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要阻止廣州電視台取消粵語,請立即轉發此文 (圖/音頻)
粵語不但是正宗中原古音,
且是能代表中華語音最高造詣的語音係統
驚聞廣州電視台有計劃要取消“粵語”(廣東話),特漏夜寫下此文,希望廣大的廣東語係同胞,了解粵語絕不僅僅是一種方言這麽簡單。千萬不要把手中的明珠白白地扔掉了。別人不識寶就罷了,難道我們自家還要把祖傳的珍寶當石頭丟棄嗎?請頂起來,並盡量廣泛轉發此文,讓更多同胞了解自己家中的珍寶!並在此鏈接調查問卷中投下您神聖的否決票:http://www.gzzx.gov.cn/question/index.aspx 。
綜述:專家言,廣東話實是古中原漢語語音,其擁有9個聲調,(是普通話4個聲調的2倍多),並保留了普通話所丟失的入聲韻,無論在辨識力以及協助情感的表達上,都代表了中華語音文化的最高造詣。以下分別說明。
為何說廣東話是古中原漢人的語音呢?
事實上,廣東話並不是方言,而是古中原漢人因避戰亂南下帶過來的中原語音(雖然,也加進了一些嶺南少數民族用語,以及舶來用語)。嶺南因為地處偏僻,遠離戰亂,反而讓這些中原語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免遭了中原地區少數民族統治下的同化覆滅。
反之普通話則其實並非正宗的古中原漢語,而是在少數民族統治時期,以其胡語混合一定漢語而逐漸演化產生的新產物(但仍主要以胡語為主)。曾經統一中國的少數民族多為文化相對落後的遊牧民族,麵對博大精深的中原漢文化,最不容易掌握的就是聲調眾多的中原語音了,因而在胡漢融合的漫長過程中,令聲調逐漸地與相近的合併,縮減,最後就隻剩下了4個聲調。
不但明清乃至近代的學者們留下了豐富的粵語探源資料。近數十年來語言專家們也研究發現,粵語不但不是地方土產“百越”方言,反而是古來中原漢人的語音。盛唐雅言在廣東話中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保留。更早則可以追溯到秦漢,乃至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官方交往,文人講學,祭祀活動都共同使用的雅言。甚至更有發現,遠至商周文化中最原始的古詩,用廣東話讀都是押韻的!(而用普通話則不)。基本可以判定,廣東話就是古中原語音的最完整傳承!
其實要證明廣東話最大程度地傳承著古中原語音,並不一定需要專家。請嚐試比較用廣東話與普通話讀唐詩,你就會發現很多普通話不能押韻的地方,用廣東話就能押韻。(事實上,在我中學讀書的時候,語文老師每教到古文及詩詞,都會吩咐我們用廣東話念。)廣東話不僅最為接近古詩詞原音(說“接近”是因為較難證明是否100%某時代原音),同時也最大程度地保留著古代的字詞用語。(此外,語音專家還表示,所有的廣東音用語,其實都有對應的字。改天買本廣東音字典看看。)
為何說廣東話是能代表中華語音最高造詣的語音係統呢?
事實上,廣東話的語音係統,不但能代表中華語音的最高造詣,而且可堪稱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一套語音係統。
我們知道,聲調越少,出現同音字詞的幾率就越大。同音字詞出現的幾率越大,對於語音的辨識、領會就越困難。廣東話是9個聲調。普通話隻有一半不到。所以,用廣東話表達,同音字最少因而辨析力也就最強。
而拉丁語係(例如英文)則是沒有聲調的,它們怎麽避免同音字呢?
拉丁語係因為缺乏聲調,為了避免同音字詞太多,不得不採用多音節。而用多音節必然的就費時費力。所以,假如在同一說話速度中,在同時間內講中文的人所能表達的內容要比說拉丁文的表達多出1/3內容,或者,要表達相同的內容就可以節省1/3的時間。(具體的例子是趙元任曾經比較用英語和漢語背誦乘法口訣的速度,漢語使用了30秒,而英語使用了45秒。)聯合國公文的中文版,比其它拉丁文版足足薄了1/3有多。
中華語言文字係統帶聲調的語音特色,加上其造字、組詞的特色優勢,直至近一、二十年才被國外語言學家發現而結論說——中華語言文字係統實屬目前所發現最優秀、最先進的語言係統。(單其優勢就可以另外寫出長長一篇。因屬題外話,這裏暫且掠過。)
此外,音調越多,語言說起來就越動聽。曾有韓國友人告訴我的一位朋友:“你們中國話有那麽多聲調,真好聽。不像我們說話沒有聲調,平平的很枯燥。”記得一位講普通話的同事也曾經跟我說過:“我覺得你們廣東話聽起來特別悅耳。”
因為聲調豐富之故,廣東話歌曲填詞選字全部都依照9個聲調大致配合填上的。這事實上也是中國古詞的創作方式。所以中國古詞不需要樂譜,填詞人隻需要按格式填作。唱者按照一定的韻律,拿上詞就能唱了。而普通話創作的歌曲,因為字的聲調太少,就沒辦法這樣子填。
順帶一提的是,粵語(古中原語音)9個聲調中,除了其音調的明顯優勢外,當中用以彰顯語氣、韻味的(頓挫性)入聲,也是中原地區語音被胡化後的普通話所失去的一重要語音藝術元素。(為避免文章太長,這裏暫且略去不詳述了。)
結語:我希望大家知道,廣州電視台有必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廣東話。因為這並不是為著挽救一種方言,而是作為一個文化媒體,為著最大限度地承擔起繼承和發揚中華語音文化之最高造詣的責任!
