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仔網2月25日報道 大明星隱遁佛門李娜不是唯一一人,昨日有網友在狗仔網上爆料稱,在電視劇《紅樓夢》中扮演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及愛人郝彤前日拋棄億萬家產,剃度出家。今日上午,記者從長春方麵得到確切消息,陳曉旭已於前日在長春百國興隆寺剃度出家。目前她本人還在長春的百國興隆寺。此外,今日下午,陳曉旭的公司也證實了這一消息,該公司一負責人表示,剃度後的陳曉旭已不再接手公司管理工作,她接下來將“雲遊四海,潛心修佛。”
網友驚爆陳曉旭已剃度出家
昨日,一網友在狗仔網上以《林黛玉扮演者拋卻億萬身家攜夫出家》為題發帖子稱,演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和愛人郝彤,30多歲家產過億,擁有著名的廣告公司一間,錦衣玉食和毫宅,名車數輛,仆傭侍奉。夫婦二人前天已經分別剃度出家。
隨後,有網友發帖子證實稱:“因為我本人與陳曉旭相識,今天上午在通話的時候,我得知了一個重要信息,但是我答應她在這件事發生前不給任何人說。但是,我考慮到陳曉旭有很多FANS,這件事情對於廣大FANS來說是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是不會相信她會走這一步的……我在這裏,真誠地希望陳曉旭的FANS和社會大眾能夠理解她所做的一切,因為我本人知道她的為人,我相信她的這個決定已經想了很久了,而且是慎重做出的決定……陳曉旭已經正式完成了出家儀式,地點不能告訴大家。她的丈夫,也將於未來幾日在深圳一個佛教道場出家。”
帖子中還稱:“我向大家澄清一點,有關於說我在炒作一事,我不甚理解。因為炒作無非是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是在我的資料裏沒有有關我的任何信息。我也沒有必要為了抬高自己的知名度而用這種下三濫且卑鄙的手段出賣朋友的信息。”之後,有粉絲跟帖,稱“是真的,在長春百國興隆寺,法名妙真。我的一位朋友在場。其夫過些天也將剃度出家。”。
據了解,陳曉旭的丈夫叫郝彤,身高一米八三,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現任公司總經理。陳曉旭與丈夫沒有子女。
公司證實陳曉旭剃度將潛心修佛
作為北京世邦公司的創始人及董事長,陳曉旭作出剃度出家的決定,波及最大的非北京世邦公司莫屬。由於此前當事人和當事公司從上到下均對此事不漏隻言片語,盡管有網友的目擊以及記者從長春方麵得到的側證,但關於陳曉旭是否剃度出家仍然有所疑問。不過,今日下午,北京世邦廣告公司一王姓行政總監終於對記者開了口透露了證實了此事。她表示,陳曉旭的確已於前日在長春剃度,當時《紅樓夢》編劇周雷也出席了剃度儀式。而她的丈夫也將於近日剃度出嫁。陳曉旭出家,那麽當初創立並發展的世邦廣告公司將去向如何?對此,王總監表示,陳曉旭在剃度之前已經召集高層開過會,公司事務已安排相關負責人處理。現在陳曉旭本人已不再接手公司管理工作,她接下來將“雲遊四海,潛心修佛。”此外,陳曉旭愛人郝彤也將剃度,目前正在剃度儀式正在籌備中。
陳曉旭十五年創業,七年學佛
陳曉旭一共隻演了兩部戲,即《紅樓夢》和《家春秋》。但當年她的名氣卻大過很多演了一輩子戲的演員,因為她演了林黛玉。上世紀80年代末流行出國熱時,在朋友的建議下,她先去德國,想轉簽去美國。然而,她在德國呆了三個月就回來了。回國之後的陳曉旭,仍不確定自己該做什麽,直到1991年陰差陽錯地轉入商界。如今,她所領導的北京世邦公司已成為一家年營業額近2億元的4A廣告公司。她被評為“2005~2006年度中國十大最具風采女性廣告人”、“中國2005年度經濟風雲人物”、“2004~2005年度中國30位傑出女性廣告人”。
對於自己為何走向學佛之路,在此前接受的一次采訪中,陳曉旭坦言,自己曾經很專注於財富的積累,但之後發現物欲的增長並沒有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真正的快樂,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車上聽到淨空法師講解的《無量壽經》的錄音帶,遂衍生了學佛的念頭。兩個月後,他前往新加坡找到淨空法師,遂皈依佛門,從此踏上了學佛的道路。
而在陳曉旭所在的公司網站上,記者看到,無論是網站頁麵還是內容,無不洋溢著佛教的氣息。而就在春節前夕,陳曉旭還親自發表了一篇充滿佛性的祝語。而此前她還參訪了香港誌蓮淨苑等佛教場所,並在網站上留下自己虔誠拜佛的一組照片。足以映證她對佛教的虔誠。 (狗仔網)
2005年5月15日(陰曆四月初八),參加北京鳳凰嶺玉泉寺浴佛節留念
左起:
陳曉旭(華嚴居士、《紅樓夢》林黛玉扮演者)
姬玉(妙音居士、《紅樓夢》妙玉扮演者)
張軍(常濟居士、慈生堂成員)
張帆(明月居士、慈生堂成員)
--------------------------------
粉絲關注陳曉旭出家報道 發貼者稱不是炒作
[提要]:昨天某網站登出消息,稱在電視劇《紅樓夢》中扮演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及愛人郝彤前日拋棄億萬家產,剃度出家。有粉絲跟帖,稱:“是真的,在長春百國興隆寺,法名妙真。其夫過些天也將剃度出家。”
有消息稱,林黛玉的飾演者陳曉旭與其夫拋棄億萬家產雙雙出家。
大明星隱遁佛門李娜不是第一人,昨天傳出消息,稱在電視劇《紅樓夢》中扮演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及愛人郝彤前日拋棄億萬家產,剃度出家。陳曉旭從1991年進入廣告界,經過15年的發展,她所領導的北京世邦公司已成為一家年營業額近2億元的4A廣告公司。她被評為“2005~2006年度中國十大最具風采女性廣告人”、“中國2005年度經濟風雲人物”、“2004~2005年度中國30位傑出女性廣告人”。
記者調查
粉絲關注曉旭出家
記者隨後登錄陳曉旭的貼吧,發現已經有許多曉旭的粉絲在討論這個問題了。“秋林1978”早在2月20日就發帖《諸位陳曉旭迷,過幾天你們就要接受一個現實了……》,帖子中稱:“因為我本人與陳曉旭相識,今天上午在通話的時候,我得知了一個重要信息,但是我答應她在這件事發生前不給任何人說。但是,我考慮到陳曉旭有很多FANS,這件事情對於廣大FANS來說是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是不會相信她會走這一步的……我在這裏,真誠地希望陳曉旭的FANS和社會大眾能夠理解她所做的一切,因為我本人知道她的為人,我相信她的這個決定已經想了很久了,而且是慎重做出的決定……陳曉旭已經正式完成了出家儀式,地點不能告訴大家。她的丈夫,也將於未來幾日在深圳一個佛教道場出家。”
帖子中還稱:“我向大家澄清一點,有關於說我在炒作一事,我不甚理解。因為炒作無非是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是在我的資料裏沒有有關我的任何信息。我也沒有必要為了抬高自己的知名度而用這種下三濫且卑鄙的手段出賣朋友的信息。”
之後,有粉絲跟帖,稱“是真的,在長春百國興隆寺,法名妙真。我的一位朋友在場。其夫過些天也將剃度出家。”據了解,陳曉旭的丈夫叫郝彤,身高一米八三,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現任公司總經理。陳曉旭與丈夫沒有子女。
記者隨後致電舊版《紅夢夢》導演王扶林和賈寶玉的飾演者歐陽奮強,想了解進一步的情況,但兩人手機均關機。記者範東波
幕後揭秘
從林妹妹到身家過億廣告女傑
陳曉旭一共隻演了兩部戲,即《紅樓夢》和《家春秋》。但當年她的名氣卻大過很多演了一輩子戲的演員,因為她演了林黛玉。上世紀80年代末流行出國熱時,在朋友的建議下,她先去德國,想轉簽去美國。然而,她在德國呆了三個月就回來了。回國之後的陳曉旭,仍不確定自己該做什麽,直到1991年陰差陽錯地轉入商界。如今,陳曉旭的公司已發展成包括廣告、文化和商貿三家公司的一個品牌企業。
以代理酒類品牌廣告發家的陳曉旭卻喜歡吃素,從不喝酒。棄影從商後,陳曉旭曾經很專注於賺錢,努力讓父母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後來,我發現物欲的增長並沒有給我和家人帶來真正的快樂。我變得越發忙碌和煩躁,很少有時間和父母相處。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父親母親不知何時開始衰老、虛弱了,好像隨時都有離開我的可能。而我給了他們什麽呢?這一切他們又能帶走什麽呢?這種心痛使我從喧鬧中安靜下來。我開始想: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們會去哪裏,我們還能見麵嗎?”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會在午休時靜坐30分鍾恢複體力,效果很好。失敗和成功就變得不重要了。以後,我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有關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業。”
“我的人生目標是:在我壽終正寢之前,能夠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覺悟,並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錯誤全都贖罪,然後做一些好事。”陳曉旭所說的“錯誤”,是指行為、語言、思想上有意無意中的過失。
看上去,陳曉旭比她的實際年齡要小得多,而她卻說,她的心理年齡“已經不止100歲了”。“我希望生活盡快過去,像流水一樣,然後進入一種特別平靜的狀態,看書寫作,親近自然。我希望現在就過老年人的生活,希望過我爸爸媽媽(那樣)的生活。”
2005年5月15日(陰曆四月初八),北京鳳凰嶺玉泉寺浴佛節留念
左起:
張慶居士:北京某公司董事長。樂善好施,鼎力資助佛教複興事業。
姬玉:妙音居士。《紅樓夢》妙玉扮演者。棲心淨土,躬行實修,自覺覺他。
陳曉旭:華嚴居士。《紅樓夢》林黛玉扮演者。大願求解脫,慈悲導群迷:
智光居士:中國網絡弘法第一人。慈悲、智慧、戒行清淨。
明月居士:慈生堂、千億大念誦、慈善在線發起人
--------------------------------
陳曉旭的三副麵孔
2005-8-15 14:53:38中國工商雜誌第七期
做演員,經商,直到學佛,陳曉旭都非常認真。而今生意蒸蒸日上,她卻向往過老年人的生活。
“我總結了一下我的前半生,我經曆的困難和挫折真的不是很多。我的問題都是對自己的一種判斷、否定、反思和重新開始。”陳曉旭在接受專訪時說。
林黛玉·商人·佛
辦公室裏設佛堂
推開貼著“南無阿彌陀佛”字樣的玻璃門,迎麵是一道寫著“世邦廣告有限公司”和“世邦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淺色幕牆。一切都是靜悄悄的。
這是一座複式二層的辦公間,淡雅的牆壁裝飾和寫字格,幾春意盎然的綠色植物,使得屋子裏洋溢著一種寧靜的鄉村的味道。前台左前方是一座旋轉樓梯,手扶逶迤的不鏽鋼扶手,踩著玻璃踏步拾階而上,登上透明似的小閣樓,沿著二層中央的天井,我走到靠南的一間屋子。一個麵容姣好的女子從桌子後麵的轉椅上站起來,古典的麵孔,瘦削得似乎弱不禁風。她長發齊腰,脖頸墜一條纖細的項鏈,粉紅色的內衣,罩著黑色的外衣,一條灰色格子的裙子,加之朝記者的微微一頷首,仿佛林黛玉從遙遠的大觀園悄悄降臨。隻是她手裏多了一件綴著長紅繩的黃色小東西,用大拇指不時地按著。
“這是計數器,我每天都要念三千點‘阿彌陀佛’,早晚各一遍。往往念不夠,就這樣見縫插針,在心裏默念。”
眼睛裏蕩著淺淺的笑意,學佛的陳曉旭和她經營的世邦公司,就這麽靜靜地展現在記者麵前,一種幾乎不見雕飾的精致。而當她默默地望著你時,又分明是那個眸子裏滿含憂鬱的林黛玉。
作為年經營額超過兩億元的世邦公司的董事長,陳曉旭分明給人一種純淨得胸無城府的感覺。就連她的辦公室,都與眾不同。辦公室隻有十幾個平方米,辦公桌在房間左側朝陽的地方,桌上放著一把精致的古琴模型,她說是她的一個員工送給她的。
除了室內繚繞著的輕緩的佛樂“阿彌陀佛”,有兩樣東西最為醒目,一件是正對著門的顯著地方立著她在電視連續劇《紅樓夢》裏飾演林黛玉的劇照;一件是辦公桌對麵牆邊設立的佛堂,堂桌上擺著一個身穿僧衣的老和尚的照片和石膏佛像,桌前的地上鋪著一圓金黃的絨布鋪墊。和尚慈眉善目,精神矍鑠。“他是我的師傅,淨空法師。”陳曉旭介紹說。
佛有多副麵孔
陳曉旭性格內向,盡管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見到陌生人仍顯得拘謹。而無論是誰,一旦跟她聊起與佛有關的話題,她就兩眼放光,滔滔不絕,儼然一個傳教士或布道者。
在記者的感覺裏,陳曉旭有三副麵孔,一個是林黛玉的麵孔,一個是商人的麵孔,一個是佛的麵孔。陳曉旭卻輕聲地反問道:
“我還有商人的麵孔呐?最後一個不太確切,真正達到圓滿的智慧才可以稱為佛,現在隻能說我的第三副麵孔是佛弟子的麵孔,是佛的學生。”
