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裏拉源流考(或名“稻城——最後的香格裏拉”) 乙迷
談起香格裏拉,所有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希爾頓1933年創作出版的《消失的地平線》,就是這本轟動世界的小說為我們帶來一個新名詞“香格裏拉”,並引發了經久不衰的尋找香格裏拉的熱潮。事實上,《消失的地平線》並非報告文學,而是一部杜撰之作,希爾頓本人很可能根本就沒有到過中國。書中的香格裏拉最基本的外部特征是金字塔式的錐形雪山,鬱鬱蔥蔥的山穀和山腰壯觀的喇嘛寺,這一切都隱藏在莽莽深山中與世隔絕。假如光是這幾個條件,那麽從四川、雲南到西藏南部的所有藏區幾乎都能稱作香格裏拉。可是香格裏拉能打動老外,自然風光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書中著力描寫的人文景觀。龐大如宮殿一般的喇嘛寺中居然有中央供暖係統,有浴室和商標為俄亥俄艾哥倫的精瓷浴缸,有圖書館和二三萬冊的西文原版書——其中還有一些是珍本,有會說標準英語的漢族老者,有鋼琴和會彈莫紮特的滿族姑娘,山穀中還有能和南非相比的黃金儲量。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符合西方人胃口的描述,這本書才會在西方社會引起那麽大的反響。當然依照這些指標,香格裏拉根本就不存在。《消失的地平線》中唯一出現的地名是稻城(無法想象希爾頓怎麽會在冥冥之中選擇稻城這個地名)。照書中所述,香格裏拉在稻城西南1100英裏,可地圖上那塊地方不是緬甸就是印度,而書中又明白說是在中國。書中的原話是“送貨人……都急著要動身趕往東北麵1100英裏之外的稻城府”,說明稻城應該是離香格裏拉最近的城市,亞丁倒有點符合這個標準,不過她在稻城西南110公裏,而非1100英裏。
《消失的地平線》雖然是將東方的風景和西方的人文揉為一體的創作,但創作也不可能憑空瞎想,總得有點原型。小說的素材來自奧地利美籍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從1924到1935年在雲南省西北部探險期間寫下的係列文章和拍攝的照片,這些精彩的圖文在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發表後,引起了各方麵的關注,也觸發了希爾頓的創作靈感。1921年,受美國農業部的派遣,洛克來到東方的泰國、緬甸及印度搜集一種叫“大風子”的植物種子。1922年他到達中國雲南麗江,之後就以那裏為大本營開始對麗江中甸周圍大片山區進行探險考察。從那時到希爾頓發表小說《消失的地平線》的1933年,這十年正是洛克探險生涯的黃金時期。由於洛克發表過大量迪慶風情的圖文,1997年,雲南迪慶州正式宣布中甸就是香格裏拉,並於2001年將中甸正式更名為香格裏拉縣。至此,雲南的香格裏拉迅速變成中國的旅遊熱點,經濟蒸蒸日上。
就在雲南轟轟烈烈搞旅遊的同時,一場科考活動正在稻城悄無聲息地開展。早在1973年,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印開蒲和胡孝宏二人,就已遠赴亞丁考察。當他們到達亞丁後,為那裏罕見的自然景觀所震撼。隨後,該所就開始亞丁的保護和發掘工作。1994年,由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組織中、英、美三國植物學家到稻城考察,攝影家王曉東作為隨隊醫生參加了活動,他拍攝的照片引起攝影界的關注。1996年秋,在王曉東的介紹下,世界著名美籍華人風光攝影家李元教授到達亞丁,他的照片發表後,亞丁美麗的自然風光立即在國際攝影界產生了轟動效應。