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美國認識的朋友

在北美生活了若幹年了,認識了不少的朋友。在一些特定的時間和地方,和我們一起
正文

二:紐約之旅

(2006-09-01 10:27:01) 下一個

二:紐約之旅

人為什麽需要朋友呢?朋友對我們人生有什麽意義呢?人作為一各個體,從出生到離開這個世界,都渴望和自己親密或熟悉的人一起度過時間和分享經曆。剛出生的嬰兒啼哭著尋找母親;當學會走路和說話時,喜歡依偎父母的身旁; 少年的時候,憑著一顆好奇心,和一群小夥伴到處去感受新奇;青年的時候,彼此向自己的那一位傾吐愛戀;結婚以後,夫妻成為一個家庭,雖然經曆一些風風雨雨,但周圍有一些人互相幫助和安慰,從中也汲取很大的力量;為人父母後,感覺到身上的責任和義務,也不斷把自己得到的愛加添到兒女的身上;甚至當快要告別這個世界時,也都希望自己所愛的和愛自己的人一時一刻不離開。人的一生是孤獨的,因此每一個時期都需要有人在陪伴,這陪伴的人就是我們的朋友,他們可以是父母,兄弟姐妹,小夥伴,夫妻,自己的老師, 同學,乃至同事, 等等。我們的朋友就是那些把自己最有價值的獻出來和我們一起分享的人。

在波士頓的一年,有開心的時刻, 也有苦悶和彷恍,不過,那一切都是我們人生的經曆,和寶貴財富。多少年過去了,寶貴的永遠是寶貴的;當時看起來是消極的,經過生活的磨礪和來自於上方智慧的啟示,竟然也能汲出許許多多的精神財富來。波士頓位於美國的東海岸新英格蘭地區, 新英格蘭地區在地理和氣候上相當於中國的東北三省。波士頓是馬省的首府,東麵是大西洋,北麵是群山環繞的新罕布什爾,緬因州等,再往北,就是加拿大了;南邊是康州,那裏有耶魯大學和瑞輝製藥廠,再往南, 就是紐約市了。波士頓冬天的雪給我們的印象最為深刻了。當漫天的大雪鋪滿大地的時候,整個是一片雪白的世界。每次從郊區坐電力火車到城內工作,總是經過一個河流。看到那被雪覆蓋寬闊的視野,河岸附近廖廖無幾房屋,以及那遠處的樹木,不免讓人想起孤洲衰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來,隻是這雪厚,這天寒,不似金陵的冬天,梅花還能開在那雪壓的枝條上,因此,即使每次努力地去尋找,也不會睨見那笠翁的蹤影。隻是那廖廖幾間小屋,時兒有些炊煙升起,在那空曠的原野中,也平添起幾分生機來。波士頓是一個老城,地鐵很發達。說是地鐵, 有時也會在橋和陸地上行駛。從城中坐上紅線向外行,路過查爾斯河,就是麻省理工學院,中間再過一站,就是哈佛廣場。到了哈佛廣場,也就到了哈佛大學的校園。哈佛大學校園也很有特色,也很美,隻是那種感覺與北大校園的感覺不太一樣。一個學校怎樣,不是主要取決於她有多少高大的建築,有多少圖書館;而是主要取決於她的學生,以及相關的人和輔助和附屬。國內的教育是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本科,研究生,博士,一環接一環下來的,因此學生看起來都是很整齊的樣子;在這裏,似乎每個學生的經曆差別還是很大,有人中間工作過,換過專業過,總之,學生的麵貌看起來比較多元化。據朋友說,國內出來學習的人到美國的一般大學也包括重點大學學習和工作,經過短時間的文化和語言上的適應,總的來說感覺都還不錯,就象水中行船,剛開始時,費點時間熟練劃漿,辨別方向,可是過了一會兒,即使是逆流而上,你也是劃在前麵;而你要是來到哈佛或麻省理工學院,雖然你的漿劃得很熟練,方向也很清楚,可是,總是有人在你前麵,而且還把你甩得比較遠。在夜色下踏著校園內厚厚的積雪,偶爾有二,三個學生擦肩而過,看看揭示版上的租房,買書,宿舍用品等的廣告,以及一些學術,社團活動通知,也大概能感覺到這裏的生活和學習氣息。看到好多人進進出出一座樓,一方麵好奇,另一方麵天氣也寒冷的緣故,也就隨著他們進去看一看。 這是一座教學樓,一層以上是教室和辦公室,樓下是一個很寬敞的飯廳兼咖啡廳。和外麵寒冷的天氣形成鮮明的對照,溫暖的大廳在桔黃色的燈光籠罩下,三,五個學生圍在一起,一邊喝著杯子的飲料,或在討論,或在認真看書。對我來說,這氣氛很有感染力,既那麽地熟悉,又覺得很陌生:熟悉的是我喜歡這樣的讀書氛圍,陌生的是這裏不是我讀書的地方。這不僅讓我想起來在北大讀博時總結出來的人生三大不虧。第一,吃到肚裏的不虧;第二,鍛煉身體不虧;第三,學習,掌握和運用知識不虧。坦白地講,我的這些信念還是 沒有太大的變化,隻是現在常常困擾我的是應該學習,掌握和運用什麽樣的知識才算不虧,十萬個為什麽在那裏,即使我們都背下來,對我們有很大的益處嗎?我所掌握的知識應該使我變得有智慧,幫我理解人生的意義,幫我有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幫我時時刻刻有一顆喜樂,平安的心,過著自己能得到祝福,同時也能祝福他人的生活。難道這樣的知識對人來說不重要嗎?太重要了!我們渴望這樣的知識,認識了生活的真理,才是人生的一大不虧。猶太人和華人都是很重視教育的,隻要有華人的地方和城市,就有華人子弟學校,在波士頓也不例外。在哈佛大學附近,就有劍橋中文學校,我們九五年去的時候,幾位熱心的人士已經辦了好多年了。在海外,華人是少數族裔,適合於我們的活動的場合並不算太多。有一個中文學校,小孩子們周末時聚在一起學習中文,在他們以後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也增加了一種特別的經曆;同時,父母們也能在一起交流在國外生活的經曆,培養孩子的體會,也認識了好多的朋友。我們在那裏的時候,劍橋中文學校還是比較活躍的。一晃兒,七,八年過去了,當時還隻是十歲的兒童,現在也已經上大學了,願這些孩子們在這裏都能有一個好的前途。因此,中文學校的生活,對於每個孩子和家長,感覺和體會應該是各有不同吧?