她進而解釋說:“每個人都有很多副麵孔,你在你的孩子麵前是父親的麵孔;在朋友麵前,是好朋友的麵孔。我在我的員工麵前,有時就是嚴厲的上司的麵孔;關心他們的時候,我又是他們的家長的麵孔;我教育他們的時候又是老師的麵孔。對於這些麵孔,我都喜歡,隻要是對他們有利的。”
話音未落,她已咯咯地笑出聲,爾後平靜地補充一句:“其實佛也是這樣子的。”
說這話時,她的樣子頗為純真、可愛,可她卻說:“在我身上沒有什麽可愛的,我沒覺得。我隻是一個很真實、很真誠的人,沒有什麽烙印在我身上。說這個人是可愛的、這個人是溫順的、這個人是憂鬱的,這些都是當你的心局限在一個很窄的界限裏,你才會永遠表現出的一麵。但當你的心已經打開了,你已經學佛了,你已經知道了自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增長自己的智慧,並為別人帶來利益,這樣你就不會有很固定的性格模式。”
妙玉常住我家裏
陳曉旭喜歡笑,但都是笑得很矜持,從沒有哈哈大笑的時候。
“我的欲望比較少,名利對我沒有太大的誘惑。”正因如此,她在生活中從不戴麵具,用她的話說就是:“為什麽要戴麵具呢?所有戴麵具的人都是心有恐懼,怕失去什麽,或者是怕什麽。當心裏沒有這種恐懼的時候,就不用戴麵具。”
不戴麵具,並不表示她希望把自己的一切都袒露給大眾。恰恰相反,生活中的陳曉旭頗為低調,極少接受采訪,更不願意談及私生活。即便這次接受記者的采訪,也是因為公司的員工向她“抗議”,給她布置了“一個任務”的結果。
“為什麽這次接受你的采訪呢?今年我們公司策劃部給我提了意見,說這麽多年,包括去年我們公司獲了4個專業獎項,我太低調了,影響了公司的宣傳。如果再有記者采訪我,談到企業和經營的,他們希望我能夠適當地接受采訪,把我們公司取得的成績略微公布一下。你正好趕上了。”
“現在,我是一個很自然的狀態,工作時就很認真,聚精會神;跟大家一塊玩時就很開心,很坦誠的。跟記者談話就是很認真的,很負責任的,對吧?否則,你這麽遠地過來了,我隻談一些很虛假的東西,你就等於白來了。”又是禁不住地笑。
“我不想在媒體上談我的家人,我不想把自己感情那方麵的跟大家探討。這是私下裏聊天,你不要寫在上麵,寫在上麵我也不承認。”
不願談家人的陳曉旭還是告訴記者,1992年她就把父母接到北京了。如今,她跟父母、妹妹、妹夫和他們的小孩都住在一套大房子裏。
“演妙玉的姬玉就老住在我們家,她也像我的妹妹。她是單身,而且跟我一樣,是學佛的,是同學。”她開心地笑了。
丈夫很優秀
話雖如此,可是一談起她的丈夫,她仍是禁不住滿心的喜悅。
“我先生也是學佛的。我那時候同意跟他做一個普通的朋友,就是因為他很健康很陽光很帥,是當時電影學院裏最帥的。他們同學都知道。嗬嗬,是這樣的。後來才逐漸發現,他的心胸特別開闊,跟同齡人是不一樣的,他是挺優秀的。這不是以別人看到的社會地位和財富來定的,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品格。他現在是一個很有男子氣的一個人。我們在性格上相輔相成,最難得是我們的思想是在同步成長和進步。甚至我信佛,他也基本上同一時間信佛了,而且這不是我引導的,完全是自然的,所以也是緣分。”
陳曉旭的丈夫叫郝彤,身高一米八三。那時,郝彤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的學生,畢業時要交一個作業,和他一個同學找到陳曉旭,希望她在裏麵扮演一個角色。陳曉旭感動於他們三顧茅廬的真誠,便接受了。
“但在拍戲的過程中,他們覺得我是一個‘冷血動物’,拍戲外很疏遠我。後來拍完了,他們千辛萬苦拿出不知哪兒湊來的幾千塊錢給我做報酬。我覺得窮學生太不容易了,沒多要,就拿了一千,剩下的全還給他們了。這一舉動把他們打動了:‘咦,這人還有熱心腸!’後來,大家就熟了。”
如今說起郝彤,她仍有掩飾不住的興奮。“他任世邦商貿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也不是我,我對商貿不感興趣。”
毛遂自薦演林黛玉
“《紅樓夢》為我打開了一扇窗,卻又向我關上了一扇門。”
“林黛玉的性格很固定。演林黛玉的那個時候,我跟林黛玉一模一樣——太自我了,別人呢都不歡迎我,記者對我的印象也不好。我不高興的時候就不理你,或者說是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是很欠缺的,這是在生活當中沒有調整好自己而產生的一種烙印。”
“我從小就熱愛文學,我父母都是京劇演員,酷愛傳統文化,我從兩三歲起就開始背詩詞。拍《紅樓夢》時,我已經讀過兩遍原著了。那時候給王導演寫自薦信時,我還附上了14歲時發表的那首歌頌柳絮的小詩。我那時的性格真是很像林黛玉,長得又非常瘦弱,還愛讀書,所以自己都覺得除了表演不太有經驗外,是演‘林黛玉’最合適的人選了。”
出生在遼寧鞍山的陳曉旭說,她自小曾醉心於芭蕾,10歲時便擁有了一雙紅舞鞋。
“那時,我常常在全校乃至全市的舞台上演出著名舞劇《白毛女》中的‘北風吹’,夢想跳進省裏最出色的芭蕾學校。經過兩年學習,我開始了試演。”
當時,學生要經常到工廠、農場體驗勞動。由於母親的寵愛,她常常隨順母親的小詭計,逃避勞動而去學習心愛的舞蹈。在她通過所有的芭蕾考核後,一紙政審鑒定擊碎了她的芭蕾夢:“這是資本主義的苗子”。她落選了。
“現在回頭看,我非常感恩這位寫評語的老師,她是第一個教我審視自己的人。如果沒有那一次的挫折,我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陳曉旭說。
12歲那年,她放棄了舞蹈,開始在日記中寫詩,滿紙悲天憫人的惆悵。15歲時開始在《青年詩人》上發表自己的詩,雖然她從未談過戀愛,卻寫了許多愛情詩。
1985年,《紅樓夢》劇組開始選演員。18歲的陳曉旭聽到這個消息後,拿著一張背麵抄著一首詩的自己的照片找到了導演,毛遂自薦,要求飾演林黛玉。那是她的照片,背麵的詩是她14歲時寫的《柳絮》。
“開始選人的時候,導演懷疑我是否能演好。於是問我:能否演另外一個角色。我說:‘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覺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個女孩的角色。’導演覺得林黛玉演員本身應該是個詩人,而我是個很好的選擇,所以最終我得到了這個角色。”
接到試鏡的通知,她沒有把喜訊告訴鞍山話劇團的同事和領導,而是請了三天病假,偷偷地跑到北京。在《紅樓夢》劇組裏一待就是三年,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她把林黛玉演繹得淒淒慘慘切切。
從1985年開拍到現在,20年彈指一揮間。說起那段經曆,陳曉旭的言語裏仍充滿慶幸和滿足。
這部電視連續劇後來成了中國電視史上最風行的電視劇,前後重播了700多次。
“林黛玉不飾演別人”
“我不覺得我能演林黛玉是因為我長得美,或是演技好,隻是我的性格和氣質與她很像。”
《紅樓夢》熱播後,陳曉旭借助“林黛玉”一角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這為她爭取到了根據巴金的著作改編的連續劇《家春秋》的女主角梅表姐的角色。但無論她怎麽“用功”,展示在觀眾麵前的梅表姐,都隻是“林黛玉”的翻版。
“我就拍過這麽兩部戲。一是我覺得自己在表演上不如別人有天賦;二是由於起點太高,我之後就沒有再遇上什麽合適的戲了。事實證明,‘林黛玉’已成為我演藝途中不可逾越的一座山峰。要做就該做到最好,不是麽?”
“在此之後,是我生命中的蒼茫時刻。雖然我是眾人眼中的明星,但沒有導演敢請我演其他角色。陳曉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
那之後的三年時間,陳曉旭獨自在北京漂泊,迷茫而無事可做,不知道往下該怎麽走;多次麵臨搬家的窘境,幾乎得了房子恐懼症,害怕拖著行李飄零街頭的感覺。
“上世紀80年代末流行出國熱,我也盲目地心動過,想去美國,被拒簽了。”在朋友的建議下,她先去德國,想轉簽去美國。然而,她在德國呆了三個月就回來了。“因為我認識到自己真正有什麽、想要什麽了。其實出國是很愚蠢的選擇,我在異國他鄉再怎麽努力,到最後仍是緣木求魚的結果,如同你在此地播下種子卻期望到彼地去收獲一樣。”
回國之後的陳曉旭,仍不確定自己該做什麽,直到1991年陰差陽錯地轉入商界。
炒股賺來第一桶金
“演完《紅樓夢》後我就從鞍山市話劇團調到了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當時父母和妹妹都在家鄉,出於一個長女的責任,我覺得應該把他們接來,全家團聚。我必須有自己的事業。”
陳曉旭說,闖入廣告界隻是個偶然,說白了是為了生存。“那時,一個朋友告訴我說,北京長城廣告公司在征集加盟承包經營,可以自己組一套班子單幹,他們覺得我應該去試試。沒想到公司竟同意由我組建製作總部,自負盈虧,我就大著膽子簽了字。”
那是在1991年。對陳曉旭來說,廣告完全是陌生的領域。她原以為廣告和影視差不多,加點創意就可以了,進入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好在那時中國的廣告業也剛剛起步,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後來在實踐中學習和積累,才使公司成為專業化的廣告公司。“當時我隻是進入的時機好,如果放到現在,簡直不可想象。行業都已成熟,競爭也日趨激烈,不懂行的人哪有機會?”
陳曉旭的創業基金還是買股票賺來的。那時,中國的股市也是剛剛起步,她拿演出積攢的幾萬塊錢跟著別人買原始股,沒想到股票翻了好多倍,她成了“先富起來的人”。
“初中生”的創意
“我對那種為了競爭而壓低價格的做法很不理解,那樣做損人不利己,也是做不好的。我們對公司的設想,從一開始就是誠信,專注於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不和其他公司惡意競爭。這個策略得到了很好的回報,公司過去十年的業績每年以20%~30%的速度遞增。”
世邦的會議室裏專門辟出了兩個壁櫥,其中一個壁櫥裏陳列著獎狀、證書,另一個壁櫥裏陳列著五糧液等各個客戶的酒。
“‘名門之秀,五糧春’這句話是我的原創。”
說起這個讓陳曉旭得意的廣告創意,陳曉旭顯得很興奮。
“1996年,五糧春剛剛推出來,要與酒王五糧液有所區別,我就想到了‘係出名門’,把五糧液的無形資產帶給它。由‘春’聯想到女性和柔美,我又賦予它女性的特質。當然它不是女性酒。它賣一百塊錢左右,外包裝並不是特別奢華,它賣的是品質。廣告詞中最主要的兩句是我想出來的,‘秀其外而絕無奢華,慧其中而內蘊悠遠’,這符合酒的品質和畫麵上古裝美女的感覺。”
近年來,陳曉旭和她的世邦公司在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的同時,良好的口碑也傳播出去了,各種獎項接踵而來。1999~2003年,世邦連續四年獲得中央電視台優秀廣告代理公司稱號,2004年獲得中國生產力學會頒布的“中國十佳誠信廣告機構”和“中國十大策劃專家”稱號;中國廣告協會把“廣告人中國案例”品牌策劃案例全場金獎的榮譽也授予了它。
“世邦廣告非常誠信,在業界的口碑比較好。”一家廣告公司年輕的小老板告訴記者。但她不知道的是,世邦的掌門人是陳曉旭。
作為一名成功的商人,陳曉旭自稱“隻讀過初中”,她的成功卻是通過最早買原始股並借助別人的平台起步的。
“林黛玉”不會騙人
公司初創,頂著“長城國際廣告公司製作總部副總經理”頭銜的陳曉旭,手下除了幾個大學生外,幾乎一無所有。她在一家酒店租了一間客房當辦公室,業務舉步維艱,房租和人員工資幾乎壓得她抬不起頭來。
“說實話,開始並不是特別困難,公司接了一些小單的生意,很自然地就做起來了。”她對那些創業初期經曆艱難險阻的說法頗為反感。
她印象比較深刻的客戶是湖北省一家製藥廠。當時,那家製藥廠幾乎就要倒閉了,後來與她簽定了150多萬元的代理合同,通過她的宣傳,製藥廠不但起死回生,而且兼並了一家小廠。
“其實,‘林黛玉’對生意沒有什麽幫助,有理性的人決不會因為你是‘林黛玉’就多給你一單生意。如果真有人為了這個找上門來要做生意,我還信不過他呢。我是一個理智的人,我不認為有人因此喜歡跟我交往或者追捧我有任何意義。我希望做更實在的,有價值的事情。”
話雖這麽說,“林黛玉”仍無形地為陳曉旭帶來了一些寶貴的機會。當時,中國隻有幾百家廣告公司,而現在有幾萬家。那時,客戶不知道做廣告該信任誰,紛紛慕名而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從1991年開始,一直到1993年,我們都是很順利的,穩步發展;當然規模不是像現在這麽大。那時,中國的廣告公司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專業,我們是客戶盈門。”
因此,她“沒有感覺有特別困難的”。“如果說有困難,那就是在1994年。當時,全中國的經濟都比較低穀,我們的業務稍微冷清一些。”
“我從演員的角色轉到負責一個小企業,不太懂得維係客戶,包括與客戶禮尚往來進行感情的溝通。到了1994年,我們失掉了一些客戶,進入低潮,處於維持運轉的狀態。這完全是因為我自己的粗心大意。不過,我還從來沒有遇到過發不出員工工資的困境。”
“現在每一個人都懂得,除了對客戶的專業服務外,一定要跟客戶做朋友,搞好關係。我有了很多的感悟和教訓,1995年我重新開辟了一批客戶;尤其是五糧液,一直跟我們合作了11年。”
字典裏翻出“世邦”
“假如有廣告客戶要跟你談廣告代理,你會怎麽談?”
