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摘自王小慧 :做你喜歡的事,愛你喜歡的人

(2007-01-17 10:26:27) 下一個
 前幾天在杭州我給一個年輕女孩的題詞就是:“做你喜歡的事,愛你喜歡的人”。
  1995年我去意大利南部,隻有幾天時間,但對我一輩子都有影響。意大利南部很貧窮,但我看到人們在貧窮之中也生活得很快樂,由衷地快樂,無論是村婦還是小販,都可以輕鬆地享受愛情、友誼和簡單的生活,也許他們每天隻吃相同的西紅柿醬麵;一個退休老人也可以有他的女朋友,這個女人可能隻是一個胖老太太,他們一起在陽光下聊著天喝著苦咖啡,日子過得悠哉遊哉,沒見過愁眉苦臉的表情。比起來德國人抱怨多得多。我忽然覺得我原先的生活太沉重了,老是在痛苦的漩渦中打轉。我覺得我們中國人的性格當中也有種親近痛苦的傾向,歐洲不同地區的許多國家的人也有完全不同的性格,甚至在意大利北部都感受不到南部人的那種 “生活之輕”。我深深地被他們的樂觀情緒所感染,突然發現旅行能帶給我那麽多樂趣,從此我愛上旅行。此後那五年時間幾乎遊曆了大半個世界,四海為家浪跡天涯這也是另一種自由,我經常說我要追求我沒有的東西,我有的是這種自由,沒有的是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如果我要去苦苦追求不可能有的東西那就是不智慧。有時候放棄了就能得到更多。當時覺得失去了很多,經過一段時間後想法會改變,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

–––摘自王小慧 《我的視覺日記》


                《魯豫有約》王小慧
                   陳魯豫

解說: 不少人通過王小慧的攝影作品記住了她的名字,而更多的人知道王小慧是讀了她 2001年出版的一本書。這本用攝影與文字兩種方式敘述的自傳中,王小慧講了她在旅德生活1-5年間不尋常的經曆,好友為她殉情身亡,丈夫遭遇車禍喪生,車禍後王小慧大難不死,從死亡的邊緣重新站立起來,走出了一自己的路,她的經曆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

王小慧 1957年生於天津,小時候遇到很多磨難,父母在她五歲時離異,她讀小學和中學期間,又趕上文革動亂年代。王小慧的命運出現轉機是在1977年,王小慧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上海同濟大學。 與王小慧同年級的另一個班裏,有一名才華橫溢的男同學,他的設計作業總會掛在建築係的陳列窗裏作為範例,這個男同學就是後來成為王小慧丈夫的俞霖。 1986年,王小慧讀完研究生留校任教不久,她被派往德國慕尼黑大學做訪問學者,恰好俞霖也考取了德國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出國前已經跨入當時大齡青年行列的王小慧和俞霖辦理了結婚手續,他們倆帶著新婚的喜悅開始了旅德生涯。 那段時間王小慧有機會去了歐洲許多國家,能直接認識異國文化使她興奮不已,照相機幾乎成了王小慧的第三隻眼睛,她的攝影藝術愛好不斷升溫。

主持人:每次你拍照片他都幫你當攝影助理吧,比如特別沉的機器都歸他背著。
王小慧 :對。他開車,到了地方就幫我背東西,三腳架架起來,拿水平儀。他特別精確,我一般拍建築拍風景,覺得差不多看地平線平了就行了,他一定要量出來,地平線和水平儀一樣齊,然後弄上遮光罩。我覺得遮光罩有時候根本沒有必要,因為有時候光不是直接射到鏡頭裏,但是實際上還有一點影響,隻是那個影響根本肉眼看不出來,可是他就太精確了,所以沒辦法,但是我覺得跟他學了好多東西,如果不是他那麽嚴格要求,我想我也不見得能夠拿到那麽重要的約稿,因為德國人的約稿要求非常高。

解說:俞霖對王小慧的關愛十分細微,初到德國,他倆並不能經常見麵,後來有很長時間兩地分居,俞霖非常思念妻子,閑暇時他親手雕鑿了一隻刻有王小慧身影的畫盤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王小慧,每看到這個有著濃濃思念之情的畫盤,王小慧就想起了俞霖。
王小慧 :那時候真的也沒錢,又要出去旅行,就到處跑,我們打不起的士,就走很遠的路。實在走不動他就把所有包背在他身上,然後我還走不動,他就在後頭推著我,一邊還唱歌鼓勁什麽的。當時我就覺得那個畫麵特別形象,那些年他一直這樣推著我,推著我走的。

