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漢殤(22、天王冉閔(下))

(2010-06-10 20:22:06) 下一個

漢殤(22、天王冉閔(下))

第十節  天王冉閔(下)

 

一、《舊約》的啟示

這個世界上有兩個既聰明又勤勞的民族,一個叫猶太,一個叫漢。猶太是小族,卻主宰著世界的金融、科技和文藝界,無論誰敢跟猶太人作對,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漢是大族,而且是全球第一大族,卻被世界所統治,我們無論在哪兒都受人歧視,甚至在漢人占92%的中國,我們一樣被少數民族欺淩。為什麽?

答案在《聖經》裏。我每每研讀《舊約》,都心生感慨:如果漢人有猶太人二分之一的狠勁,何愁世界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可惜“狠”字上我們隻有猶太人的十分之一,因此隻配做牛當馬。

下麵簡述一段《舊約》裏的故事,看看猶太人是如何對待仇敵的。

 

猶太人被波斯統治時期,京城有個猶太人叫末底改,他的養女以斯帖因為美貌異常被亞哈隨魯王封為王後。末底改囑咐以斯帖不要將自己的籍貫宗族告訴別人,因此宮裏無人知曉她是猶太人。當時有個寵臣叫哈曼,亞哈隨魯王吩咐所有臣仆見到哈曼都要跪拜,唯獨末底改不跪不拜。哈曼很生氣,向王進言,要求滅絕猶太人,亞哈隨魯王同意。於是哈曼奉王的名義下旨,定於十二月(亞達月)十三日在波斯全境滅絕猶太人,並搶奪他們的財物。所有猶太人聽到這個消息都如臨末日,禁食哭泣哀號。

哈曼還不解氣,他又做了一個五丈高的木架,準備求王將末底改掛在上麵。

末底改此前曾聽到兩個太監商議謀殺亞哈隨魯王,他將這一消息通過以斯帖報告王,救了王性命,此事被寫入正史。亞哈隨魯王某日睡不著覺,讓人念曆史給他聽,聽到這段,想起要給末底改封賞。此時,以斯帖也在末底改的授意下向王道出自己猶太人的身份,告哈曼的禦狀。大王盛怒,將哈曼掛在他為末底改預備的木架上處死,將哈曼的家產賜給以斯帖,廢除了滅絕猶太人的旨令。

如果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國,現在已經是最完美的結局。但猶太人不是中國人,從來好事做絕,因此這個故事還沒完。

末底改將書記官叫來,奉王的旨意下了另一道命令,還是在十二月(亞達月)十三日,要求所有猶太人聚集起來,剪除殺戮那要滅絕猶太人的一切仇敵和他們的妻子兒女。那一天,波斯帝國血流成河,各省的行政長官懼怕末底改,就都幫助猶太人,猶太人在那天殺了恨他們的七萬五千人。

從此,猶太人多了一個節日,叫普珥日,每年亞達月的十四、十五日,為猶太人脫離仇敵,轉悲為喜的吉日。直到今天,猶太人依然在過這個節日。

 

我在轉述這個故事的時候,心裏五味雜陳。猶太人的字典裏從來沒有憐憫二字,《以斯帖記》類似的故事在《舊約》裏比比皆是,而在中國的二十四史,打著燈籠都難找到。我們對自己人比對胡人要凶殘得多。同樣的曆史,發生在猶太人身上,被編入《聖經》,定為節日,世世代代牢記慶祝;發生在中國人的身上,卻待遇迥異,我們選擇的是遺忘。

曆史是現實的一麵鏡子,對曆史的態度就是今日政治的寫照。如今我們需要國人牢記的是“諸葛亮七擒孟獲”(類似的事情永遠不可能在猶太人的史籍裏出現);至於冉閔還有那個恐怖的殺胡令,有傷本朝的民族大團結,能不提就不提,最好他壓根沒從娘胎裏出來過。

 

二、討胡檄文

 

不少人對冉閔的《殺胡令》持批評態度,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讀過《殺胡令》。下麵我將這道討胡檄文附上,不長,識字的都能看得懂。我希望大家能將這篇短文一個字一個字地看過去,這是中國曆史上最重要的文獻之一,意義比什麽唐宋八大家加起來還要大得多。

 

