容,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看著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來,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的來賓以至於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了。

    後來,曼德拉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在獄中學會了控製情緒才活了下來。他的牢獄歲月給了他時間與激勵,使他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苦難的痛苦。他說,感恩與寬容經常是源自痛苦與磨難的,必須以極大的毅力來訓練。





     他說起獲釋出獄當天的心情:「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麽我其實仍在獄中。」

     也許老天讓你成功之前先讓你嚐試無數失敗,或許老天讓你快樂之前先讓你品嚐各種痛苦,可能老天讓你遇到那個合適的人之前先碰到很多錯誤的人。所以,在失敗、痛苦和錯誤的人麵前,你應該心存感恩和寬容。不經曆風雨,怎麽見彩虹?



事實上,對於在身心靈上修行的人們來講,每一個能引發自己負麵情緒的事件,其實都是可貴的修行機會。而且除了抱著“修行自我,完善自我”的心態之外,更徹底的方法還是——隻要放開自己,進入對方,去為對方考慮。

這種方法,其實可以運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
舉個例子,我在工作中給客人做廣告設計,時常會有些客人特別的“完美主義”,做好的設計想想又改,想想又改。。。這時候我就很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
然而隻要轉念一想,當我給我自己的東西做設計,又甚或義務給非牟利機構做公益性設計時,在做好之後自個兒再作的改動不是更多嗎?
假如對照一下,作改動最多,花費時間心力最多的作品,還不是給那些“完美主義”的顧客所作的設計,而基本都是在我自己——這位“完美主義”老主顧——要求下的設計。
這樣一想,最煩人的顧客原來是我自己呀~。象我自己這麼煩的人我居然都能夠無聊條件接納了,將心比心,讓對方也感覺舒服一點不是很好嗎?
這樣子反省,不但讓我的負麵情緒減少,而且耐心、脾氣也獲得著不斷的改善。

想想看,但凡我們做自己的事情時,莫不是都有著極大的耐心嗎?
把他人看作自己,那麼幫他人做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讓他人感覺很好,自己也會感覺很好不是嗎?






E.生活中的利他性:幫助他人成長,製造雙贏!


更進一步而言,每一個能引發自己負麵情緒的事件,不僅僅是幫助自己成長的機會,甚至也是幫助對方成長的機會;而且事實上,可以製造雙贏的結局——還是那句——隻要放開自己,進入對方,去為對方考慮。

又舉個切身例子。我妹妹當上郵差後,我們才知道有些人會有個習慣,每到年尾的時候會放一、二十塊甚至五十塊錢進郵箱裏送給郵差,注明以此感謝郵差一年來的辛勤工作和幫忙。這僅屬於心意,甚至不算俗成。於是我們家也打算在中國春節的時候這樣子放個紅包(利是)給郵差作為一點心意。

不過搬到這一年半來,我發現這裏負責我們區的郵差實在很差勁兒。我已經四次沒收到訂購的東西或者認領通知了。

其中兩次沒收到認領通知,好在我及時去郵局查詢找回。再有一次過期退回,以至我損失了運費。還有剛剛發生的一次,去郵局查詢說已經送收了,那恐怕是送錯地方了吧?我白白損失了貨物。盡管數額不大,但畢竟是很令人生氣的事情。換了別個,就算不追究到底,紅包是肯定不會給的了。





然而我轉念一想,為何我要生氣呢?如果遭受損失的人不是我,我一定不會生氣的。這就是我的“我執”毛病又犯了。於是,我靜下心來,寫好封給郵差的信,準備在新春的時候連紅包一起放在信封裏給郵差。

在信裏我逐次指出這四次的過失而讓我們遭受了損失,然後告訴他我們仍決定給他紅包,因為我們知道郵差工作很辛苦,感謝他們一年多來的辛勤勞動;還感謝他們有時候會把物件一直送上十三樓來,方便了我們。

我相信這個處理方式,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效果都會是頗好的。郵差會因此而在以後加把注意,不會再出錯而讓我們遭受損失。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這對於郵差本身的靈性成長所帶來的正麵效果,遠比罵他一頓要來的更好。

其實任何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幫助自己去除“我執”的絕佳良機,千萬不可錯過這讓自己成長,甚至還能讓他人成長的機會啊~!







