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麽說,毛澤東是想站在老百姓立場上的,但是人性和階級沒有絕對的關係,這是毛澤東在理論上的最大缺點。不幸的是,這個問題當時沒有一個人意識到了,直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
毛澤東因為把立場站到了勞動人民的一邊,對孔子當然就有階級立場上的敵視。這種敵視因為毛澤東的原因被擴大了,但是這個問題還是存在的。如果要真的從好的一麵來看,很多老百姓確實因為毛澤東思想得到了鼓舞和利益,但是社會的結構最後還是優勝劣汰,生產力才是真正提高更多人生活水平的保證,所以不管毛澤東時期還是鄧小平時期,廣大老百姓依然很艱苦,惟一的區別就是毛澤東時期勞動人民的艱苦把全國人民拖下去了,鄧小平使其中一部分人富起來了。
但是孔子對勞動人民的歧視不是他在曆史上的最大影響,毛澤東把這個問題推向孔子有著文化繼承的影響。所以毛澤東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個領袖而是一個思想家,這可以說是優點也可以說是缺點。從優點來說,毛澤東的思考即使是很不成熟的,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他的思想家的身份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著他的地位推動的,而不是真正讓人民從思想上得到了提高。實際上毛澤東是非常努力地想把他的理論讓別人消化的,但是即使他的最親密的戰友林彪和周恩來也無法真正掌握他思想的實質,說明他的思想其實是很不係統的,零碎的。
不幸的是,中國人在傳統上就喜歡這種不係統的思想,孔子的論語就是很不係統的言論,但是一直成為後儒的教條。毛澤東語錄和孔子的論語就象玻璃渣子,在陽光下確實大放光芒,但是真正放光芒的不是玻璃是太陽,也就是說需要個人的悟性。
更為奇怪的是,毛澤東卻比較喜歡孟子。孟子對勞動人民的歧視不比孔子少,如果不是更多的話。但是孟子畢竟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大概因為這個原因,毛澤東覺得孟子和他的階級立場有著很大的相同, 所以也就喜歡上了孟子。
其實這是一個誤會,孟子的這句話是因為梁啟超托古改製而故意拔高的,實際上民本思想的抬頭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階段,而孟子在其中的作用絕對是相反的。
有朋友問我為什麽要批判孟子,大多的誤會是我個人的愛好。這也是一個笑話,孟子再怎麽牛,也不至於能影響我的工作生活。
我批判孟子是因為曆史上孟子的影響,從而減少大家對孟子的誤會。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在引用孟子的時候是錯誤的,這就是我關於孟子的回憶。
譬如食色性也,就絕對不是孟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