“諸胡逆亂中原已數十年,今我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複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於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稽古天地初開,立華夏於中央,萬裏神州,風華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華夏大地,舉德齊天。蠻地胡夷無不向往,食吾漢食,習吾漢字,從吾漢俗,此後胡夷方可定居,遠離茹毛飲血,不再獸人。然今,環顧胡夷者,無不以怨報德,搶吾漢地,殺吾漢民。中原秀麗河山,本為炎黃之聖地,華夏之樂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前晉八王亂起,華夏大傷,胡夷乘亂而作,擾亂中原,屠城掠地。永興元年,胡狗鮮卑,大掠中原,劫財無數,擄掠漢女十萬,夕則奸淫,旦則烹食,千女投江,易水為之斷流。羯狗之暴,以漢為羊,殺之為糧。永嘉四年,圍獵漢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餘萬。不日,夷人匈奴,四麵縱火,烤漢為食,死者二十餘萬。太興元年,湣帝受辱,崩於匈奴。凡此種種,罄竹難書!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擄掠屠戮為樂,強搶漢地為榮。而今之中原,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天地間,風雲變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懸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複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 

不才閔,一介莽夫,國仇家恨,寄於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殘喘於世。青天於上,順昌逆亡,閔奉天舉師,屠胡戮夷。誓必屠盡天下之胡,戮盡世上之夷,複吾漢民之地,雪吾華夏之仇。閔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難扭乾坤。華夏大地,如若誌同者,遣師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舉義共赴戮夷。以挽吾漢之既倒,扶華夏之將傾。”

 

我不知道你看完這篇字字鏗鏘的討胡檄文有何感想。單冉閔載錄的鮮卑、羯胡和匈奴犯下的滔天血罪,足夠他們滅族N次。“鮮卑擄掠漢女十萬,夕則奸淫,旦則烹食,千女投江,易水為之斷流。羯狗之暴,以漢為羊,殺之為糧。永嘉四年,圍獵漢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餘萬。不日,夷人匈奴,四麵縱火,烤漢為食,死者二十餘萬。”基本上漢人不再算人,而是胡人的一種食物。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胡人將漢人殺著玩,煮著吃,這筆賬如何算?如果一命抵一命,把所有胡人殺個遍,然後將他們從墳堆裏扒出來,再殺一遍,能抵得完嗎?

如果有人問我,中國曆史最大的教訓是什麽?我的回答就八個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冉閔頒布《殺胡令》,可他自己並沒有百分百地執行,結果腸子都悔青了。冉閔曾將一千降胡配給兒子冉胤為麾下,光祿大夫韋謏力諫不可,閔大怒,誅韋謏及其子孫。結果冉閔攻襄國被胡人聯軍擊敗後,降胡果然將冉胤及左仆射劉琦等扭送石祗處死。冉閔深悔,贈韋謏大司徒。人都死了,虛名管什麽用?

冉閔竭力殺胡,以一己之力,幾乎滅絕了境內的匈奴和羯胡,如此功勳,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百密一疏,還是有一小撮羯胡混在鮮卑裏劫後餘生。就這毫不顯眼的一小撮人兩百年後掀起另一場腥風血雨。我真地懷疑嗜殺是否雅利安人的天性,怎麽一有機會就搞大屠殺?

 

三、侯景之亂

 

羯胡侯景生逢北魏分裂時,他原為東魏大將,老東家高歡一死,立刻叛變,結果被剿得如喪家之犬,同時向西魏和南梁請降。西魏的宇文泰知道侯景什麽貨色,將計就計,一麵派兵接管侯景的地盤,一麵準備奪他的兵權。侯景遂投向南梁,而老年癡呆的梁武帝蕭衍不顧文武百官的極力反對居然接受侯景的投降。

侯景從歸順南梁的第一天起就獸性大發,在壽陽到處燒殺搶掠,捉捕無辜女子至軍營,任由手下胡人晝夜奸淫。隨後反叛,直取健康。當時的第一大都市,原本二十八萬戶人家的建康城,被侯景攻克時僅餘兩千多人。衣冠南渡的中原士大夫約百家,在江東曾編撰《百譜》,這百家住在京城裏的基本被滅。南朝最著名的王謝二家幾乎被滅族,從此退出曆史舞台。