我把寫好的信給妹妹閱評,她看後還是嫌我信中語氣硬了點,責備成分重了點。
於是我把郵差的四次失誤事件過程全部刪掉,僅僅一筆帶過,語氣再改的委婉些。

妹妹看後還嫌不夠,親自改過:把對他的辛勤勞動的感謝,以及封紅包祝福放在前麵作為重點,最後才簡略的指出有過幾次收不到包裹,可能是些新手不小心造成的,請他幫忙看著點兒。信中沒有一點責備的成分,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被充分體諒的,甚至看起來就連麵子都一點兒沒有丟,因為指責都給指向一個未必真實存在的“新手”了。

我看了甚為歎服。在紅包信封放進郵箱一天後,就被取走了,但多了張小字條,字條上充滿著郵差的謝意,他並且表示一定會給我們看緊點我們的郵件。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嗬嗬。

此後,居然再沒有出現過信件或郵件寄失的情況。而這又似乎是意料中的事了。





然還是讓我出乎意料的是,自從我搬到現在住址以來就再沒有收到過的“綠色和平組織”的會員郵件(我是會員),居然重又開始收到了。噢。。。原來信封上,我的新地址門牌號碼“29”被誤寫成了“39”。真是難為郵局了,這信不但門牌不對,我在信封上的所用名也不是我其它信件上用的官方譯音名字;就憑著姓氏和地址中其它的正確部份,郵局的兄弟姐妹們居然還是能把這信準確的投到了我家來。





想起了一個小故事:一位人際關係大師跟朋友打賭說,他要改變那個老是臉臭臭的銀行服務員的態度。
於是,朋友看著他走到那個服務員的窗口,請他辦理了一點事情。
回來後再看那個服務員,居然待客都變得熱情洋溢,恍如換了一個人似的。
朋友很奇怪,問他:“你到底跟他說了些什麽?”
大師說:“沒什麽,我隻是讚揚他的待客態度很和善友好,讓人感覺很舒服而已。”






一次,某議員批評林肯總統對敵人的態度:“你為什麽要試圖跟他們做朋友呢?”
“我難道不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林肯溫和而智慧地說,“當我使他們變成我的朋友的時候。”


請仔細體味一下林肯總統的這句話。這裏麵是何等的包容與智慧啊~!







再摘錄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傍晚,在一個規模不大的快餐廳裡,總共有三個食客:一個老人家、一個年輕人,還有我。
或許是因為食客不多的緣故,餐廳裡的照明燈沒有完全打開,所以顯得有些昏暗。我坐在一個靠窗的角落裡獨自小酌,年輕人則手捧一碗炸醬麵,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與老人家相鄰。

我發現,年輕人的注意力似乎不在麵上,因為他眼睛的餘光,一刻都未曾離開過老人家在桌邊的手機。





事實證明了我的判斷。我看到,當那個老人家再次側身點煙的時候,年輕人的手快速而敏捷地伸向手機,並最終裝進他上衣的口袋裡,試圖離開。
老人家轉過身來,很快發現手機不見了。

他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然後立即平定下來,環顧四周。
這時候年輕人已經在伸手開門,老人家也似乎明白了什麼,馬上站立起來,走向門口的年輕人。
我很替老人家擔心。我認為,以他的年老體衰,很難對付一個身強體壯的年輕人。

沒想到,老人家卻說:「小夥子,請你等一下。」
年輕人一愣:「怎麼了?」

「是這樣,昨天是我七十歲的生日,我女兒送給我一部手機,雖然我並不喜歡它,可那畢竟是女兒的一番孝心。
我剛才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可是現在它卻不見了,我想它肯定是被我不小心碰到了地麵上。
我的眼花得厲害,再說彎腰對我來說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能不能麻煩你幫我找一下?」

年輕人剛才緊張的表情消失了,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對老人家說:「哦,您別著急,我來幫您找找看。」

輕人彎下腰去,沿著老人家的桌子轉了一圈,再轉了一圈,然後把手機遞過來:「老人家,您看,是不是這個?」
老人家緊緊握住年輕人的手,激動地說:「謝謝!謝謝你!真是不錯的小夥子,你可以走了。」

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待年輕人走遠之後,我過去對老人家說:「您本來已經確定手機就是他偷的,卻為什麼不報警?」
老人家的回答使我回味悠長,他說:「雖然報警同樣能夠找回手機,但是我在找回手機的同時,也將失去一種比手機要寶貴千倍萬倍的東西,那就是──寬容。」
人到了中年,越來越覺得微笑是一種悲憫,緘默才是一種修養,而寬容也是一種智慧。




佛說,“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將成佛”。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把自己乃至他人的“佛性”一點一點地誘導出來而已。





當然,說的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圓滿無礙呢?