“跟我談?”陳曉旭顯出非常吃驚的樣子,“我不知道,沒有客戶直接來找我談的。我們各個部門都有總監,他們比我專業,一般都是他們談。我不會談專業的,我也沒有興趣鑽研廣告。我一般就跟他們談我們服務的宗旨,談佛法,這個要隨緣。”
不跟客戶談廣告的陳曉旭,於1996年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世邦廣告公司,擔任董事長。那年,她29歲。
9年之後,世邦已發展成為大型綜合廣告公司,2004年的營業額是兩個億,並形成包括廣告、文化和商貿三家公司的一個品牌。
網上曾有人發帖子,說世邦廣告公司是中國第四大廣告公司,陳曉旭解釋道:“這是以訛傳訛。廣告公司很難排名,有的公司營業額很多,可能是10個億,但是它的利潤很低,綜合實力不強。”
“我給公司取名叫‘世邦’純屬偶然。我隨便翻字典。我不喜歡特別具象的名字,或者算命算出來的名字。我翻字典,翻到這一頁,上麵有個世,翻到那一頁,上麵有個邦,兩個湊到一塊了,就叫世邦。”
“後來,大家把世邦引申出很多涵義,感覺這個名字好像是上天給我的一個靈感。我希望能夠永遠永遠利益這個世界。從小到大,可能最開始隻能利益我們公司的員工,再擴大就是我們能幫助到的社會,再擴大就沒有邊界,根據你的愛心的光明有多大而去了。”
世邦的客戶不是太多,以五糧液集團為主的酒類客戶是其中最多的,也是最令她感動的。 “感動無時無刻不在,這麽多年來我一直心存感恩。像五糧液這個客戶,我們合作了11年,生活中已經變成了朋友。五糧液的王總裁說,廣告公司跟我們應該是經濟共同體,包擴經銷商。我們做任何事都先站在客戶的利益上替他考慮,然後再想到自己的利益,然後再去做事。”
而以代理酒類品牌廣告發家的陳曉旭卻從不喝酒。“我是受戒律的,而且還吃素。即使在皈依佛門之前也不喝酒,隻是不那麽嚴格。”
受她的影響,世邦公司有幾名員工也養成了素食的習慣。
在陳曉旭的公司中,世邦文化是世邦廣告與別人合作的公司,她擔任總經理。如今,一直被世邦廣告的光芒所遮掩的世邦文化,也躍躍欲試了。
“我們投資1200萬元,正和中視傳媒籌拍一部28集的電視連續劇,暫名為《紅幫裁縫》,寫20世紀初到30年代上海西裝行業的發展史和恩愛情仇。當時專門給外國人做西裝的裁縫,俗稱紅幫。”陳曉旭說,“我們正在選演員,特別是兩個男主角,戲特別重,特別好。我想請年輕的新秀,你可以說一下。”
“看來肯定選不上我了。”記者開玩笑說。
“你演他們的爸爸還差不多。”她大笑道。
學佛贖罪
“對佛了解的人說,佛陀的教育是人生必須的教育,是人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它讓每個人都能有智慧的人生。佛是最高的學校,你想得到最高的學位,就要學佛。”
“我的法名叫華嚴,是我自己取的,得到了師傅的允許。有一本《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所有佛經裏最長、最重要的經。華嚴,就是用最美的鮮花,去莊嚴我們自己和佛。也就是用自己最美的行為和舉止,去莊嚴整個世界。”
陳曉旭把手裏黃色的小東西拿給記者看。“我正在學佛,這是念佛的計數器。心裏一邊在念佛,一邊在累計這個數字。我每天都拿著它,念三千遍‘阿彌陀佛’,見縫插針地念。”
不僅如此,就連世邦公司的前台上,都擺著《認識佛教》和南無龍樹菩薩摩柯薩的彩色畫像相片,供客人覽閱。
“龍樹是釋迦牟尼之後的,也是高僧,他有很多著作。他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被人稱為菩薩。”陳曉旭說。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然的幸運,一切的收獲來自於你前生今世的播種和耕耘。細心觀察宇宙萬物,因果定律無處不在。我能夠在上萬名競爭者中得到‘林黛玉’的角色,也是因果緣分。十幾歲時,我就開始理解她,感受她,還把她的詩抄寫在日記上。如果追溯到前世,也許會更奇妙,說不定我們就是一個人呢。”
爾後,她認真地問記者:“媒體上能寫這個嗎?”
遠赴新加坡學佛
為了學佛,陳曉旭曾遠赴新加坡,尋到了自己的師傅,並皈依了佛門。
“小時候有一個女生很強悍,常常帶著一群女生孤立我,我就常常仰望星空,請星星月亮幫助我實現她對我的臣服。第二天,她真的來與我講和,態度十分誠懇。後來她告訴我,她們在編排一個舞蹈,需要我去領舞……從此,我開始相信冥冥中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在主宰著一切。那麽渺小的我為何會與它相通?我是誰?我從哪裏來?這些疑問像一個個小火炬把我從黑暗帶向了光明,後來偉大的佛陀為我回答了所有的問題。”
棄影從商後,陳曉旭曾經很專注於財富的積累,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家人過更好的生活。於是,她不斷為他們創造更舒適的家,還送精美的禮物給他們;並一次次地搬家,房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漂亮。
“後來,我發現物欲的增長並沒有給我和家人帶來真正的快樂。我變得越發忙碌和煩躁,很少有時間和父母相處。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父親母親不知何時開始衰老、虛弱了,好像隨時都有離開我的可能。而我給了他們什麽呢?這一切他們又能帶走什麽呢?我在20歲之前,不懂得照顧父母,不懂得關心家人,不會體諒父母的心情,這就是很大的過失。但那時候我也經常不在他們身邊。在20歲之後才逐漸懂得關心和照顧父母。這種心痛使我從喧鬧中安靜下來。我開始想: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們會去哪裏,我們還能見麵嗎?”
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車上聽到淨空法師講解的《無量壽經》的錄音帶,經中講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與永恒。“突然我的心明亮了,那個世界仿佛印證了我從小到大對神秘天際的無盡遐想。我對經中所描述的一切沒有絲毫懷疑,就像有人將你心中多年描繪的藍圖突然呈現在你麵前那樣驚喜、感激。”
緊接著,她前去佛教聖地普陀山進行朝拜,並帶回來一尊觀音菩薩像供奉在她的辦公室。她虔誠地向觀音菩薩祈求讓我盡快地找到這位淨空法師,並能在他的指導下學佛。
兩個月後,她聽說淨空法師在新加坡講經,便立即辦理了簽證,飛了過去。“當天,我在淨宗學院聽老法師現場宣講《華嚴經》,並與他親切交談。看著老法師慈祥光明的麵容,我感到自己與佛法很早就相識了。我問老法師:‘我可以做您的弟子嗎?在我心裏,您早已是我的師父了。’第二天,師父為我和妹妹傳授了皈依。我們從此踏上了學佛的道路。”
陳曉旭的妹妹比她小四歲,是受了她的影響才皈依了佛教。“我的家人都是受我的影響。那個時候,我妹妹就是貪玩,什麽也沒做。”
如今,她已把妹妹送到五糧液集團上班去了,用她的話說是“學習”。
學佛生活
“對佛了解的人說,佛陀的教育是人生必須的教育,是人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它讓每個人都能有智慧的人生。每一個人都應學佛,就好像每一個人都要上小學、中學、大學,而佛是最高的學校。想不想得到最高的學位?如果你想,你就要學佛。佛教隻傳給有緣人。”
“真正的修行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在每時每處保持澄明的覺照之境,對萬事萬物長存感恩之心。心可與虛空相應,願能度萬物眾生。”
從這點來看,陳曉旭不像個商人,倒像一個佛教的傳教士和布道者。
每天早上,陳曉旭以誦讀《無量壽經》作為一天的開始;在入睡前讀誦《地藏經》,來檢討和懺悔自己當天的過錯,替一切正在造罪業和受苦的眾生懺悔,祈願他們能和自己一起斷惡修善。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會在午休時靜坐30分鍾恢複體力,效果很好。盡管工作中也會遇到不愉快、不順利的情況,但經典中的教誨會在心中時常浮現,如同甘露及時平息我的煩惱。所以,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煩惱有些像浮雲,經常飄動,卻很快被吹散,很難久留。學習在我的生活中占著很大的部分。”
“包括佛教嗎?”記者問。
“當然包括了,佛教就是一種教育嘛。釋迦牟尼一生都在從事教育工作,他的後半生每天都在講經說法。佛教就是教育,我們進大學學的是生存技巧的教育;佛學的教育,就是一種圓滿智慧的教育,教人如何去過幸福美滿的有智慧的人生。”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也無論遇到的是好事還是壞事,最後都變成了一種學習,失敗和成功就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從中學到了什麽,智慧是不是增長了,靈魂是不是長高了,道德是不是提升了。”
正因為有了這種認識,她才自願拿出一部分資金,用於拍攝一些佛教故事片,和印製經書等,贈送社會,利益大眾。“以後,我希望用自己大部分的資金去做更大、更多的有關佛教傳播的公益事業。”
希望過老年人生活
“我一輩子都要做傳播佛陀的教育。我的人生目標是:在我壽終正寢之前,能夠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覺悟;並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錯誤全都贖罪,然後做一些好事。”
陳曉旭所說的“錯誤”,不是指小時候抄襲同學的作業或者偷吃了別人果園的桃子之類的事,而是指行為、語言、思想上無意中的過失。
“現在的道德尺度越來越低,跟古代的人沒法相比。古代做人的標準是仁、義、禮、智、信,所有沒有做到這五常的,我認為都是在犯錯誤。你也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犯過很多錯誤。在經營中,在親情中,或者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有沒有做到仁、義、禮、智、信,是不是盡心盡責,任何的語言中有沒有考慮到會傷害別人。”
看上去,陳曉旭比她的實際年齡要小得多,而她卻說,她的心理年齡“已經不止100歲了”。
“我沒有想我的年齡,也沒想到衰老。我的心理年齡接近於老年人,我希望生活盡快過去,像流水一樣,然後進入一種特別平靜的狀態,可以參悟自己的一生,無欲無求地寫一些東西。我希望現在就過老年人的生活,希望過我爸爸媽媽的生活。”
---------------------------------------------
陳曉旭剃度照曝光(組圖)
A
當事人說
丈夫親眼見證愛妻剃度
記者昨日采訪了陳曉旭的丈夫郝彤,郝彤稱,陳曉旭已於正月初六(2月23日)剃度出家,而他自己也將於正月十九(3月8日)正式出家。對於眾人的遺憾,郝彤表示“一切隨緣”。郝彤告訴記者,陳曉旭法號妙真,她的確已於大年初六在長春百國興隆寺落發出家,興隆寺住持常慧法師親自為她剃度。而他自己也將於正月十九尾隨陳曉旭剃度出家,地點將有可能是距離長春與北京均有千裏之遙的深圳。目前所餘不多的時間,他將用來處置兩人的公司資產。
夫喚愛妻妙真法師
郝彤表示,大年初六,陳曉旭在他的陪同下,前往長春興隆寺,依照佛門剃度儀式,正式落發出家。親眼見證妻子遁入空門,郝彤稱很為陳曉旭高興,因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重要的選擇。至於陳曉旭本人的心情,郝彤說:“雖然她沒有說,但我能知道她很平靜,也很開心。”
在昨日的采訪過程中,提到陳曉旭,郝彤已改口稱“妙真法師”。郝彤透露說,早在2000年,妙真法師因偶爾聽得淨空法師的講經,萌生了尋找淨空法師之念,從而與佛法結緣。
結緣六年有餘之後,夫妻雙雙選擇出家,舍棄打拚多年的上億身家,郝彤的解釋是“為了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這是智慧圓滿的結果,在我們看來,佛法不是宗教,而是教育。我們隻不過換了一個身份,一個名字。”
超脫世俗兩人不再有“私情”
何時有了出家之念?郝彤告訴記者,大概是一兩年前。正式作出決定則在幾天前。為何選在春節期間?郝彤的解釋也很淡然,隻稱“機緣到了”。
郝彤向記者強調,自己和陳曉旭都有過對佛門不了解的過程,此前隻覺是一種宗教而已,但通過學習,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智慧。剃度之後,他與陳曉旭將開始正式的修行,然後從事佛教徒的教育工作,他們已決定將此作為終身職業。這就意味著,夫妻兩人從此不再沾染紅塵,對人世持觀望態度。
兩人不在一處修行,是否意味著兩人關係斷絕?對此,郝彤給予否定回答。他告訴記者,雖不在一處修行,但仍然會與陳曉旭時常見麵,一起學習、研究佛法。也因投身佛門,二人的關係不再是夫妻,而是同學和道友。
對於兩人之間的感情處理,郝彤語氣平靜,稱他們之間不再有個人的私情,而將之轉變為對所有人的慈悲之心。
再談家庭雙方家人很支持
正處於事業巔峰的兩人,突然選擇拋棄億萬資產雙雙出家,家人持何種態度,例如雙方老人?郝彤稱,對於他倆的選擇,家人很支持。而且家人的安置方麵,譬如陳曉旭高齡父母,也已經安排妥當。雙方的兄弟姐妹,仍會繼續自己的生活。事實上,在他與陳曉旭的影響下,家人也都在學習佛法。
10天後也將正式落發出家的郝彤,目前正在公司處理資產事宜。他透露,他與陳曉旭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與董事長之後,兩人名下的世邦公司將會交給公司現有管理層進行管理,公司日後的經營與發展,也將與他們徹底無關。 長江商報
B
大年三十已在寺內
長春市百國興隆寺,這個連眾多長春人都不為熟知的寺院卻是在修行的僧侶、居士中頗負盛名的道場。
“你們知道的是一個遲到的消息,春節的時候她就在這裏了,一直呆到初六剃度。”一位在此修行的女居士口中的她就是陳曉旭,據其透露,從佛家傳統的打佛語的日子開始,陳曉旭就已經在寺中居住長達數月之久。
“人依然很漂亮,氣質還是那麽好。”在這位居士的口中,身披袈裟的陳曉旭並沒有顯示出與其他人的特別之處,一樣的拜佛、吃齋,並無二致。
而門口出售香火的女士也證實自己親眼見過陳曉旭出入寺院。“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她,剛開始還是很奇怪的,但後來就習慣了,後來寺裏的人告訴我她去年就來過一次,和這個寺院的住持有很深厚的交情。”
曾身患重症拄雙拐參拜佛像
昨日下午三點,上百人在居士佛學堂裏誦經、拜佛。誦經完畢後,記者見到了一位已經在寺院裏吃齋念佛一年多的57歲的居士,她說:“不是誰都可以來這的,是講求緣分的,‘林黛玉’來興隆寺就是有緣,她大概在2006年10月末的時候到寺院裏來的,到這以後就跟著大夥一樣誦經、吃齋飯。她剛來的時候還拄著雙拐,大夥都說她身體不太好,可後來又聽說她得了重症,也到外國去看過,但好像沒治好,後來她就到寺裏來了,寺院是一片淨土,沒有外麵那麽紛雜,她可以修身、求平安!”
