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很美,聽起來也很美
(2006-05-09 10:05:53)
下一個
這篇文章試圖寫中國文化統一中出現的問題。
為什麽是試圖呢?因為中國文化的曆史實在太長太亂,即使不說上下五千年,從孔子說起也有2500年了。所以這篇文章所寫的問題,並不是問題的總結和全部,隻是一個問題。這裏所說的中國文化的統一,是指秦漢文化對先秦文化的統一。如果按照英語的說法,就是A problem in the First culture syncretizing.
大家知道,文化的衝撞和融合是曆史的必然,大大小小的文化衝撞和融合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就連小小的文化走廊,如果你在這裏呆的時間足夠長,也能親眼見證它演化的全過程, 身臨其境感到它對我們的影響。
秦始皇統一戰國諸雄,在中國曆史上是一件大事,曆來有很多政客文人對它進行分析,得失成敗各有各的看法。真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道學家看見淫,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但是時間機器沒有造出來,“曆史無法假設”,大家在搖頭晃腦之後終於高興起來,熱情洋溢地讚美這個統一,這個遙遠的過去也因此在我們眼裏變得越來越美麗,甚至聽起來也越來越美麗。
美麗的故事百聽不厭,但是中國人據說講究表裏如一[1]。 因為這個緣故,我就來講講這次文化大統一中出現的問題。
這個問題用一句話來講,就是名家思想的被圍攻和閹割。
應該說,孔子和老子已經下意識地認識到了名家思想的重要性,譬如孔子提出了“正名位”,老子提出了“非常名”,他們都意識到了“名實不符”這樣的情況。但是大家也知道,真正對名家思想進行闡述的是公孫龍和惠施。非常不幸的是, 他們的思想從一開始就受到了世人的批判。惠子的文章基本沒有流傳,我們隻有從他的好朋友莊子那裏能夠看到一些故事,但是莊子跟惠子在很多事情上的意見是相反的,我們不得不懷疑莊子有沒有準確描述惠子的理論。 公孫龍的故事有所流傳,我們不妨根據這個故事來看看名家思想在當時的遭遇。
《公孫龍子》跡府第一記載說[2], 孔子的門人孔葉很佩服公孫龍的智慧,但是不喜歡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覺得那純粹是無聊的辯論,跟“為國為民”的儒術差得太遠了,因此用“謙虛”的言辭讓公孫龍放棄“邪說”。
公孫龍不愧是名家思想的代表,對於孔葉的這種挑釁行為辨得一清二楚, 毫不謙虛地回答孔葉說[3]:“你的說法太莫名其妙了。你如果真的想跟我學,就必須學我的白馬非馬, 要我放棄這個學說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才是我公孫龍之所以能夠教你的學問。”
不幸的是, 公孫龍雖然認識到了他學問的價值,別的人卻不能認識到,所以名家思想在經過漢朝獨尊儒術的大統一之後,終於成為了太監。
這場文化圍剿很難說是某一個人的責任,但是孟子是其中的功之魁,罪之首卻是比較公允的評論。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名家思想成功運用到法律政治領域的是荀子流派, 成功運用到科學文化領域的是墨子流派, 這兩個流派在曆史上受到排擠無疑是因為孟子的影響。宋明以來的很多儒士無不應用孟子的理論來打擊法家和墨家,一直到了文化大革命還是糾纏不清。
為什麽在眾多儒家思想的批評聲中,我對孟子最為敏感呢?一方麵他的影響最大, 宋明清以來的儒家(包括王安石和乾隆)幾乎無不自封為他的信徒。另一方麵孟子是中國曆史上把辱罵說成高尚行為的第一人。 曆史上罵人殺人的人很多,但是在理論上為罵人殺人找到道德依據的恐怕非得歸功於孟子。
乾隆大搞文字獄, 但是他也是最推崇孟子的皇帝。 因為他推崇孟子,所以他認為滿族的文化不能被漢化,所以他認為忠君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標準,任何別的人試圖成為聖人都是不正確的。當然我們不能說孟子提倡搞文字獄,但是孟子對於異種思想的不妥協無疑對乾隆對毛澤東有著深遠的影響。日本和胡蘭成的不懺悔也跟這個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他們自以為自己是善良的。 人性善的理論看起來很美,但是這個“人”往往首先代表的是自己,別人在儒家那裏有著另外的道德標準。
當然我也說過,孟子這種理論得到那麽多人的擁護不是個人的問題,應該說和中國的寡婦文化有關。從孟母三遷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明顯看到孟母是一個控製欲很強的人,孟子無疑對於被辱罵有著較大的適應性。 也正是這個原因,寡婦的兒子更能理解同情孟子的理論,也就造成了這種理論在中國的流行。
這些是名家思想被閹割的原因,那麽名家思想的被閹割對後來有什麽影響呢?
