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失的秋天 ( 小說接龍之十三 )

(2006-12-03 18:45:56) 下一個
作者: 老 戈


吳童聽到顧芳自殺的消息已是顧芳死後的一個月了。他拿著電話筒呆若木雞。吳童一個星期沒有出門。他甚至沒有接聽牙牙的電話。他躲在他租來的小公寓裏抽著煙。本來他與牙牙約好去學滑雪。牙牙還把柳嵐的郵件轉給了他。郵件裏有柳嵐的電話和地址。他本想寄張聖誕節的賀卡給柳嵐。可現在吳童什麽都沒有做。顧芳死了。這讓吳童不敢相信。他想他有責任,如果他在國內陪著顧芳就應該不會發生這些事情。

吳童坐在地上, 看著電腦裏僅有的兩張顧芳的照片。她朝他笑著。一如他們第一次見麵,顧芳含羞地朝他微笑著。吳童的屋子裏整夜都飄揚著阿杜的那一支歌<下雪>, 一種傷逝的情緒在這間冬天的小屋裏彌漫遊蕩著。。。。。。

 
就快要下雪/心開始凝結/
現怎麽迎接/我們最後一個聖誕夜/
我害怕下雪/愛將會凍結/
因為你說過雪讓人有種等待的感覺/
記好兩顆心要乘著雪/
相約在那個擁抱的季節/
冬天來的太狼狽/爽約了諾言/
白茫茫的世界碎成雪/
所有快樂都己流成淚/
而我一個人麵對/
整夜的心碎……

轉眼便又是一個新年。吳童在學校裏意外地碰到了楚添衣。
他是吳童以前在杭州大學裏的校友
,還做過學生會主席。楚添衣曾在大學裏成立了個<西子湖>文學社, 還自印文學刊物<回眸>。吳童在大二、三時曾參加了許多次文學社的活動。他的好幾首破詩也登在<回眸>上。其中有一首詩叫<我馬不停蹄地愛上了體無完膚的你>,被刊出以後, 立即在寂寞的校園裏廣為流傳。不久, 楚添衣很興奮地來找吳童, 讓他再接再厲, 多寫東西, 甚至打算推出<回眸>吳童詩歌專刊。他還寫了篇專訪----記漫步在西子湖畔的孤獨詩人吳童, 並刊登了出詩歌專刊的預告。誰知那年, 孤獨詩人吳童走過校園的草坪, 勾搭上了柳嵐, 便自此不再孤獨。有時他也想寫些詩交給楚主席, 可坐在宿舍裏的寫字桌前, 撐著腮幫子想了好久竟然再也寫不出什麽飄逸的詩句來。


楚添衣說他剛離婚。他來學校隻是給前妻祝小路送件東西
, 正巧遇上吳童。他來美國己有六年了。他早期在東部的一個學校讀了MBA, 但畢業後沒有找到什麽好工作。他的妻子找到一份在加大實驗室裏看管老鼠的工作。於是他們便來到了洛杉磯。楚添衣在洛杉磯的花旗銀行上了半年的班。他感到那工作無聊透頂,簡直是白讀了MBA。他回憶起自己辦<回眸>時的風光歲月, 便索性辭職在家寫作耕耘, 不到兩年功夫, 他便成了網絡上赫赫有名的言情小說家。

他的成名作
<女人永遠不愁嫁> 以及 <殺你從來不見血> 在許多中文網站上流傳連載。他每天收到上百封網上忠實讀者的郵件, 光是讀這些熱火朝天的郵件, 便讓他麵對電腦感動到半夜。尤其是一位來自此北京的65歲的老處女的來信, 讓楚添衣感動得徹夜無眠。她說你的網絡小說真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  一讀再讀, 欲罷不能, 你讓我心中早已塵埃落定的想披上嫁衣的念頭又死灰複燃,你就是我生活中的貴人我要重新揚啟人生的風帆, 繼續前行, 去尋找那個一直在苦苦等待著我的白馬王子。。。。。。


楚添衣的妻子討厭他幹的這活兒有名氣卻沒錢
, 更無法忍受他每天麵對電腦可以長時間的神情激動, 卻沒空與她促膝談心。一氣之下便呼風喚雨喊著離婚。可憐的楚添衣一直是對老婆的聖旨唯命是從。當年她要來美國讀書, 他跟著來陪讀。如今她要離婚, 想必也有她的道理。於是楚添衣欣然領命,二居室先分成一人一間房,也算趕上了這時髦的離婚大潮。

吳童遇到楚添衣之後
, 二人便頻繁見麵。聊天,吃麥當勞,在圖書館看書。或有時在吳童的迷你廚房裏搞幾個浙江小炒, 開二瓶啤酒。談天說地, 臭氣相投, 也有些快活。不久二人就聊到在美國不賺線不行, 打工隻是給別人添磚加瓦。於是便商量起如何做些生意來賺錢, 做什麽呢?

楚添衣運用了
MBA的知識和理論, 製作了份消費者市場調查表。二人分頭忙了一陣。匯總一看,這市場調查的結果是-----這裏消費者最多光顧的地方是披薩店!

這讓兩人一陣欣喜。不就是賣燒餅嗎? 簡單 ! 咱們也搞一個。

吳童說
, 要國際接軌, 要搞連鎖經營, 要樹立品牌概念。經過近二個月的積極籌備, 他們把學校外那條商業街上的一家小店租下, 塗抹裝飾了一番。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星期天的中午,  ZAPI(譯音:傻比)燒餅大王美國西岸店正式開張。門口還放一盆牙牙送來的花藍。


二個老板
,一個烤著餅,一個切菜剁肉,忙得忘了自已是誰。
他們就等著顧客們排隊來吃燒餅,美金源源滾進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