“(文摘)中國乒乓球隊的訓練場裏,曾經掛過這樣一條標語(大意):“100%的努力是為了獲得1%的下意識。”乒乓球訓練就是每天千萬次地重複正確的擊球動作。目的是什麽呢?就是為了大量地熏習正確動作的種子。當這種種子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在種子與現行之間就可以形成一種自動運行機製,稍加作意,一連串的正確動作便會自動完成。。。(最後能)在各種場合中靈活運用,以至爐火純青。”

這就是修行,就是熏習!

獲得了理論知識,還遠未足夠。因為那還不真正是屬於自己的。事實上當我們有了正確的知見,那才剛是修行的開始。

這是因為從心理到行為上的慣性與模式,都不是一朝一夕能修正的。
唯有我們能每天每時每分切實地將之運用到生活中,最後形成了一種本能上的反映,那時候,我們才敢說,我們得到了。

常駐於覺察中,每一次哪怕是微小的負麵情緒或負麵想法,都是一次修行的機會。



F. 讓我們從微笑開始 ^_^


好了,我們好像已經一起研討了很多了。終於我們來到了尾聲。最後,能不能提供一個簡易的突破口,作為日常修行的一個嶄新的開始呢?

有。那就是——微笑。

微笑,首先得益的是我們自己。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僅僅是做一個微笑的表情。非常奇妙地,這個人的心情就會好起來。(不信,你試一試?)





我們進一步說,隻要你回憶一下我們剛開始時關於“期待值”部分的內容,這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所擁有的,其實已經是那樣的豐足和美好。這時候,你就可以打從內心裏發出更為滿足的微笑了,不是嗎?

摘錄一段小故事:

      前年夏天在希臘首都雅典逛老城區“帕拉卡”,由於白天氣溫太高,夜幕降臨後才是“帕拉卡”最熱鬧的時候。有位邊抽煙邊在門口招徠顧客的旅遊品店老板,看見一群遊客走過來,情急想甩掉煙蒂去招待客人,沒看清煙蒂不偏不倚正好扔在我手臂上﹐皮膚頓時燙出個大水泡﹐疼得我直跳腳。這老板見狀吐出一連串的“對不起”,之後又送我一個無比燦爛的希臘式笑容,他邊笑邊背誦起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語錄:“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笑容,我們還需要什麽呢?”
      我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蘇格拉底說的,隻是覺得手臂上的疼痛和心裏的窩囊氣被眼前的笑容化解了,結果是我也笑著走進老板的商店,買了不少漂亮的明信片。


是啊~!這個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笑容,我們還需要什麽呢?





就連兩千多年前那位住在希臘老舊屋區中,整天打著赤腳,穿著破舊長袍和披風,還經常被老婆當眾數落的哲人都認為,他已經擁有了他所需要的一切,包括他的笑容。那麽你呢?


我們再進一步說,根據“吸引力法則”,你可以知道,微笑,將帶給你一整天的好運氣 + 好心情。持之以恒的話,你的整個人生都將為之改觀。我知道你跟我都相信這個觀點,不過,為了讓我們加深點印象,以便在生活中時刻記得運用,我還是摘錄幾段人們的生活經驗吧:


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家企業向社會招聘員工,許多年輕人前去應聘,其中不乏高學曆者,但他們最後都意外地敗在了一個女孩兒手裏。女孩兒相貌平平,經曆簡單,隻有中專文憑,挺普通的一個人。有人不服氣地向負責麵試的人事部經理質疑。這位經理平靜地說,一個人能夠經常發出友善的微笑,那麽她即便文化程度低一些,我也願意聘用。但是一個碩士生或者博士生,老是板著一副麵孔,他就是免費來我這裏工作,我也不要。

我的一位朋友,前些年總是愁眉不展。問她原因,她說家庭不和睦。她結婚後沒有房子,同婆婆合住。婆媳之間本來就難相處,她也未能幸免。疙疙瘩瘩生活了十幾年,她和丈夫好不容易買房搬了出去。她以為婆媳關係定能有所改善,不料還是同以前一樣劍拔弩張。有人勸她去婚姻專家那裏谘詢一下,她猶豫再三,還是去了,最近再遇到她,她喜笑顏開地告訴我,如今她與婆婆相處得很好。讓她談談感受,她說,因為學會了微笑。是呀,一副緊繃繃的臉,誰樂意看?微笑本身就是寬容。