當年,孫中山先生在南方根據地建立民國時,為了團結北方人,在議定國語選用北方語還是廣東話的投票前,極力勸說委員們投票以普通話為國語,最後結果廣東話才僅以一票之差(另一說3票之差)輸給了普通話。單在中華文化傳承的層麵上來說,不得不說這是十分可惜的事。
現在,全國隻剩下廣東、香港及大約半數的海外同胞還傳承著這套先進、優秀的古中華語音了。我們爲什麽還要自毀文化呢?在我們這優秀的傳統語音文化係統頻臨滅絕的今天,希望大家了解廣東話的文化價值,努力承擔起繼承與弘揚中華最優秀,乃至世界最優秀語音係統的責任吧!
另:假如廣州電視台的各位對上述尚有疑問,何不請幾位廣州、香港的語音專家來谘詢一下呢?
至於各位讀者若想更多地了解粵語的曆史文化地位,不妨打諸如“粵語中原音”之類字眼搜搜,就能輕易找到更多的資訊。若想作更深入探討,也可以上北大中文論壇的方言區探討。
以下是搜搜百科中的“粵語”條,當中不但詳述粵語的曆史及分布,在所及舉例中,你還會驚歎我們粵語的日常用語中,原來有那麽多都竟然是古代漢人的日常用語:
http://baike.soso.com/v53767.htm?pid=baike.box
以下鏈接則是一海外華語電台的錄音節目,當中有專輯采訪語言專家,談論粵語的曆史地位及文化價值。請點擊此鏈接:http://ybci.org/joan/index.html。再點擊“2007-10-07 粵語的歷史及特色”。
之前看到有卡友發貼討論說香港電視台的粵語與“廣東電視台”上講的粵語有不同,當時睇到大家的討論都比較熱烈,但並無人能夠指出此粵文化差異的關鍵。作為一個土生土長且比較了解廣東文化的曆史與現在的人,趁這幾日得閑詳細寫了下文,等大家能夠全麵認識粵文化!
下文較長,先貼出一個最權威的粵語發音網站:香港語言學會自2003年起製作的粵語音網站,裏麵包括了目前的主流粵語發音、及香港“粵語正音運動”之後推出的“複古粵語音”這兩大流派的標準發音。例如“構”字,隻需要在該網站上輸入其繁體字“構”,就可以查出其分別讀為“KOU3(“扣”字音)”(主流粵語)、“GOU3(“救”字音)”(複古粵語)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一、廣東的曆史
外省的人大多數不了解廣東人的組成及來源,也不知道為何叫做“廣東”,更會有些外省人會奇怪,為何秦漢時期的“百越之地”、少數民族眾多的廣東,現在除了在粵北的深山上有一個“瑤族”外,其餘地區全是清一色的漢人?為何韶關南雄縣的“珠磯巷”及肇慶封開縣這兩處相距甚遠的地方都被稱為嶺南文化的發源地?為何近代史上隻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曆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曆史的轉折?這些都涉及到漢民族發展曆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並且是一環扣一環地一直發展到如今!以下詳細講述!
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並不屬於中原政權,被稱為“百越”,但也沒有形成“國家”,全是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氏族部落。因為有位於廣東與湖南交界處的“嶺南山脈”的阻隔,在戰國時期即使是離廣東最近的“楚國”(現湖南)也沒能統治百越。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誤判了形勢,認為中原已經永遠降服了。於是將軍隊分為兩大部分,一支北上抗擊匈奴,另一支號稱50萬人的大軍則在由後來自立為“南越王”的大將“趙佗”(現河北地區人)率領下,南下征服百越。但這樣的舉措造成了中原地區的軍力空虛,以至於不久之後的“陳勝、吳廣起義”及後來形成的兩大起義軍“楚漢雙雄”可以橫掃中原,最終導致秦朝很快滅亡。
史書中記載當年趙佗率領50萬大軍征服百越的過程中,曾與當地的少數民族在叢林地區慘烈撕殺。當然,當時裝備、人數、科技水平都明顯占優的秦軍仍然順利地征服了百越。由此開始,現兩廣地區第一次歸屬中原政權。趙佗征服百越後,將行政中心選定在珠江口以北、珠江三江匯聚處、背山而麵向珠三角平原的“番禺”(現廣州越秀區),因此廣州的建城曆史已有兩千多年。
之後“楚漢雙雄”劉邦、項羽逐鹿中原,秦朝本來命令趙佗帶大軍回中原平叛,但被趙佗拒絕且趁機在番禺自立為王,將其控製的兩廣地區及現越南北部稱為“南越國”,此政權一直持續到“漢武帝”時代。因此當時的主要陸上交通工具是“馬”,但兩廣地區本身並不產馬匹,必須從中原引起,因此社會的發展一直受製於中原。到漢武帝時中原穩定,武帝逐派大軍南下殲滅了“南越國”,自此兩廣地區一直嫡屬於中原政權,也成為了以後曆史長河中,中原漢人的南下逃難的世外桃源。而中原漢人的南下,也最終形成了當今的中國,此是後話。
順便說一句,南越國的第二位皇帝,趙佗的孫子趙昩的陵墓在上世代八十年代在廣州的“象崗山”處被發現且被完整發掘,出土了“金玉璽”、“金縷玉衣”等眾多國寶級的文物。該“南越王墓博物館”是現今廣州的知名曆史文物景點(可以進墓參觀)。
另外,幾十年間就經曆了兩次中原大軍的大規模軍事征服後,原百越的少數民族數量已經大為減少。至於這些“百越諸部”究竟去了哪裏,史書中並無記載。現越南人認為其北部的原“京族”等民族就是由兩廣地區為逃避中原軍隊的征服而逃到越南北部的百越諸部,因此之前竟然有越南人以此為依據荒唐地要求中國將廣東、廣西交還給越南!因此1979年中越戰爭時,當時越軍的口號就是知名而搞笑的“打到友誼關吃早飯,打到南寧過春節!”。而中國曆史學家則認為原廣東地區的“百越諸部”是向西逃到了廣西、雲南一帶,而成為了現在壯族、侗族的祖先。
