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淬火的三年(22 )

(2006-09-05 22:01:32) 下一個
子昭和丈夫陳君來接子芳母子。子昭臉上掛著笑,依然掩不住憔悴不堪。子芳還是兩年前在溫哥華機場見過子昭。那時子芳剛入境,子昭一家老小從西雅圖過來接他們。老的是陳君的母親,已經70 多歲。小的是子昭的小兒子,剛剛五歲。兩家人在咖啡廳坐了半個小時,便匆匆分手。子芳登機去了蒙特利爾。子昭倚在登機口看子芳那依依不舍的眼神,讓子芳哭了又哭,她知道,那也是她含淚的雙眼。

兩年過去了,子昭因為生病而憔悴的臉龐讓子芳越加心酸。子昭是80 年代的留學生,剛到美國便打餐館工,吃了不少苦頭。如今苦盡甘來,年齡卻慢慢的大了。姊妹倆從小聚少離多,感情卻十分融洽。子昭尤其愛憐妹妹,自稱是子芳的“second mother ”.

姊妹倆沒來得及聊幾句就分了手,子昭還趕著去上班。陳君把子芳目母子帶到家,一路介紹著西雅圖,說這是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子昭的家座落在山坡上,有很大的院子,一幢漂亮的小洋樓,是子芳喜歡的款式。客廳的天花板是由碎碎的地板塊拚成的,感覺好像地板在頭頂上。讓人無端的想起唐老鴨夜遊時順著牆壁走上天花板的情節。

雖然有這樣一個溫暖舒適的家,子昭一家人的生活卻是緊張的。盡管來美國已經十幾年,子昭依然每周工作六天,一邊在大學任教,一邊經營自己的診所。陳君原是音樂學院的老師,現在門下弟子不少。然而他的工作時間與別人的不同,孩子們上學時,他賦閑,孩子們放學了,他開始工作了。所以子昭和陳君很少有大塊時間在一起。子芳在加拿大雖然生活清苦,但晚餐一家人總是在一起的。到了子昭家,第一天就嚇了一跳。

當晚霞從容自在的把鮮豔斑斕的大色塊抹上子昭後院的天空時,陳君的母親做好了飯。她把菜放在桌子上,說:“我還不餓,你們餓了你們就先吃。”子芳四下裏望望,知道所謂你們,指的就是她們母子倆。開始子芳有些不好意思,到別人家做客,怎麽也沒有人家做好了,你先吃的道理。所以雖然小泥喊餓,她也說再等等。等到陳君從樓下上來,進了廚房,盛了一碗米飯,又夾了些菜在上麵,下樓去吃了,才明白子昭家吃飯的狀況,也就相跟著盛飯夾菜,吃了,倒像是吃食堂。到了8點多,子昭才回來。進了廚房,也是不問別人,打點自己。忽見子芳站在身後,就問你吃了嗎?子芳說吃了。子昭接著吃,吃完嘩嘩啦啦的裝了兩個飯盒,說是明天的中飯和晚飯。子芳常懷念在國內吃食堂或附近小餐館吃飯的時候,那是真正的放鬆。一群年輕人坐在一起,天南海北,笑聲不斷。在加拿大,子芳每天帶一餐,這也是她最恨的一件事。飯和菜拌在一起在微波爐裏加熱的味道,要多難聞有多難聞。

子芳就調侃說若說吃穿舒服,哪裏也不如國內。於是無限懷念國內的大好時光。子昭出來時間長了,倒不想國內,除了父母,她也沒什麽想的。畢竟她隻在國內工作了一年,一無房子,二無職務,赤手空拳到美國打天下,奮鬥至此也是成功人士了。她喜歡美國,就象喜歡她過去的十幾年,喜歡談論初到美國的辛苦和現在的快樂。子芳看子昭得意的樣子,就想所有的事情隻要從年輕時做,好像就能簡單一些。

在美國的兩周,子昭極盡地主之誼。幾乎每日都請子芳母子吃餐館,不用洗衣買菜做家務,子芳真有回娘家之感。子昭家不遠處是一大湖,正是秋季,湖麵上漂滿繽紛的落葉。外麵有一道回廊,用圓木建成,線條簡潔而有圓木的風味。子芳常常倚在木欄上看書。

有時,子芳帶兩個孩子去湖邊玩兒。踩著繽紛落葉,跨過獨木小橋,揀野果子給野鴨子吃。陽光是那麽燦爛,那麽明媚,青草的味道像陳年的濃酒一樣香醇,葉子晶瑩得宛如清水洗過的玻璃,葉脈宛如青草地裏的蜿蜒小溪。子芳歎道,沒有什麽比得上自然的東西了。自然最幹淨,最美麗,相形之下,人工的一切都一文不值了。

晚上子昭下班回來後,姊妹倆就去逛商店或聊天。然而隻要談到未來,子芳就不開心。一天子昭很難過的對子芳說,一個人對弟弟妹妹好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弟妹長大了,心也大了。子芳不吭聲兒,子芳心裏想,我心裏難過,你是不知道的。當時姊妹倆坐在子昭的車裏,子芳用眼睛瞄著窗外,後背緊靠在椅背上硌著那酸痛的脊柱。從外表看她是那麽安靜,內心卻痛得很。有誰知道呢?隻有她自己。

子昭接著說:“在加拿大過三年有了公民身份,你們可以來美國,住在我摟下,暫時不用操心房子。”子芳心裏就有血流出來,知道那是親情的血,也知道那是自己被刺痛的血。

子昭又說:“你不用擔心生活,你可以在我的診所裏工作,劉峰畢業了,自然會找到一份工作。”子芳眼睛模糊了。她知道子昭的診所有子昭和陳君打理已經夠了,子昭的大兒子在讀大學,子昭為給兒子積累醫療保險的積分,又特聘他在診所工作。這樣下來子昭納稅的數目龐大,如果加上自己,子昭要被累死了。

子芳沉默地轉頭看窗外。幕色四合,天外的雲彩像一幅水墨丹青。湖水靜靜的流著,在夕陽的映襯下,亮的一麵是銀白,暗的一麵是淺灰,滾滾宛如天上的流雲。在天與地之間,在綠樹與青草之間,像油畫一樣,子昭的小白房子畫在那裏,風,吹動著它窗上的一麵星條旗。這裏是美國。子芳心裏說,每個人都必須奮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