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親節,雖然我是個對洋節日從不掛懷的人,可是下班後走在華燈初上的George street上,看著處處洋溢著父親節氣氛的店鋪, 我還是情不自禁的在想,如果有朝一日我也成為一個父親,我希望能怎樣使自己的孩子幸福呢?
如果我成為一個父親,我首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從小擁有一顆平常心,他(她)生活中的每一點自豪都應該來源於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對於一些先天與生俱來的優勢,我希望他(她)能夠淡然處之,而對於自己某些方麵的先天不足也不會怨天尤人妄自菲薄。我自己出身於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和爺爺都畢業於中國最頂尖的大學,這一切曾經讓幼年時的我倍感自豪,可也讓我在青少年時期吃夠了苦頭。記得父親在我剛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急著向我解釋大專和本科的差距是多遠,走在街上,父親甚至都沒忘了指著雨天裏在路邊修自行車的師傅告訴我:不讀好書的人就得這樣活命!好像從那時候起,我已經想當然認為自己生來屬於這個社會裏的精華階層了。這種認識此後幾乎貫穿了我整個小學初中階段,那些年我一直在一群平均大我兩歲的同學裏輕鬆領先,即便有著種種劣跡,可依然不影響老師們對我的鍾愛,父親甚至認為我比他人成績好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是理所應當的,我當時也以為這個世界上的路大概就從此都這樣平平的給我鋪好了,而身旁的他人大抵不過是一群陪客。值得慶幸的是,初中畢業後我被一所省重點錄取,這個學校3年裏給我的最大的收獲就是將我打回原形,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隻用我一半的時間就能成績比我好很多,我也發現自己竟然得經常向別人請教問題了,我更發現在這個高手林立的學校裏我成了一名後10名的差生。在那痛苦的心靈轉軌期裏我漸漸明白世間的事往往隻能靠背景環境的轉移來說明問題,其實每個人的優勢劣勢都是以所在環境為參照物的,一個沒有平常心的人很容易在環境的瞬間移位中迷失自己,遇到順境他(她)目空一切狂興不已,遇到逆境則自艾自怨無病呻吟。我衷心的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憑借一顆平常心擠去心靈浮躁的泡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任何環境下正確的估價自己,包容他人。
如果我成為一個父親,我希望能夠幫助自己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及時找到什麽是他(她)理想中的生活。作為一個父親,我不會是個先知,沒人可以預料我的孩子在日後的生活中會遇到什麽樣的風暴,但是一個知道自己目的地的船長無論在航行中如何偏離航線都會積極地盡快歸航,我能夠幫助我的孩子成為一個這樣的船長嗎?我一個初中同學曾經在年少時期學業荒疏進了技校,技校畢業後他成了一個工廠裏的4級鉗工,可是當他發現自己的軌跡在漸漸遠離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時,他很痛苦,這痛苦就是回航的動力,我看著他每天下班後重新背起了書包,2年夜高中3年自學大專加上3年夜大本科,風雨兼程的8年之後他竟然成了那個工廠有史以來第一個考上研究生的工人,並在畢業後進入摩托羅拉研究所從事射頻開發。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磨難除了自己誰也幫不上你,重要的是你得知道自己目標的港灣在哪裏。
如果我成為一個父親,我希望在我孩子20歲前能夠和他(她)在花園裏的葡萄藤下促膝長談,各自手捧一杯茴香酒,就像電影《教父》裏的科裏奧尼父子那樣,輕輕的將這個社會中我所知道的一切詭詐肮髒一一指點給他(她),讓他(她)在懷揣一顆善良的心走向社會之前,懂得那善良決不是無能與懦弱,而必要的厚黑也未必總是聽上去那般肮髒。我知道在十年浩劫後的中國,一代代的父母開始教導自己的孩子“寧我負人,勿人負我”,可我還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夠首先體會與人為善能夠讓他(她)在社會中擁有一片可以安然入睡的心靈樂土,可是如果有人膽敢用詭詐來侵犯他(她)的這片樂土的話,我會期待他(她)不擇手段地保衛自己,一個讓自己的善良葬送了的孩子隻能證明父親的無能和愚蠢。