還有,漢武帝收複南越國後,將行政中心(郡)由番禺遷往現兩廣交界處的“肇慶市封開縣”,並將封開縣城的一條小河命名為“廣府河”,寓意漢武帝“廣布恩澤”。自此該縣城以東稱為“廣東”,以西為“廣西”。封開縣城也是四百年漢朝時期,兩廣地區與中原交往的中轉樞紐,因為被稱為是廣俯文化的起源地。
二、廣東人的由來
廣東人由三大群體組成,廣府人(占大多數,分布在珠三角及粵北、粵西地區)、潮汕人(李嘉誠就是這一人群,分布於粵東南的潮汕平原)、客家人(分布於粵東的梅州、惠州),因此也有三大語言:粵語(即廣府語)、潮汕語、客家話。這三大群體全部是不同時期、內地不同地區的漢人南遷的後代。
為何會在廣東出現這三大群體?先要繼續上文的廣東史:
漢武帝北擊匈奴、南收南越,奠定了漢朝長達四百年的江山,中原地區也形成了一個擁有統一文字、語言、文化、民俗的強大民族“漢族”。
之後是較短時間的三國演義,再到西晉。期間三國時期統治兩廣地區的“東吳”政權,又重新將行政中心由“封開縣”搬回南越國的首府“番禺”,並改名為“廣州”。自此“廣州”一直是廣東的行政中心並一直沒再變更名字。
但從西晉開始,漢族出現了第一次大規模、長時間的內部戰亂,這就是史上知名的“八王之亂”!這場始於宮廷內權力鬥爭的“八王之亂”雖然最終以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而結束,但已經極大地破壞了中原地區,也導致漢民族力量的急劇衰退。接下來就是北方少數民族趁漢民族衰退而大舉入侵中原,形成了又一個知名的戰亂曆史時期——“五胡亂華”!再到後來的“南北朝混戰”,一直到唐朝中原戰亂才徹底結束!
這時中原的漢人已經知道在遙遠的南方,有一塊物產富裕、雖然嫡屬於中央政權但山高皇帝遠的樂土“廣東”!所以從“八王之亂”開始,出現了史上第一次的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而長時間的大規模南遷,當時是整個家族、整條村莊在族長、村長(稱之為“太公”)帶領下的扶老攜幼式的長途南下,因此把當時的中原漢語、文化、習俗全都帶到了廣東。幾乎所有傳統廣東人的家族都有“族譜”記錄自他們是來自中原何方,何時遷到廣東的。例如前香港特首“曾蔭權”,其始祖就是山東的“曾子”,其族譜就記載了什麽時候由山東南遷到廣東的南海縣。到曾蔭權的爺爺時再遷到香港。
以當時的交通、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如此的長途南遷是多麽的艱辛。因此當這些南下的漢人族群在終於翻越嶺南山脈到達粵北韶關南雄縣,不會再受戰亂影響時,就都會在那裏休養生息。但南雄縣畢竟是山區,農業物產遠不及平原地區豐富,所以南遷漢人在那裏繁衍了幾代人後,就又大多會繼續沿北江南下、沿西江西進而到達最終的遷徒地——珠三角、粵西、甚至廣西東部的平原地區。因此南雄縣的“珠璣巷”又被稱為廣東人的發源地,這與之前提到的“封開縣”的地位是不同的,很多廣東的大的姓氏都在那裏修建了“太公祠”以緬懷帶領族群南下並安葬在那裏的“太公”。
這一時期在浙江福建一帶的漢人則有部分南遷到粵東地區的潮汕平原,成為潮汕人的祖先,因此潮汕語與“閩南語”是同一語係,與作為來源於中原古漢語的粵語不同。
唐朝建立後,中原的戰亂終於平息,漢人南遷也告停止。李唐又是近四百年的太平盛世,中原漢語再次重新統一,且廣東地區到唐朝末年其漢語也由漢朝時期的漢語也逐步演變為唐朝的漢語(盡管兩者並無好大區別)。唐朝四百年安穩歲月,也使得前述的來自中原各地的漢人在廣東重新混合形成了在珠三角,以及沿北江、西江分布的“廣府人”,語言文化上也趨一致。
另外,這次漢人的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南遷,使得原廣東地區的百越諸部終於徹底湮滅,全部被趕光、殺光。到唐末全廣東就隻剩下粵北深山上的一個“瑤族”,其餘平原地區全是漢人了。因此廣東的漢人後來就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讀音與“越”字相同的漢字——“粵”,其目的就是要表明現在的“粵”已經完全不同於古代的“越”了。
三、廣東古漢語的穩定與中原漢語的胡化簡音
李唐之後,中原再次陷入長時間的戰亂及飽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占領,語言隨之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北宋初年時,中原地區的漢語仍能基本保持漢唐語言,當時出版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權威發音韻律書《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裏麵標注的文字發音與現今的粵語高度吻合。但之後中原因為受到西廈、遼、金、元等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占領,漢語開始胡化,到了南宋時期中原漢語已經由漢唐漢語(粵語)演變為現在的“客家話”了。
而偏於一隅的廣東卻是一直極少戰亂,基本沒受到北方遊牧少數民族的影響,所以一直保留著漢唐時期的語言、文化。因此大量的唐詩宋詞現在隻有用粵語來讀,才能符合詩詞基本的“韻律美”了。
以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代表作《竹枝詞》為例——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知名的情詩也是古漢語文學的代表作,不直接表達而運用了古漢語內“語意雙關”的表述手法,用天氣的“晴”的有無,來代表男女之間的“情”的有無。在粵語裏“青、平、聲、晴”均是同一個韻母的,讀來完全符合詩詞的韻律美,用粵語一讀就能體會出詩詞的意境了。
但胡化的普通話,“聲”字的韻母卻變了,結果用普通話讀的話第二句完全不押韻,連詩詞最基本的韻律要求都達不到,大煞風景!