興隆寺一位看門人也證實了陳曉旭身體確實不好,並且在談話中將她的病灶指向了胸部和脖頸處,但具體是什麽病症並未說清。隻是含糊地表示:“聽他們說病灶轉移了,但現在好了很多。”
東亞經貿新聞
C
各方反應
公司高層稱水到渠成
陳曉旭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及董事長,作出如此一個決定,波及最大的非該公司莫屬。昨日下午,記者致電該公司,求證陳曉旭剃度出家一事,一位自稱是該公司行政負責人的王女士正麵回應道:“消息屬實。”王女士告訴記者,陳曉旭信佛多年,此次剃度出家並不是突然之舉,而是水到渠成,早在計劃之中。陳曉旭如今已經和公司脫離了關係,專心在長春事佛,雲遊四海。公司也並沒有因為陳曉旭的離開而震動:“其實公司很多人很早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我們都很支持她,也祝福她。現在公司仍在正常運轉,相關人事正在安排之中,而關於陳曉旭資產的問題,公司正在討論。“其實出家前陳曉旭和郝彤就已經把財產做了合理安排,他們的財產將分三份,一部分交給家人,另一部分用於佛教,還有一部分將用於慈善事業。”而具體數額王女士則表示不知情。至於為什麽會選擇在長春百國興隆寺出家,王女士表示,主要是因為陳曉旭與該寺住持熟識,而且在佛學方麵受該住持的影響很大。
“寶哥哥”感到驚訝
昨日中午,記者曾就陳曉旭剃度出家的消息致電“寶哥哥”歐陽奮強進行詢問。電話撥通後,歐陽奮強第一句話就是“你是問陳曉旭的事吧?”隨後,歐陽奮強告訴記者,他對此事毫不知情:“我們都很忙,很久沒有聯係了,不了解情況,也不好說什麽。但聽到這個消息我真是驚訝。”同時,記者多次致電“鳳姐” 鄧婕,電話也是無人接聽。賈璉的飾演者高亮說:“我猜她是不是受了當年演林黛玉的影響,入戲太深,還沒有脫離角色,逐漸看透了許多事。但得到這個消息我心情很矛盾,希望這是她最好的歸宿,無論怎麽樣,我衷心祝福她!”《紅樓夢》總導演王扶林:“這是她自己的選擇,我們隻能尊重。”
影迷默默祝福
陳曉旭剃度出家的消息,在影迷中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紛紛議論,許多影迷表示:“寶哥哥沒出家,林妹妹倒看破紅塵了。可歎那個經典的林妹妹,隻能永遠存在於記憶和夢境之中了”、“現在我們的林黛玉出家了,永遠留在大家心中的是永恒的林黛玉”……同時,也有不少影迷表示,對陳曉旭的選擇可以理解: “祝福她能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祝福她能夠永遠幸福快樂!” 記者範東波
她還是林妹妹的時候
陳曉旭說:“我從來就希望做個隱身人。”她說她最嗜好讀書,看的第一部愛情小說是《簡愛》,這影響了她早期的愛情觀及後來的性格。她曾很調皮
陳曉旭自述:我是個靈感很多、很有創意的人。拍《紅樓夢》時我就被王扶林導演認為是最調皮的。所以當時導演為了讓歐陽奮強放鬆緊張情緒,命令他每天搞些惡作劇,我是當仁不讓的幕後策劃人。劇組裏搞惡作劇的主意都是我想出來,再“指使”歐陽奮強去實行的。(記者從側麵了解到,當年這些惡作劇五花八門,比如給劇務寫征婚廣告掛在食堂門口,上書“此人1米38,寬2米”之類損人的話。再有就是故意裝成某某導演給人家打電話,害人家空歡喜等。)
我還是喜歡被喚作“林黛玉”的,這能勾起我青春時代最美好的回憶。
----------------
丈夫否認陳曉旭身患癌症 財產分配員工均有份
擁有萬貫家財的“林妹妹”陳曉旭最近遁入空門,有媒體稱她身患乳腺癌已到晚期,為讓病症改觀所以潛心修行。不過昨日陳曉旭丈夫郝彤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卻親口否認陳曉旭身患癌症,表示出家與所謂絕症沒有一點關係。但他承認其身體不適。同時他表示,他們的財產並未有外界傳言那麽誇張,最後分配時不但要考慮雙方父母,更要讓公司員工也有份。
否認絕症:僅僅身體不適
對於陳曉旭出家原因,曾有消息稱她身患重症,但自從到長春百國興隆寺後病情大為改觀,該因素促使已信奉佛法多年的她決定出家。但昨晚記者連線陳曉旭丈夫郝彤,他對此消息大不了然,電話裏語氣平靜地稱,“妙真最近身體不適,隻是染了些小病而已,沒有得癌症這回事。”同時他強調,陳曉旭的出家甚至與身體不適也沒有關係,“這是她多年來的理想,選擇這個時間隻是機緣到了而已。”不過記者也了解到,陳曉旭身體一直不太好,2005年9月她曾協助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出品了一部名為《山西小院——治病救人除禍》的紀錄片,表現的是患乳腺癌等絕症的人們最後痊愈的故事。
財產分配:父母與員工都有份
出家前,陳曉旭夫妻曾對好友公開表示不要小孩,原因是:“學佛求往生,要孩子幹什麽呢?”但在她剃度後,其龐大家產與親手創建的企業何去何從無疑耐人尋味。之前有消息說,出家前陳曉旭和郝彤已將財產分為三份,一部分交給家人,一部分用於佛教,一部分用於慈善事業。但昨日郝彤澄清財產沒有外界傳言那麽誇張,“我們婚後沒有子女,但都有父母,所以我們的初步安排是財產除了留給父母外,還有部分也考慮要分給公司多年創業的員工。”他笑著表示出家並非與世隔絕,也要積極“入世”傳播佛學,但“財產已經是身外之物了。”
隨後出家:法名“開誠”
2月23日,郝彤曾親眼見證愛妻陳曉旭剃度,有媒體稱他隨後也將於3月8日在深圳正式出家。昨日在承認將尾隨妻子出家後,郝彤表示現在自己還在北京處理遺留事宜,具體出家時間與地點都沒有確定,“出家的地點隨緣,不一定在深圳。”據好友透露,郝彤的法名為“開誠”,與陳曉旭的法名“妙真”合起來有“真誠”之意。
記者隆準
郝彤在自己的公司裏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數字對我們來講沒有意義”。
此文是kellyfeng22 同修在社區首頁 -> 星相 -> 星座社區 -> 命理風水堂,鏈接如下:
http://club.astro.sohu.com/astromain.php?c=74&b=mingli&t=0。
在淨空法師的學佛解答中,還沒有給出鏈接,相信不久以後就會有了。鏈接如下:
http://www.amtb.org.tw/section1/ans.asp,之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六十九)。
希望此文能給大家一點開示。
1、陳居士已學佛十年,生前曾對佛教進行很多捐助,為何落得這樣結果?
淨空法師答:結果你沒看到,你要看到了就正常了。她的結果不算壞,相當殊勝。在病
情嚴重的時候,三百多人給她助念,
日夜佛號不停止,這種福報連一般老法師都不可能有,這種是稀有難逢的因緣。學佛不
一定在時間的長短,有人學佛幾十年,
有人學佛一輩子,到死的時候依舊手忙腳亂,無所適從的很多。對於佛教很多的捐助,
並不是說有很多的捐助,
他的業障就消了,那就太容易了,有錢的人業障都消掉了,窮人業障就消不掉。也許你
認為這樣太不公平了。學佛最重要的是信心。
我在此地給你總的說一句,曉旭病重的時候,我跟常慧法師都在她麵前照顧,我們盡了
全心全力,使她的病痛減輕,這個我們看到了。
像這種病痛,一般人受的是十分,她隻受了一分,九分呢?佛菩薩給她化解了,難得!
很不容易!
那麽她為什麽轉不過來呢?第一個是信心不夠。人有業障,這她自己很清楚,業障很重
,業障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的,
不是這一世的。這一世沒有造業,前世造的。所以三世因果諸位必需要明了,為什麽?
這一生是好人,他得的是惡報;這一生是惡人,
他居然享福。所以很多人看到這個現象不相信因果。這一生造惡他前世餘福太厚了,所
以你沒有看到他的惡報。
前世造的這個福他可以享兩百年的福,但是這一生當中他造作的惡業,他可以享六、七
十年的福,那個福已經折掉了,
打折扣折掉很多了。可是他的餘福沒有享完。有人一生做好事果報並不好,過去生中造
的不善業太重了,就是他有餘殃啊。
因為他這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彌補了很多,但是還是沒有彌補到完全,所以他還是受業
報,“因果通三世”。
你了解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就不懷疑了。學佛十年,信心依然不足,這個
原因是什麽?聽經太少,這個事物太多,這個事物太多分她的心啊,精神都照顧在日常
事業上,還有應酬太多。所以真正聽經,真正聽得懂,可不是容易的事,聽經聽一輩子
還不懂啊,這什麽原因呢?我相信你自己曉得。我講經講這麽多年,你有沒有聽懂?如
果你聽懂了,你不會提這些問題,你提這些問題說明你跟陳曉旭一樣沒有聽懂。
我常常講啊,講了幾十年了啊,一個人要學佛必須把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
五欲六塵享受放下;貪嗔癡慢放下。
你才能聽得懂,你才能契入。學佛的人多,聽經的人多,幾個人能放下?能放下的他聽
懂了,聽明白了,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能與佛法相應。
也就是說,他能解、能行,得佛法真實受用啊。如果這個放不下,這個就是最嚴重的障
礙,第一關你進不去。所以學佛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在佛的門外,沒有進門。這是
事實真相。每一個同學,無論在家、出家都應該要懂得。否則的話,這一生雖學佛也是
空過。
2、陳居士曾親自拍攝山西小院,可她自己為何沒有度過癌症病魔這一關?