還記得女兒剛到美國時,隻有六歲,但正好是上小學的年齡。她可是花了好長的時間才適應。班裏有一個早來一年的小女孩,應該說在學習中有一些幫助,比如要上廁所了,有什麽具體要求了,可以幫忙翻譯一下。記得那時女兒回家後常有一些抱怨。有一次,學校老師給我打電話,要我接送女兒提前回家,因為那天她沒有及時去廁所。這大概是女兒沒有及時與老師或者那個女孩溝通,或者女兒覺得那個女孩不願意幫忙。對於一個不是很願意幫助的人,你向她求什麽,當然你要有很長的時間猶豫。這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尷尬的事兒。還好,半年以後,她們也就成好朋友,當然,那時美國的小學對於女兒來說,也並不算太陌生了。不過, 女孩一家和我們一家一直是很好的朋友,尤其是女孩的母親和我的太太經常在一起聊天,這對向我們剛剛從國內來到美國對這裏一無所知的家庭來說,這種交流是很有益處的。女孩母親教太太如何使用優惠圈,到那裏去買東西,到那裏去學習英文,等等。用這些優惠圈到STOP & SHOP購買許多商品,有時不用花錢反而倒找給錢。那時,女孩的父親在讀計算機,女孩的母親和我太太一樣在這裏陪讀。周末的時候,一般都是一個家庭在一起花時間去商店買吃的和用的時間,由於太太們有很多時間在家裏,知道家裏需要什麽,因此通常是她們在商店裏決定買東西,而先生一般是配合。我把先生和太太一起買菜戲稱為“首長檢查工作”,因為幫助太太比較價格。有一次,女孩父親看到一袋大蝦很便宜,付款時,收銀員說價格太低,不賣給他們,經理知道情況以後,態度特別地好,一直道歉,說他們工作有失誤,標錯了價格,結果白白送給他們一袋大蝦。還稱讚女孩的父親幫助商店“檢查了工作”。這種“檢查工作”的精神很重要,它能幫困難家庭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多了一個朋友就象一個房子多了一個窗子,你了解了外麵的世界,同時你也更深一步認識了你自己,從而你朋友的價值觀也成為你的價值觀。