如果我成為一個父親,我希望能夠全力幫助自己的孩子盡快掌握適合他(她)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這一定非常有挑戰。不過我不會太在乎他(她)在老師眼裏是否表現中規中舉,我更想知道我的孩子是否有自己正確的思維方式。我記得自己讀小學時語文作業經常完不成,老師告狀後父親責問我為什麽,我回答說一個生字抄5遍肯定記住了,抄20遍實在手酸。父親測試了我幾個字後立即在我的作業本上給老師留言如下:“作業太多,孩子無法完成”,然後回頭對媽媽說:“他學會了就行,多抄十幾遍真是浪費時間”。我還記得那時候父親經常給我請病假,然後帶著我一起去北京上海出差,在父親的眼裏,能讓自己年幼的兒子站在外灘看看大上海比什麽課都重要,至於書本上的東西他總是在回家的火車上給我大概講一下就算完了。父親這種實用至上的思維此後一直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我希望能夠告訴我的孩子書為什麽會越讀越薄,為什麽適當曠課是正確的學習方法, 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除了學習數理化的邏輯思維外能夠通過熱愛藝術來培養抽象思維,一個隻懂得“因為xxx所以yyy”的人是沒有創造力的,一個有進取心的孩子應該從藝術的抽象思維中學會敢於說“假如。。。我就一定可以。。。”。
如果我成為一個父親,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象他(她)的父親那樣經曆社交障礙期。這種障礙期其實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成長的家庭環境,記得小時候互相比較好的同學流行放學後一起在某個同學家裏做作業,可是那時候幾乎沒有同學願意到我家裏去,因為父親對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判斷依據永遠是學習好壞,到我家裏去的小夥伴無一幸免的都被父親問到在班上考試第幾名之類的問題,這真的很掃興。我那時候真的很羨慕那些父母都是工人的孩子,好像在那樣的家庭裏我們怎麽鬧他們的父母總是看著我們笑嘻嘻的,而且會灑給我們一大堆糖炒栗子讓我們一群小夥伴邊吃邊玩。有時候在外麵玩的晚了好像也隻有我父親會板著臉騎車找過來,不許帶“壞”孩子回家和放學不許在外麵“野”這兩條戒律似乎從少年時期漸漸把我和周圍的小夥伴們隔離了開來,到我高中住校的初期,我竟然發現自己很容易和舍友起爭執,好像很多次為了瑣事爭執後我才猛然發現自己容易成為圍攻的對象,原因就是自己對別人的缺點缺乏包容心,很多時候不能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這一切問題其實本該在很小的時候就應該在與小夥伴們的相處中就學會的。我在那個時期有意的花了很多精力有意識的糾正自己,每次舍友有了困難我都努力要求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做第一個伸出手去的人,好在14,5歲的孩子們從來不會記仇,我在半年後就漸漸和所有宿舍裏的同學成了好朋友,後來在大學裏我竟然還因為和同學們關係好被推舉為學生會幹部,可即使在那時我和女同學說話時依然會臉紅,這個毛病一直到了工作後才徹底改變。我渴望在我孩子10歲生日的時候能夠親手教他(她)跳交誼舞,讓他(她)麵對身旁的女孩子落落大方,我真心的希望自己將來能為自己孩子的社交提供一個寬鬆的家庭環境,使他(她)能夠永遠生活在一個輕鬆駕禦的社交環境中,不然他(她)所有的能力在實際社會中都會大打折扣。
回首往事,我和父親30年間完全是在一種相互碰撞中學會了如何扮演各自的家庭角色,如今的父親早已年過六旬,談笑間他時常感歎自己作為父親的功過得失,我不知道未來是否能夠成為一個更出色的父親,但我能夠肯定一代又一代的父親們無一不是懷揣著一顆對子女的期盼慈愛之心,試圖在躑躅摸索中彌補自己前世今生的種種缺憾。
祝全天下的父親們節日快樂
鹹亨酒店 於 父親節之夜
他說真正感到自己成了父親是看到繈褓裏的我和我娘一起被推出產房的那一刻,很複雜,隻是知道自己從此不一樣了,用言語很難表達。說是說,但是他真的沒啥爹樣。在家裏,他總像個孩子似的嬉鬧。做鬼臉,出怪聲,甚至經常順拐走著齊步走從我和娘麵前走過……但是他是個很稱職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