答:山西小院是不是她拍的?我不知道。 我不曉得這個事情。
那麽山西小院裏那些癌症的人他有信心。曉旭,我照顧她那麽多天的時候她沒有信心,
她不知道懺悔,她不知道感恩,
這她自己說的:感恩的心懺悔的心總是生不起來,願力不足!有發願,願力很脆弱。那
最關鍵的,是自己沒有信心,我們在大乘教裏頭講的太多,
當麵勸她不知道勸了多少句,一切法從心想生,你要想佛,想菩薩,想經教,想弘法利生
,想幫助正法久住...這是正念啊!對她有好處,
她不想這些,一天到晚想:“我這病能好嗎?”這就完了!她所想的是負麵的!佛菩薩
幫不上忙啊!佛菩薩能幫上忙你是有正念啊!
你不能有負麵啊!所以,信佛 ,不是容易事情啊!
藕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裏麵講到淨宗的信願行,第一個是信,信他講了六個,頭一個
是信自,第二個是信他,他是釋迦牟尼佛,
是阿彌陀佛。曉旭對於信自沒有,沒有自信心,自信心沒有了,信他還可以。病中還常常
念著我們要信佛,要信佛法,要信老師,
她沒有自信就沒法子了,佛法僧都幫不上忙,我們感到很遺憾!
同時呢,她的外緣並不是很好!就是幹擾還是太多,這個幹擾裏麵有一半冤親債主,冤
親債主附身啦!
人數不少啊,我們在旁邊觀察,至少有幾十個,那我們作勸解,勸解還是有效,勸解幾次,
分批一批批離開,離開她,她身體就感到很輕鬆
、很舒服,在附體的時候身體都是硬的!離開之後就好了。可是最後,還是有幾個,那幾
個可能是怨恨太深,怎麽勸都不肯離開。
所以你不了解這裏頭的情形,你要了解情形之後啊,那她給我們的教訓很大,我們看了這
個現象,自己警覺到,
這一生,絕定不能生病,絕定不能死,怎麽說不能死呢?不能象一般這個死法,要象諦閑老
和尚講的鍋漏匠,要象諦老說的極樂寺的修無師,
我們在台灣某老太太,在美國舊金山也是看到一位老居士......預知時至,沒有生病,說
走就走了,這就對了。
這些人有我們親眼看到親耳所聞的,要以他們作為榜樣。這個在深圳念佛往生的黃忠昌
,也是最好的榜樣!
閉關念佛,2年10個月預知時至,沒有生病,走了...這個重要啊! 不可以生病啊!(臨終
)不可以進醫院啊,這個才是真正的成就,
你要問這幾個人為什麽有這麽殊勝的成就呢?沒有別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真的放下
了,冤親債主也不找你了!
冤親債主還能找到你身上,換句話說你還有放下!你放下他佩服你啊,他讚歎你啊, 就
跟我們過去在新加坡,
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長陳光別往生,他走了,我們培訓班的同學去給他助念,回來的時候
,老林長的冤親債主大概有100多人(100多靈啊),
跟著這些法師到居士林來。傳遞信息,林長真的往生了!他們看到了。很歡喜,很讚歎!
我們是他的冤親債主,看到這個樣子我們也不會再找麻煩,所以現在我們跟著法師到居
士林來,希望居士林答應我們給我們作歸依,
他來求歸依的,歸依完了之後,他說我們希望能在居士林聽經,我們知道居土林講堂天天
講經,講堂的光太大,這靈他們這些眾生受不了,
所以隨後要求在餐廳,餐廳我們用電視,指定地藏菩薩本願經,要日夜不停地播放1個
月,1個月他們離開了,
好象我們地藏經播了一兩個月。你真有成就,冤親債主慈悲心就生起來了,不找麻煩了,
所以,學佛不是容易事情,
宿世善根成熟,真正親近善有, 能放下,能看破,能契入, 所以她這次往生不錯 ,教了
很多很多人,這些人在她麵前都受了這個教訓。
個個提高警覺!
3.聽說她在生病期間隻吃一點中藥而拒絕西藥治療這是否過份分別執著? 還是她對世
法放下的太晚?
答:這些事情你要真了解才行,你不了解不知道!中藥、西藥這個常識你下個幾年功夫徹
底去研究,你才會了解!
我們給她請了很好的醫生,照顧她,通通都做到了,看到的人幾百人啦!
4.陳居士2月出家,發願後半生要做一名多元文化義務教育工作者,她出家雖短,但在家
修行也有七八年了,
且對佛教事業捐獻甚豐,又親近師傅,為什麽不能達成弘法的心願?
答: 我希望你到我這來,我親自給你說!這個話我要給你講2個小時講不完!要給你講
個3-4天,你要是想知道這個問題,
現在這個出家人,受了三壇大戒,出家幾十年,為什麽修行的時候到最後還是不能往生?
還是隨著業力轉,太多了!
你自己知不知道?我學佛的時候,李老師就警告我,我講經的時候曾經講過,我受了大戒
, 到台中去看他老人家,這個受戒之後一定回去拜老師。
還沒進門,他在內還很遠,他就指著我:“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說了10幾聲,我
走進去之後莫名其妙。
我學佛7年出家,出家2年受戒,還教了兩年佛學院,老師一見我叫我信佛,我都呆了。我
坐下來,我都愣住了,請教老師說這話什麽意思?
老師跟我講:你現在受了大戒,也教佛學院了,你要曉得,出家受戒的老和尚,自古以來,
不是今天,到七八十歲,臨命終時.還不信佛? 我越想我越糊塗,
他怎麽不信佛?不信佛怎麽出家呢?怎麽學教?怎麽講經呢?到最後老師告訴我:"什麽
叫信佛?"不講別的講很簡單的,
佛教你不殺生,你做到沒有,佛教你不偷盜,你做到沒有,佛教你不飲酒,你做到沒有,不
妄語,五戒啊!做到沒有,沒有做到?沒有做到不信啊!
我這才明白、恍然大悟,所以信佛是依教奉行,聽了佛的教海能說不能行 ,不信啊!你
才曉得“信”這個字多難!
信...絕對有效,沒有效,自己好好反省!不信啊! 你才知道這個信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華嚴經》、《大智度論》
上講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如果信心真正達到清淨,一絲毫疑惑沒有,一
絲毫夾雜沒有,這個人是什麽人?初住菩薩,
法身大士! 信心的標準在這裏。所以信,有迷信,有正信,真正做到是真信,真信才管用
啊!捐獻是修福,你做好事是修福報,
福不能救生死,六祖在壇經裏麵說:“此事,福不能救!”此事就是六道輪回生死的事
情,再大的福報,都不能救!但是什麽呢!
無論在哪一道,你有福報,還是享福,在餓鬼道也是多財鬼,他有福報啊!福報沒有了
,他苦啊!天人裏麵沒福報的,也很苦,
還不如人間有福報的人。這個我們在經典讀過。
所以說你問為什麽不能了達弘法利生的心願?她弘法利生的心願不堅固!非常可惜。。
。這就是什麽呢聞法太少,
在佛法上下的功夫太少,這個道理要懂,要明了,不要讓學佛的人產生了退心。我們看
到這個情形信心更堅定,警覺心更高,
才知道她的問題出在哪裏?我在任何一方麵不如她,我的壽命45歲,跟諸位報告很多次
了!我能夠轉得過來,在我相信她一定能轉的過來,
她不能跟我配合。我要求她就是四個:第一個信心堅定,第二個懺悔,第三個感恩,第
四個願力要發足,這四個都不到位!
這個沒法子!沒有人能幫她忙。你能不能幫她呢?你幫不了!這是她的事情,你要發是
你的,她得不到!
所以必須自己要做到啊,如果你要是做不到,你將來走的時候還不如陳曉旭。這是我給
你講真話!
5、她在出家聲明中要承傳佛法,承師命閉關十年,研究儒釋道中華傳統,為佛教奉獻
終身,續佛慧命,心量之廣何等偉大,
為什麽不能轉這個業力?
答:她這個口裏的心量很大,心裏的心量很小,就這麽個道理。心口要相應,就產生效
果,她心口不相應,
絕對不是佛法說的是騙人是假的。我在30幾歲時候發的願兌現了,所以我45歲那年生一
個月病,我知道,壽命到了。
那時候韓館長照顧我,我跟她講,壽命到了,不要看醫生,醫生能治病,不能治命。所
以我也不吃藥,也不看醫生,
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念了1個月,身體慢慢好起來了,一直到現在我一生沒生過病。
前年79歲,住在北京旅館裏病倒了,病了4天,我跟同學們說過,我見到釋迦牟尼佛
,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毗廬遮那佛,
見到觀世音菩薩,身相之大跟虛空一樣,雖然那麽大的相,但看的很清楚,不是模模糊
糊異常清楚。我想我壽命到了,
從45歲到79歲也已經多活了30多年了,我說我應該走了。所以我還聽到旁邊有人講(我
沒有回頭):你還有沒有牽掛?
還有沒有顧慮?還有沒有想見的人?想跟他見一麵!我說什麽都沒有,我通通放下了。
我說我一生,章嘉大師告訴我的,
佛菩薩安排的。我非常希望跟阿彌陀佛走。可是如果要我再幫助這個世間苦難眾生,我
說也可以,沒有妨礙。
到第二天,我病就好了,第三天,我回到香港,養了2周,又開始講經,曉旭不能象我
這樣發心啊!這個要發真心,不是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就是做善事,做的時候的心態,關係都很大。勉強做的,
別人勸導做的,勸你做自己做的時候還打點折扣,
這都不是修大福報。所以你必須要跟她有一段長時期接觸,你對她了解,對佛法了解,
然後你就心裏全都明白了。
希望你看到這樣,你要精進,你要真正做到,你不能說是心口不一,那你將來的福報不
如她。那差遠多了!
6、有些信佛的人覺得行為舉止不如陳居士!若是她都不能往生?我們不是更沒希望?
答:這個錯了!那你如果也這樣想!我就告訴你你肯定不能往生!往生在信心,而且
人到命衰的時候,
過去世中的冤親債主都來找你,這關你能不能突破?你要不能突破?那是嚴重的障礙!
7、我從來不曾動搖過對佛法的信仰,可是看到陳曉旭的往生,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沮
喪和盲然,懇請老法師慈悲開示,幫助同修們不生退心!
答:你這幾句話說的很不錯!那麽任何問題都要去了解事實真相!你對事實不了解憑
自己的錯誤觀念來看事情,
我們今天上午還講到三量,你這是屬於非量,這個確確實實會誤導你自己,也誤導了別
人!但是縱然是誤導了,
也是古大德講的那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因果啊!因果要自己
負責任。
--
淨空法師說:各人因果,各人負責。
陳曉旭的往生去向是現在很多佛弟子所關心的事,其實開悟的高僧可以一目了然,但是不會隨便泄露天機,隻是我們凡夫不明了因果業緣,所以末學今天去了通靈人哪裏去問下陳師的後世情況,通靈人在前麵的超度亡弟帖子裏曾提過,就是一位佛教徒,可以專和神鬼亡靈溝通的那位師姐!
到了她家,通靈人又化解了一個小夥的問提,挺神奇的,那小夥認識通靈人很久了,他這人很敏感,有啥災凶可以提前感覺出來,所以每次感覺不對勁時都會來找通靈人問問,但每次他的感覺和通靈人看出的是大致吻合的,他這次連著幾天夢見他奶奶要給他說話、可就是說不出來,他猜有事就來問,通靈人幫他指點了化解的方法,末學在旁邊也想見識一下。
小夥想聽聽他奶奶的語言,通靈人就把紅布蓋在他頭上,讓他的奶奶上他身說話,可是等了半天,說不出來,通靈人說他竅沒打開、心又入不了定,所以不能開口,隻能稍稍點頭。小夥就讓他奶奶上通靈人的身來說話,通靈人說從來是不允許這樣的,對她的身體很不好,最後再三要求下,通靈人約法三章讓上身之後隻能問兩句話,第一句問你是誰?第二句問有啥事?不然時間久了身體受不了。
通靈人入定招他奶奶上身,末學坐在旁邊看著,通靈人身上慢慢抖了起來,然後突然一開口就大聲哭了起來,然後喘了幾口氣,小夥問聲你是誰?通靈人喘了好久突然變成了河南口音說:我是你奶奶。小夥又問有啥事?通靈人的口音變成一口河南話焦急萬分的說:你把人家那個小鬼衝撞了,人家要找你麻煩,你趕緊回去照交待的辦,不然過兩天要出車禍!
兩句話說完,通靈人手都抽筋了,趕緊叫末學和那小夥過來掰她的手,好大的勁,末學兩個手都掰不動她一個手,通靈人就叫末學拿到墊下的桃木劍對她的雙手敲幾下,慢慢才緩過勁來。然後給那小夥說:你趕緊回去辦事,不然晚了就來不及了,他住在龍華鎮,要趕到五點半前趕回去照通靈人交待的方法去化解,小夥急急匆匆的回去了。通靈人過了好半天才慢慢正常了!
