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中的悲哀--後四十回的襲人
(2006-05-13 14:30:08)
下一個
我很少看後四十回,也許我和很多人一樣, 不願看到一個大廈的傾倒吧.
但是小說既然已經這樣安排了, 難免是硬著頭皮看下去的.
我看到什麽?我們能看到什麽?
如果我假雨村言, 我看到的是賈府的沒落. 我想我可以聞到歡笑和鼓掌, 畢竟又一個做皇帝姨娘的衰弱了;我想我也可以看到羨慕和憧憬:無任如何, 人家畢竟鮮光痛快過;我想我可以看到劉姥姥,她終於找到了一個村婦的生存意義, 能夠為一個曾經救濟過她的人做些什麽;我想我能看到儒家在做道德的說教, 說什麽後生可畏, 好德者不如好色者也, 看到則規墨, 似乎一個廢墟上建起儒家是儒家最痛快淋漓的幸福;我想我也可以看到跛腳道人和赤腳的和尚, 他們為那些破夢的人留下了生存的安慰.
但是我們可以走得更近一些, 我們可以看到賈母最後分掉了她的嫁妝和曾經的禮物, 她的一生的幸福就是堆積在這上麵的. 最後她把這些分給了那些她愛的人. 她活著不能放棄也不能為她們做些什麽,她的死卻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賴以她維護自己夢想和自尊的鴛鴦走了嗎?也許似的, 那麽存下來的假語是忠烈的好女兒,不是但是我分明在那種堅決中看到了隱掉的無奈和眼淚.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人開始偷賣家當維護他們慣有的生活方式, 這大概是真事吧, 但是我想我分明聽到了曾經好兒郎的假語.
我們還可以看到詖奴和悍婦的芙蓉誄, 因為他的夢終於沒有了.這大概也是真的, 但是我分明也聽到了石扇子的哭, 香菱的呆, 葫蘆廟的火, 卜世仁真真假假的勸告,這些當初恐怕不過是謠言罷了.
當然我還知道一些真真假假的話, 譬如焦大的跳腳大罵, 譬如石獅子的幹淨, 譬如秦可卿的風流.
這些真, 這些假,這些真真假假大家都看到了, 但是我看到的卻是襲人的悲哀. 這種悲哀在於她的夢完了, 《紅樓夢》卻沒有完. 《紅樓夢》裏小孩子的歡笑因為晴雯的死,寶玉的呆, 黛玉的病而趕走了, 大人的歡笑因為元妃的死而失去了。 然而襲人卻成為了一個最多餘的看客。
作為一個奴仆, 她的任務已經結束了。 因為寶玉終於走上了她所希望看到的路。在新建起的賈府裏,她也不是一個主子,她將是下一個周姨娘, 沒有人會去理她。 她不是小人,不需要別人防備;她不是寶釵, 不需要維護賈府的牌坊;她不是黛玉,晴雯,因為她們的生命已經因為隨夢而逝。
然而更不幸的是, 這個輪回被寶玉的出家打破了, 她失去了跟賈家最後的聯結。 她也許真的應該去死, 因為畢竟可以贏得道德學家的肅然起敬,可以免去小人的口水。是的,意淫家習慣在死人身上灑下他們高尚的眼淚, 但是不會為活人爭取一點權利。
襲人最後的走掉, 我竟無法預料, 到底她能否走出那個迷霧。 一個失去自我的小女孩, 她究竟會不會將來為自己爭取一點?
是的,前80回的襲人還是有歡樂的, 因為她為賈母,為湘雲,為寶玉而活, 她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基礎之上。她畢竟沒有遺憾。
但是後40回的襲人是有遺憾的。 因為她本來不願意說出黛玉和寶玉的私情:
第九十六回瞞消息鳳姐設奇謀 泄機關顰兒迷本性
那襲人同了王夫人到了後間, 便跪下哭了.王夫人不知何意,把手拉著他說:"好端端的, 這是怎麽說?有什麽委屈起來說."襲人道:"這話奴才是不該說的,這會子因為沒有法兒了. "
襲人碰到的道德困境出現兩次, 第一次她瞞下了私情, 所以可能沒有涉及到她的底線, 一直沒有認為有什麽不對。 但是這一次她可能知道她有點對不起寶玉和黛玉了, 所以發現沒有了辦法。我作為一個讀者替她想想也沒有辦法。 她能改變別人的看法嗎? 她能決定別人的想法嗎?回想我第一次看《紅樓夢》,我因此最恨的是寶玉, 我一直以為他病的不是時候, 沒能親自把他的想法告訴王夫人和賈母等人。 現在想起來, 那時確實很幼稚, 寶玉即使沒病, 他估計也不會親自來求王夫人和賈母, 他一直以為她母親和賈母會知道他的想法支持他的想法。 沒想到, 這個世界上隻有黛玉支持她的想法, 隻有襲人了解他的夢想。 再回過來, 即使寶玉說了,他也無法說服王夫人和賈母。 也許這也是他的荒唐言之一吧。
襲人無法在這一點上和寶玉勾通, 是襲人的不幸,更是寶玉的傷感, 所以他最後的眼淚大概是付給了黛玉的。如果寶玉能夠親自說這句話, 我恐怕不會有當時的可笑想法, 大概襲人也可以免掉所有的口水。 然而《紅樓夢》既然這樣寫了, 我大概也隻能說作者畢竟還是為了自己的夢而寫的小說, 什麽推翻什麽主義,什麽提倡什麽主義, 那是一種美好願望罷了。
王夫人道:"你慢慢說."襲人道:"寶玉的親事老太太,太太已定了寶姑娘了,自然是極好的一件事.隻是奴才想著,太太看去寶玉和寶姑娘好,還是和林姑娘好呢? "王夫人道:"他兩個因從小兒在一處,所以寶玉和林姑娘又好些."襲人道:"不是好些. "便將寶玉素與黛玉這些光景一一的說了,還說:"這些事都是太太親眼見的. 獨是夏天的話我從沒敢和別人說."
