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黃鸝四條腿

大家好,小黃鸝博客開通了。
個人資料
正文

國,家和國家

(2007-12-01 15:48:56) 下一個
玩段繞口令吧。

中國古代的國家製度,一類是以秦始皇李斯創造的中央集權製,一類就是孔老夫子的周王朝封建製度。

周王朝的封建國家製度,經常形成國中之國的狀況。譬如某個人立了功,周王朝就把領土劃出一塊,讓這個人自己管理他的地盤。這個人幹久了, 或者過了幾代, 對周王自然生疏起來,或者不把周王看在眼裏,或者領土逐漸的消失。

後麵一種情況太多,淪落的小領主一般都喜歡回憶當初的輝煌,經常用國名、爵名、官名當作自己的姓。 據說現在中國的王姓人最多,這就是一個證據。但這種事情且放過一邊不講。

前麵的一種情況下,如果這個小領主的後代經營不錯,逐漸變成了大領主,就有可能不斷擴充地盤。如果有人在擴充地盤的過程中立得大功,大領主就再劃分一塊土地給這個功臣。這樣下去就形成了國中之國。

在中國的古代, 國和家的區別並不很大。國就是圍著四方的城牆,加上一個管理這個城市的指令--玉。家就是一個房屋,裏麵圈養的是一頭豬。 據說古體的“家”下麵是一頭公豬,後來就把那頭豬的男性器官割掉了, 成了現在的“豕”。

如果一個家長的土地多了,他也可能養很多人,譬如管家,譬如仆人, 譬如長工,譬如奴隸。。。一個小的國家呢,人的數量當然不會太小, 除了頭領,還必須有一些臣僚的大夫和做事的士。

拿《紅樓夢》裏麵的賈家來說,這是一個“家”而不是一個“國”。但這個家裏的人實在不少,管家分了幾等,奴仆也分了幾等,賈府也可以稱之為國中之國。譬如賈政,既是當時某某國的官僚, 又是賈家這個家的主子,他有時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主還是仆的。我不知道外國的情況怎樣,我知道中國這樣的人很多。

可見“國”和“家”兩個字,它們之間的意義並不是那麽搞得清的。

“國”和“家”兩個詞的詞義還沒有搞清楚,不知哪個促狹鬼又發明了“國家”這個詞, 這一下可亂了套了。

對有些人來說,“國”就是“家”,中國建了很多廁所必定先得在他家建很多廁所才行,中國有監獄大概也非得讓他家人輪到幾個呆過。

有些人則相反,“家”就是“國”, 他家的事就代表了中國的事。 除了他家的那些事情,中國再也沒有什麽新鮮事。他家裏沒有主席,中國就沒有主席;他家裏沒有流氓,中國就沒有流氓;他家廚房連著茅坑,全中國的廚房全部連著茅坑。不但如此,他家人發明的這種偉大的邏輯,居然也必定是中國人的邏輯。

家就是國,國就是家,那麽國家是什麽?

噫嘻乎,我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是我,不知道為什麽中國何時變得這般團結起來了。

原創文章,嚴禁剽竊,歡迎轉載,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