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翻翻魯迅,方佛跟一個舊日的朋友聊天似的,隻想傾聽,沒有說話的衝動。沒有憤怒,沒有悲傷,沒有激賞,沒有撫慰,沒有勸解,沒有解釋,這樣的感覺非常奇妙, 所以我把他的話轉載在這裏。
1:蜜蜂的刺,一用即喪失了它自己的生命;犬儒的刺,一用則苟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這句話本身是很哲理的,沒有明顯的褒貶。
魯迅在交了華蓋運以後,有著很多的憤怒,同時他又頑強的戰鬥,捍衛他的名譽,信念。他所戰鬥的一群人中就包括被他斥之為犬儒的一夥。魯迅的不尋常之處就在這裏,無論如何的憤怒,他的文章卻依然冷靜,甚至有著“犬儒主義”那樣的超然和敏銳。
這裏就不得不解釋一下犬儒主義這個詞的意思了。
中國人很看不起狗,犬儒主義這個詞往往衍生為罵人的話。其實不然。犬儒這個詞,我以為是兩字互訓的意思, 很深刻;但是有人把犬理解成了儒的修飾,就變成了純粹的罵人, 所以我倒是建議改成儒犬主義的好。
據說犬儒主義在中文裏被解釋成“主張獨善其身,以為人應該絕對自由,否認一切倫理道德,過著禁欲的生活”。前麵明明是莊子的思想,後麵是佛家的思想,跟儒家沒有關係。所以這個解釋明明是儒家在載贓別的學派,硬是把莊子和佛家思想罵成“犬”而已。
當然儒家栽贓的事情多了去了,誣蔑和造謠是儒家最高明的辯論方法之一,這裏不多說了。
但是這個詞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的翻譯。 可以說這個詞被翻譯壞了,或者說是不好翻譯,因為西方根本沒有儒家這樣的學派。犬儒主義這個詞據說是對應Cynism, 這個詞在英文中是這樣解釋的:
Someone were to call you a cynic, would you take this as a compliment or a criticism? What exactly is a cynic anyway?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describes a cynic as a person "disposed to rail or find fault" and as one who "shows a disposition to disbelieve in the sincerity or goodness of human motives and actions, and is wont to express this by sneers and sarcasm." In short, the cynic is "a sneering fault-finder."
Most of us know a few people in our lives whom we would describe as cynics. They tend to be rather bright individuals, who are just a little bit full of themselves and never hesitate to voice their own critical opinions of other people. Does this sound familiar to you?
可見魯迅可以被說成Cynism, 他對於犬儒主義是很反感的,但是魯迅理解的犬儒主義跟別人的解釋肯定是不同的,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對魯迅的誤解,以為魯迅隻會罵人。
這裏可用他另一句話來解釋:
2:每一個破衣服人走過,叭兒狗就叫起來,其實並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喚。叭兒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嚴厲。
大家讀知道魯迅的打倒“落水狗”,文章其實是不錯的,但偏偏被解釋成了對某個人的攻擊,這樣的解釋其實是很有偏頗的。魯迅的憤怒被人利用了,變成了一個不理智的人,這跟曆史上的魯迅是差得很遠的。 這裏的叭兒狗理論也是一樣,我以為他不是為了攻擊某個人。
3:約翰穆勒說:專製使人們便成冷嘲,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們變成沉默。
這句話可以結識他交華蓋運以後的態度。他的冷嘲是因為外界的壓力造成的, 他選擇了戰鬥,不想沉默。 他惟一的武器是他的冷嘲,雖然他可能並不想如此。
4:與名流學者談,對於他之所講,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太不懂被看輕,太懂了被厭惡。偶有不懂之處,彼此最為合宜。
5:世間大抵隻知道指揮刀所以指揮戰士,而不想也可以指揮文人。
(不合事宜加一句,文人以為他門指揮了指揮刀。)
6:闊的聰明人種種譬如昨日死。
不闊的傻子種種實在昨日死。
(不懂,但是覺得很有意思)
7:曾經闊氣的要複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是。大地!
這是典型的魯迅風格,他的每個字都很有份量,沒有虛詞浮比。
8:防被欺。
自稱盜賊的無需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稱正人君子的必須防,得其反倒是盜賊。
(似曾相識, 嘿嘿)
9: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麵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隻覺得他們吵鬧。
(獨善其身的態度, 嘿嘿)
10: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國人的想象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這一層可以稍作引申,說成罵人的一類。
說到軟弱就想到烏龜,就想到綠毛,就想到十三點。。。。
說到某某就想到屠城,想到文化大革命,想到希特勒。。。
人對於性和暴力的愛好和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
11: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土,而不憎道士。
懂的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這句話很有味,大概因為道士不是舶來文化,民族主義沒有發泄的機會;或者因為道士的淡泊名利,謙虛態度,造成了大家不屑去罵吧。但是有時候道士還是被罵的,特別當他們被封為國師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