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末冰塊的世界

如果你看得仔細,你能看見——曠日下的遊風,淡淡的,輕輕的,卻無處不在。
正文

一天的精靈,伍爾芙

(2004-11-19 07:45:51) 下一個
一天的精靈,伍爾芙 “一個女人的一生,就在那一天內,整整一生在一天內變短。”1901年,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正在裏士滿的家裏進行《戴羅薇夫人》的寫作,她對這部小說結尾的安排執筆不定,對主人翁的命運難下定論,以至於自己的精神也隨之深陷其中……   弗吉尼亞·伍爾芙患有“抑鬱症”,除了自己的丈夫,誰也不喜歡她,甚至是她的廚娘和姐姐,她也不喜歡別人,甚至是丈夫的關愛,她深陷於自己的創作中。她在幽靜的、寒冷的暗處尋找壁爐,不需要別人的喧嘩,由此在她的意識裏創造了《一間自己的屋子》,“壁爐的火光搖晃著滿室閃動,而電燈光則垂照在某個起居室的隱秘處,照在它的安樂椅、它的報紙、它的瓷器,它的鑲嵌精美桌子以及一個女人的形體上‑‑‑‑‑‑這個女人正精確地斟量所用茶葉的準確匙數”,我仿佛看見一雙充滿油墨香味的手正在輕拈物質之花。意識紛紛地墜落。碎片輕輕的飄拂。幸福地享受一天的物質生活。 事實證明,弗吉尼亞·伍爾芙是幸福的,有著深愛她的丈夫,每天她寫作到很晚,她的丈夫為了她溫暖地入睡,在床上用被子捂著身子,替她暖和冰涼的床。可她總在想,不停地想。紛繁的意識終於匯聚成了河流。那個燈塔就在河流中,不停地向她召喚,一次一次地使她的呼吸凝重。《到燈塔去》幾乎也是我們的向往。光明的精神領域。靈魂通風的窗口。 有誰仔細看過伍爾芙的畫像?豐滿的額頭,修長的脖子,溫和正在沉思的眼睛,真正的一個優雅寧靜的女子。她每完成一篇文章,等待第一個讀者——她的丈夫的“審判”,而這種心情是極其忐忑不安的,正在這樣的惶恐中她嚴格要求她的文字,將美麗非凡的意識之花編織成沉沉的生命之籃。那樣的世界平和而安詳——在這裏人們可以像魚兒用鰭翅劃開水麵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劃開世界,輕輕地掠過荷花的梗條,在裝滿白色海鳥卵的鳥窠上空盤旋……在世界的中心紮下根,透過灰黯的海水和水裏瞬間的閃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這裏是多麽寧靜啊——假如沒有惠特克年鑒——假如沒有尊卑序列表!她意識的河流裏春意盎然。 而她的美麗還在於她的廣博涉獵,她在她的日記詳盡地評價了文學大師的作品,寫了那麽多,是因為她讀了那麽多。 這就是弗吉尼亞·伍爾芙每天所做的事。 但她的思想總不能擺脫致命的糾纏,她無法控製意識之流的日夜衝擊。終於,在多次自殺未遂後,於一個黑夜,她將她的衣袋裏裝滿了小石子,再次將生命投進冰涼的湖水,完成了青蔥生命最自由的遊弋。 所有關於她的記憶,是一個青蔥生命的寂靜燃燒,而我們圍著她伸出雙手取暖,火不萎生命不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