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新年第一天,沒寫文章。今天是第二天,寫文章開罵孔子。 孔子可罵的地方實在太多,我可以從年頭罵到年尾。 不過罵孔子不是我的專業,隻是隨我的興趣而已,想聽得人隻好耐心等了。
今天罵孔子從哪裏說起呢?就從一句俗話說起,“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這句話通俗易懂,就是說誰要畫圓呢,就要用規, 誰要畫方呢,就要用矩。 說到這裏,大家就明白了,這句話不是“簡單”這麽一個詞可以形容的。譬如形容一個男人, 可以簡單說他“帥”;形容一個女人,可以簡單說他“美”。 這種形容簡單倒是簡單了,但缺乏內涵。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不但簡單易懂,而且極富內涵。從簡單的東西說起,譬如瓷器(china)為什麽在中國出名呢?就是因為這句話的內涵。 如果誰想整塊磚,那就用個矩的模子,如果誰想弄個瓶瓶碗碗,那就用規劃些圓然後再整個模子。 從複雜來的說,人類文明演化的車輪,需要規矩;人類社會的道德規範需要規矩;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公司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是德的規範,美的基礎,善的保護神。
但是,中國文化裏麵還有兩句跟這句俗語類似卻命運絕然相反的話。這個文化中不可思議現象的始作俑者就是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中國曆史長河中出現了無數孔子的追隨者,他們顛覆社會道德法律的基石,打破社會規章製度的規範, 把中國的道德和法律建立在流沙之上,使得中國的曆史文化一直處於推倒和重建的遊戲之中, 文明的種子隻是在基層的普通勞動者流傳和發揚,上層建築一直是周而複始的破壞和腐敗。
孔子的神話不滅,道德的腐敗可見,這是中國曆史的真實寫照,也是儒家千年擦屁股文化的牌坊。
下麵我就詳細分析一下這兩句話。
第一句話就是孔子的自我標榜: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
第二句就是墨守成規及其解釋[2]: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成語出處 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嚐墨守一家以為準的也。”
中國人的道德不能提高和中國的文化腐敗有著巨大的關係。上麵這兩句話就可以讓思維正常的,沒有遭受儒家文化洗腦的人看到問題的一斑。
中國頗有一些作風惡劣的人把墨守成規解釋成思想保守,頑固不化。 把“從心所欲,不逾矩”解釋成自由和道德的最高境界,這顯然是腐敗的最好自供狀了。而這個作風惡劣的腐敗文人居然還包括號稱為清朝著名思想家的黃宗羲,這就更說明了思想學術的腐敗恰恰來自於中國的所謂“知識分子”,“學術權威”和“文化精英”。
孔子的神位不倒,無聊文人這種無視社會道德法律的“隨心所欲”就永遠不會停止。 孔子的聖位不滅,無聊文人的文字獄作風就不會死亡。對於捧著孔子《論語》的人來說,他們要的就是“隨心所欲”的不讓別人擁有道德權。
墨守成規的“規”倒了,隨心所欲的“矩”成為了中國文化的旗幟,中國的道德何處是方向?孔子曰:在乎“上大人”的心。隻要是“上大人”,永遠是中國人道德的楷模,做人的航標。這難道不是中國所謂道德的莫大諷刺?但是無聊而迂腐的文人暫釘截鐵地說:“無論如何,孔子對儒家文化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的”。 不管如何,儒家的幽靈就必須是中國文化的神魂靈魄,這根旗幟是要永舉不倒的。這難道不是中國普通人最大的悲哀麽?
孔子的這句自我標榜的話出自《為政》一章,可我不覺得這句話和政治有什麽關聯。 當然對於中國的無聊垃圾儒家文人來說,任何事情都可以是政治,也可以不是政治,政治是他們“隨心所欲”的概念和玩物,隻要能夠讓他們得到體麵和快感,那就是“不逾矩”。 所以賣國可以是不逾矩,造謠可以是不逾矩,誣告可以是不逾矩,腐敗可以是不逾矩,嫖妓可以是不逾矩,貪汙可以不逾矩,出賣可以是不逾矩,“矩”就在我心中,“我”就是矩,我又何曾逾了“矩”呢?
可在我看來,孔子這句話跟政治無關。如果這段話非得講一件事的話,隻可能跟孔子的性事有關。孔子從十五歲開始學習“做人”,三十歲才成功, 四十歲知道了各種做愛的姿勢可以回答別人的疑問,五十歲的時候明白姿勢不是萬能開始力不從心,六十歲的時候熱衷於聽隔壁戲,七十歲的時候想幹什麽就什麽,但是從來沒有幹過。
我最後不得不說,七十歲孔子小便的時候,尿尿超不過夜壺的距離,這好像不是什麽自由,而是正常自然的事情。 孔子自豪地如此宣布的原因,則是因為他不想和他老子一樣,到了老得逾不了矩了,還非得野合一下顯示與眾不同的氣勢。
[1]《論語。為政》
[2] 《成語詞典》
原創文章,嚴禁剽竊,歡迎轉載,注明出處。
你開始打自己耳光了。
你要是喜歡打自己耳光取樂,那還真是孔子門徒的德性。
對自己如此沒有自信,可見自己肚裏空空,人說一句,還真去屁顛屁顛故紙堆裏找出文革的大字報來。
真是“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至於你到底有沒有正事做嗎,此地無銀三百兩,哈!
1st,我得謝謝你,我得去查查批林批孔德大字報
2nd, 你還有什麽伎倆啊?
3rd, 我覺得你丫根本就不是一正經人, 你幹過的事情恐怕從來沒有正經過, 所以你隻好跑來求我為你幹點正經事。 可我比較忙,而且我認為為你幹不出什麽正經事。
不是小瞧你,你寫出這樣的文章以後再來說話
Welcome.
haha, so 2>1. you 2 know quite a lot.
No, thanks.
I don't want to take your me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