又如同是唐代的著名詩人“王維”的名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粵語裏“親、人”是同韻母的,符合詩詞的押韻要求。但普通話裏這兩個字就又不同韻了。從這首詩作可以肯定唐代的山東人說的也是與粵語一樣的古漢語。
還有唐代著名的哲理詩,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
更上一層樓。
在粵語裏“流、樓”是同韻母的,符合絕句詩詞第二、第四句必須押韻要求。但普通話裏這兩個字就又不同韻了。
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古漢族是男耕女織的農耕型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是近距離長時間地麵對麵交談,而當時的“文言文”都是很簡短的,所以需要多達九個音調,這樣保證了大多數字之間的讀音都有差異,從而不會有過多的“同音字歧義”,所以能夠在簡短的語言內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北方少數民族則都是遊牧民族,人與人之間很多時候是坐在馬背上較遠距離地溝通交談,所以音調必須最少,僅有四個調,這樣才能達到不同音調之間差別很大,讓較遠距離的人都能聽明白發的是什麽音調,但這樣就會導自同音字的大量出現。
南宋之後的中原漢語,因為音調大為減少,為避免過多的同音字而嚴重影響到交流的弊端,其解決方案就是增加聲母,即在原來從沒有卷舌音的古漢語基礎上,通過把“z、c、s”三個聲母發卷舌音而新增加了“zh、ch、sh”這三個聲母。這就是現在的普通話有卷舌音的由來了。
四、南宋開始的再次漢人南遷與客家人的形成
接前麵的曆史講述,到了南宋後,中原的漢語已經較漢唐時有明顯區別,音調有所減少。因為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而引起的長時間戰亂,再次引發了中原漢人的史上第二次大規模南遷廣東。這次的漢人南遷一直到清朝初年才結束。
因為當時廣東的平原地區均已被之前南遷的廣府人及潮汕人全部占據,所以這次南遷的漢人隻能遷到粵東北與江西、福建交界的梅縣山區,並被稱為“客家人”,即“客居他人地方的人”,他們所說的南宋中原漢語就被稱為“客家話”。後來部分客家人又再主動遷徒到台灣,又有部分在清政府的安排下遷徒到原廣府人居住的地方,從而又引起了一係列中國史上的重大事件。後麵將會講述。
五、粵語與普通話的最終形成
廣東省內廣府人的生活一直安穩,所以語言一直保留著漢唐時期的特征,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例如宋朝時廣州的海外貿易非常發達,一些阿拉伯語也由此傳入從而影響到廣府語言的詞匯。清朝260年的穩定歲月,使得保持了古漢語九個音調、及大部分文字發音的現代粵語在清朝末年徹底形成。同期,現在的普通話也在以北京為中心的地方形成,但其音調隻剩下四個調了,徹底與北方胡語相一致。
粵語覆蓋地區廣泛,不同地區在口音上會有差異但差異不會過大,例如粵北韶關地區的人,完全可以和廣西東部的人進行粵語交流。基於廣州兩千多年來在廣府地區的龍頭地位,因此公認的標準粵語發音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發音。西關地區就是現廣州舊荔灣區,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有錢人的聚集地,清朝時期全中國唯一的外貿口岸“十三行”即位於該處。
六、廣東史上的“土客之爭”及廣東華僑的形成
清朝初期,客家人大量聚集在粵東北的山區,而廣府人居住的珠三角及粵西平原區物產豐富且人口並不密集。於是在清朝政府的安排下,部分客家人由梅縣、惠州一帶遷往了珠三角東岸的增城、寶安縣,以及粵西的肇慶、五邑(即“台山、鶴山、開平、恩平、新會”五個縣,現江門市範圍)。
其中珠三角東岸因為離省城廣州近,一切都在官府的控製之下,所以遷往當地客家人與當地的廣府人能夠和平相處。香港在開埠以前,也就是幾十戶客家人的小漁村。這也就是香港的英文名“HONG KONG”的由來,因為當地客家人的粵語發音將“香港”讀成“康港”。
但遷往粵西地區的客家人就完全不同了,和原居當地的廣府人爆發了長時間的暴力衝突。據肇慶、五邑等地的地方史記載,清朝中後期發生了多次廣府人與客家人之間的大規模械鬥,往往都是需要政府由廣州派軍隊過去才能平息,史稱“土客之爭”。土客之爭持續了幾十年,最終以客家人有些重新遷回梅縣、惠州一帶,有些繼續向西遷徒到廣東、廣西交界處,餘下的以通婚等形式徹底融入當地廣府人族群而告終,因此現江門、肇慶地區再無客家人村落了。
表麵上看“土客之爭”以廣府人勝利結束,但持續了幾十年的械鬥也使得五邑地區的廣府年青人對留在當地感到厭惡。因此到了清朝晚期,大量的五邑青年寧願通過“賣豬仔”賣身去美國、加拿大做華工修鐵路也不願留在當地。在此帶領下,開啟了清末廣東人大規模移民海外的浪潮。
大量廣東華僑的形成,使得廣東人的視野、思想一下子就“國際化”、“現代化”。這為之後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誕生、以及辛亥革命的發生打下了最為堅實的基礎。當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滿清皇朝後,竟然有大量北京當地的人(無論滿、漢)在故宮前跪拜哭訴,要求皇帝快些回來統治!可見當時內地的人已經完全被臣民化了,根本不可能有推翻滿清皇朝、實現民*主共和的思想與行動。