解說:在王小慧的旅德生活中有過一段淒美的插曲,她到德國不久,在一次晚會上,認識了一位名叫安斯佳的演員,他們之間交往不多,但很談得來,安斯佳非常迷戀王小慧,把她當作自己的夢中情人,渴望能夠得到王小慧的愛,但是王小慧隻能把他當作一個朋友, 1987年9月,就在王小慧一年訪問學習期滿,準備回國的前一天,安斯佳無法麵對王小慧即將離他遠去的現實,在王小慧的住所殉情自盡。
王小慧 :他看到俞霖幫我整理一些行李,問俞霖是不是他肯定跟我一起回去,他(俞霖)就毫不猶豫地說他要和我一起回去,放棄他的博士的獎學金(很難考上的)。最後安斯佳問,你是不是很愛她,他也說對,我很愛她。然後這個演員也沒有說什麽,他就一直在看那個窗子外麵,我當時住的那個地方是五層樓,然後他就一直在看,突然他就跳下去了。

解說:安斯佳臨死之前給王小慧寫下了一句遺言: “我的唇永遠達不到你的,他們之間有著沉重的距離”。安斯佳事件使王小慧精神受到了重創,雖然她和俞霖因為這件事未能如其回國,並最終留在了德國,但王小慧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走出這一事件的陰影。1995年王小慧把安斯佳的事情寫成了一個感人的電影劇本《燃盡的藍蠟燭》。直到那時,安斯佳事件才在王小慧心中畫上了句號。

解說: 1991年10月31日,這一天是德國的聖靈降臨節,這個節日有點像中國的清明節,出行的人比較多,高速公路交通擁堵,王小慧和丈夫俞霖約好駕車前往布拉格,以便完成一家出版社攝影專輯的約稿。為了趕時間,他們走上了一條常有事故發生的道路,路上俞霖一邊駕車行駛,一邊放起了自己喜愛的歌劇《阿依達》,當車行至距捷克邊境還有十多公裏時,車禍突然發生了……看著這幾乎被撞成一堆廢鐵的汽車殘骸,沒有人相信,車裏有人能活下來。
王小慧:我在醫院裏醒過來的時候,當時還不知道俞霖去世的事情,醫生就給我說俞霖也受了重傷,還在搶救,在另外一個醫院。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他們為什麽不在我的病床旁邊,實際上大夫都已經知道他不在的事情了。然後我就想拍下來這個護士,我先問她,我的照相包還在不在,她就把我那個照相包拿過來,我第一張照片就是她拿著照相包站在我病床旁邊。後來我每天差不多都拍過我自己受傷的這種樣子。

解說:有評論說,王小慧重傷時拍下的這組照片,是攝影史上最真實的自拍作品,也正是從遭遇車禍開始,王小慧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視覺日記。
王小惠:在病床上躺那麽多天,想了那麽多生命的問題。生命這麽脆弱,隨時隨地都可能會消失,就像我們在幾分鍾之前還在唱歌,最高興的時候,然後幾分鍾以後,一分鍾,一秒鍾以後人就沒有了,所以活著的時間,你不充分利用這個時間的時候,你就太對不起這個生命了。所以那時候就下決心不再回大學裏教書,因為教書不是我最喜歡的事情,我一定要做最喜歡的事情。

解說:王小慧最喜歡的事情,首推攝影,而經曆了生死劫難後的王小慧不再猶豫了,她在日記中寫到,假如上帝隻允許我帶走兩樣東西的話,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這兩樣東西是日記本和照相機。
王小慧 :後來我有一個朋友,他們給我畫的的一個漫畫,很有名的一個瑞士漫畫家,他就畫我的頭是一個大的鬧鍾,背個照相機,有好多路牌,到處去旅行,路人就說這不是小慧嗎。

解說:對藝術的悟性和勤奮,帶給了王小慧許多成功和榮譽,十多年間她先後出版了 20多本個人攝影集和書籍,在世界各地舉辦了20多次個人攝影展,1998年王小慧作品入選歐美權威人士編撰的《攝影150年大師作品集》,2001年,她的作品又選入了《中國20世紀文藝圖誌·攝影卷》。

主持人:你這麽多年就沒有再碰到一個,你覺得你能夠特別愛他的人嗎?
王小慧 :碰到過,但是不是真正適合的。我挺相信張愛玲那句話的,她說選丈夫寧缺勿濫。

主持人:在我們采訪間歇,小慧給我拍了幾張照片,我拍過很多照,但是被訪者為我拍照這還是第一次。我想攝影不僅是小慧的職業和愛好,這已經成了她的一部分。小慧曾經很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如今她用其他的方式圓了自己做母親的夢,她說她正在策劃一個新的作品係列,主題是紅色孩子。

稿件來源:新華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