我們的日常生活瑣碎而忙碌,每天要承受很多壓力,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清晨走進辦公室,同事笑著招呼一句:您好。整整一天我們工作起來都會輕鬆愉快。傍晚回到家裏,愛人笑著問候一聲:回來啦!再寒冷的夜晚我們也會感到溫暖如春。左鄰右舍相逢一笑,可以增進感情,密切關係,因之與鄰居相處融融洽洽、和和樂樂。寂寞的旅途,與陌生人同行,微笑著點點頭,彼此的戒備頓時消除。獨自在外喝酒,向鄰座的人微笑著敬上一杯,或許就多了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

在法國讀書的時候﹐有一天與同學相約去爬山﹐看到山頂上有一座古羅馬建築風格的城堡﹐雖然通往城堡的小路旁豎著一塊警示牌﹕軍事區域﹐閑人免進。然而我們一行人被好奇心驅使﹐依然闖入了城堡大門。城堡裏警鈴聲立刻大作﹐幾個法國軍人衝出來將我們這夥來曆不明者團團圍住﹐並押往一間小屋﹐言明須等弄清每個人的真實身份後才能放我們下山。負責看管我們的是個年輕小夥子﹐他兩腿分開站立﹐雙手背在身後﹐一副對待犯人的架勢﹐弄得我們很不舒服。於是我向身邊的同伴建議﹐我喊一﹑二﹑三﹐我們一起開始對這個年輕軍人微笑﹐看他怎麽樣。果然不出一分鍾﹐那年輕人招架不住十來張對他微笑的麵孔﹐他先改變了僵硬的站立姿勢﹐然後又請我們坐下來等待﹐甚至問我們想不想喝一杯咖啡﹐等到我們的身份被確認後﹐他又主動送我們抄近道下山﹐最後像朋友般握手告別。

微笑,是寬容,是理解,是信心,是力量。倘若我們每天用微笑的麵孔迎接生活,也就等於把自己的生命拉長了一截。

你想獲得成功,受到尊重,得到理解,不妨從微笑開始,它簡單易行,不花本錢,能長期運用。花朵在沒有完全開放的時刻最為嬌豔美麗。於是想起朱自清的一句話:微笑是半開的花朵。

(書外人語:微笑是半開的花朵,更是不花錢的最好的禮物)



以下,送給你一部叫:《蓋章》 的視頻小品——非常推薦的!





來!給自己一個微笑,就讓我們從這一刻開始吧~!^_^






4. 高階:達成最深最深的“理解”


如文首說述的,了知無我;了知我與對方、我與萬物實為一體;了知“每一片雪花,都落在適當的位置”。了知因何佛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這些都已經超出本文述說的範疇了,這裡暫且掠過。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你已經和我一起有板有眼的完成了一次多麽棒的心靈研討:


一. 達至“無生法忍”的三個簡單步驟


二.如何達至“瞭解 → 理解 → 寬恕”

1. 初階:瞭解——期待值的設定

A. 案例
B. 瞭解——關於“期待值”與“幸福度”之關係
C. 解決“比較 → 期待”的一個方法
D. 更徹底地拋棄“期待”

2. 中階:達成“理解”

A. 理解的基礎:期待值設在“這個地球上不存在‘完美’”
B. 瞭解、警醒及改變我們設期待值的習慣
C. “理解 → 寬恕”的終極性好榜樣


(廣告時間,課間休息)  


3. 把“理解 → 寬恕”運用到生活中來

A. 生活中:修正“期待值”後,作的擴展性聯想
B. 生活中:理解 → 同理心 → 寬恕(自己和他人)
C. 生活中:綜合性運用
D. 生活中的自利性:可貴的修行機會!
E. 生活中的利他性:幫助他人成長,製造雙贏!
F. 讓我們從微笑開始 ^_^

4. 高階:達成最深最深的“理解”





我們知道佛家常提到的人生中的“三毒”:

貪 (貪婪。我的理解其根源在於“感到不足”);
嗔 (嗔恨、生氣、憤怒。我的理解正如一些祖師大德所說,起根源還在於“貪”,而所期待的未獲得滿足);
癡 (愚癡。我的理解,其中更重要還包括了 “沉迷、沉溺 (於其中) ”)。

實際上,關於“忍辱”的問題,其實就是解決“嗔”的問題。
因而要解決“嗔”的問題,此篇在基礎部分我們就已首先解決了“貪”的問題。
而解決“貪”與“嗔”的問題,以上整篇的技術要領其實就在於不“癡”。

所以,上述通篇,我們事實上並不單是在解決“忍辱”,還同時在解決“貪、嗔、癡”三毒!


