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道德的殤2
(2007-12-01 15:46:50)
下一個
禪宗到了第六代惠能,禪風突變,猶如空穀回音,傳下來很多有趣的故事。
據說惠能祖籍北京,後來隨父流放廣東,父亡後隨母移居海南。就和王菲女士一樣,從北到南走了一遭,最後在南邊找到了安身之地。不過惠能是真正的草根,青年時代一直貧寒,後來就到廟裏當了一個幹雜活的火頭工--武俠小說中厲害的火頭工大概就是因為惠能得故事而來。
五祖弘忍傳衣缽的時候,讓弟子們作了一次口試。當時廟裏最出名的是神秀, 神秀的口試作文也非常出色,後來一直當作範文的。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不怕不識貨,隻怕貨比貨。神秀的口試成績雖好,但是惠能交出的作文卻讓弘忍大吃一驚,一下子就從蒲團上站了起來。
弘忍站了起來以後看到各位弟子茫然的表情,又吃一驚,又一下子跌坐在蒲團上。
就這麽一站一跌之間, 弘忍終於拿定了主意。神秀是他的好弟子,威望很高,而且對自己也一直恭敬有禮,這個六祖不讓他做實在說不過去;但是弘忍又舍不得惠能的才華,覺得讓惠能委屈在這個小廟裏幹火頭工實在對不起天地良心。 於是弘忍一反慣例,把衣缽傳給了兩個人。神秀得到了象征權力的缽,弘忍又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送給了惠能,讓惠能回到南方,自立門戶--《西遊記》裏麵搶袈衫的故事大概也是由此而來。
惠能雖然得到了五祖的法衣,但他是一如既往的窮困。 不過像他這樣人,要不出名也很難。他後來又一次一鳴驚人, 這就是著名的風動、幡動還是心動的故事。
這兩個故事有相同的哲學底蘊。惠能之所以讓弘忍等高僧大吃一驚的緣故,是因為他從前輩沒有想到的角度觀察了道德和世俗, 從此以後禪宗就成為中國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到了後來的理學走入困境的時候,王陽明再次借鑒惠能故事,發展心學。
不過理學和心學,都受到了泛道德的影響,在哲學上並無突破。
我這裏引用惠能故事,不是為了講述禪宗的曆史,而是想用禪宗的故事重新審視我們傳統文化中的泛道德。
這次講的就是“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
“學問優則仕, 仕而優則學”這句話在現在有非常明確的解釋,就是說,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做了官以後還得學習。
這是一種生活態度,在自古華山一條路的時代,這生活態度是一種積極的態度,似乎並不值得批判。但我們現在要批判得就是,“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是否是知識分子惟一的生活方式。
惠能的哲學觀點對這個問題非常有幫助。惠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 而是心動”。
也就是說,這句成語之所以被理解成現在這個樣子,實際上是泛道德的影響。換句話說,子夏說這句話恐怕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
子夏姓姓卜,名商,字子夏, 比孔子小四十四歲,是孔門比較出名的一個人。據現在的說法,子夏擅長文學,是孔門傳經很力的一個人,同時也是孔門弟子僅有的幾個天子之師。
子夏有許多著名的話流傳下來,譬如 “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學以致其道”,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話的意思相近,再結合孔子批評子夏“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我們可以看到,子夏“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句話的意思恐怕不是指生活態度,而是指做學問的態度。
如果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子夏這句話就是說學習和實踐必須相結合,“一件事做好了就是一種學問,學習好了就應該做事”。 這裏的“仕”依然應該翻譯成“做事”而不是“做官”。 其實在孔子那個時代,官主要是世襲分封的貴族,一般人也就靠一技之長為封建領主所用。
總而言之,子夏的話在現在看來,實際上是一種普遍的常識,也是做學問的基本方法,不過是因為泛道德的影響,終於被理解成了讀書做官的華山一條路。
到了今天,我批判這個泛道德,倒不是為了更好解釋這句話,繞來繞去隻是想說明著一個道理,我們在宣傳傳統文化的時候,倒是真的要好好理解一下子夏的生存狀態,不要再把他理解成隻講究讀書做官的所謂“君子儒”。
原創文章,嚴禁剽竊,歡迎轉載,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