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黃鸝四條腿

大家好,小黃鸝博客開通了。
個人資料
正文

吳冷西:回憶浮誇風中的劉少奇和毛澤東

(2008-10-17 13:35:02) 下一個
浮誇中的劉少奇

劉少奇的“共產主義試點”徐水縣,到了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李先念等人到徐水視察時,徐水縣已經實現了“一縣一社,縣、社合一”。一縣一社,即一縣一個公社,全縣統收統支,統一核算,共負盈虧,原來各社隊的收入統一交縣,支出統一由縣核撥,供給標準,工資水平全縣基本上—致。徐水人民公社已經消滅了生產資料私有製的某些殘餘,徐水全縣沒有一個小商販,他們全都實行了供給製。(李先念:《人民公社所見》1958年10月17日《人民日報》)

1958年9月19日到28日,劉少奇到江蘇視察,在常熟縣和平人民公社,他參觀中稻豐產實驗田,他問黨委書記:畝產可以打多少?回答說:可以打1萬斤。少奇同誌說:“1萬斤,還能再多嗎?你們這裏條件好,再搞一搞深翻,還能多打些。”(1958年9月30日《人民日報》)......

對於有人認為大煉鋼鐵得不償失,劉少奇也在很多場合予以反駁,如1958年9月23日,他在與南通幹部的座談會上就說:“搞土高爐能出鐵就好。這是出的師傅錢,不要算成本,這半年主要是熟悉技術,我們學會了本領,一年就能出幾萬個煉鐵的人。一萬人開礦,一萬人運輸,一萬人煉鐵,有三萬人真了不起,這辦法好,每個縣都要出人支援煉鋼煉鐵。”[8]同年的9月23日,在南京黨員幹部會議上,他再次談到這一點:“現在困難很多,化了很多力量煉那麽一點鐵,按照成本算起來,成本也是很高的,化不來。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把人鍛煉了,將來可以煉鋼煉鐵,將來我們就有成百萬、成千萬的鋼鐵技術人材。這個時候化點錢學習,很有必要,不算浪費。現在建成一個小爐子,煉幾個月扳掉了,這不是白煉的。再扳掉,再蓋大的,再扳掉,再蓋很大的。這算是什麽浪費呢?不算浪費。從這樣發展起來,我們國家精神很好。”[9]這事實上也是當時反駁所謂“懷疑派”的最為流行的一種解釋。

浮誇中的毛澤東

1958年8月13日,毛澤東去天津新意村參觀稻田,有關領導匯報說,畝產可達10萬斤,毛澤東聽後搖頭撇嘴,表示不相信。毛澤東說:不可能的事。他指著一位領導說,你沒有種過地,這不是放衛星,是“放大炮”。

《人民日報》曾登過一幅照片,五位小女娃嘻戲地站在稻秧上,毛澤東搖頭風趣的說:娃娃,下來吧,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又說: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種過地的,畝產10萬斤,堆也堆不起來麽!(許全興:《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第138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版)

毛澤東到湖北省,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講,有一塊實驗田,水稻畝產上萬斤。毛澤東搖頭說:我不相信。外國朋友問毛澤東,畝產萬斤糧的奇跡是怎樣創造出來的,他一笑置之,說:不要相信這些騙人的數字。(許全興:《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第138—139頁)

關於興修水利問題,1958年11月初毛澤東說:現在要減輕一點任務,水利建設,去冬今春全國搞500億土石方,而今冬明春要搞1900億土石方,多了三倍還多,還有各種各樣的任務,……我看搞起來,中國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5000萬人,……你搞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為原則,你們一定要搞,我也沒辦法,但死了人不能殺我的頭。(許全興:《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139頁)

據當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兼新華社社長吳冷西的回憶,在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和大煉鋼鐵運動中,毛澤東先後多次找他談話,要求《人民日報》和新華社要敢於抵製“五風”(官僚主義、強迫命令、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不登“五風”文章,不發“五風”消息,一定要卡死。

吳冷西在回憶錄中自我檢討說:在大躍進運動中,開始自己因毛主席的再三叮囑,還是比較慎重,但到了6月份就“隨大流”了。因為當時的形勢是:把著宣傳口的這批中央領導“思想解放,敢想敢做的呼聲壓倒一切”。而毛主席的“留有餘地或壓縮空氣”的聲音微弱。在當時中央領導層中,他是少數者,所以我隻好“隨大流”跟多數中央領導走,特別是跟把著宣傳口的主要領導人劉少奇、鄧小平走。對於1958年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鼓吹“五風”的錯誤,應是把著宣傳口的中央領導劉少奇、鄧小平等人負責。當然,雖然不能說人民日報和新華社應對1958年的“浮誇風”和“共產風”負有主要責任,但我主持這兩個單位的宣傳工作,在這期間造成的惡劣影響,至今仍感內疚。(吳冷西:《憶毛主席》72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