我覺得首先就是直接導致了科學在中國曆史上的難產。楊振寧把科學在中國的難產歸結於《易經》,他實際上提到了的是《易經》非常含糊,沒有清晰的概念和演繹思想。但是楊振寧沒有想到的是,《易經》之所以後來被解釋成這樣,正是因為名家思想的被閹割。如果名家思想得到推崇,那麽邏輯思辨必然得到發展,《易經》也就不會這樣的含糊。而中國古代能夠產生名家思想,是在《易經》已經存在的情況下發生的,所以把科學的缺乏歸結於《易經》不是很妥當的提法。
名家思想的缺乏也直接導致了中國文化的難以理解。 套用公孫龍的話,我們應該說“漢儒非儒”。秦漢文化的統一是建立在先秦諸子各家的融合基礎上的,漢儒和儒家的關係不是簡單的承襲關係,它們之間有交叉但絕對不是從屬關係。漢儒這個說法至少讓我們產生了兩種誤解。
第一,漢儒是儒家思想的直接繼承。 因為這個緣故,後儒們往往過分強調孔孟的正統,而忽略了其他各派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孔子孟子的地位也就得到了過分的抬高。
第二,中國文化具有強大的同化作用。文化同化是相互的過程,先秦諸家到秦漢文化的統一,儒家並沒有占絕對優勢,這裏並不存在儒家把別的思想同化的說法。這種問題到了後來非常明顯,佛家對儒家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應該說儒家並不重視民的文化,它隻重視士的文化,但是佛家思想非常重視民的文化,儒佛的統一因為名家思想的缺乏往往鬧了很大的笑話,結果很多和尚都變成了勢利眼,儒家卻往往特別強調出家。
新儒家往往說儒家文化在西方科學麵前沒有抵抗力,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戰國時候儒家文化就頂不住法家思想,唐宋時候儒家就頂不住佛家思想。 魯迅就說過中國民間“天靈蓋”對“狼牙棒”的笑話[4], 至於道家和墨家,早就被儒家拿來主義當作自己的文化了。
所以看起來很美,聽起來也很美的儒家思想,其實未必很美,除非阿Q確實是中國文化的英雄。
文章就這樣的結束,或許沒有太大的道理,但這其中大概有些讓我們有所領悟的東西吧。
[1]為什麽我要說據說呢?就是說表裏如一有時行不通, 譬如去年湖北有位小姑娘強調表裏如一的作文就得了零分。我是支持小姑娘表裏如一的觀點的,但是我不支持行不通的觀點,所以我支持小姑娘的時候,也有點為她擔心。作文得零分還是其次,更主要的使我擔心她將來還要吃虧。因為這個緣故,我決定多說幾句,希望她將來明白這個道理。大致說來,表裏如一這樣的標準是不能套在所有人身上的,隻能用來套在你不喜歡惹得起的人身上,惹不起的人即使不喜歡也不能用這樣的觀點。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麽這個表裏如一的觀點就“看起來很美,聽起來也很美了”。
[2]公孫龍,趙平原君之客也;孔穿,孔子之葉也。穿與龍會。穿謂龍曰:“臣居魯,側聞下風,高先生之智,說先生之行,願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見。然所不取先生者,獨不取先生之以白馬為非馬耳。請去白馬非馬之學,穿請為弟子。”
[3]公孫龍曰:“先生之言悖。龍之學,以白馬為非馬者也。使龍去之,則龍無以教;無以教而乃學於龍也者,悖。且夫欲學於龍者,以智與學焉為不逮也。今教龍去白馬非馬,是先教而後師之也;先教而後師之,不可。
[4]語見《華蓋集》:我們弓箭是能自己製造的,然而敗於金,敗於元,敗於清。記得宋人的一部雜記裏記有市井間的諧謔,將金人和宋人的事物來比較。譬如問金人有箭,宋有什麽?則答道,“有鎖子甲”。又問金有四太子,宋有何人?則答道,“有嶽少保”。臨末問,金人有狼牙棒(打人腦袋的武器),宋有什麽?卻答道,“有天靈蓋”!〔4〕自宋以來,我們終於隻有天靈蓋而已,現在又發現了一種“民氣”,更加玄虛飄渺了。
原創文章,嚴禁剽竊,歡迎轉載,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