我就跟她說,我想問下朋友陳小姐的事。當然末學不會說她是什麽什麽人的,是一個朋友,65年出生,5月才死,她入定看了下說是肚子裏生癌死的吧?我心想癌細胞擴散到肚子應該也差不多,她又入定後說她很漂亮,然後出定後說,怎麽臨命終時有很多人給她念佛?我說是啊,她又說有幾個大和尚再給她助念,我說他老公也出家了算是嗎?她說那不算,是指修行好的才是大和尚,然後出定後又說她死後助念的很安詳,我說那肯定去了西方淨土了吧?她又入定看,她說還沒有,我說您再仔細看下,她說投胎人道了,沒錯,她又說如果是她家人來問可以再說詳細點,最後確定是投生做人了,我說就算做人應該是大富大貴的命運,她說有那麽多大和尚及居士給她助念,因緣非常不錯啊!!
談完這些末學又問了些自己的些事情,可又轉過來說:*姐,陳曉旭可是名人啊?她說名人又怎麽了,照樣生老病死,我說人家可是做了很多善事,她說那前世的惡業也是有果報的啊,然後她又看了下我寫的名字問是不是那個出家的名星啊?我說是啊,就是那個林黛玉啊,她說前些天是聽說一個出家名星得癌死的,她說出家晚了,早一年出家的話跟本死不了,晚了些,不過現在很不錯啊,過去世的大惡業該下地獄的也都重報輕受化解了!而且轉世人道也是三善道之一,可見學佛功德有多大!對於不修行的平常人來說,得癌症可能就是轉世到三惡道受苦的花報,果報就是在三惡道,但對於修行人來說,得癌症僅是重報輕受,重罪輕罰,將無量劫的三惡道的劇苦化解為人間的小苦報,實為幸事!金剛經所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輕賤就是指不順、病苦、災難...等等,凡夫肉眼不懂因果本末,故而佛陀再三說信心學佛的好處是不可思議的!下麵是以前發的帖,請大家參考一觀!
自家的因果慘報與超度亡靈之事
http://post.baidu.com/f?kz=197034606
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源,在於人心。
而人心正邪的根源,在於教育。
佛陀,則是曠古至今最偉大的東方教育家。
餘秋雨答得很中肯,支持啊 ^_^
驀然感到有些人仍活在"孔Z己" 那愚眛的時代,即使表麵上是怎樣的摩登、時尚,這是文化的深層思考問題,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問題,整個社會要去正視的啊!
問:女演員陳曉旭出家進入佛門,引起了持續的討論,三分之一的意見是為她婉惜,三分之二的意見是對她貶責,說她可能生了病,家裏出了事,或者是嘩眾取寵的操作。您怎麽看?
答:這是在一個缺少信仰的時代,一群不知信仰為何物的人在評論一個開始選擇了信仰的人。沒有信仰的人顯得那麽高人一等,議論風生,其實倒是真正的可憐人。
我在台灣的佛光山、慈濟功德會、法鼓山等佛教勝地,看到很多早已取得美國博士學位的年輕女子,接受剃度,歡天喜地地在那裏工作,又以自己皎然無私的高貴心境感染苦惱的眾生。當然,這樣做的男性青年就更多了。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巨大自然災害,第一批到達的救助者總是他們。連我們這裏多次急需的骨髓捐贈,都是由他們完成的。總之,這是我們這裏的議論者們完全陌生的天地,卻還偏要議論。
這使我想起小時候在農村,遠處辦了一所小學,村中老婦對於男孩子不幹農活去上學已經不太理解,對於女孩子去上學,便斷言是到一個“男女雜處”的醃臢去處,也是七分貶責、三分婉惜。原因隻在於,她們完全不知道學校是什麽,教育是什麽,他們議論的基礎是無知。
這使我想起英國哲學家羅素的一段話。羅素原先是傾向社會主義的,蘇聯十月革命後就突破西方的偏見前去訪問,很多布爾什維克的官員、知識分子、文化人陪著他坐船在伏爾加河上航行考察。他實在太討厭那些人了,那麽多天的航程,表現出他們能夠評判大千世界的一切事物,既評判人類的所有曆史過程,又評判各種政治製度的成敗得失,他們似乎已經不必探索未知了,曆史規模和人類方向全已經胸有成竹。其實據羅素觀察,他們的日子過得不好,他們在鑽營中打發日子,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精神信仰,因此,是站在氣泡上的高瞻遠矚、俯視萬物。
我們的年輕人在評判自己所不熟悉的宗教世界時,請想想羅素的目光。
此外,這裏還有一個重要的文明禁忌:當代國際社會的文明公約,是任何人絕不可以貶低他人正常的宗教信仰。公開貶低他人的宗教信仰,是反人權、反人類的重大事件。現在我們在網上的很多議論,已頻頻地踩踏了這條底線。這是連重刑犯、黑社會都不敢踩踏的,而我們的文化人都渾然不知。
我不認識陳曉旭,但我勸她對這些議論不要生氣,而應更明白自己引渡他們走出苦海的責任。所有偉大的宗教要引渡、要拯救的人,並不是一般的“愚民”,而是那批自以為懂得很多,天天在發表議論的“愚昧製造者”。
但我堅信,中國現在這種以金錢為信仰、以物欲為信仰、以成功為信仰、以地位為信仰、以權術為信仰的時代終究會過去。高尚的宗教精神(不管是什麽宗教),終究會取得應有的地位。
。。。。。。
一向愛書的她,從小癡迷文學經典,經商後唯一的愛好也就是讀書。“我沒有任何娛樂和體育活動,戶外活動很少,我就是不喜歡從電視和互聯網上接受知識,我覺得讀書實際上是最好的知識來源,因為它可以讓你靜下來,然後去深入地體味。如果從電視上或者從互聯網上去獲得知識,你要看很多雜亂的,甚至是垃圾的東西,從中篩選,會浪費很多時間,而且現在電視傳遞的東西很多已經不是真實的曆史,有時候它會誤導,經後人編纂的東西實際上有很大偏差,所以我現在的補充自己還是從書上獲取知識。”
陳曉旭認為自己學習佛法後,“內心有變化了。一個人一輩子固守性格不肯改變,實際上也是一種愚蠢。當我意識到我的性格有很多缺欠的時候,並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而且很難相處,我覺得應該有勇氣去改變。這種改變來自我讀到的聖賢的經典。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經典著作,它們會教你怎麽做人。雖然我們不能達到這些標準,但是要不斷地去追求”。
成為居士後,鳳凰衛視主持人王魯湘曾經與陳曉旭有過佛法采訪的接觸,一次是在香港,淨空法師的電視台邀請王魯湘去做節目,陳曉旭做主持。另一次是去年在杭州的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王魯湘與淨空法師又有過一次深談。“這兩次活動陳曉旭都積極運作,她是名人,又是商人,在佛友中號召力非常強。她那些參加佛事活動的朋友,也是各行業非常成功的人。她們在一起相處非常快樂,我和淨空法師談佛,她們在一旁虔誠地聽。”
王魯湘記得,在和淨空法師探討的問題中,陳曉旭關心的多是當下的熱點。比如家庭教育,陳曉旭關心,“現在我的好多朋友,他們的孩子3歲之前就被交給保姆或是家中老人,到了上學年紀幹脆交給寄宿學校。雖然找的寄宿學校都是很貴、很好的,但我覺得完全交給別人,自己不負擔任何父母的責任,您說這有什麽惡果?”陳曉旭也關心藝術院校爆滿,“家長也向孩子灌輸功利主義的教育”,希望一夜成名,付出少,回報多。她還關心企業文化的建立,王魯湘說,“淨空法師是一個非常入世的人,作為弟子的陳曉旭,實際上也變得越來越入世,關心具體問題的解決之道”。
與陳曉旭一家十分親近的佛友明月居士提到,“事實上,學佛後的陳曉旭一直是個樂觀快樂的人,也是一個很智慧的女人。她說話時常常爆出的幽默,完全不是黛玉的風格了。有一次說到我們死後往生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就可以不受輪回的痛苦,她說:‘我們往生到淨土讓怨親債主無法找到吧,就像手機不在服務區。’”
明月居士說:“我唯一看到不和諧的一次是,她忙碌著組織開一個電視劇策劃會,當時我明顯感覺她那種內心寧靜被打破的不情願。我也有一絲失望,難道她就這麽一生忙碌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嗎?現在,她終於放下了。”明月居士認為,從事業和情感探尋曉旭出家的動機,如同煮沙成飯,是注定沒有答案的。在他看來,陳曉旭夫婦舍棄小家,成就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大家。“一個億萬富翁一個上市公司,在曆史長河中,不過是個小小的肥皂泡,是無常而短暫的。而一個玄奘一個鑒真,卻利益眾生數千年而不衰。而今再逢盛世,佛門人才青黃不接,正需要有智慧和能力者獻身其中,出家正是獻身佛教的專業手法。”他認為陳曉旭夫婦出家的目的,一是了生死,二是度眾生。
淨空法師在陳曉旭出家後也提到,陳曉旭夫婦知道他希望能培養一些年輕的、真正弘法的人才,因為中國的儒釋道在全世界都缺乏師資,真正好的師資都沒有了,所以想培養至少10人,儒釋道都要學。儒釋道現在沒有傳人了,這是很不好的現象,當他提出這麽個意思,陳曉旭和郝彤便想參加。“學經教是不容易的,必須爭取24小時投入,要真正發心,要舍己為人,有一點名利心就訓練不出來,沒想到他們這麽快就放下了。”
即將於幾天後出家的郝彤對記者說,其實“放下”談何容易,他和妙真法師也經曆了逐步改變的心理過程。今年春節這幾天,兩人做出決定,“一旦跨出那一步,就瞬間釋然了,我們不是出家避世,而是積極與大家分享佛法的智慧,下半生的事業將更有價值”。
從黛玉到妙玉:陳曉旭的紅樓夢宿命
◎苗煒
1933年農曆正月,李叔同先生在廈門妙釋寺演講,他說:“今值舊曆新年,請觀廈門全市之中,新氣象充滿,門戶貼新春聯,人多著新衣,口言恭賀新禧、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之人,當此萬象更新時,亦應一新乃可。我等所謂新者何,亦如常人貼新春聯、著新衣等以為新乎?曰:不然。我等所謂新者,乃是改過自新也。”他接下來講述了自己“改過自新”過程,然後總結說:“常人於新年時,彼此晤麵,皆雲恭喜,所以賀其將得名利。餘此次於新年時,與諸君晤麵,亦雲恭喜,所以賀諸君將能真實改過不久將為賢為聖;不久決定往生極樂,速成佛道,分身十方,普能利益一切眾生耳。”
2007年農曆大年初六,人們大多還沒有開始新一年的工作,陳曉旭出家了。這個曾經扮演過林黛玉的演員,因那部《紅樓夢》重播過700多次,而長時間留在人們的視野裏。她是一個公司老總,身家過億,老的家居雜誌上還能找到她豪華別墅的照片,去年 10月,新的《紅樓夢》電視劇選秀活動開始時,她還接受過中央電視台的采訪,活潑善談。她的出家、她的“改過自新”立刻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人們對這位“妙真法師”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好奇。
最早的佛教故事,講的就是四個國王離開世俗世界,第一個國王看見貪婪的人砍倒芒果樹,他離開了這個世俗的世界。第二個國王看見女人要吸引男人,他離開了這個世俗的世界。第三個國王看見老鷹在吃動物的腐爛屍體,他離開了這個世俗的世界。第四個國王看見公牛在爭奪母牛,他離開了這個世俗的世界。
李叔同先生是1918年出家的,25年後,他的學生豐子愷做過一個演講——人們都詫異,以為李先生受了什麽刺激,忽然“遁入空門”了。我卻能理解他的心,我認為他的出家是當然的。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懶得(或無力)走樓梯的,就住在第一層,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玉食,尊榮富貴,孝子慈孫,這樣就滿足了。這也是一種人生觀。抱這樣的人生觀的人,在世間占大多數。
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還會疑惑:陳曉旭怎麽能拋舍自己的財產?她是不是得了什麽不治之症?她是不是在炒作?但對一些佛法修習者來說,陳曉旭的決定很好理解。一位學佛幾年的中年男子說:“以我對一些出家人的粗淺觀察,他們忙活著呢,每天功課很緊張,人人精進努力,比起我們這些塵世中人的忙碌,一點不差。隻是二者在目標上,有天壤之別。借宗薩欽哲仁波且的話說,‘在物質進步的刺激中,很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而忘了心靈的一麵……在經濟如此蓬勃發展的當下,人們不願意浪費時間在心靈層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使從非常實用的角度看,以心靈為目標的物質主義,比起純粹為物質的物質主義,更具長遠的利益’。我們這些塵世中人,就是為物質的物質主義;而選擇了出家的陳曉旭,想必已經衝破這一牢籠,往前頭忙活去了。宗薩欽哲仁波且還講過,‘觀察任何現象,不局限於固定一個答案,他就認識了沒有結束。體驗任何現象,就僅僅是體驗(它們是它們)而已,就認識了沒有疑問 ’。這也許能為怎麽看待陳曉旭的出家提供另一個角度。”
當然,陳曉旭出家,未必能給大多數人一個重新審視世界的契機。很多年前,許壽棠先生說過這樣一番話:“現在中國,雖稱民國,而外侮益亟,民氣益衰,一般國民懦弱、浮華、猥賤、詐偽,視清末或且加甚。自非一麵提倡佛教,以勇猛無畏治懦弱心,以頭陀行治浮華心,以唯我獨尊治猥賤心,以力戒妄語治詐偽心。一麵尊重曆史,整理國故,以養成民族的自信力。否則,前路茫茫,何能有濟。”