襲人最後是說了黛玉和寶玉的私情的, 作者既然這麽寫, 就無可辯駁了。 但是作者沒有說襲人說到了晴雯的任何事情, 我想也是所有讀者看到的事情。作者寫這篇小說的時候肯定對前事有所了解, 對襲人的態度也有所變化, 他沒有必要為襲人瞞什麽, 隻能說明襲人第一次沒有涉及晴雯,也沒有涉及任何男女私情。 無任情理, 她也不會說的。 這第二次的告密的所有內容都能和前文自圓其說, 隻要仔細看書,稍微想一想, 就知道有些人給襲人潑的汙水是如何的小人樣了。 真應了襲人那句話:
“那起小人的嘴有什麽避諱,心順了,說的比菩薩還好,心不順,就貶的連畜牲不如.”
王夫人拉著襲人道:"我看外麵兒已瞧出幾分來了.你今兒一說,更加是了.但是剛才老爺說的話想必都聽見了,你看他的神情兒怎麽樣?"襲人道:"如今寶玉若有人和他說話他就笑,沒人和他說話他就睡.所以頭裏的話卻倒都沒聽見. "王夫人道:"倒是這件事叫人怎麽樣呢?"襲人道:"奴才說是說了,還得太太告訴老太太, 想個萬全的主意才好."
襲人固然說出了她所知道的私情, 但是從好的一方麵來說, 畢竟給那些決策層提供了一個信息, 使得他們知道不能輕視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力量。從壞的一麵來說, 這是告密行為。 寶玉和黛玉的那翻私情, 其實是隻想告訴襲人的, 因為黛玉和寶玉的感情已經達到了那種境界, 並不需要這樣的告白。 可惜襲人永遠也沒有敢接受這種愛情, 也不能支持這個愛情。
王夫人便道:"既這麽著,你去幹你的,這時候滿屋子的人,暫且不用提起,等我瞅空兒回明老太太,再作道理."說著,仍到賈母跟前。賈母正在那裏和鳳姐兒商議, 見王夫人進來,便問道:"襲人丫頭說什麽?這麽鬼鬼祟祟的. "王夫人趁問,便將寶玉的心事,細細回明賈母.賈母聽了,半日沒言語.王夫人和鳳姐也都不再說了. 隻見賈母歎道:"別的事都好說.林丫頭倒沒有什麽,若寶玉真是這樣, 這可叫人作了難了."
襲人不能支持寶玉的愛情, 隻會傷害寶玉的愛情, 但是根本影響不了寶玉和黛玉的結局。 在這裏, 也是寫得非常明白的。 賈母不但不支持他們的愛情, 還鐵了心犧牲黛玉。 王夫人則根本沒考慮會不會傷害到黛玉和寶玉。還有什麽需要我喋喋不休的解釋的嗎?
是的, 襲人沒有為別人作激烈的抗爭, 如果社會隻能允許這種道德存在, 我無語。 襲人即使抗爭,大概也不過是死而已, 又能對寶玉和黛玉什麽幫助?賈母連黛玉的死都能承受, 襲人的死最多不過是多幾個賠葬的衣服罷了, 或許襲人的姐妹因此得到了一些銀子?然而襲人的抗爭也是鮮明的:我一個人奴才命罷了,難道我姐妹也非得當奴才? 所以襲人沒有迎合所謂的“舍生取義”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高論,受到口水固然是她的悲哀, 卻是sifan鬼錄中的英雄. 要知道那是何等被潑髒的“義”啊, 那不過是寧國府前的石獅子而已。
原創文章,嚴禁剽竊,歡迎轉載,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