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黃鸝四條腿

大家好,小黃鸝博客開通了。
個人資料
正文

泛道德的殤4

(2007-12-01 15:45:57) 下一個
什麽是道德?

孔子並沒有提出“道德”這個概念,儒家並沒有解釋“道德”這個概念。 老子的道德經說“道生之,德蓄之”,“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解釋告訴我們,老子道德經中的道德,是人的生存之道。人的生存要服從自然規則,這是老子道德經的道德觀點。

從這個解釋可以看到,老子道德經中的道德, 並不是倫理道德。老子否認“善惡”這種倫理道德。

我們現在把道德和西方的moral對應。 但是西方的moral基本上是倫理道德,是對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好壞的判斷。

那麽西方是怎樣解釋道德的呢?譬如說,人的聰明愚蠢是道德嗎?人的堅強軟弱是道德嗎?人的勤奮懶惰是道德嗎?人的忍耐力毅力是道德嗎?

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在考察一下西方的道德是怎樣產生的。

西方的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和上帝對話產生的。

聖經的故事說,上帝造了人,後來因為人類不聽話,所以就狠狠懲罰了人類一番。因為這個故事,有些人就開始詢問上帝,什麽樣的品質和行為才是上帝許可的,讚美的, 保佑的--也就是說,道德。

因為這個原因,人的聰明愚蠢不屬於道德,因為人類沒有碰到蛇之前是沒有智慧的,而且得到上帝的許可的。人隻要忠誠於上帝,即使愚蠢也不會受到上帝的譴責。

但是人的堅強軟弱勤奮懶惰屬於道德範疇。懶惰的人會受到上帝的譴責,是不道德的;軟弱的人會受到上帝的譴責,是不道德的。不但如此,這種軟弱包括精神和體力方麵的軟弱。

拋開具體的道德內涵,西方的道德首先是利己的。因為人跟上帝的對話中,上帝是無所不能,人無需為上帝考慮,人要考慮的是人類自己。所以西方的道德是利己的。

儒家的道德卻相反。 雖然儒家沒有確切解釋什麽是道德,但是很多例子說明,儒家的道德是利他的或者說不利己的。無論是舍生就義還是殺身成仁,儒家的道德並不存在利己主義。

這是儒家道德觀的一個重大問題。既然不知道如何利己,又怎麽知道如何利人?儒家采取的辦法就是,盡力掩飾道德中的利己主義,他們大概認為利他主義一定包含著利己的成分,所以沒有必要討論利己主義。

這種不討論就成為了儒家的泛道德,這種泛道德的根本問題就在於回避“什麽是道德”的回答。

因為這個不回答,我們對於道德的理解始終是滯後的,被動的。
原創文章,嚴禁剽竊,歡迎轉載,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