打下健康僅僅是開始,侯景吩咐手下外出殺掠,要求不管哪座城都要殺幹淨,好讓天下知道我的威名。於是下麵的胡人不但殺,而且花樣百出的虐殺。健康周圍徹底荒廢,“死屍塞路”後,侯景揮師撲向富甲天下的“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一路上能搶的搶,搶不走的燒,能殺的殺,殺厭了把剩下的人賣到北方為奴。打下廣陵後,將城裏人不分老少全部埋半身入土,侯景兵馳馬射殺取樂,瞬間屠掉八千,廣陵成為鬼城。

侯景就這麽男殺女奸,長三角兜一圈後,富庶的江南之地“千裏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南朝自東晉以來積累的人口和財富被侯景糟蹋個精光。

侯景在健康時,霸占羊侃之女為妾,夜夜淫辱。卻用羊侃之子羊鶤為官。羊鶤一直懷恨在心,待侯景兵敗逃跑時,一矛將他刺死,剖腹埋上鹽防腐,將屍體送往健康。侯景屬於人類公敵,因此屍首也享受特別待遇,雙手剁下交往北齊的高洋,頭顱割下送至江陵的梁元帝蕭繹,屍體在健康示眾,片刻被百姓分食殆盡,沒吃到的將他的骨頭燒成灰,摻酒喝下。他的頭顱先在江陵街頭示眾,然後煮了塗上漆,交付武庫收藏。

看到這裏,不知道還有沒有人為羯胡叫屈。人道主義是對人而言的,羯胡雖然長得 一幅人樣,從裏到外哪有一點點人性?沒有人性還能算人嗎?

如果沒有冉閔和他的殺胡令,照羯胡這種殺法,要不了多少年,北方漢人就會絕種,然後羯胡再揮兵南下,滅掉東晉,今天的中國就是第二個印度。諸位也不可能悠哉悠哉地看我的文章,因為孑遺的漢人都是賤民,沒資格接受教育讀書識字的。不少人天真地認為,說不定那樣我今天就能投個羯胡的胎,做個雅利安人。拜托,羯胡那副德行能搞出個什麽樣的國家?如果羯胡當道,中國今天恐怕比印度伊朗都不如,也就配和非洲爭倒數第一。那樣很有趣嗎?

從晉朝開始,胡人就成為中國機體上的癌症,隻能姑息治療,無法根治,最終癌細胞侵蝕全身而亡。晉亡於胡,唐毀於胡,宋亡於胡,明雖然沒有直接亡於胡,倒台後明軍卻將錦繡河山完整地交到胡人手上,導致漢文明徹底的終結。

我在這裏紀念冉閔,因為他拯救了一個民族。雖然冉閔在位的三年,無月不戰,還鬧饑荒,導致漢人數目繼續下滑,但跪著死不如站著死。匈奴和羯胡的滅亡給其他民族敲響了警鍾,而冉閔死後的旱災和蝗災又逼得鮮卑給他封神。因此冉閔之後,雖然華北依舊為胡人統治,但無論鮮卑還是氐羌,對漢人的力量都有新的認識,開始與北方士族通婚合作。否則哪來什麽隋唐?冉閔為楊堅的奪權篡位光複漢統打下了第一根樁。

中國被胡人滅亡若幹次,但殺胡令隻有一次,實乃曆史的悲哀。《晉書》評論冉閔:“夫拯溺救焚,帝王之師也;窮凶騁暴,戎狄之舉也。”這句話道出關鍵。冉閔是用“戎狄之舉”拯救的漢民族,因此並不為主流學界所接受。我們一直接受填鴨式的綿羊教育,而冉閔是一頭雄獅,綿羊自然無法欣賞雄獅的做法。二戰時,美國人形容中國軍隊像一群被日本人趕來趕去的鴨子。

何時國人才能告別鴨子的狀態,像冉閔那樣快意恩仇,變為一頭頭雄獅?

也許那一天我們才能真正地認識冉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roarforward 回複 悄悄話 我聽洋人講過:如果一隻老虎吃了人,無論如何要把它找到、殺死,否則,有第一次,必有第二次。殺之,可以殺一儆百!!!
XiaoLinchuan 回複 悄悄話 看了讓人渾身熱血沸騰,大漢的基因在迅速地表達勇武的蛋白,我要天下的公正,必定將不公鏟平,用敵人的血祭奠才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