以下就是知名的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的牌坊大門,其上麵有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大字。該次為推翻滿清皇朝而進行的廣州起*義拉開了辛亥革命曆史大潮及中國現代史的序幕,廣東華僑是這次起*義的絕對主力,國民*黨也由此創立。並且國民*黨的前身“興中會”、“同盟會”的眾多創始人也安葬在那附近,連接這些陵墓的路也被命名為“先烈路”!
七、香港粵語的發展與爭議極大的“粵語正音運動”
前麵講過,香港在開埠前是一客家人居住的小漁村,但開埠後因為大量廣府人的進入,再加上當時廣州、廣府文化的絕對龍頭領導地位,使得其使用的漢語迅速變為粵語,港英政府也認同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是標準的漢語。這種局麵一直持續到1949年。
49年之後,香港與內地的直接的人員與文化溝通完全中斷,香港的發展逐步超過了廣州,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的經濟騰飛就更是遠遠把廣州拋在了後頭,兩千多年來廣州第一次不再是兩廣大地區的龍頭老大!自此香港的語言文化發展也是完全獨立自主的了,不再受廣州的影響。
本來1949年之前,大量原居住在上海、江浙一帶的有錢人舉家南遷香港,大量的上海話口音使得香港的粵語發音已經有些混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的內地“逃港潮”,又有很多潮州等非粵語區的人進入香港,香港的粵語就更為混亂。大量不發鼻音的“粵語懶音”現象出現,例如將“恒生銀行”讀成“痕身銀行”,將“朋友”讀成“貧友”等。
為此從七十年代開始,港英政府推行了“粵語正音運動”,即規定電視、電台,以及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發音必須符合標準的廣州粵語。這一正音運動一度很好地糾正了上述粵語發音混亂的局麵,但之後又有反複。
隨著香港經濟的騰飛,大量中青年人要忙於工作而必須請家傭照顧小孩。七十年代時香港曾向廣東省政府提出引進一批廣東的中年婦女去香港做家傭,因為廣東人與香港人“同聲同氣”,但被廣東省拒絕。無奈之下,香港隻好向菲律賓、印尼、泰國引入大量的菲傭、印傭、泰傭,結果很多香港的小孩出生後學到的第一種語言竟然是菲律賓語、印尼語、泰國語!於是粵語懶音現象在八十年代再次廣泛出現。
這時一個非常重要而具爭議性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何文匯”!
八、何文匯與粵語複古音(病毒音)
前文講過,粵語在清朝晚期正式形成後,其讀音相比起漢唐時期雖然大部分保留,但肯定會會有一定的改變,且改變是以語言的表達更為流暢、清晰為前提的。其權威的發音是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音,其權威的音韻書籍是1979年廣東省出版的《廣州音字典》。
但香港中文大學的何文匯教授並不認同這點,他認為標準的粵語發音應該是嚴格按照北宋初年的《廣韻》的音!例如“構、購”兩字應該讀為“救”音,而不是“扣”音;“塑”字應該讀為“素”音,而不是“索”音;“糾”字應該讀為“九”音,而不是“鬥”音等等。
於是他藉著香港政府推行的“粵語正音運動”而從八十年代末開始製作了一係列的電台、電視節目,推廣他的複古漢語,並成功讓香港的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發音更改為《廣韻》的音。結果粵語產生了兩大流派,一派是廣州話為代表的現代粵語,一派就是複古粵語。
何文匯的舉措引起了包括廣東、北美等地大部分粵語語言學家的反對,並稱其發音是搞亂粵語的“病毒音”。相當一部分的香港語言學家也不認同按照《廣韻》來發音,再加上大部分的香港市民日常說的都是現代的粵語。因此現在香港是兩種發音並存(但新聞播報則以複古粵語為主),中學生畢業時按規定要用粵語流利朗讀一段文字,也是隨便采用那種發音都可以。
這就是為什麽香港與廣東的電視台在發音上會有一定區別的根本原因。
九、粵語相比起普通話的優勢。
前麵已經說過,粵語有聲調更為豐富、朗誦古詩詞時更為符合韻律美的優勢外,更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近義字的區別。
古漢語對於近義字的發音特點是:聲母相同,但韻母不同。這樣近義字的讀音相近但又有區別,才能夠正常表達。
普通話最大的問題是文字完全繼承自古漢語,但讀音卻被“胡化”,從而出現很多常用的近義字讀音完全一樣的情況,造成了文字使用上的極大混亂。例如“的、地、得”,“做、作”,這兩組常用的近義字,在粵語裏完全符合“聲母相同,韻母不同”的要求,所以懂粵語的人完全不會搞混淆“的”與“地”與“得”,也不會用錯“做”與“作”。但北方地區的人經常會搞亂這兩組近義字。因此要想漢字能夠正確地使用的話,讓北方的人學一些粵語非常有意義!
