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淬火的三年(14)

(2006-09-05 22:01:32) 下一個
十月的北京,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也是旅遊旺季。然而劉峰與老爺子卻沒心情看這些,直奔協和醫院那青磚翠瓦的美麗建築。原來劉峰有個熟人在協和醫院工作,正在腫瘤科,叫王冰。王冰畢業於醫科大學,與劉峰的初戀情人姚鴻是最好的朋友。劉峰與姚鴻分手後,王冰曾有意與劉峰進一步發展。但那時王冰已是協和醫院的研究生,畢業後肯定會留在北京,劉峰卻在哈爾濱讀研究生,去留不定。更因為每見到王冰都會想起姚鴻,此生自料難逃姚鴻的陰影,於是慢漫疏遠。好在有些話沒挑明,王冰又是聰明人,所以逢年過節還有聯係。

此次劉峰帶父進京,身負老母的期望,自然竭盡全力。王冰多年沒見劉峰,初一見也難免喜出望外,對老爺子照顧的盡心盡意,手術很快就安排好了,麻醉師和主刀都是最好的。老父在手術台上躺了三個多小時,主刀醫生說手術很成功,遺憾的是癌症已經擴散,所以不能保證有太多的時間,大概半年吧。

劉峰聽了兩眼發直,在走廊的椅子上長坐不起。雖然知道老父是不治之症,但劉峰從加拿大心急如焚的趕回來,內心畢竟還存有一線希望。父親剛滿60歲,算得上是老年中的壯年,一生膽怯,勤勉,沒享過人生大福,隻是一介平民的生活,怎麽會這麽短命。又想起自己小時不聽話在河邊遊泳,父親把他拎小雞那樣拎回來後,居然賭氣半年不願搭理總是巴結他的爸爸。這時母親過來問,膽怯又耽心。劉峰忙站起來說,很成功,很成功,醫生說最少還能活五年。

母親便笑了,笑著笑著又哭起來,這次卻是高興的哭。母親原來是個地主小姐,土改後家裏什麽都沒了,就從齊齊哈爾撲奔哈爾濱的姨娘,由姨父作主嫁給了父親。父親比母親小二歲,英俊,結實,有技術,家裏卻是窮。母親心裏明白這是個好靠山,卻總有些嫌貧愛富的意思。父親越是珍愛她,她越是嗬斥著父親。如今父親要走了,母親卻仿佛突然明白了自己要什麽:她要與這個憨得隻會對她笑的丈夫白頭到老。然而命運弄人,丈夫卻要比她早走了。

晚上把老父和母親安排好,劉峰信步走出醫院。1989年他大學畢業時他曾在北京實習一段時間,也正是這段時間他與姚鴻情愫初生,墜入愛河。在北海,在紫竹院,在護城河,都曾留下他們的足跡。姚鴻性格開朗,容貌美麗,父母都在軍隊供職。這是她大學畢業進京的直接原因。那時劉峰本來隻跟在北京工作的中學同學李強聯係了一下,沒想到晚上宿舍就來了一群人。從集體聚會到單獨約會,是姚鴻約的劉峰。

那也是秋天。晚霞紅紅的掛在香山的紅葉上,也掛在玩累了的兩張年輕的笑臉上。不知為什麽,每次劉峰想起那一天,都有一種夢幻的感覺,圖片中的兩個人,因了那種底片一般的紅顏色,顯得虛幻。

姚鴻說:劉峰你這麽一表人才怎麽還沒女朋友? 劉峰就笑笑說:別人不待見咱唄。姚鴻說:我給你介紹一個如何?劉峰說:好啊。誰啊?姚鴻就止住了腳步說:我。

劉峰一點心理準備沒有就被姚鴻打敗了。姚鴻咯咯笑著說:發什麽呆嗬,我配不上你?劉峰說不是。低頭想想說,真沒想到。姚鴻笑得臉兒紅紅的說,我上高中就喜歡你,喜歡你長得漂亮。劉峰這時也緩過神兒來,抗議說,女的才漂亮呢,男的叫英俊。姚鴻就把手伸到劉峰的手裏說,你跟別人不一樣,你漂亮。

如火如荼的愛情就這樣開始了。又溫馨又美好。姚鴻把劉峰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女性的青春的世界。然而這段初戀卻隻存在了半年。當劉峰實習結束回到哈爾濱,兩地書變的沒有激情。半年後姚鴻遠嫁美國,兩人從此失去聯係。倒是有時聽王冰談到姚鴻,到最後姚鴻的去向連王冰也不知道了。

劉峰回到醫院時已近傍晚。王冰正在門前等他。王冰說你也該請我吃頓飯吧,好歹我也操勞一天了。劉峰忙說不好意思,你說去哪,咱就去哪。王冰說東安門兒有個小吃店,都是北京小吃,經濟實惠,不算我宰你。劉峰說:見外了不是,多年不見,你又幫我這麽大的忙,哪能吃小吃,好歹也得吃大吃。王冰說恭敬不如從命,請客要請客人喜歡的,我就喜歡吃小吃,你就依了我吧。劉峰無奈,隻好說,好,小吃就小吃。

兩人來到東安門兒,見挺大一招牌下有一挺小的門臉兒,上書“北京小吃”四個字,是地道的李斯小篆,讓那挺小的門臉兒頓生文化感。落座後王冰點了“豌豆黃”,紫米粥,小籠包,劉峰也點了水爆肚,要了兩瓶燕京啤酒,兩人邊吃邊聊。王冰問劉峰有沒有姚鴻的消息,劉峰說沒有。王冰說想見嗎?劉峰吃了一驚,說她在北京?王冰肯定的點點頭,然後說,她很想見你。劉峰一邊心裏別別的跳,一邊說,鬧半天你是雙麵間諜。王冰歎了一口氣說,沒辦法,從小就給你們當通信員。劉峰半晌無話。說她現在怎麽樣?王冰說見麵你們自己談多好。然後從手包中掏出一個小巧的手機,一按快捷鍵就接通了。隻說:“東安門兒,北京小吃,打飛機來”幾個字,像特務接頭似的。到底是信息時代,打約十幾分鍾,姚鴻就出現在門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