佛教真能有改善社會風氣的功用嗎?鬱雋先生,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他說:“許壽棠先生這番話,不過是一種希望,我覺得上世紀20到30年代,中國佛教的問題是如何生存下去,軍閥要剝奪廟產、限製僧人的數量,而當時《申報》上的許多報道都是嘲笑和尚、道士的。信仰總先作用於微觀,然後可能才會對宏觀的東西產生影響。”
萊比錫大學是宗教學重鎮,宗教學的創始者麥克斯·繆勒就曾在萊比錫大學學習。繆勒從1876年起開始主持編譯《東方聖書集》,完成了51卷,該書比較係統地收集和翻譯了東方古代宗教經典。他有句名言是:“隻知道一種宗教者,對宗教一無所知。”
世俗之人總會產生疑問,信教有什麽好處?這樣的考量是庸俗的嗎?是合理的嗎?鬱雋先生回答: “每個人都可以這樣考量,信仰是一種理性的選擇。信仰與利益之間是有關係,比如獲得身份認同、獲得愉悅感。一個人再有權力、再有金錢、再有知識,他內心也會有不確定的東西,比如科學家深入研究某一個課題,到達一個高度後可能也會有無法解答的問題,或者有像一個孩子似的恐懼。但他如果有一種對至高至上的東西的追求,就會有一種信念上的保障。具體到陳曉旭出家這件事,我更關心她如何與她出家的那個寺院產生聯係。”
沈奇嵐女士,在德國明斯特大學宗教社會學係讀博士,她說她在那裏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討論給宗教下定義:“結果發現,給宗教下定義是不可能的,隻能從功能性與實質性這方麵做一個框定,功能性定義看宗教對社會發生了什麽作用,馬克斯·韋伯的那本《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代表作。實質性方麵的代表作是魯道夫·奧托的《論神聖》,奧托說,有至高無上、超越世俗的東西存在,追求這個東西的行為就是信仰。”
一位佛教的出家人曾寫過一篇文章介紹基督教堂的建築美,開篇就引用奧托的話,“宗教是一種內心的本能,或氣質,它獨立地、不借助感覺和理性,能使人們領悟在不同名稱和各種偽裝下的無限。沒有這種才能,也就沒有宗教”。《論神聖》有中文本,但在一些專門研究宗教的人來看,也是一本很難讀的書,不過有學者做過較為通俗的解讀——奧托的論述中,“神聖”是一種完全特殊且不可歸納為任何其他東西的心理狀態,是對神既敬畏又向往的感情交織。他杜撰了一個詞“numinous”來稱謂這種很難定義的心理狀態,體驗到對神既敬畏又向往的感情交織的 “numinous”就是體驗到“numen”(拉丁文元神)的存在,就是人們意識到自己隻不過是被創造物。人們感到“numen”是“完全的他者”,具有威嚴和力量,既可怕又迷人。
沈奇嵐女士說:“宗教很難定義,但隻要為人的生存提供意義係統與規範,那就是有宗教性的,這個判斷相對容易,由此說來,居士的行為就是宗教性的。許多高級管理人員學佛法,也是宗教性的。我在德國采訪幾個中國年輕人,他們出國之後接觸基督教,慢慢有了信仰,我關心的是,為什麽中國傳統文化沒能幫他們解決生命中的疑惑,他們認為中國的關係文化很討厭,人與人之間很虛偽。一個人有信仰後價值觀上會有變化,但他的社會活動是怎麽變化的,行為方式上的變化,也是宗教對他生命構成中的影響。”
沈奇嵐女士就讀的明斯特大學,有過一位校友,就是當今的教皇約瑟夫·拉青格。鬱雋先生介紹說:“拉青格剛成為教皇,就去科隆參加世界青年日活動,要與100萬年輕人一起做彌撒,德國《明鏡》周刊當時就做了一個封麵故事,題目是教皇來到了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度,因為在德國,去教堂的人數在減少,神職人員需要從外國引進。信基督的人數下降,印度教、風水越來越吃香。拉青格曾主管天主教信義部,規定天主教的基本教條,什麽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許多人都有所了解的那個漢斯·昆是一個相對自由主義的天主教神學家,他對一些社會問題提出過一些自由主義的觀點,後被革除教職,不許在任何天主教大學裏任教。拉青格當了教皇後和漢斯·昆曾共進晚餐,做出和解的姿態。西方的神學院係統,每一代神學家都在闡釋和思考社會現實問題,神學一直與時俱進。但是,反過來講,如果在一個很世俗的世界裏,一個宗教什麽都可以做,可以墮胎,可以婚前性行為,可以吸毒,它的價值觀和這個世俗的世界沒什麽不一樣,那它也很難吸引別人去信仰它。佛教可能沒有對消費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做那麽多與時俱進的解答,但其智慧與準則卻依舊吸引人。在陳曉旭之前,有歌手李娜出家、演員黃元申出家,陳曉旭之後也還會有人修習佛法,這樣的人很多,這樣的故事也很多,最早那個人就是佛陀本人。”
在沈奇嵐看來,她的那些訪談對象都獲得了一個新的角度去麵對人生,但是不是每件事情都能用他們獲得的這個新角度去麵對,又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他們之所以有了信仰,是因為他們年輕時學到的那些東西還不足以應付這個世界和這個時代。她說:“現在德國的小學裏也會開設一些宗教學課程,把它當成一種知識來普及,不要一說佛就是神秘的、遁世的,一說道就是養生的,也許這些都是偏見,也許大家都需要宗教學知識的普及,德國的穆斯林多了起來,印度教也在德國修建自己的神廟,他們要學會和有信仰的人一起生活,學會和不同信仰的人一起生活。”
昨日,陳曉旭的丈夫郝彤,在曾和妻子一起經營的北京世邦廣告公司向媒體展示了陳曉旭於正月初十寫的“出家聲明”。針對二人一起出家的緣由,郝彤的解釋是“為了心靈的解脫,在機緣成熟的情況下皈依佛門。”郝彤表示一周後自己也將在深圳某地剃度出家,隨後和妙真法師(陳曉旭法號)閉關十年潛心學習佛法。郝彤堅定地表示二人以後不會再返俗世,而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演講、出書、拍電視劇等)來宣傳佛法。
記者看到該聲明的原版是陳曉旭用毛筆書寫的繁體字,郝彤將簡體分發給現場記者。
該聲明主要描寫陳曉旭信佛多年的感受,自稱“不惑之年終於走出了我人生最重要、最正確的道路……我願向淨空法師學習,為佛教育奉獻我的終生。”針對“陳曉旭患重病”一說,該聲明解釋到“關於病症一事,實無大礙。不過是近日身體稍有不適而已……我相信隻要能以清靜心正確修法,方能轉變境界。就像紀錄片《山西小院》裏所記錄的那些人們一樣,還有鍾茂森博士的同學,他們都曾身染重病,通過佛法的清淨修行,用自己的願力、意念,轉變了境界。”落款為“釋妙真謹白”。
據郝彤介紹,這份聲明是在師父的指示下撰寫的,目的是為了說明真相。而陳曉旭選擇在春節期間出家,也是師父確定的。出家前陳曉旭曾在興隆寺修行85天,其中70天為止語修行(即不說話)。
對話郝彤
新京報:剃度出家是比較私人的事,但報道跟進一直很及時,有人質疑這是一種炒作。
郝彤:你認為我們需要從哪個方麵炒作呢?我們沒有主動去公布消息,出家選擇在春節期間也是不希望大家知道。
新京報:陳曉旭給人的印象是比較內向拘謹的,這樣性格的人能夠成為一個商界女強人,可不可以說主要由於你才讓她走上從商道路?
郝彤:我眼中的她並不是內向害羞的。你們看《紅樓二十年再聚首》,她也是挺能說很調皮的。她的心理年齡遠遠超於實際年齡。
至於說公司,不是我也不是她,是靠大家。我們對別人的心胸是敞開的,別人對我們的心胸也就敞開了,真正的誠信在心裏。我連我們公司的業績報表都不看,你問我公司每年的營業額,我不知道。數字對我們來講沒有意義。我們出家不帶走一分錢,將來我們衣食住行宣傳佛法的費用,也與公司無關,一切隨緣。
新京報:在很多人看來,你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需要在精神層麵上提高,所以選擇信仰佛教?
郝彤:在不了解佛教真相之前,我們確實很專注財富的積累。但是得到了財富,你很快就有煩惱,怕失去或者希望賺更多的錢。佛教我們如何致富,先舍再得。學佛得到自身利益,才是學對了。其實,人世間的一切都是煩惱,而我們需要拋棄煩惱,做對人類更有益的事情。
新京報:有種說法是說你對她用情至深,所以也選擇出家隨她而去……
郝彤:這麽多年來,我和她幾乎天天在一起。我們的人生步調是一致的,做的每個選擇都是謹慎理智的。
至於為什麽沒有在同一時間出家,這是師父安排的。
我們現在還沒有辦離婚手續,這個要看相關部門對此事的要求。而我們之間的愛情,會轉化為慈悲,對天下人的慈悲之心。
新京報:據說妙真法師的父母反對你們出家,曾經勸過你們但沒勸住?
郝彤:我們和她的父母在一起住。據我了解,他們對我們的決定非常支持。他們告誡我們出家是很艱苦的,讓我們做好吃苦的準備
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出家、在家都可以修行。
可以說在家修行比出家修行更難。因為在家修行要經曆五欲六塵的誘惑以及種種矛盾、磨難的試煉。並具有著考驗一個人修行成果的一切條件。
也可以說出家修行比在家修行更難。因為出家修行十年如一日的清苦,沒有極大的願力與恒心,是任誰也極難忍受的,更何況是拋棄原來舒適富足的生活呢?
陳曉旭在經曆了數十年世俗生命的甜酸苦辣而得名成利就之後,再毅然拋棄一切,出家專職佛學學習和教育服務(而非如一些人那樣在經曆極大痛苦,心涼如水時才選擇出家避世),可見她在家修行的成績是相當不錯的,既能舍下執著,又有大悲心救世。
其實單是陳曉旭以她在世俗的名氣而出家,其對於給更多的世俗人種下此善種都有頗為巨大的正麵影響。她的短短一篇“佛教非宗教”的出家聲明,影響力恐怕就比出自任何一位高僧大德的口所影響的人都要多得多,此功德無量啊~!
中國科技財富消息,“林妹妹”陳曉旭出家後引起各方關注,日前,陳曉旭(法名妙真法師)就其出家發表聲明,聲明如下:
首先感謝大家對我多年來的關心和支持,不惑之年終於走出了我人生最重要、最正確的道路。
出家不是消極避世,而是更積極的人生選擇。通過淨空老法師的教誨,使我認識到,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智慧教育。通過多年的學習,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佛法的廣大利益。我願向淨空法師學習,為佛教育奉獻我的終生。在家修學總有兼職之感,出家修學更能專精一門深入,這也是古大德求學之道。
1953年淨空法師追隨方東美教授學習哲學,方教授為他講授佛經哲學,並說“佛是大哲,佛是聖哲。佛經是高等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是淨空法師學佛的因緣。以後淨空法師依章嘉大師為師,大師教讀釋迦譜與方誌,勉勵淨師要學釋迦佛。這時淨師才真正認識到佛教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而不是一般的宗教。於是發願承傳,畢生從事教學事業。他從26歲開始學習,33歲開始講經教學,今年81歲,每天還在講華嚴經。
70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曾經說過:“能夠拯救21世紀人類劫難,隻有中國傳統的儒家教育和大乘佛法。”而現今社會問題的解決,其根本隻有依靠聖人的教育,而這種教育必須要有人傳承落實。我願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我將承師命閉關10年研學儒釋道之中華傳統文化。將來會有一天,我會把我之所學,與大家一起分享,做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義務教育的工作者。我想這也是國家現今所提倡的“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具體落實吧。
其次,關於病症一事,實無大礙。不過是近日身體稍有不適而已。正如佛法所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相信隻要能以清靜心正確修法方能轉變境界。就像紀錄片《山西小院》裏所紀錄的那些人們一樣,還有鍾茂森博士的同學,他們都曾身染重病,通過佛法的清靜修行,用自己的願力、意念,轉變了境界。
最後,祝願大家吉祥如意!祈願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阿彌陀佛!
昨日,陳曉旭的丈夫郝彤在北京召開了一個小型記者發布會。一場精彩的問答由此展開:
一問:出家原因究竟是何?
二問:夫妻成道友是否離婚?
三問:億萬財產如何處置?
四問:是否為研習佛法未要孩子?
五問:是否身患重病情緒憂鬱?
……
且聽郝彤一一解答。
出家原因:熱愛學佛
記者:有傳聞說您也將剃度出家?
郝彤:剃度隻是時間問題,大約在一周後,在深圳。寺廟不由我選,由淨空法師指定。
記者:突然之間的出家是否受到了什麽重大打擊,或和身邊親人的生老病死有關?
郝彤:你看我們像遭受了什麽重大打擊嗎?(笑)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任何人都要經曆,長期接觸的朋友都知道,此次妙真師傅和我選擇出家,是水到渠成,我們是真心熱愛修習佛法因此才會出家。
記者:在拍攝了電視劇《紅樓夢》之後的幾十年時間,陳曉旭女士都在做什麽?