另外,就是前文曾提到了,粵語裏沒有卷舌音,即不存在北方地區的人也經常搞混淆的
“z、c、s”與“zh、ch、sh”這三對對應的、卷舌與不卷舌相區別的聲母的正常使用問題。所以粵語的表達往往能夠比普通話更為清晰、明確。
十、總結
綜觀整個廣東人文的形成、發展史,其實質就是中原漢人為追求安定、幸福的生活而不斷遷徒、奮鬥的血淚史篇,並由此帶動了整個中國的發展史。在此過程中,語言、文字、宗族等是維係著廣府人的最重要紐帶,因此幾乎所有廣府地區鄉村的家庭,屋裏都會擺放一塊紅色底的“祖先牌位”並定期給祖先上香的。也因此廣東人“寧丟祖宗田,莫丟祖宗言。”的觀念也遠比內地要強,粵語成了保留古漢語最好的現代漢語!
再舉個例:宋詞中的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幾時、幾多”這兩個古代詞匯隻有粵語才完好地保存下來,且是日常用語,胡化的普通話根本不會這樣表述的。另外粵語中“愁、流”同韻,但普通話就不同韻了。
粵語(Cantonese)也是除普通話(Mandarin,洋人認為是:滿大人的語言)外,唯一擁有完整的文字係統的漢語,即所有粵語發音均有對應的文字,能夠用文字完整地記錄發音,這是滬語、湘語等其它地方的語言所無法比擬的。
隨著廣東人走向世界,粵語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個角落。現在粵語除了是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外,也是美國、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澳洲的第四大語言。因此粵語在海外的地位明顯高於普通話。現全世界使用粵語的人群超過一億,為此聯合國早已將粵語定義為“語言”而非“方言”。
相信以後廣東人及廣東文化的發展史,也必將繼續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全文完。
來自:理明易 >《雜文》
原址: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7126/201503/8515.html
作者介紹:金啟孮(1918~2004年),滿族,原遼寧省民族研究所所長、教授、《滿族研究》雜誌主編,國內外著名女真 文、滿學、清史、蒙古史專家。金啟孮姓愛新覺羅氏,名啟孮,字麓漴,為清乾隆帝第五子榮純親王永琪七世孫。五世祖母為清代著名女詞人顧太清,父金光平(恒 煦)為女真文和滿文的著名學者。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講英語講得極其蹩腳,但如果日本統治了英國,那麽統治者那蹩腳的英語就會成為通用的語言。這種天方夜譚的事兒就發生在中國。現 在通行的普通話,其實是操阿爾泰語係的蒙古族、鮮卑族、女真族等等遊牧民族學習漢文時所說的蹩腳漢語,但他們成了統治階級,於是他們說的蹩腳漢語就成了國 語。
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曆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從曆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利 馬竇曾用羅馬拚音記錄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 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些特征。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 話的曆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的官話(考證為吳語)。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小區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哩之內的漢人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哩 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 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的,當時北京的兩種語言的地域差別是:內城說滿話,外城說明朝官話。
滿語的分化——滿式漢語
由於滿語是一種北方民族的語言,滿人草原、叢林的原始生活以及滿族短暫的曆史文化局限了滿語的成熟水平。可以說,滿語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語言,不 論它的發音、詞匯以及語法等都十分的原始和不成熟。即使在北京,滿語也難以滿足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北京的動植物、建築、日常用品等很多東西都是滿人見所 未見、聞所未聞的,這些東西用滿語都很難描述和交流。
在滿人和漢人之間是這樣,在滿人跟滿人之間也同樣無法把日常生活所碰到的東西表達清楚,至於像漢人的 建築工程用語、藝術語言、醫學及其它科技用語等高級語言使用則更加無法表達,當時的形勢是滿語在北京麵臨無法交流的危機。麵對有幾千年曆史的千錘百煉而成 的漢語,滿人雖然奪取了中國的政權,然而其語言卻難以勝任統治中國的使命。
但是滿人作為中國的統治者卻不得不麵對要使用語言的生活政治現實。小至為了自己 日常生活的表達,大至為了統治中國的政治需要,滿人都迫切需要一種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周圍生活的語言。改造滿語已經是來不及了,滿人除了學習和模仿漢語之外 別無他法,因此,套用北京漢人的語言(包括詞匯和語音)成了唯一的選擇,於是第三種北京話出現了——滿人學講的蹩腳漢語(暫且把這種語言叫做滿式漢語)
