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網絡上見一關於《三國》的貼子,標題記不確了,大意是將三國名將按武藝高低排座次。該文采用甲勝過乙,乙又平過丙,所以,甲比丙強之類可笑的推理類比,硬是將這個千百年來都說不清楚的話題,排了個一二三四五六七的順序。且不說這種不分時間、地點、年齡就瞎比較、亂排名的做法本身有多麽幼稚可笑,單說這結果,鼎鼎大名的關雲長居然被排到了第八 (也許是第九) 的位置,這就不能不讓我這個《三國》愛好者拍案而起了。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我起碼看過有好幾十遍了,自問不比那位上貼子的仁兄次數少。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裏,作者羅貫中對他們都作了出神入化的描寫,而其中著墨最多、份量最重的一位英雄,當數關羽關雲長。應該說,作者的匠心沒有白費,凡看過《三國》的人,無不對關公的英雄形象記憶深刻,他集忠誠仁義、正直勇敢於一身,成為古代名將之中的典型。千百年來,被國人尊為“武聖人”,與“文聖人”孔子相提並論,被推崇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說起關公,他一生中的閃光點可真是太多了!誅顏良、斬文醜,展現了他蓋世超群的武藝;“千裏走單騎”,顯示了他義薄雲天的赤膽忠心;“單刀赴會”,表現了他藐視敵手的大無畏氣概;“水淹七軍”,則體現了他智勇雙全的大將韜略;而“華容道上釋曹操”,又典型地反映出他知恩必報、同情弱者的仁者風範;即使是最後麵臨“敗走麥城”的悲壯結局,關公仍大義凜然、泰然自若說出了他的生命絕唱:“玉可碎而不可毀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真正是視死如歸,把自己的名節看得比什麽都重要。悲哉關雲長,壯哉關雲長!
這就是《三國》留給後人的關公,他是一個個性多麽鮮明的英雄啊!如果有人問我:《三國》裏麵的哪一段有關關公的描述最精彩呢?還真是不好說,因為所有的描述都那麽的精彩。於是,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在《三國》裏,關公這個英雄形象是什麽時候開始在讀者的腦海裏形成的呢?這個問題應該是不難找到答案的:肯定不是一開始“桃園三結義”的時候,也不是征伐黃巾那幾次小仗。作為一名武功蓋世的英雄,真正能體現他形象的第一個大場麵應該是:汜水關前群雄會,臨危受命斬華雄。《三國》中的《溫酒斬華雄》這一節,無論是從內容的精彩程度,還是從文字描述的深厚功底,都可以稱得上是傳世之作。以下就是敝人對這一段描寫的讀後感。
先說標題:《溫酒斬華雄》,這個標題之中最為傳神的一個字眼就是“溫”字,但這個字的韻味,隻有在最後讀完全文之後才能領會得來。在此先一筆帶過,表過再提。
再說當時的形勢:當時的基本形勢是18鎮諸侯雲集汜水關前,共同討伐殘暴無道的董卓。討董軍的優勢是:正義在手,人多勢眾;劣勢是:各懷鬼胎,互不配合,且絕大部份軍隊都是些烏合之眾。此外,討董軍是攻堅的一方,難度自然就比防守的一方大。而董軍方麵呢,雖然人數較少,但卻是一旅精兵,據險關而防守,更重要的是:率領董軍防守汜水關的大將華雄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在此之前,由孫堅率領的討董軍的先鋒部隊就先跟董軍幹了一仗。要知道:這老孫也不是等閑之輩,正是後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孫權他爹。可那時的孫堅還不行,手下沒什麽像樣的大將,率領又是一群烏合之眾。但華雄也並沒有被動地坐在關內挨打,而是主動出擊,一上來就將孫堅手下的大將砍倒好幾個,挫動討董軍的銳氣,加上董軍訓練有素,一仗下來,就將老孫的隊伍衝出幾十裏地。後來,負責後勤供應的另一鎮諸侯袁術又斷了孫堅的糧草,搞得老孫的部隊人心惶惶。而華雄則抓住這個機會,一個黑夜偷襲,就把孫堅的大營給端了,殺了他一個片甲不留,孫堅本人也僅以身免。這就是整個故事開始之前的鋪墊,這個鋪墊本身就體現了作者的匠心:用連戰連捷、士氣正旺的董軍來襯托當時形勢的嚴峻;用一鎮諸侯孫堅的慘敗來襯托華雄的驍勇善戰。現在,大隊人馬已經趕到汜水關前,大戰一觸即發。按一般的常理判斷,討董軍形勢不妙。但任何形勢都不是絕對的,尤其是古代打仗,不象現代這樣主要靠士兵。反而是由將軍對將軍單打獨鬥幹上一仗,將軍打完了才輪到兵們。這就使戰場上出現了很大的偶然因素,特別將軍獲勝那一方的兵們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勝利所激發鬥誌,戰場上的士氣很容易發生逆轉。這也就是為什麽說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 因為一個將軍武藝的高低很可能會直接決定戰場的勝負。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當時的形勢,那就是:要扭轉戰場上的被動局麵,就必須乘華雄出關挑戰這個大好機會,一舉將這個“董軍統帥”幹掉。