郝彤:她息影後,過著和常人一樣的生活,除了創辦這家廣告公司,也做過對影視劇的投資,後來她對演戲已經沒有什麽興趣了,隻是投資了一些作品。2000年後,她最主要的生活都圍繞著學佛聽經而進行。每天少則1到2個小時,多則五六個小時的早晚課,讀經聽經是她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她的出家是水到渠成。
記者:很多人對於陳曉旭出家的原因感到非常疑惑,這也是目前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她出家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郝彤:她在大年初十曾經寫過一份關於自己因何出家的聲明。具體原因聲明裏講得很清楚,她認為在不惑之年自己終於走出了人生最重要最正確的道路,出家不是消極避世,而是更積極的人生選擇。通過淨空法師的教誨,使她認識到佛法是一種智慧。她願意向淨空法師學習,為佛學教育奉獻自己的終生,在家修學總有兼職的感覺,出家修學更能專精一門深入。她還說,會承師命閉關10年研學儒釋道之中的中華傳統文化,將來有一天,把所學和大家一起分享,做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義務教育的工作者。
剃度後生活:學習10年
記者:剃度後你們會一直呆在寺廟裏嗎?
郝彤:不一定會呆在寺廟裏,剃度隻是個儀式,我們會奉師命學習10年,目前還不知道會在哪裏學習,也不知道會不會再出現在公眾麵前,如果按照常理講,可能是不再與外界接觸。不過,我們出家不是去寺院住廟,住山,而是去學習,具體在哪,多長時間,由老師決定。
我比妙真師傅晚半年接觸佛學,坊間傳言,她是在朋友的車子上聽到了一盤佛家的講經的帶子,產生了學佛的念頭,這個傳言是真的,隻是當時我不在車上。
記者:她曾有句話,說自己的心態已經不止100歲了,對此您怎麽看?
郝彤:對她來說,學佛之後對以前所走的路和設想的未來有很大轉變,心理更成熟,看到事物的本質更清晰,所以,可能心理年齡遠遠超過她的實際年齡。
記者:許多企業家為了緩解壓力而學佛,您怎麽看?
郝彤:別人我們不太了解,對於我們來說,通過幾年的學習認識了佛法,而且在工作和生活和公司經營上得到了佛法帶來的利益。比如,公司經營實際上靠人,麵對的客戶也是人,我們得到的最重要的利益是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我們的客戶和我們都是朋友,長的和我們有十多年老關係,短的也有五六年,這在這個行業中是不可多得的。
家人態度:父母支持
記者:她是不是不善於交際,而是靠你主要幫助打理公司?
郝彤:不是主要靠我,而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公司離開了誰都不完整。
記者:你們為什麽一起出家?
郝彤:我們出家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人生目標,我們在一起生活工作中,幾乎每一步都是同步的,共同生活、學習、接觸佛法,包括學習。我們做出的這個選擇是理智的,不是一時衝動的選擇。
我們有一起出家的感覺已經很長時間了,隻是沒有明確,明確做出這個決定是在春節期間,也是個機緣,機緣成熟了,所以就去剃度了。
記者:出家後,公司交給誰來打理呢?
郝彤:公司是個股份製公司,有股東,我們會交給其他經營者,家中還有兄弟姐妹,我們會把一部分工作交給弟弟妹妹做。
記者:有人說她父母不讚成她出家?
郝彤:根據我了解,父母的態度非常支持,而且鼓勵我們既然選擇這條路就要有吃苦的準備,因為這條路很艱辛,並非一帆風順,而且這件事情是為大家是為社會。
夫妻現狀:沒有離婚
記者:以後你們還會再有聯係嗎?
郝彤:我想溝通會有,也會再見,不是所謂的遁入空門就不再見了,我們學的目的是更好地做入世的事。對於我們來說,是選擇了一個新的行業。所以,以前經營的公司以後和我們無關,我們不會再從商。
記者:今後會用什麽形式做佛學教育?
郝彤:我們會用各種形式,比如聊天,講課,或者麵對攝影機講,形式不是最重要的。
記者:您曾說過,出家後將和妙真師傅以道友相稱,那您如何看待夫妻這個概念?
郝彤:我的理解是隨緣,父母,兄弟,夫妻等都是緣分,無緣不能相聚。
記者:你覺得為何她的出家受到如此多的關注?是否為了出家已經離婚了?
郝彤:我想她之所以受到這麽多關注,是因為她飾演了一個傳統經典名著中的角色,大家很關心“林妹妹”的情況,而且現在信息發達,因此各種信息傳播得很快。至於我們有沒有離婚,我並不了解宗教中對出家者是否必須離婚是如何規定的,但是,目前,我們並沒有離婚。
關於健康:稍有不適
記者:出家有沒有經濟上的壓力?
郝彤:公司這兩年發展得很好,這也和我們學佛有關。對於數字我們不敏感,坦率地說,公司的財務報表我們基本不太看,大概在2000年時,公司的營業額大概在幾千萬元左右。
記者:您如何看待目前媒體關於你們的種種報道?有人評論說你們是在炒作?
郝彤:這些報道和我們沒有關注,我們希望大家如實地報道,本身我們不想說,作為朋友閑聊可以,今天之所以說是想讓大家了解事實的真相。
我們有什麽地方需要炒作呢?說我們是在炒作的網友可能認為這件事情和公司有關,這很自然。還有人說,最先在網絡上發帖披露妙真師傅出家的是我們公司的內部員工,對這個我並不清楚,說了也就說了。
記者:有報道說,陳曉旭出家的原因是因為身患重病,因為清修病有好轉,所以想出家,這一說法是否屬實?
郝彤:在她的出家聲明裏,她自己也提到了,關於病症一事,實無大礙,不過近日身體稍有不適而已。你們應該已經看到了她剃度出家後的照片,很多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怎麽會像病人呢。她身體現在非常好,很健康。
我們信佛7年,吃素了7年,吃素有很大好處,對於自己的身體非常好,以前做公司經常要出去應酬,飲食不規律,現在我的身體非常好。可能她也看到了網上鋪天蓋地的報道,不過她並沒有和我說過自己的感受。
關於未來:名下沒有財產
記者:她出家是否和出演過林黛玉這個角色有關係?
郝彤:我想和飾演林黛玉沒有關係,和《紅樓夢》這本書也沒有直接關係。可能有間接關係。她學佛以後心胸變得更開闊了,處事對人之間都能夠感覺到。
記者:在您眼中,陳曉旭是否很孤僻或者內向,她是否在出家前有很多煩惱的事情?
郝彤:她不內向,也一點不孤僻。比如,上次《紅樓夢》劇組再聚會的時候,她也很頑皮,很活潑。沒有什麽具體的事情給她帶來煩惱,實際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快樂也有煩惱,比如,賺錢,是快樂還是煩惱?當錢賺到了怕失去也是一種煩惱。比如愛情,當愛情步入婚姻,多了許多責任,也就多了很多煩惱。我相信她在出家後,快樂大大多過她的煩惱。
將來我們名下沒有一分錢財產,因為我們不需要財產,未來我們也不依靠金錢去傳授佛學,而是依靠自己的誠心。
記者:為什麽沒有孩子?是否為了研習佛法而沒有要孩子?
郝彤:我們並沒有刻意因為什麽而不要孩子,一切到今天都是隨緣。
記者:在生活中,她是個什麽樣的人?
郝彤:以前是聰明,現在是有智慧。聰明表現在,她處理問題的能力很強,對於知識的接受速度非常快。說她有智慧是,做出這樣的人生最重要的選擇需要智慧和勇氣。
從個性上說,以前她飾演林黛玉時,可能會因為要入戲的關係,個性可能會和林黛玉有些相似,但是後來,在生活和工作中,她是個很豁達開朗的人。
昨日(2月26日)傳出消息: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扮演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拋棄億萬家產剃度出家。26日,記者從長春方麵得到確切消息,陳曉旭已於23日在長春百國興隆寺剃度出家,法號妙真。陳曉旭剃度出家當晚,就乘坐飛機離開長春。至於去往何處,現在還是未知數。消息證實後,影迷和家人表示不舍心意。
出入
87版《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於本月23日在長春出家的消息已經引起各方關注,在眾多相關報道中對於她出家的原因、法號、剃度當天情況、陪同友人等說法眾說紛紜。昨天記者經多方證實後獲知,到目前為止,報道中的有些內容與事實有出入。
編劇周雷並未親到剃度現場
而在一些報道中被稱作陪同陳曉旭趕赴百國興隆寺剃度的周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自己並沒有參加陳曉旭的剃度儀式,她出家的消息也是看網上報道才知道的,“我現在還忙自己的作品,根本不知道這一情況,她之前也沒有跟我說過,之前見她的時候她身體好像小有不適,但沒有像有些報道中說的那麽誇張。”
編劇周嶺五點聲明以正視聽
真正陪同陳曉旭去長春見證她剃度的是《紅樓夢》中的另外一位編劇周嶺,周嶺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自己此前就知道陳曉旭出家的打算,還表示昨天出現的一些報道內容失實,“早上鄧婕還打電話問我情況,其實有些報道與實事有出入。”周嶺表示將針對這些不實說法發表聲明。
昨晚7點,這一聲明在《中國科技財富》官方網站中刊出,聲明中提到,參加剃度儀式的友人包括《中國科技財富》雜誌社社長、87版《紅樓夢》編劇周嶺、攝影師李耀宗、妙玉扮演者姬玉,周雷未參加剃度儀式;陳曉旭出家法號“妙真”,而非部分媒體報道的“妙誠”;儀式時間是2月23日上午8點半,結束時間是下午1點半。而其中第四條表示陳曉旭向佛由來已久,此次剃度出家是各種因素綜合、機緣成熟的選擇。
有些報道稱陳曉旭是身患重病出家、剃度當日隨即離開寺廟,而聲明中並沒有提到這兩點是否屬實,記者再次撥通周嶺電話,對方表示自己正在開會不能再接受采訪,沒有回應其身體狀況的問題。
公司職員影迷哭訴舍不得
陳曉旭1991年進入廣告界,1996年創辦北京世邦公司,目前年營業額接近2億。陳曉旭一心向佛時間已久,在其辦公室裏就陳列有佛經、佛像,公司前台還有關於佛教的宣傳冊可以免費拿走閱讀。據公司王姓負責人稱,陳曉旭在剃度之前已經召集高層開過會,將公司事務安排妥當,此後夫妻二人將不再參與公司的事務。
昨天記者再次致電公司,接聽電話的員工表示此前對她出家的事情並不知情,也是看到各方報道後才知道的,“陳總平時很好強,有些事情連家人都不願意說,也不表現在臉上。春節前陳總還正常上班,來開會時和往常一樣,但初八她沒有來上班,隻有丈夫郝彤出現了,今天郝彤也出差了。目前公司和以前一樣正常運行,就是有很多人打電話或者上門詢問陳總出家的事情,有特別多的影迷哭著說舍不得,表示不明白她為什麽這樣做。”
襲人袁玫上次謀麵沒有異樣
記者撥通87版《紅樓夢》中襲人的飾演者袁玫的電話,她表示自己身在外地平時聯係不方便,關於曉旭出家一事也是看報道才知道情況,“我們最後一次見麵是在去年9、10月間,我來北京出差時匆匆忙忙見了一麵,當時她一切正常,沒有說起任何關於出家的事情。”而袁玫的這一說法和一些報道中寫到的知情人士稱陳曉旭出家是因為身患重病、去年10月曾經拄雙拐去百國興隆寺的情況不相符。
深度
昨日上午10時50分,記者聯係到陳曉旭的一位親屬,他表示,陳曉旭出家的事封鎖得很嚴密,消息這麽快上網,他猜測是從公司方麵走漏出去的。另外,他說,陳曉旭剃度前後,她公司的工作人員拍了一組DV資料,“我看過這組視頻,拍得特別好,很專業,我懷疑有商業炒作的可能性。現在這組視頻隻有公司和她的至親才有。”同時這位親屬透露,陳曉旭的父母並不讚成她剃度。
陳家父母
不讚成勸不住
記者:你對陳曉旭出家怎麽看?
親屬:有點兒意外,但也不感到特別意外。她信佛很多年了,此前就曾在百國興隆寺閉關淨修半年,我們是年後才聽說她要剃度的,說實話有一點意外,不過以她信佛的虔誠程度看,她早晚要走這條路。不過我很敬佩他倆的勇氣,能拋棄億萬身家一心去信佛,很難得,而且壓力也很大。
記者:陳曉旭出家的原因是什麽呢?消息稱她是因患重病才出家的?
親屬:她出家就是因為她信佛到了一定的程度。她早在七八年前就開始信佛,那時她身體狀況還不錯。她身體不好是這兩年的事,但不是大病,我不方便透露。
記者:陳曉旭的父母讚成她剃度出家嗎?
親屬:不讚成。她父母不讚成她剃度,但也勸不住。雖然她的父母也信佛,但信奉的程度沒那麽深。
記者:陳曉旭剃度時,她的丈夫和父母都在現場嗎?
親屬:她的丈夫郝彤在現場,但她的父母沒去。
記者:你知道他們夫婦今後有什麽打算嗎?
親屬:等郝彤剃度後,他們的計劃是在深圳淨修幾年,之後再四處雲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