比較照片人們發現,當年洛克在《國家地理雜誌》發表的係列文章中有幾篇重量級的報道描繪的並非中甸,而是亞丁。隨後多家媒體介入,鳳凰衛視將洛克當年發表的照片與亞丁現在的風景一一比較,完全吻合。原來1926年,洛克在四川木裏考察期間,發現木裏西麵有幾座高聳入雲的雪山,便萌發前往考察的想法,經過兩年的準備工作和木裏藏族土司的鼎力相助,終於在1928年如願以償二進土匪盤踞的亞丁考察。1931年7月,洛克的考察見聞和拍攝的照片登載於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在他的考察日記中寫到:“在整個世界裏,還有什麽地方有這樣的景色,等待著攝影者和探險家!”但洛克自己並未意識到他已經越過省界(如果那時有)到達四川稻城,他一直以為他看到的三座神山在中甸境內。
亞丁的重見光芒和中甸旅遊業的日漸紅火使稻城縣政府如夢初醒,他們意識到自己那麽多年事實上是捧著金飯碗討飯,中甸已經更名為香格裏拉縣占了先機,自己照葫蘆畫瓢也將亞丁的所在地日瓦鄉更名為香格裏拉鄉。四川旅遊界對雲南頗有微詞,他們認為雲南搶注香格裏拉使自己每年損失40個億。不過我個人認為,中甸更名並沒有錯,畢竟洛克長期在中甸考察還寫了大量的報告,連洛克本人都以為亞丁就在中甸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前文已經談到,《消失的地平線》中的香格裏拉是作者杜撰的,但假如一定要找一個原型,我個人認為亞丁也許比中甸更為合適。原因在於,書中關於卡拉卡爾山的描寫幾乎是照抄洛克關於亞丁央邁勇神山的描寫,藍月穀也很象亞丁的貢嘎銀溝,當然最重要的是亞丁有與香格裏拉相似的與世隔絕。亞丁村至今不通電,每戶藏民靠溪水中的小水電發電供照明,幾年前這裏甚至還不通路,住戶每年隻出一次遠門,就是冬天的時候騎馬翻越重重雪山去100公裏外的稻城買日用品。洛克看到的亞丁村有二三十戶人家,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裏依然隻有28戶人家(我聽房東說是31戶),這裏的一切都象書中的香格裏拉似的,隱沒在一望無際的群山之中。
當然遊客玩的並不是香格裏拉這個名字,而是風景。問題在於稻城的風景似乎也強於中甸,這一點即便中甸自己也時有承認。稻城的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亞丁不過是稻城三景之一,甚至不算稻城的象征。稻城滿大街的店招牌背景都是駭世驚俗的紅草地(每年9月底10月初才有的奇觀)。稻城不僅有亞丁,還有如詩如畫的藏區田園風光和冷寂得不象地球的海子山,如此豐富的旅遊資源在中國的縣級行政區不算絕無僅有也是鳳毛麟角。
香格裏拉之爭事實上是旅遊經濟之爭。麵對稻城的崛起中甸早打起自己的小算盤,那就是將稻城納入大香格裏拉的範疇,設計從麗江經中甸到稻城的旅遊路線。這條線路確實涵蓋了洛克的大部分考察範圍,當然這樣錢還是雲南賺大頭,四川賺小頭。針對香格裏拉,四川也有四川的想法。稻城是狹義的香格裏拉或者說是香格裏拉的精華,同時現在香格裏拉遊的一個著名景點瀘沽湖三分之二在四川境內,那部分恰恰是最迷人的風景,但瀘沽湖卻被雲南拿去發財。因此稻城到瀘沽湖正在修路,一旦貫通,四川就有了自己成套的香格裏拉路線,再加上從成都到稻城走的是壯麗得有些過頭的川藏線,遊完這條線就不需要再去雲南了。當然兩邊兼顧的路線也在計劃之中,從成都經稻城、中甸至麗江,不過這條線你要有足夠的時間。
香格裏拉還會有新的發現嗎?不知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夢幻般的地方絕不隻是香格裏拉。洛克沒去過川西北,西藏去得也不多,更別說新疆了,我們沒必要被一個半個多世紀前的老外牽著走,玩自己的吧。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