第三種北京話的形成——內城北京話(mandarin)
北京城裏的一棵小樹、廚房裏的一件工具,用滿語都無法表達!因為滿族人的祖先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植物,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工具,這就是當時統治中國 的滿族人所遇到的嚴酷的語言現實。滿語要繼續說下去,除了直接使用北京外城漢人的語言的詞匯和模仿他們的語音之外再也沒有第二種可能!就像日本皇軍學說中 國話:「你的,八路的,幹活?」一樣,北京內城的滿人開始了他們艱難的模仿漢語的曆程。
但是滿語對比漢語有它先天的殘疾,首先,入聲字一下子就全丟了,這就是漢語同音字增多最根本的曆史原因,用滿語套學漢語的發音更是不倫不類,可 以肯定地說,這是發音最糟糕的漢語。但是,曆史就是這麽殘酷,滿人的這種蹩腳漢語比起日本皇軍的蹩腳漢語要幸運得多了,隨著使用人口的增加,這種讓當時的 漢人老百姓笑掉牙的蹩腳漢語成了清朝統治階級的「共同語言」——這就是早期的普通話(暫時使用英語的稱謂把這種語言稱為mandarin,讀作‘滿大 人’)。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走出北京內城,形成「官話」
隨著北京內城的「mandarin」這種蹩腳漢語的形成,在北京內城形成一個固定的說「mandarin」的人群。這個人群就是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團體——八旗貴族。「mandarin」成為地地道道的清朝統治者的官方語言——「滿清官話」。
具體的時間有待考證,在《康熙字典》中的語音跟今天的普通話的語音還是一定的差別的,但是跟其它漢語方言相比已經更接近今天的普通話了。
從「滿清官話」的形成史看,「滿清官話」受滿語的影響主要在語音方麵,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蹩腳的漢語語音係統,而在詞匯和語法方麵的影響則十分有限,從語言的本質上將,「滿清官話」還是應該歸屬於漢語的一種方言而不應該歸屬於滿語的一種方言,不過這是最糟糕的一種漢語方言。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落地生根,形成「國語」
「滿清官話」形成後,隨著滿清政權在地域上的延伸,操著「滿清官話」的八旗貴族也就從北京的皇家內城走向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於是各地的第一行政長官的口音又成了當地的標準口音。並在當地的上流社會向平民社會不斷地滲透壯大,最終使「滿清官話」成為中國的「國語」。
從地域上來講,中國的北方是滿人活動的主要地區,也是滿語化程度最高的地區。而南方的個別地區,像兩廣、福建等地則由於「山高皇帝遠」而受到較少的影響,這也是南方諸語言讀唐詩宋詞比普通話更押韻更親切的根本原因,也是清代中國沒有著名詩人的根本原因。
有一點要說明的是,mandarin是從北京內城繞過北京外城直接向全中國滲透而形成滿清的「國語」的,所以,北京的外城話並不是真正的「國 語」——普通話,雖然「外城北京話」一直受「內城北京話」的影響並不斷演變,
但是,正如北京的內城貴族和外城平民百姓是兩個互不兼容的兩個社群一樣,「外 城北京話」和「內城北京話」是跟階級差別一致的互不相同的兩種語言。所謂的「北京話」一直是兩種:「外城話」和「內城話」,而各地方所稱謂的「北京話」實 際是指「內城話(即mandarin)而不是外城漢人所說的「北京話」。外城漢人所說的「北京話」實際是對中國其它方言沒有影響的小語種。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漢語代表語言地位的確立
mandarin經過滿清王朝200多年在中國的統治,再經過孫中山政權以一票之優勢對「國語」地位的表決,再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憲法上「國家代表語言」條文製訂,普通話——漢語代表語言地位已經是堅不可摧。
內城話北京話在北京的消失
從語言史上講,普通話不是北京話,而衹是北京的內城話,隨著滿清王朝的解體,北京內城的貴族群體也就在北京城裏消失了,因而普通話的真正母體在 北京城也已經不複存在了。把普通話硬說成是什麽北京話,這在100多年以前可能還有一半正確,但是在今天還這樣說大錯特錯了,因為「北京話」這個概念變 了,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北京話」了。
北方話與鮮卑語
南北方言如此不同,究竟誰代表了傳統的漢話?這我們不能不回顧到曆史事實。遠的不說,漢族語言文化中心本在黃河流域,東晉的南渡和南宋的偏安, 兩度將文化中心遷往南方。頭一次東晉繼而宋、齊、梁、陳五朝北方完全在鮮卑族北魏,以後是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的統治之下。北魏孝文帝曾禁止胡服胡語, 可見胡語即鮮卑語在華北必甚普遍。
北齊又因鮮卑人反對情緒,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大加提倡。則今山東、河南以北幾乎都成了鮮卑語通行的地區。第二次南宋南 遷,淮河以北成了金朝女真人的統治區域。據宋人記載當時河南地區,竟到了「廬人盡能女真語」的地步。說白了就是「連飯鋪夥計都能說女真話」。
鮮卑語詞在《二十四史》中大量地保存著,仔細對比,和今天蒙古語幾乎一模一樣。女真語是滿洲語的古語,對比女真語詞與滿洲語詞競「十同六七」。
