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黃鸝四條腿

大家好,小黃鸝博客開通了。
個人資料
正文

認錯到底有多難?

(2006-12-05 12:51:15) 下一個
我當初說到人性惡的時候,其中就包括了人的自戀精神。我把這個精神定義為惡,就是因為我發現要人認錯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以前法律有一句話: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這句話就表明了要一個人認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為了要讓一個人認錯,我們必須先給他很大的利益,隻有在胡蘿卜和棍棒的雙重效應推動下,人才可能認錯。

要讓一個人主動認錯,難啊,難以上青天。

譬如說毛澤東和劉少奇,當時的大躍進出現了很多問題。彭德懷因為看不過去上了萬言書。

結果呢?彭德懷倒了黴。

為什麽彭德懷倒黴呢?因為毛澤東和劉少奇等人都不願意承認錯誤。

那麽彭德懷是否就是願意承認錯誤的主呢?

再接著講下去之前,我必須表明我下麵的理論並不表示我對彭德懷有任何不敬之處。說實在的,我不但同情彭德懷後來的遭遇,更為他在當時勇於直言的精神佩服。老實說,不管成敗如何,彭德懷這種敢於冒天下大不違的精神,敢於為了老百姓直言的勇氣,我是非常崇敬的。

但是是不是說,彭德懷就特別善於認錯呢?

一些曆史資料表明,這個結論是下不得的,甚至可能要下相反的結論。

為什麽呢?因為當時彭德懷並不主管經濟,所以他敢於上萬言書是因為他無需承擔責任。非但如此,彭德懷上萬言書還有幾分賭氣的原因,原因就在於他在延安整風中受到了他認為不該受的批評。也就是說,彭德懷也不是願意認錯的主。

當然,我對於延安整風的具體細節不是特別清楚,不能說彭德懷是否應該承認錯誤。但是很多資料表明,那些對他“山頭主義”“軍閥作風”的批評也不是毫無根據。也就是說,彭德懷對同事對下級確實不是特別友好。

相比林彪而言,彭德懷確實缺乏了儒家那種謙讓的態度和作風。

因為這個原因,彭德懷的萬言書在某種特殊的氛圍下變成了他想搞“平反”。結果當時的人群起攻之,把好好決定的正事反而擱一邊了。更為不幸的事,大家大概在批評彭德懷中的過程中獲得了某種默契和快感,居然一致就把認錯的事情忘了。

這從另一方麵更說明了認錯的困難。即使已經醞釀好的道歉的話,往往也會因為某些小幹擾就推得一幹二淨了。

因為這個原因,大躍進繼續進行。但是問題並不因為人們的不願認錯就低頭,問題又一次擺到了毛澤東劉少奇等人的麵前。

這一回劉少奇也開始反對曾經竭力推崇並且親自策劃的政策了,並且說出了“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話。那麽劉少奇是否特別勇於認錯呢?

我依然先做聲明,我下麵的理論並不懷疑劉少奇當時有著撥轉方向的初衷,不管成敗如何,我對於他這種初衷表示佩服。

但是我不得不說,劉少奇也不是那麽願意承認錯誤。為什麽呢?我覺得劉少奇後來之所以說這樣的話,一方麵他發現他批彭德懷錯了。要知道當時具體批評彭德懷的是劉少奇,而且他還是跟彭德懷萬言書利害關係最密切的一個人。他當初堅持自己的政策並且因此打倒了彭德懷,這件事對他的觸動最大,所以他第一個敏感地發現了這個錯誤。同時,他那句“七分人禍”的人到底指的是誰?

他自己?毛澤東?

我覺得不是的。後來他組織搞了四清運動。從這個運動中我們可以看到,原來他說的“人”指得是下麵具體執行政策的人。

所以說,不管他當時對於大政策的方向錯誤的認識有多深刻,他並沒有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是肯定的。

因為他沒有承擔錯誤,毛澤東又找到了他具體執行四清運動的錯誤,劉少奇也被打倒了。我對此也深表同情。

接著就輪到了林彪。在那麽多有資格的人倒台以後,林彪被推上舞台是必然的,也無需用陰謀來實現。林彪作了幾件事後,他也發現了這種政策有問題。但是他也不敢承擔錯誤,甚至更糟。

也許隻有到了此時,毛澤東才發現自己的掌舵的政策是有錯誤的。

非常有趣的是,隻有毛澤東才真正在公開場合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隻有毛澤東才承認自己的功過是三七開,而且這個三分錯誤說得明明白白!

所以我雖然對文革之類的一些運動也很不喜歡,卻不得不承認毛澤東才是最偉大的。

因為毛澤東的承認錯誤,後來的鄧小平才把握住了機會,實現了平反和一係列的改革。

那麽鄧小平是否善於承認錯誤呢?

鄧小平在一些列政策的調整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調整對於很多人是有利的。所以有人說,你難道不是既得利益者麽?為什麽不能看清形勢呢?

不過我不得不說,鄧小平之所以能夠這樣做這樣的改革,也不等於他特別善於承認錯誤,隻能說他是一個實幹家。

看看中國的曆史,有多少人能夠承認錯誤的呢?不但皇帝領袖不能,那些比他們地位低的人又有幾個做到了?

即使是手中小有權力並且因此犯錯的人,即使是被雙規的巨貪,他們有多少主動承認錯誤的呢?他們最後念叨的是再給他們一個機會,很多的認錯也不過是逼於形勢而已。

所以認錯到底有多難?每個人都可以衡量衡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