剛剛到了美國,就到實驗室工作,老板對我說了一句讓我回味了很久的話,至今印象很深。大概意思是我要開始學會在美國做實驗。剛開始的時候,我想,我已經在國內做了若幹年的實驗,怎麽是要開始學做實驗呢?頗不一為然。不過,仔細品味她的話,卻也是很客觀;雖然我有很多年的實驗經驗,可那都是在國內,而她指的做實驗是指現在的美國。可是我又在想,國內的條件不好都能做,這裏的條件這麽好,出結果應該更容易一些。可是事實上,並不象我想象的那般簡單和容易。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實驗,做了好多天,結果都不理想,老板一天過來問幾遍,隻能告訴她結果不理想。我的心理壓力還是很大的,來美國剛剛出手做實驗,就不順;雖然問題看起來多麽簡單,隻要你不能及時做出來,那問題就是不簡單。經過幾次可能問題的排除,我認為試劑盒時間太長,其質量不能保證。結果向老板建議購買新的試劑盒,老板也同意了。用了新的試劑盒後, 很快就得到了好的結果。結果出來的那一天,漫步走在哈佛廣場上,那心情還是比較愉快地。人生雖然時有困難和挫折,但隻要我們能通過那一關,那些困局都會成為我們墊腳的石頭,使我們更往前邁一步,由此也會給我們帶來生活的賞賜。

在國內的時候,就很羨慕能到紐約這樣的大都市去觀光,逛一逛百老匯,看一看自由女神像,到中國城感受一下在美國的華人生活氣息。我們到了美國波士頓的幾個月後,就打算利用一個長周末去參觀紐約大都市。那時我們還沒有車子,因此就乘坐長途汽車灰狗。來美國時間不長,一家人就出去旅遊,那心情還是很興奮和激動的。汽車很大,貳拾幾個座位,隻有七,八個乘客。我們三個人走到後麵找到幾個空位坐下,前排有一位非裔美國人。紐約和波士頓之間的距離並不算太遠,開小汽車業就二,三個小時的時間,但我們乘的長途汽車在中間要停下來,全體乘客下車休息,而改換另一量長途汽車,到了紐約市又有交通堵塞,因此一路上大約花了四,五個小時。我們是周五晚上出發的,旅途時間又這麽長,在車上我們都睡著了。大約晚上十一點的時候,我們都不約而同被有人吃東西的聲音吵醒,而且飯和肉的香味使我們的睡意全消。原來我們前排坐的那一位正在吃食品,而且那食品不象是買現成的,而是自己家裏帶來的,因為那人花了好長時間吃,好像豬蹄之類的肉,又花好長時間把沒能吃完的東西再打包,寂靜的夜裏那疊塑料袋的聲音特別地清楚。我看到太太也醒了,我擔心我的觀察搞錯了,我就問她,那人是在吃豬蹄嗎?太太也肯定地說是。我和太太互相望了一下,都會心地笑了,萬萬沒有想到有人會在公共長途車上吃這種比較費力的食物。我們都乘同一輛車,雖然這一位影響了我們休息,可是對於他來說也並沒有什麽可以指責之處,他在做他那時應該做的事,他饑餓,他就吃食品。對生活多一分理解,也就多增加一分智慧,心裏少一些不應該有的不愉快,這對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有益的。平時我們都有一些不正確的思想和概念,沒有經曆問題時,這些不正確的思想和概念不會打擾我們;可是當我們有問題時,我們會為這些不正確的思想和概念所困擾和付代價。造物主創造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每一位在他的眼中都是珍貴的,顏色是自然界的本色,陽光照著你,我和他。持有“我並不比他人好到那裏”的想法,從根本上對於我們的人生有益處。就在我們去紐約之前,我們公寓住的一位從非洲來波士頓工作的鄰居還在幫助我和我太太抬一個很重的沙發,沒有這位熱心的鄰居的幫助,我們幾乎不能做這件事。當他過來幫我們一起抬時,我們感覺到的是那生命所帶來的力量而不是他的膚色和生活習慣。

