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Y自然流露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2-05-25 06:21:47)

咱博居【文學城】有七八年了,一切恍若昨日,涉及的題材五花八門,不少都是突發奇想亦或針砭時弊之“自然流露”,塗鴉成文後見於博客供分享。當然咱也時常瀏覽左鄰右舍博友的點點滴滴,汲取精彩,學以相長。時間一長發現不少老博友都是同代人,類似的成長經曆和海外體驗使彼此有不少共鳴。最有趣的是大夥都與咱差不屬“雜”家,博文內容廣泛觀點犀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近來看一個綜藝節目,之中提到一款毛豆腐,咱聽了有點毛骨悚然,於是好奇就上網一查放知其奧秘:過去水豆腐做了一時吃不了,天熱,豆腐長出了白色、褐色的絨毛,為防止浪費,朱元璋命廚子先油炸再用多種佐料燜燒,便產生了別具風味的毛豆腐。文中還強調毛豆腐並沒有腐爛變質,隻是有真菌在表麵生長產生化學變化,其產生的各種蛋白酶可以被消化係統中的阻斷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前幾年的某一天遠在國內家鄉的表兄突然來微信說有要事要談,正在上班的我馬上一機靈,腦子立馬轉動起來想著會發生什麽...因為咱身在海外,雖然入了家鄉微信群,但多是潛水觀望至親在國內五彩斑斕的生活,少有冒泡。現突然被拉出來單聊,多少有點忐忑,是好事壞事喜事悲事?正在胡思亂想之際,手機彈出了表兄的微信方知:他父親也就是我舅舅已患前列腺癌數月,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千不該萬不該上星期發博文【微信傳來了噩耗】,一語成讖。上周五一早從未微信中得知我的至親那天北京時間下午與世長辭,事情來突然,一時讓人無法接受。以下是其孩子發來的消息: 我母親24號胸水多導致呼吸急促,送進醫院急診搶救,中間26號血氧一度低到80,熬過來了,27,28號白天一度很好,帶氧氣機意識清醒,能跟我們通話,28號白天還約了呼吸科會診準備轉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2-04-25 06:24:44)

大家聊過不少有關同學微信群“土崩瓦解”的故事,若是沒慘到那個地步的也差不多“石沉大海”。存活下來的群基本上是好事的同學逢年過節冒個泡打個招呼或發張圖片表示“在下”平安無事。微信同學群大體就是這個局麵,連當年熱心的群主也撒手不管了-:)名頭大的同學群,比如xx年級,xx屆,基本都是這個下場,但其有個好處,群大聯係麵廣,各個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人是群居的“動物”,都願意結伴而行,尤其在遠古時期,生產力低下,眾人靠抱團取暖維係基本的生活需求,否則一人獨行不是成為豺狼野獸囊中之物,就是被餓死凍死...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解決了生活的基本要求,安危得到社會的保證,從而有了多樣的選性,也更加關注小單元的家庭生活及個人生活。 男女無論是愛情或是什麽其它原因組成了家庭,經過“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2)

前些天抽出一本書“紅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孩子”翻看,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之中的字字句句刻畫的都是我們當年的經曆.....很喜歡作者在這本書的序言裏引用古羅馬時期一個詩人的話:“回憶過去的生活,無異於再活一次。” 書中關於“玩”的一章讀來十分親切,因為那都是咱的經曆,其中每一個玩的項目有很強的時代印記自然也有不少故事。冰棍棍,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周末與身在上海的嶽父母微信聊起當地的疫情,方知他們非常幸運地逃過一劫。之前在【老了遇事,孩子靠不靠得住】說到老嶽母去年聖誕期間摔傷,在醫院治療之後轉到一個與其有掛靠的民辦康複中心療養,前後一切進展還算順利,隻是要勞累嶽父,每天要送吃送喝,雖然中心有護工幫助擦洗翻身處理大小便,但他時不時還要陪床聊天,幫助嶽母打發天天躺在床上難挨的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上周跟父母例行通話,老爸說起國內手忙腳亂的防疫,是非不明的俄烏戰役及神秘的東航墜機,夾敘夾議多少有點憤憤不平,而老媽與咱聊的基本上都是家長裏短,吃吃喝喝,養生健身,嚴防新冠,之後提到他們南方的老友近來從養老院搬回家住了,這讓咱有些好奇,因曉得老兩口大半年前剛遷入養老院,當時咱父母就有些不解... 那老兩口是我父母的死黨,男方是老爸的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2022-03-21 06:50:44)

之前提到過去回國探望父母時都會背些書回來,一是愛好硬皮書,二是想著隨時翻翻也是個樂。願望是好的,疫情前忙綠活動多多,書擺在書架也就是個擺設,很少去碰,誰想新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閑暇時多,咱倒是開始翻看“藏書”。前兩天抽出一本【紅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孩子】,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之中的字字句句都刻畫的是我們當年的身影.. 序言的一段話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