鮮卑語既同於蒙古語,女真語又同於滿洲語,而滿蒙語言不管從語詞、語法或語調方麵又非常近似。那麽,這兩種阿爾泰語係的語言在華北前後竟統治有 千年之久。盡管隋唐統一於前、元朝統一於後,隋唐和元都是帶有極濃重北方民族色彩的王朝,不但沒能完全恢複漢官威儀,所說的漢話也早成了胡人的腔調,與南 方截然不同。南方語言中至今保存著的「來哉!來哉!」等極近似古漢語的語言,在北方就沒有。北方自《元曲》以來記錄的極近似今天白話的語言,南方也沒有。
總體來說南方語言近似文言,北方語言近似白話。任何文字記錄語言都是記錄當時說話的實況。因此文言所記當是中國古時的語言。南方語言既近似文言,可見南方 語言代表的是傳統的漢話。北方語言則是新加入的北語(叫「胡語」也沒關係),北人說漢語也是「漢語胡音」,這是早有人說過的。因此北京的語音是「胡音」無 疑,決非原來的漢音。北京語音調既是「胡音」,語言也是漢胡語言的「大雜燴」、「大融合」。
例如下麵這一句話:
「我帶著哇單客了一趟車站旁邊的那條胡同,想買點東西」。
這句話是北京年老的老太太還說的活語言,其中「哇單」(wadnn)乃滿語「包袱皮」(兜東西用的),「客」是滿語「去」(gene)的篩稱, 「站」是蒙古語的「站赤」(jam),「胡同」即蒙古語的「浩特」或「河屯」(hoton)。短短的—句話,包含了漢、滿、蒙三種語詞,語法是漢語法。 詔·音和語調卻是滿蒙的胡音。誰曾料想到一句北京話會這樣的複雜,它本身既是民族融合的產物,又是象征著民族大團結。
當然,現在有些少數民族語詞在漢語中 表麵上看不出來了。例如:我在內蒙去過一個村子參觀「水土保持」,這個村子名叫「東擀杖」。甚為不解。後來,蒙古族同誌告訴我原來叫「東甘珠爾」(「甘珠 爾」係藏語),竟訛成了「東擀杖」。「擀杖」者「擀而杖」也。「擀麵杖」家家有之,易懂。「甘珠爾」難懂,老百姓且不知其含意,所以按具音近,訛成「擀 杖」了。這種情形在語詞中不知凡兒?多數已難複原,竟被人認為是漢語詞了。其實不是。
所以,清代以京音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官話,為「胡音」無疑。官話通行的範圍,即「漢語胡音」擴展的範圍。據語言學家的意見,漢語官話方言可分為華 北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宮話。而北京官話即為華北官話的根據和基礎,它的範圍包括今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河北、河南和安徽北部的一角。
我 上述自己實踐所得,正和專家所分華北官話區域特點一致。若是從宏觀來看,上述四種漢話中的官話方言,那就除去東南閩、浙、贛、湘、粵少數省份和青、藏外, 都屬於官話方言區。其麵積之大更可以想象。
說到這裏我再舉一例:我在內蒙執教20多年,所教蒙古族學生本來不會漢話的,學會漢話之後,一講即是正確的北京音。此事令我十分奇怪。南方學生 就不行,總帶鄉音。外國學生更不行,四聲都弄不好。此決非蒙古學生聰穎過於南方學生和留學生,必有一定的道理。現有的惟一解釋就是蒙古語音與北京語音相 近。
這反過來證明,北京話的語音不是漢族(保留在江南的)傳統的語音,而是滿蒙語音占主導地位的「胡音」,即滿族學習漢文時所說的蹩腳漢語,但他們是統治階級,於是他們的話就成了正統的國語。
來源: 不明則問 於 10-06-08 13:12:13
1。“粵語有9個聲調”。 是那9個? 能不能用漢字做代表列一下?
以前在網上聽人這麽說過,本壇也有一位以粵語為母語的-健-網友也說過這個說法。但連他都沒能說出是哪9個。殊為遺憾。
2。 另外以前也在網上看過一篇帖子,說粵語是近似唐朝時的發音,而閩南語是近似漢朝時的發音。 這個說法對麽?
回答倆問題
來源: 懶風 於 10-06-11 16:40:49
粵語9調,用廣東話讀:〇、2-9,這9個調就齊了。(1和7是同調)。具體如下:
陰平 陰上 陰去 陽平 陽上 陽去 陰入 中入 陽入
三 九 四 零 五 二 七 八 六
若想更詳細地瞭解,可以參考一下鏈接:
http://input.foruto.com/ccc/jyt/005.htm
閩南語的音調不及廣東話多,但聲、韻母的總和則比廣東話多。若從源頭上來研究粵語和閩南語,以下是一些摘錄供參考:
***
應該用變化發展的眼光來看。(粵語)在隋唐時期基本成熟,是比較可信的。
秦始皇時代趙佗帶入嶺南的古華夏語是粵語最古的源頭,幾十萬之眾人數不少,他們跟嶺南本地土著雜處通婚繁衍,往後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又有一批批後到的漢人加入,越往後嶺南漢人越多,古粵語麵貌不停地更新,到南北朝末期至隋唐時代,自身特點基本成型,往後一千年的發展都基於此時的中古粵語。
所以今天見到的麵貌較接近隋唐中古麵貌。(隋唐以後,五代十國-宋進入嶺南的漢人即客家先民,沒能跟之前進入嶺南的漢人完全互融成一體,所以他們帶來的漢語不影響粵語中古以後的發展)
***
福州話屬於漢語的閩語分支,是閩東次方言的代表。在漢語各大語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漢語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間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多來源的。其底層應當是古閩越族的語言。魏、晉之前的早期移民帶來古吳語和古楚語,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也明顯地留存於福州話中。
唐宋時候遷移到福建的閩人不代表他就是正宗的唐宋正民
******
有學者這樣總結:
上古-秦漢:閩語支
三國-魏晉:吳語
南北朝後期-隋唐:粵語
宋:客家語、贛語
元明: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