大約快要天亮時,我們順利到達紐約市中心曼哈頓。正好長途汽車站離百老匯不遠,我們就在黎明前流連於時代廣場和百老匯附近。百老匯因戲劇而聞名於世,而現在都是電影和電視占領娛樂界的主導地位,因此百老匯也不如我們想象中昔日的那般輝煌。隻是附近的幾家電影院還亮著燈光,偶爾有幾對情侶走進去。周圍建築物上的若幹廣告牌不時地切換畫麵,大屏幕上發出來的各式各樣的顏色,在夜幕的背景下特別地耀眼。樓下的商店裏也是燈火通明,裏麵有各種電器,名貴的手表和照相機等商品。時代廣場並不是一個象天安門廣場那麽大的地方,隻不過是一條比臨街大而寬的馬路而已。因為每次大規模的慶祝活動都在那裏舉行,它因此而聞名。我們去的時候,好像正巧是慶祝新年。黎明的時候,快餐店裏的人比平時多得多,幾乎不能找到空位,我們在那裏吃了一些食物,就下樓順著人流向前走去,街道上人山人海,再加上街道中間的遊行隊伍,非常熱鬧,在美國,這麽多人的時候還真不是太多。離開時代廣場,我們準備乘地鐵去中國城。進入地鐵站後,我們被一曲曲美妙的電子鋼琴演奏的音樂所吸引。彈琴的人是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子,周圍有貳拾幾位乘客在專心欣賞。在紐約這樣大都市裏,每位乘客都是快節奏地上下地鐵,但也情不自禁駐足欣賞這美好的音樂,如果你在後麵聽樂曲,很難想象演奏者竟是一個未成年的少年,演奏地不但有力度,還有表情,仿佛周圍所有人都被融入那旋律中。每個曲子完了,少年的監護人就收起那不菲的小費。少年人琴彈得好,也有天賦,如果僅僅是因為生活放棄了一個孩子應該有的童年和少年美好時光,無論如何都是一件有爭議的事情。

紐約是一個大都市,地皮和房地產都非常昂貴,其房租是其它城市的二倍到三倍,能有一套公寓在美國來說就是富裕人家了。然而紐約的市容衛生實在是不敢太多地恭維。不過,紐約的就業機會還是很多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資不是很多,生存是不會有問題的。

紐約的中國城很大,有好幾條大街,可謂城中之城。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這裏對美國人影響也比較突出。在飯店和中餐館裏,有些老美比我們這些外地的老中還熟悉餐館的菜單,進門以後,不用看菜單,能用流利的廣東話或標準話直接點菜,大大地超出常人想象。紐約的中國城不愧為紐約的中國城,價格合理,隨便進一家菜館,都不會讓你失望的。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一道梅菜扣肉,肉不硬也不軟,梅菜也合適,量也豐盛,可謂地道的中餐。

那時,我們也順便參觀了世貿中心。當時的印象是二個建築物占地麵積並不是很大,隻是那二個樓特別的高。在一個樓底層買票,通過安全檢查,就上了電梯,很快就上到了最頂層,在這頂層的東南西北,你都可以用肉眼或者用望遠鏡觀看遠方。人類一直不吝嗇使有自己的聰明和智慧來創造奇跡,造高樓,放衛星,雖然在物質上的追求很成功,可是人本身若幹固有的東西並不隨物質的發達而有所進化或者說更加文明化,這些是仇恨,嫉妒等遠離真理心態和概念。從世貿中心被炸的事情來看,人蓋的樓有多高,人的仇恨就有多大。少一些仇恨和嫉妒,人類的前途會更美好。

我們又有機會乘渡輪到對岸的島嶼上自由女神像,中文翻譯成“神”像,英文好像沒有這層含義。半個小時的航程使我們暫時離開大都市的喧鬧,島上的遊人並不是很多,漫步在自由女神像附近的綠草坪上,放鬆一下由於攀登到自由女神像皇冠頂上帶來的緊張心情,手扶岸邊的欄杆,越過那碧波蕩漾的哈德森河水,眺望霧氣中的紐約曼哈頓,心裏的平靜是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的。離開了紐約市,我們又乘長途汽車平安地返回波士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