接下來是戰爭場景的選擇,我認為:這是整個故事最為精彩、最不落俗套的一幕,堪稱作者羅貫中的神來之筆。與普通人的想法完全不同,作者既沒有選擇殺氣衝天的戰場,也沒有費筆墨去描述關公的武功。而是出人意料地將整個場景固定在討董軍的總指揮部 — 中軍大帳裏。關於大賬內諸多人物座次的安排,也體現了作者的巧妙構思:討董軍統帥、出身於四門三公的袁紹自然是坐在首位,18鎮起兵的諸侯也各有一席之地。而當時尚默默無聞的劉備,隻能靠其中一鎮諸侯公孫瓚的引見,勉強獲得袁紹的認可,敬陪末席。袁紹還強調:“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意思很明顯:就連這麽個卑微的位子,還不是劉備憑本身掙來的。而故事的主角關羽,當時僅為一馬弓手,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名普通的騎兵;而他的結義老弟、後來勇冠三國的猛將張飛則更慘,僅為步弓手 —— 普通步兵一個,連馬都沒混上一匹。看著這種安排,難免使人產生“英雄莫問出處”的感慨。
故事的展開既自然又急促:不可一世的華雄率領董軍氣勢洶洶而來,兩軍陣前再顯威風,討董軍派出兩員上將出戰,都在陣前折戟,沒走上幾個回合就被武藝精湛的華雄斬於馬下。敗報傳來,整個中軍大帳彌漫一片悲涼氣氛,敵勢如泰山壓頂、籠罩著整個大賬。這時,主角關公出場了:“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賬下!”相信讀過《三國》、熟悉關羽的讀者誰也不會在意這句話,因為這是典型的關氏語言風格。但如果考慮到當時的關羽並未成名、且地位也隻是一名馬弓手,這話就有點語出驚人的意思了。果然,極為講究門第的統帥袁紹首先就關注關羽的出身,一聽說他僅是一馬弓手而已,袁“統帥”就猶豫了。此時,旁邊跳出一個比袁紹更為迂腐的活寶 —— 他兄弟袁術,他厲聲訓斥道:“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這時,另一位《三國》英雄曹操出場了,他首先據理力爭、盡量平息袁術的怒火:“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又針對袁紹的“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的擔心,巧語周旋:“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如果說,當時的關羽是一匹千裏馬的話,那麽曹操就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通過這一番戰前對話,作者對三國初期的一些人物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畫:關公的英勇豪邁、袁氏兄弟的愚蠢守舊、曹操的能言善辯、眾諸侯的庸庸碌碌,全都躍然紙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三國》巨著裏各位人物將來的命運發展埋下了伏筆。說服了袁氏兄弟之後,曹操又親自端上一杯熱酒,為出征的關公壯行。在此,關公再次顯示了他一往無前的英雄本色,慨然說道:“酒且斟下,某去便來。”隨即提刀上馬、奔赴疆場。
對於接下來真正的疆場博殺,作者出人意料地作了一個極其精煉的描述:“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短短28個字,勝過千言萬語,雙雄格鬥之驚心動魄,通過在中軍大帳裏的所見所聞,力透紙背,給人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緊接著,作者筆鋒一轉:戰場的聲音嘎然而止,隻聽到一騎飛馳,鸞鈴響處,馬到中軍。強烈的動靜反差烘托出故事的最後結局: —— “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這個“溫”字以一種極其巧妙而又鮮明地方式提醒讀者:剛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來得是何其迅猛!一切都在瞬間,一切都已結束!但就在這英雄橫空出世的這一瞬間,整個戰局就已扭轉!作者竟然在一句也沒有描述關公絕倫武功的情況下,將一位蓋世英雄的形象成功地嵌入每位讀者的腦海裏。結尾的點題使這一經典華章放射出最為絢麗奪目的光芒!
2006年8月 寫於 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