而若站在“新時代”體係的觀點,你要不要知道我們剛在研究解決的這個課題有多麽的重要?

——我們所處這個宇宙的課題,正正是“對極性的整合”!

所以,一旦這個關於二元極性的課題搞定了,即將到來的地球新紀元,門票你就已經到手了!

那就讓我們——持——之——以——恆——吧!

與各位共勉!嗬嗬。

謝 謝 大 家~!







——————————


(註0)文中所提及、推薦的幾個視頻、音頻、文章,大都可在第一次提及處直接點擊該題目(為粗體字)進入觀看頁麵。(萬一鏈接失效時,隻要搜索該名字,也都能找到新的鏈接資源觀看。)

(註1) 倘若想瞭解更多關於心靈與健康的關係,可參考以下這篇:《一位教人利用心念能量療愈晚期癌等重症的絕代奇醫》

(註2) “深層溝通技術”,其創始人是一位佛家的資深大德林顯宗老師。他為了尋找一個方法解決現代人的身心靈問題,曾花了大量心力,往返世界各地去學習各種身心靈療愈技術,但一直未得最佳法門。後來他忽然想起佛家“唯識”學,於是深入領悟,從中提取研究而成。

(註3)凡此種種慾望,通常都隻是對潛意識中某些心理負麵因素(種子)的逃避,或彌補,或投射;所以,滿足這些慾望,永遠都隻是在“果”上作功夫,是治“標”而不是治“本”。這正是為何慾望永遠都不會獲得滿足,充其量隻是“暫時止止癢”而已。

這樣的一種成癮性,佛作過以下的比喻:“譬如三束蘆葦,互相依靠豎立著。如果拿掉其中一束,另兩束就會倒下來了。如果拿掉其中兩束,剩下的一束也不能繼續豎立;這三束蘆葦便是‘色(肉身及外在環境)’、‘名(各種感受、記憶思考、意誌決斷)’、‘識(感官意識以及內在意識)’,此三者輾轉相依而得以生長”。(《雜阿含》288經及《相應部》67經。)





(註4) 若問:不期待,那是否與《秘密》的吸引力法則矛盾?
答:隻有缺乏,才會期待。缺乏的感覺,隻會繼續吸引“缺乏”過來。而且無論你是否獲得,獲得多少,你都隻會一直感到“缺乏”。這便是慾望永不能被滿足的最大根源之一。
吸引力法則的精粹在:“感恩”——感恩已擁有的,及感恩將擁有的;並且把心態與感覺常住於“擁有”之中。但吸引力法則實際上隻是多個宇宙大法則中的其中一個,而且因為它隻在解決人的無力感,解決如何“獲得”的問題,而沒有解決因何需要“獲得”,所以,隻能算是治標而不是治本。

(註5)此處所講的,僅是表意識的“期待”。而實際上,一些習慣性、成癮性的負麵情緒(例如習慣性的憤怒、擔憂乃至迫害妄想癥等等),則是為響應潛意識的“期待”而來的,就如毒癮發作就期待吸毒一樣。正如正文談及《漁夫和金魚》裏麵那個老太太,慾望的一再達成,並不能讓她把怒火變換成笑臉——因為她對怒火上癮。





(若想對此瞭解一二,推薦看張德芬導讀的科教電影“《我們到底懂什麽》”或聽聽她在洛杉磯僑二中心的演講。)不過好在,潛意識的問題,都可以通過表意識的努力而解決。


(註6)以下一段新聞可有助於我們瞭解,日本士兵,是如何由“人”被訓練成“魔鬼”的:

