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呆板的考試製度怎麽能夠培養出人才來,全都為了考試而考試,考上狀元又有什麽用,沒有學到真本事,畢業了照樣失業。現代社會的競爭力,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公民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而不是考試成績。國家應該引進類似於SAT的標準考試方法,每年至少有4次報考機會,考試成績隻做為申請大學的一個因素。其它因素應包括,個人誌向,興趣,愛好,創新精神,創業意識,體育,社區服務,課餘項目,論文,教師推薦,等綜合指標。
另外,國家不要再把上百億的教育資金全部投在清華北大這幾個重點大學上。說白了,這幾所大學,投再多的錢也沒有用的。中華民族的複興,不是靠清華北大就可以了。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入侵中國的時候,清華北大已經成立幾十年了,培育的人才也沒能幫助中國打敗日本。
國家應該把大部分的教育資金,在全國各地範圍內建立上百所小型的二年製社區學院,專門為當地社區培養人才。社區學院入學不需要考試成績,憑高中文憑就可以入學,實行低學費,國家對貧困學生實行發放助學貸款或減免學費。不出幾十年,這些社區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就會真正地幫助中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