  中新社東京啊七年十二月十五日電 (記者 朱沿華) “南京事件七十周年國際研討會”上,日本學者吉田裕和能川元一對南京大屠殺的產生背景、戰後日軍對其保持沉默的社會構造進行了分析,稱日軍特質導致了暴行的產生,戰後日本的特殊政治文化環境又令老兵獨自承受精神煎熬。
  兩位學者首先指出,南京大屠殺中表現出的日軍放火、強奸、嗜殺等侵略行徑的常態化不能用連續激烈的戰鬥導致人的情感麻痹、習慣性殺人和由於戰友犧牲而產生的複仇情緒等一般戰爭心理進行解釋,其更重要的原因是日軍“非人性化教育”、森嚴等級秩序下上級對下級人格的否定、戰鬥至上主義指導下的對士兵補給和衛生、休養等要求的輕視。
  他們列舉了大量事實證明,日軍對士兵采取了“非人性教育”,認為隻有在“私下製裁”名義下通過暴力手段(含精神侮辱)才能打造出堅強的部隊。在軍內森嚴的等級秩序中,上級對下級的人格進行否定、人性進行壓抑,而士兵積攢在心中的抑鬱在戰爭中轉化為對弱者的欺淩,也就是對中國沒有戰鬥力的普通民眾的殺戮。
  在戰爭之初,指揮者向士兵保證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但戰爭爆發後日軍卻遭到了中國軍民的激烈抵抗,士兵在絕望中產生報複心理,加上先頭部隊很快就失去了補給保障,戰爭犯罪由此產生。此外,軍官對下級犯罪行徑的默許和充斥於報紙上的煽動性報道也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吉田裕等同時指出,戰中罪行在戰後不僅對受害者,對作為加害者的老兵也造成了深重的心理傷害。一項調查顯示,374名接受訪問的老兵各種精神疾病的患病率為100%,其中超過30%的人有抑鬱症,超過10%的人曾有自殺念頭。但日本戰後的非戰政治文化令整個社會對戰爭、軍隊都有很深的忌諱,使得老兵成為一個遊離於社會主體之外的團體。這一狀況則進一步加重其精神負擔。





  兩位學者認為,通過對南京大屠殺中殘暴行徑的科學分析有助於人們對戰爭犯罪的理解,增進日本社會對日軍罪行的認知。
  據悉,吉田裕為一橋大學日本近現代史教授,曾著有《天皇軍隊與南京事件——另一部日中戰爭史》、《日本軍隊——士兵們的近代史》、《日本人的戰爭觀——戰後的變遷》等專著。能川元一為神戶學院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哲學、倫理學講師。

其實,別說當這一群人經受過非人道的訓練後會變成魔鬼,即便是沒有經受過魔鬼的訓練,我相信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隻要非常簡單地,給予他們一個角色與情境的安排,心中的魔性就已經可以被引發出來了。不信是嗎?那請你點擊看看這個震驚了心理學界,後來其結論被稱之為“路西法效應”的心理實驗(簡介)





至此如果你對日本人仍有哪怕一點點恨,煩請點擊閱讀以下鏈接文章,解開這個結:《看完此貼捫心自問,您還認為遭遇地震的日本人不值得同情嗎??》


(註7)很遺憾的是,舒賽,這位連侵略者都為之折服的抗日女英雄,終於還是被害而死了——但並非死在日本人手上,而是死在同胞的手上——文革期間,舒賽於1971年5月慘死在山西獄中,終年54歲。

正如我在文中所說的。
在特定的情況下,魔鬼可以變成人。
在特定的情況下,人也可以變成魔鬼。


(註8)現代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性格以及相關的心理因素約有70-80%乃於童年期、幼年期形成。此期間的家庭、環境,尤其父母之言行身教所給予之影響巨大。尤其是每個人內在較為負麵的人格、性情、情緒特質,都與Ta在這些期間所受到過的傷害有關。而且這些傷害也包括了父母家人的一些很不經意的,或者看起來頗為微不足道的“無心之失”。“新時代”體係的觀點也相仿,而且把此影響更延伸至胎兒期乃至前生。

(註9)關於心理投射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推薦看看這篇《~ 內在的誠實 & 小我撒謊的8個步驟 ~》

(註10)若然問:作為負麵情緒之一種,難道不是有很多的恐懼都跟“安全感” 更有關嗎?

我的理解:當我們在乎“安全感”的時候,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的生命中仍有所“愛”——無論是愛自己,或是愛身外的任何人或物。

假如你不信,那麼請試想想,為什麽會有“士為知己者死”?
為什麽會有那麼多為了至愛(無論是基於情愛、友愛、或大愛)而犧牲自我這類徹底無視安全感的故事?

而相反的,又為什麽會有各式各樣的自殺、情殺乃至殉情?為什麽有些人當萬念俱灰的時候,會去選擇毀滅自己,甚至連同(相關或不相關的)他人一起毀滅?
是的,假如一個人,心中已經沒有任何的愛,甚至連自己都絲毫不愛的時候,也即是所謂的萬念俱灰的時候,這個人,通常會選擇自殺甚至同歸於盡。

可見,希望獲得安全,為的仍是可以繼續去“愛”啊。


附佛經上有關忍辱的一些摘錄:






  佛子! 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 佛子! 此菩薩摩訶薩不見有少法生, 亦不見有少法滅. 何以故? 若無生則無滅, 若無滅則無盡, 若無盡則離垢, 若離垢則無差別, 若無差別則無處所, 若無處所則寂靜, 若寂靜則離欲, 若離欲則無作, 若無作則無願, 若無願則無住, 若無住則無去無來, 是名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 
節錄自 <<大方廣佛花嚴經>> (十忍品)

  諸善男子! 菩薩念於是十三行,修行於忍.何等十三? 一切行空,修行於忍; 不得我故,修行於忍; 不得眾生,修行於忍; 不偏自他,修行於忍; 究竟無嗔,修行於忍; 覆蔽結使,修行於忍; 永斷貪.嗔,修行於忍; 成就相好,修行於忍; 欲生梵世,修行於忍;  離他逼切,修行於忍; 欲的盡智.無生智故,修行於忍; 欲降諸魔,修行於忍; 欲知見如來無量身故,修行於忍. 以是忍辱,悉用回向於一切智. 善男子! 是名菩薩見十三行修行於忍.節錄自<<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

  世間一類男子.女人,常起忿恨.瞋恚之心,生諸過失.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在惡趣,受地獄苦.地獄報盡,縱得為人,在在所生相貌醜陋.淨意! 當知由忿恚因,感醜陋果. 
......
  世間一類男子.女人,不起忿恨.瞋恚之心,不生過失.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報盡,來生人間,在在所生相貌端正.淨意! 當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節錄自<<佛說淨意優婆塞所問經>>

  雲何菩薩摩訶薩性忍? 智慧力故,能堪種種苦惱等事.一切忍,,一切忍,一切忍,有憐憫故,得慈心故.性忍有二種: 一者.出家; 二者.在家. 在家.出家具有三種:一者.能忍眾生打罵等事; 二者.能自堪忍一切諸苦; 三者.忍樂善法. 
  能忍眾生打罵等者,菩薩摩訶薩若為眾生所打罵時,作是思維:"緣我是身,造作惡業,今自受報.雲何於彼而生瞋恚?我亦不求是苦煩惱.今若不忍,後複增多! 不忍辱者,是則名為苦煩惱因.我所受身及諸煩惱,非眾生過,自是我咎.若有惡事,實不樂受.今若不忍,便是自作.若自作者,複當自受生死性苦.身若受苦,雲何不忍! 聲聞.緣覺為自利益尚修忍辱,何況我今為欲利益一切眾生,而當不忍! 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薩禁戒,修八正道,得無上道!"
  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修五種忍: 一者.於怨.於親.非怨親中,修行於忍; 二者.於上.中.下人,修集於忍; 三者.於受苦.受樂.不苦不樂中,修集於忍; 四者.於有福德.無福德.非有福德非無福德人中,修集於忍; 五者.於一切惡人中,修集於忍.
  菩薩成就如是五忍,修集五想: 一者.眾生想; 二者.法想; 三者.無常想;  四者.苦想; 五者.無我.我所想.
節錄自<<菩薩善戒經>> (菩薩地忍品)




此外,再推薦一篇極為精彩的博文給各位:






《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道證法師講述:

《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音頻有聲書版本

《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文字版本


當您覺得自己“忍辱”已經修得不錯的時候,請聽聽/看看此有聲書。

在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有聲書之後,感覺隻有六個字:


慚愧、慚愧、慚愧


比起廣欽老和尚的考題,我們所遇到的一切所謂考題,都算得了什麽呢?








另一推薦文章:

怎樣把所作的每一件事,都變成功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感謝支持啊嗬嗬。。
paul2008 回複 悄悄話 文章精彩絕倫。說理透切。阿彌陀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